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9-2020学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学习质量监测数学试卷

来源:知库网
………线…………○………… ………线…………○…………

绝密·启用前

2019-2020学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学习质量监

测数学试卷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填空题

1.西与________相对,南与________相对。

2.3□7÷4商的最高位在________位上,□20÷6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________。 3.学校买了98本课外读物,每本23元。根据下面的竖式,填上合适的数。

4.如图钟面是小明晚上睡觉的时间,用12时计时法表示______,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______,如果小明第二天的7:15起床,小明的睡眠时间是______个小时。

5.填一填。

2年=________个月 36个月=________年

3平方米=________平方分米 1________=10________

第1页,总17页

………线…………○…………

6.在括号里填上“>”“<”“=”。

2.9________3.1 45角________3.5元 ________0.3 25×13________12×25 720÷9________720+9

7.劳动课上同学们被平均分成6组折纸花,每组有7个同学,每人折2朵。2×7求出的是________;7×6求出的是________;一共折了多少朵花?列式是________。

8.小明早上7:42从家里出发,8:00到学校。如果他平均每分钟走58米,他家到学校________米。 310

………线…………○…………9.用0、1、2可以组成________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评卷人 得分 二、选择题

10.下面哪幅图能帮助我们理解120÷3×4。( )

A.

B.

C.

11.整数和小数相比,( )。 A.整数大 B.小数大 C.不确定哪个大

第2页,总17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线…………○………… ………线…………○…………

12.下面3幅图中,涂色部分用“0.4”表示的是( )。

A.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B.

C.

13.从一个长12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铁皮上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剪去的铁皮的面积是:A.12平方分米 B.25分米 C.25平方分米 评卷人 得分 三、计算题

14.口算。

900÷9= 0÷58= 5×16= 30×20= 1.4-0.2= 0.5+0.6= 277÷9≈ 298×5≈ 476÷6≈ 15.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4.6+2.7= *3.8-1.9= 23×21= 618÷3= *402÷8= 64×82= 16.脱式计算。

352÷8÷4 47×3×7 52+(76-45) 评卷人 得分 四、解答题

第3页,总17页

)。( ………线…………○…………

17.下图是一张被撕毁的挂历,请根据要求完成。

………线…………○…………

(1)请把上图中撕毁部分的日期补充完整。

(2)你能推算下个月1号可能是星期几?列出所有可能。

日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11 12 13 18 25 18.下面每个□代表1平方厘米。在方格纸上,画出形状不同,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你能画几种?算出他们的面积和周长,填入表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长/厘米 宽/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周长/厘米

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页,总17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线…………○………… ………线…………○…………

19.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吗?

20.学校新购进900本图书,打算把这些书平均分3个年级,每个年级2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到多少本书?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21.小红有10元钱,买下面的商品各一样,还剩多少元?

22.一个长方形的儿童游泳池,长40米,宽20米。

(1)明明游泳前先绕池边跑3圈作为热身活动。他一共跑了多少米? (2)在池底铺满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瓷砖,一个需要多少块?

23.

第一组学生蛀牙情况纪录表:

学号 性别 蛀牙情况 学号 性别 蛀牙情况 1 男 4颗 5 男 无 2 男 5颗 6 男 2颗 3 男 2颗 7 女 无 4 男 2颗 8 女 1颗

请把这些数据整理在下表中。

第5页,总17页

学号 性别 蛀9 女 10 女 11 女 12 女

………线…………○…………………线…………○…………

(1)男生长蛀牙的有( )人。

(2)第一组女生共有( )人。

(3)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第6页,总17页……○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

………线…………○………… ………线…………○…………

参考答案

1. 东 北 【解析】

基本方向就是东、南、西、北。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由于观测点的不同,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位置上看相同的物体,其所在的位置是不同的。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2. 十 6 【解析】

3□7÷4,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则商是两位数,最高位在十位上。□20÷6,要使商是三位数,则被除数的最高位要大于等于除数,口里的数大于等于6。 3□7÷4商的最高位在十位上,□20÷6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6。 3.8;23; 90;2070; 98;2254; 【解析】

根据乘法竖式的意义,184表示的是8乘23的积,意义是8本课外读物的总价; 2070表示的是十位的9也就是90乘23的积,意思是90本课外读物的总价; 2254表示的是98本课外读物的总价。

4. 晚上9:15 21:15 10 【解析】

钟面此时所显示的时刻是晚上9时15分,即晚上9:15;把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记时法时,上午时刻不变,只要去掉“早晨、上午”等词语即可;下午时数加12时,同时去掉“下午、晚上”等词语即可。

第7页,总17页

………线…………○…………

如果小明第二天的7:15起床,求小明的睡眠时间,可分两段计算,第一段晚上9:15到夜里12:00,第二段夜里12:00到第二天早上7:15,每段的经过的时间,用结束时间减开始时间,再把两个时间段相加就是小明的睡眠时间。

如图钟面所显示的时刻是小明晚上睡觉的时间,用12时计时法表示是晚上9:15,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21:15;

12时-9时15分=2小时45分 ………线…………○…………7时15分-0时=7小时15分 2小时45分+7小时15分=10小时 所以小明的睡眠时间是10个小时。 故答案为:晚上9:15;21:15;10。 (点精)

此题主要考查了时间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计时法的互化方法。 5. 24 3 300 米 分米 【解析】

根据1年=12月,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米=10分米,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进率,据此解答。 2年=(24)个月 36个月=(3)年

3平方米=(300)平方分米 1(米)=10(分米)

6. < > = > < 【解析】

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在比较小数部分。相同数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单位不同的要先统一单位在比较,1元=10角,把整体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3份可以用分数310

表示,也可以用小数0.3表示;大于0的整数乘法中,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越大,积越大;根据整数除法和加法计算出结果比较即可。

2.9(<)3.1 45角(>)3.5元 310

(=)0.3 25×13(>)12×25 720÷9(<)720+9

第8页,总17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线…………○………… ………线…………○…………

7. 每组折纸花的总数 6个组一共的同学总数 7×6×2 【解析】

2×7,2表示的每人折2朵,7表示每组7个同学,2乘7表示每组折纸花的总数,7×6,7表示的是每组7个同学,6表示的全班共6个组,7乘6表示6个组一共的同学总数,求一个折的纸花数,用总人数乘每人折的2朵即可,列式7×6×2,据此解答。

劳动课上同学们被平均分成6组折纸花,每组有7个同学,每人折2朵。2×7求出的是(每组折纸花的……○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总数);7×6求出的是(6个组一共的同学总数);一共折了多少朵花?列式是(7×6×2)。 8.1044 【解析】

先计算出7:42到8:00经过的时间,然后用每分钟走的路程乘时间即可求出家到学校的路程。 8时-7时42分=18分, 58×18=1044(米)。 9.4 【解析】

0不能在最高位上,则十位上是1时,可组成10、12; 十位上是2,可组成20、21; 根据分析可得:

用0、1、2可以组成(4)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10.C 【解析】

根据算式120÷3×4,120÷3表示的意义是把120平均分成3份,1份的量是多少,然后乘4,表示求解4份量是多少,据此分析解答。

A. ,表示把120平均分成4份,求3份量是多少,不符合;

第9页,总17页

………线…………○…………

B. ,上下单位线段不统一,不是一个标准,无法联合计算,不符合;

………线…………○…………C. ,把120平均分成3份,1份的量是多少,然后乘4,表示求解4份量是多

少,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11.C 【解析】

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整数与小数比较,没有具体数值不能确定,可以举例证明; 8.8<9; 9.2>7

故,整数和小数相比,不确定哪个大,故答案选:C。 12.A 【解析】

根据小数的意义进行判断: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就是0.1。再看应该取几份即可。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就是0.1,4份就是0.4,所以, A.平均分成10份,取4份,能用0.4表示; B.平均分成10份,取6份,不能用0.4表示; C.平均分成4份,取4份,不能用0.4表示; 故答案为:A。 13.C

第10页,总17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线…………○………… ………线…………○…………

【解析】

从一个长12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铁皮上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根据边长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 5×5=25(平方厘米) 故答案选:C。 14.100;0;80;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600;1.2;1.1; 30;1500;80; 【解析】 略

15.7.3;1.9;483; 206;50……2;5248; 【解析】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小数加减法可以互逆运算来验算。 整数乘法的法则:

(1)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

(2)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整数除法的法则:

(1)从被除数的商位起,先看除数有几位,再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 (3)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第11页,总17页

………线…………○…………

除法可以用乘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验算,让商×除数+余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等于即正确。 4.6+2.7=7.3 *3.8-1.9=1.9 23×21=483

.

+

_

4.62.7 −7.3

_

3.8

1.9 验算:+1.9

_

1.9×1.9 3.8

23 46483

_

_

2321

………线…………○…………618÷3=206 *402÷8=50……2 64×82=5248

2063

6

618_

1 8

440

052

0 验算:×+

400×

_

2 18_

_

850

_

8

2

400

402

0

16.11;987;83; 【解析】

352÷8÷4,根据整数连除的计算法则,同级别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即; 47×3×7,根据整数连乘的运算法则,同级别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即可;52+(76-45),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52÷8÷4 =44÷4 =11 47×3×7 =141×7 =987 52+(76-45) =52+31 =83

17.(1)见详解;

(2)平年2月28天,下月1号是星期三; 闰年2月29天,下月1号是星期四;

第12页,总17页

86_

2

4511_

228 5248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 ………线…………○………… ………线…………○…………

小月30天,下月1号是星期五; 大月31天,下月1号是星期六; 【解析】

(1)(2)根据题意,无法判断是几月份,则有4种可能: 平年2月28天,下月1号是星期三; 闰年2月29天,下月1号是星期四;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小月30天,下月1号是星期五; 大月31天,下月1号是星期六;

日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日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

日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1 2 3 4

第13页,总17页

………线…………○…………

日 5 12 19 26 6 13 20 27 7 14 21 28 三 1 8 15 22 29 四 2 9 16 23 1 五 3 10 17 24 2 六 4 11 18 25 3 ………线…………○…………

(2)根据日历表推算如下: 平年2月28天,下月1号是星期三; 闰年2月29天,下月1号是星期四; 小月30天,下月1号是星期五; 大月31天,下月1号是星期六;

18.画图、填表见详解;规律: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解析】

因为12=1×12=3×4=2×6,所以可以画出三个不同形状的长方形,据此分别画出即可;三个不同形状的长方形面积都是12平方厘米;求周长,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据此分别求出三个不同形状的长方形的周长,然后填在表中即可。

因为12=1×12=3×4=2×6,所以可以画出三个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如图:

面积都是12平方厘米, 第一种情况周长:(12+1)×2

第14页,总17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线…………○………… ………线…………○…………

=13×2 =26(厘米);

第二种情况周长:(6+2)×2 =8×2 =16(厘米);

第三种情况周长:(4+3)×2 =7×2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14(厘米); 长/厘米 宽/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周长/厘米 12 1 12 26 6 2 12 16 4 3 12 14

规律: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19.燕子每天比青蛙每天多捉几只害虫?;3只; 【解析】

根据题意提问,燕子每天比青蛙每天多捉几只害虫?,用燕子4天捉虫的总数104只除以4求出燕子每天捉虫的只数,然后减去青蛙每天捉虫的只数即可。 104÷4-23 =26-23 =3(只)

答:燕子每天比青蛙每天多捉3只害虫。 20.150本 【解析】

根据除法的意义,让总数900本除以3求解出平均每个年级的本数,每个年级的本数再除以2个班,即可求解每个班分的图书本数。 900÷3÷2 =300÷2

第15页,总17页

………线…………○…………

=150(本)

答:平均每个班分到150本书。 21.4元 【解析】

已知总钱数和三件商品的价格,买完三件商品后,求还剩多少钱,用减法计算,据此解答。 ………线…………○…………10-0.8-0.5-4.7 =9.2-0.5-4.7 =8.7-4.7 =4(元) 答:还剩4元。 22.(1)360米; (2)20000块 【解析】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求解一周的长度,一周的长度就是1圈,跑3圈,周长乘3即可解答。

(2)求解出游泳池的面积和正方形瓷砖的面积,相除即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1)(40+20)×2×3 =60×2×3 =120×3 =360(米)

答:他一共跑了360米。 (2)40×20=800(平方米) 2×2=4(平方分米) 800平方米=80000平方分米 80000÷4=20000(块) 答:一共需要20000块。

第16页,总17页

……○ …※○※……题※……※…答…※…订※内订…※……※线……※…※…订…○※※○…装…※…※……在※……※装要…※装…※不……※…※…请……※※…○○……………………内外……………………○○………………………线…………○………… ………线…………○…………

23.统计表见详解; (1)5; (2)6;

(3) 看法:第一组学生患蛀牙的人数较多,建议:每天坚持刷牙,少吃糖果、巧克力等损害牙齿的食品。 【解析】

……○ __○…___……___…_…__…:…号…订考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_…:名…装姓装…___…_…__…_…___……_:校…○学○……………………外内……………………○○……………………根据第一组学生蛀牙情况记录表补全复式统计表; 把男生中长蛀牙的人数相加即可; 把女生人数相加即可;

(3)从健康角度分析统计信息,合理即可。

男生长蛀牙的有(5 )人 3+1+1 =4+1 =5(人)

(2)第一组女生共有(6 )人。 2+3+0+1 =5+0+1 =5+1 =6(人)

(3)看法:第一组学生患蛀牙的人数较多,建议:每天坚持刷牙,少吃糖果、巧克力等损害牙齿的食品。

第17页,总1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