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永徽律怎么读

来源:知库网

永徽律的读音是:yǒng huī lǜ。

永徽律的拼音是:yǒng huī lǜ。 注音是:ㄩㄥˇㄏㄨㄟㄌㄩˋ。 结构是:永(独体结构)徽(左中右结构)律(左右结构)。

关于永徽律的成语

东风入律  出出律律  严于律已  金徽玉轸  永志不忘  永永无穷  永生永世  

关于永徽律的词语

金徽玉轸  永志不忘  慎身修永  

永徽律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颁行的法典。计十二篇,五百条。全文保存于《唐律疏议》。它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永徽律[yǒnghuīlǜ]⒈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颁行的法典。计十二篇,五百条。全文保存于《唐律疏议》。它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基础解释: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年颁行的法典。计十二篇,五百条。全文保存于《唐律疏议》。它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

二、引证解释

⒈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颁行的法典。计十二篇,五百条。全文保存于《唐律疏议》。它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

三、网络解释

永徽律永徽律是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颁行的法典。永徽初,长孙无忌、李勋、于志宁等根据《贞观律》撰成,计12篇,500条。内容基本与《贞观律》相同。唐统治者为了确保法律适用的统一,使执法官吏懂得每一条文的精确含义,发挥法律的效能,永徽三年,又诏长孙无忌等人撰写《疏议》,对《永徽律》逐条逐句进行解释。永徽四年撰成奏上,共30卷,附于律文之后,同时颁行,与律文具有同等效力。律与疏合在一起,称《永徽律疏》,后世称《唐律疏议》。是唐律发展到完备阶段的标志,也是宋、元、明、清、各代制定和解释法律的蓝本。对越南、日本等国的封建法律也有很大影响。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封建法典。其他释义:1.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颁行的法典。计十二篇,五百条。全文保存于《唐律疏议》。它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