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知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感恻的解释

感恻的解释

来源:知库网

感恻的词语解释是:1.感伤悲痛。2.感动怜悯。感恻[gǎncè]⒈感伤悲痛。⒉感动怜悯。基础解释:感伤悲痛。感动怜悯。

感恻的词语解释是:1.感伤悲痛。2.感动怜悯。感恻[gǎncè]⒈感伤悲痛。⒉感动怜悯。基础解释:感伤悲痛。感动怜悯。 繁体是:感惻。 注音是:ㄍㄢˇㄘㄜˋ。 拼音是:gǎn cè。 结构是:感(上下结构)恻(左中右结构)。

关于感恻的成语

哀感天地  慈祥恺恻  霜露之感  感激不尽  隔世之感  恻怛之心  恻隐之心  多情多感  悱恻缠绵  感遇忘身  

关于感恻的词语

恻隐之心  感慨万千  慈祥恺恻  感遇忘身  情词悱恻  隔世之感  感激不尽  哀感天地  感今怀昔  感深肺腑  

关于感恻的诗词

《感恻·路入南云下》  

感恻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感伤悲痛。引唐刘知几《史通·暗惑》:“嗣宗当圣善将殁……而为其子者,方对局求决,举杯酣畅,但当此际,曾无感惻。”宋王安石《题张忠定书》:“窃观遗蹟,不胜感惻之至。”⒉感动怜悯。引《宋史·丁谓传》:“家寓洛阳,尝为书自克责,敍国厚恩,戒家人毋輒怨望……帝见感惻,遂徙雷州。”

二、网络解释

感恻感恻,gǎncè,ㄍㄢˇㄘㄜˋ,感伤悲痛。唐刘知几《史通·暗惑》综合释义:感伤悲痛。唐刘知几《史通·暗惑》:“嗣宗当圣善将殁……而为其子者,方对局求决,举杯酣畅,但当此际,曾无感惻。”宋王安石《题张忠定书》:“窃观遗蹟,不胜感惻之至。”感动怜悯。《宋史·丁谓传》:“家寓洛阳,尝为书自克责,敍国厚恩,戒家人毋輒怨望……帝见感惻,遂徙雷州。”网友释义:感恻,gǎncè,ㄍㄢˇㄘㄜˋ,感伤悲痛。唐刘知几《史通·暗惑》汉语大词典:(1).感伤悲痛。唐刘知几《史通·暗惑》:“嗣宗当圣善将殁……而为其子者,方对局求决,举杯酣畅,但当此际,曾无感恻。”宋王安石《题张忠定书》:“窃观遗迹,不胜感恻之至。”(2).感动怜悯。《宋史·丁谓传》:“家寓洛阳,尝为书自克责,叙国厚恩,戒家人毋辄怨望……帝见感恻,遂徙雷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