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班级数学学问点整理 四则运算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假如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挨次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挨次遵循以上的计算挨次。 5、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提前算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 5÷0得不到商.(无意义) 学校四班级上册数学学问点 1.大数的熟悉 亿以内的数的熟悉:
第 1 页
十万:10个一万; 一百万:10个十万; 一千万:10个一百万; 一亿:10个一千万; 2.数级
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挨次)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 (1)四位分级法
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
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
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
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
第 2 页
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其次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数的产生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制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具体的介绍。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便利,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准时的推广运用。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汲取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头渐渐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阿拉伯数字如今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1、听课不仅要听,还要思索
许多同学在上课时候都能仔细听讲,对公式和概念等基础学问有很深的记忆,但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却做不出。因此,同学在课堂上不仅要仔细听讲,跟随老师的思路,还要进行思索,了解解题思路。
第 3 页
对于数学学习,最重要的是解题力量和学问运用力量的培育。假如同学只会记忆公式和概念等基础学问,而不懂怎么运用这些学问去解答问题,那么他的数学学习力量是特别差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也是特别低下。
2、扩宽解题思路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会引导同学进行思索,从而发觉不同的解题思路。因此,同学要利用好这些机会,扩宽解题思路,培育自身的思维力量。通过这些方法,同学可以熬炼思维力量和应变力量,学会举一反三,从而提高数学成果。 3、利用好错题集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难免会做错题目,这时候要将错题进行整合归纳,建立错题集。借助错题集,同学可以知道自己错误的缘由,把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从而避开再犯同样的错误。此外,学习过程中要常常翻看错题集,不断加深印象,从而到达抬升学问短板、弥补学问漏洞的目的。
第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