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斜拉桥施工过程斜拉索力监测分析

来源:知库网
第43卷第12期 2 0 1 7 年 4 月

山 西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43No.12Apr. 2017

• 169 •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7) 12-0169-02

斜拉桥施工过程斜拉索力监测分析

李助曄

(上海市政建设有限公司,上海200092)

摘要:介绍了采用频率法测试某斜拉桥施工过程索力的难点与步骤,分析了运用频率法测试其索力的各种影响因素,并提出了 索力频率法测试误差的控制措施,通过现场实践证明了该测试方法的有效性。关键词:斜拉桥,频率法,索力,误差

中图分类号:U446

1斜拉桥索力频率法测试的难点分析

能否对斜拉索索力进行精确的测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斜

拉桥施工质量和正常运营。斜拉桥索力测试的方法很多,其中频 率法确定斜拉索力具有精度高、使用方便、适合长期和多次测试 的优点。其原理是利用索力与索的振动频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的特点,在已知索长度、两端约束情况、分布质量等参数时,将高 灵敏度的拾振器绑在斜拉索上,拾取拉索在环境振动激励下的振 动信号,经过频谱分析即可测出斜拉索的自振频率,进而由索力 与拉索自振频率之间的关系获得索力。

1.1 斜拉索频率测试

在斜拉索的中间位置,振动的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阶频率上, 而在锚固点附近,振动的能量相对比较平均。在测试时传感器的 布置不可能放到拉索的中点位置,只能布置在相对靠近锚固点的 位置,故斜拉索基频的测试精度不高,甚至有些时候测不到准确 的基频。

1.2斜拉索力计算

频率法是间接测试索力,拉索的质量、刚度、垂度、长度和减 震器都会影响索力的计算精度。斜拉桥施工过程中未安装减震 器,并且拉索的质量和长度都可以比较准确的取值,对索力计算 影响最大的是拉索本身的刚度。

目前大多数商业软件计算索力时假定斜拉索为一根张紧的 弦,忽略其本身抗弯刚度的影响,张紧弦的频率之间成倍数关系,

即从低阶到高阶的各阶频率值的比例为1:2: 3: 4…,因而有 /=/„/〜其中为斜拉索基频;/•为斜拉索的™阶频率,并且相 邻阶数频率之差为基频。因此在测试中只要确定出频率差,或者 判断出某阶频率的阶数就能够计算索力。但是大跨度斜拉桥拉 索直径较大,由于刚度的影响,/„>畎,故计算索力时刚度的影响 是不能忽略的。

2索力频率法测试步骤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索力测试的难度主要体现在如何辨识

频率,如何通过测得的少数几阶甚至是只有某一阶的频率来计算 实际的索力。我们采用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基于ANSYS,编写了计算斜拉索振动特征值的有限元程 序,考虑了拉索刚度和边界条件的影响,以千斤顶的张拉数据作 为输人值计算出斜拉索的各阶频率,以此为参考量来辨识实际测 得频率的阶数。2)将低频信号较好的传感器布置在斜拉索上,用 DASP系列采集仪测试,采样(分析)频率和低通抗混滤波转折频

率根据上一步的计算结果确定:分析频率范围内保证能够测得8 阶左右的频率。3)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得斜拉索的频谱图,根

收稿日期:2017-02-17

作者简介:李劭皡(1983-),男,工程师

:A

据计算的频率快速确定实测频率的阶数,如果大桥斜拉索垂度影 响大,计算索力时一般采用4阶以上的频率。4)再次调用斜拉索 特征值计算程序,通过改变斜拉索的张力进行迭代,使得计算出 的频率与实际测得的频率接近,以计算频率与实测频率差值小于 某一个预定值则认为收敛,此时计算出的索力即为实测索力。若 能测出多阶频率,则取各阶频率计算出的索力的平均值为最后的 实测索力。

3索力频率法测试实例分析

对实测数据的分析需要解决以下问题:测得的频率是否是斜

拉索的频率,是第几阶的频率;如何通过测得的频率来计算索力, 计算方法有哪些可能的误差。由此思路出发,以1号索为例,对 实测数据分析如下。

3.1 实测频率辨识

从图1上游边跨1号索(SCI上游)的实测频谱图,可以看 出,边跨的斜拉索实测的前8阶频率倍频关系明确、各阶频率明 显,也测得了较为可靠的基频。边跨1号索的实测频谱明确,与 理论值可以一一对应,可以判定测得的频率是索的频率。

[1:sci上游]全程波形图

[1:SC1上游]频谱光标:A=0.887 51

图1边跨1号索实测频谱图

3.2 实测索力的确定

通过频率辨识明确了实测的频率阶数和频率值后,再利用本 文编制的计算程序通过反复迭代确定实测索力。

对于边跨1号索,1阶~8阶的实测频率都很明确,为了减少 垂度影响,故取4阶~7阶频率进行分析,定义各阶次的计算频率 与实测频率之差小于〇. 〇〇2 Hz时的索力为该阶频率对应的索力, 最后取上述索力的平均值为实测索力。根据上述方法,确定1号索实测索力为3 129 kN,与指令张拉 索力接近,说明张拉质量控制较好。

文献标识码• 170 •

第43卷第12期

2 0 1 7 年 4 月

SHANXI ARCHITECTURE

山西建筑

Vol. 43 No. 12 Apr. 2017

文章编号:

1009-6825 (2017) 12-0170-02

悬臂挂篮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赵评宏

(山西省晋中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晋中030600)

摘要

:结合某桥梁工程实例,从挂篮制作、钢筋混凝土施工、预压试验、桥梁合龙等环节,阐述了悬臂挂篮施工技术要点,并提出

:U445

:A

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指出悬臂挂篮技术能够提高桥梁施工的效率。

关键词:桥梁,悬臂挂篮技术,质量控制,钢筋混凝土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悬臂挂篮技术可以通过自由活动挂篮代替大型吊机,从而对 桥梁工程的一些施工进行辅助,能够满足桥梁工程在具体施工中 的实际需求,同时在具体施工中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 悬臂挂篮,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

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周期较长,通常会持续一周。基于此,挂 篮施工时,需要做好相应的保养。悬臂是支撑挂篮的主要装置, 操作挂篮的人员要能够在操作台上对施工中使用的装置进行熟 练操作,从而实现对施工中需要移动的人员和材料的合理转移。 同时,在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前,需要综合分析锚头数量、钢筋位

1悬臂挂篮技术优势

并且要做好相应的预留工作。此外,还需要对施工 悬臂挂篮施工技术在悬臂浇筑施工中的应用优势十分明显, 置等各因素,

将外界因素对钢筋混凝土 主要体现在结构轻便、操作简单、经济效益高等多个方面,同时还 现场的综合因素进行合理分析与考虑,可以确保桥梁工程施工中涉及到的难点问题得到合理解决。将 悬臂挂篮及时应用到桥梁工程施工中,可以提高工程施工的准确 性,并且也使工程施工更加专业,具有针对性[1]。此外,在具体施 而且因为悬臂挂篮可以移动,因此可以移动到其他段工程,在简 化施工流程的同时,确保了施工进度。

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2.3预压试验

挂篮预压试验是悬臂挂篮技术中的一项关键内容。因此,在 架等结构发生不可以逆转的变化,有效避免由于挂篮安全性受到 威胁,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2]。在应用新挂篮前,不仅要对 挂篮的质量进行检查,还要通过荷载试验对挂篮的性能进行检 测,也就是要采取科学的方式量测挂篮的荷载性。通常情况下, 桥梁中使用的核载量是其最大重量的1.5倍左右。因此,相关工 作人员,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依据挂篮的变形以及加载情况,对 荷载力进行科学制定,从而确保箱梁的线性能够满足标准。

要进行预压试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主桁 工中,还可以针对项目的某段工程进行具有目的性的浇筑施工, 应用新挂篮前,

2悬臂挂篮技术要点

制作挂篮是悬臂挂篮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挂篮在工程施工的

2.1制作挂篮

作用是转移材料和人员。因此,在设计挂篮过程中,需要将安全 性作为考虑的重点,同时安装挂篮时,也必须严格依据相关规定 进行,安装挂篮是技术人员、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的共同任务。完 成挂篮安装后,要检查挂篮的安全性,确保挂篮活动不会出现安 全问题。

2.4桥梁合龙

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桥梁结构有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改 变,这就要求施工人员要选择科学合理的合龙方式,对于合龙口 的运行要保持对称性和快捷性。通常来说,合龙口处的混凝土与

2.2 钢筋混凝土施工

SO-S 9-O-S 9-O-S

SO-S 9-O-S

SO-S 9-O-S 9-O-S

SO-S 9-O-S 9-O-S

SO-S 9-O-S

SO-S 9-O-S 9-O-S

>-S SO-S 9-O-S 9-O-S SO-S 9-O-S 9-O-S SO-S 9-O-S SO-S 9-O-S 9-O-S SO-S 9-O-S 9-O-S SO-S 9-O-S 9-O-S SO-S 9-C

4索力频率法测试误差控制

不论哪种测试手段都有一定的误差,施工期间索力测试以频

面说明了频率法测试的准确性。

工况1号索

1

频率法和锚索计实测索力对比

千斤顶张

拉索力3 140

压力传感 实测索力3 274

kN

频率法实 测索;63 129

率法为主,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索力控制质量,还结合其他 测试手段控制误差:

在1号索张拉过程中,安装了压力传感器对频率法实测数据 进行修正,通过与千斤顶张拉数据和压力传感器测试数据的比较 列于表1,可知测试的索力数据非常接近,相差约1%,从一个侧

5结语

使用频率法完成了某大桥施工过程的监测,针对该方法的具

体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Li Shaowei

(Shanghai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 Ltd,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 : The paper introduces cable fore difficulties and procedures in testing the cable-stayed bridge construction process with frequency meth­od ,analyzes various factors influencing cable force with frequency method, and puts forward control measures of testing errors with cable frequen­cy method, and finally proves the above-mentioned testing method is effective through in-situ practice.Key words: cable-stayed bridge, frequency method, cable force, error

收稿日期=2017-02-14

作者简介:赵评宏(1974-),男,工程师

Monitoring analysis on cable force in cable-stayed bridge construction proces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