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完整版)植物造景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来源:知库网


一、填空(50题):

1、园林植物是园林中作观赏、组织、分隔空间、装饰、庇荫、防护、覆盖地面等用途的( )。(木本或草本植物)

2、( )主要展示植物的个体美或群体美,经过对植物的利用、整理、修饰、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创造与周围环境相适宜、协调的景观。(植物造景)

3、( )凡适合各种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各类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园林树木)

4、( )指具有观赏价值的地被、花灌木和草本植物。(花卉)

5、园林树木分为乔木类、( )和藤本类。(灌木类)

6、花卉分为露地花卉和( )。(温室花卉)

7、园林植物的防护作用主要表现在( )、防风固沙两方面。(保持水土)

8、疏林结构和通风结构的防护距离比( )的较大。(紧密结构)

9、园林中没有( )就不能称为真正的园林。(园林植物)

10、园林植物的生产功能是指大多数的园林植物均具有生产物质财富,创造( )的作用。(经济价值)

11、人们欣赏植物大多以外部的形态、姿色为主,尤以( )为最多见。(观赏)

12、古典园林取裁植物景观的手法有按诗歌、画理、生长习性和( )等。(色、香、姿)

13、古典园林中植物与景观配置的种类有:( )、建筑与植物。(山体与植物)

14、我国古典园林是为( )服务的。(少数人)

15、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有主题性原则、( )、艺术、生态、文化和经济原则。(美学原则)

16、园林中的色彩多以( )为基调。(绿色)

17、植物造景中色彩有三原色为:( );三补色为:橙、绿、紫。(红、黄、蓝)

18、植物配置时要适地适树,则树种选择时最宜选择( )。(乡土树种)

19、植物美化配置中,( )是构景的基本因素。圆柱形有杜松、圆锥形有圆柏,垂枝形有垂柳、垂榆,龙枝形有龙爪槐、龙爪柳等。(树形)

20、叶的观赏性主要表现在叶的大小、形状、质地和( )四个方面。(色彩)

21、( )的植物有:桃、杏、梅、月季、石榴等。(红色花系)

22、( )的植物有:连翘、黄刺玫、黄蔷薇等。(黄色花系)

23、( )的植物有:紫丁香、木兰、醉鱼草等。(蓝色花系)

24、( )的植物有:白丁香、白牡丹、女贞、玉兰等。(白色花系)

25、园林中许多国家常有“芳香园”的设置,它是利用各种( )植物配植而成。(香料)

26、园林树木的配置原则要注意( )特性,要有创造性。(生态学)

27、园林树木的配置原则要考虑充分发挥( )、经济、社会效益。(生态)

28、园林树木的配置时,应以其自身的特性及( )作为基础来考虑。(生态关系)

29、园林树木的配置原则中要考虑取得( )的效果。(长期稳定)

30、园林树木的配置要以( )的手段获得最大效果。(最经济)31、园林树木的配置要应用新技术进行( )。(合理配置)

31、园林植物( )有:孤植、对植、丛植、群植、林植、散植。(配置的形式)

32、树木的( )体现在:体形巨大,树冠伸展,姿态优美,奇特,开花繁茂,果实累累,芳香馥郁,色彩艳人等方面。(个体美)

33、( )一般布置在实出位置:①开朗大草坪或广场中心;②开阔水边或可以眺望的山顶、山坡;③桥头或自然园路转弯处;④建筑院落或广场中心。(孤植树)

34、( )在构图轴线两侧所栽植的互相呼应的园林植物。(对植)

35、( )是同种类的树种紧密地种植在一起,树冠紧密连接形成一整体轮廓线的配置。(丛植)

36、乔灌木成群配植时称为( )。(群植)

37、( )是较大面积、多株数成片林状的种植,通常有纯林,混交林结构。(林植)

38、园林树木配置的( )表现有丰富感、平衡感和稳定感。(艺术效果)

39、进行植物配置( )时,必须首先熟悉植物的大小、形状、色彩、质感和季相变化等内容。(设计)

40、植物配置按( )分为规则的和不规则的两种。(平面形式)

41、植物配置按( )分为孤植、丛植、群植等几种形式。(植株数量)

42、( )具有高大雄伟的体形、独特的姿态、繁茂的花果等个体特征,如雪松、圆柏、樱花等。(孤植树木)

43、( )多植于视线的焦点处或宽阔的草坪上、水岸旁。(孤植树)

44、植物配置时应综合考虑植物材料间的形态和生长习性,既要满足植物的( )需要,又要保证能创造出较好的视觉效果,与设计主题和环境相一致。(生长)

45、植物配置时,庄严、宁静环境的植物配置宜( )。(简洁、规整)

46、植物配置时,自由活泼的环境配置应富于( )。(变化)

47、植物配置时,有( )的环境的配植应以烘托为主,忌喧宾夺主。(个性)。

48、( )的环境宜用色彩、形状对比强烈的配置。(平淡)

49、( )的配置应集中,忌散漫。(空阔环境)

50、植物造景生态性原则中与植物相关的( )有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土壤等。(生态因子)

二、选择(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52题):

1、园林植物是园林中作观赏、组织、分隔空间、装饰、庇荫、防护、覆盖地面等用途的( )。(A )

A、木本或草本植物;B、草坪;C、园路。

2、( )是园林中作观赏、组织、分隔空间、装饰、庇荫、防护、覆盖地面等用途的木本或草本植物。(A)

A、园林植物;B、草坪;C、园路。

3、( )主要展示植物的个体美或群体美,经过对植物的利用、整理、修饰、发挥

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创造与周围环境相适宜、协调的景观。(A)

A、植物造景;B、园林植物; C、园路。

4、凡适合各种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各类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称( )。(B)

A、植物造景;B、园林树木; C、植物造景。

5、具有观赏价值的地被、花灌木和草本植物称( )。( B )

A、植物造景;B、花卉; C草坪。

6、( )分为乔木类、灌木类,藤本类。(B)

A、植物造景;B、花卉;C、园林树木。

7、按培育空间花卉分为( )。( C)

A、春季和秋季花卉;B、一年生和多年生花卉;C、露地花卉和温室花卉。

8、园林植物的防护作用主要表现在( )。(C )

A、生态和经济效益; B、改善气候;C、 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两方面。

9、疏林结构和通风结构的防护距离比紧密结构的较( )。(B)

A、小; B、大; C、一样。

10、园林中没有( )就不能称为真正的园林。(C)

A、园路; B、水; C、园林植物。

11、植物造景( )包括变化统一,衬托与对比,节奏与韵律,均衡的原则。(C )

12、植物造景生态性原则与植物相关的( )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土地等。(B)

A、生物因子有; B、生态因子有;C、主要因素有。

13、植物造景( )主要包括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思潮。(C)

A、美学原则; B、生态因子;C、文化性原则

14、植物造景( )主要是色彩的应用与配色原则。(A)

15、园林树木的( )有树表、叶、花、果实、枝、干、树皮、刺毛、根等。(C)

A、美学效果; B、艺术效果;C、观赏要素。

16、( )能创造出各种主题的植物景观。(A)

A、主景; B、背景;C、后景。

17、利用植物材料安排视线有( )。(A)

A、引导和遮挡两种。B、全部遮挡、漏景;C、主景、背景。

18、乔木在造景中的作用( )。(B)

A、是次要的;B、是设计和造景中的基础和主体; C、是主景、背景材料。

19、()作为低矮的障碍物,防止景观破坏,屏蔽视线,引导入流,作为低视点的平面构图要素,与小乔木能一起形成空间和围合空间,还可作绿篱,并能点缀和装饰景观。(C)

A、草本; B、藤本; C、灌木。

20、( )可作为墙面绿化,美化材料,可用来限定道路,覆盖地面,形成群体植物景观。(B)A、草本; B、藤本; C、灌木。

21、( )主要指由于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观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B)

A、植物艺术特征; B、植物景观; C、美学性。

22、要创造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 )的高度统一。(A)

A、科学性和艺术性;B、生态和经济; C、长效和短效。

23、植物造景和配置必须“( )”。(C)

A、因地制宜;B、科学发展; C、师法自然。

24、要创造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首先要有丰富的( )。(A )

A、植物材料;B、水景; C、园路。

25、英国园林设计师在设计植物景观时有一个强烈的观点,那就是没有( )就没有美。(B)

A、植物材料;B、量;C、乔木。

26、( )既能创造优美的环境,又能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B)

A、假山;B、植物景观量;C、草坪。

27、植物景观设计遵循( )的基本原则,即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的四大原则。(C)

A、科学和艺术;B、生态和社会;C、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

28、( )是指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等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A)

A、统一的原则;B、调和的原则;C、均衡原则。

29、( )即协调和对比的原则,包括体量、重、色彩等要素。(B)

A、统一的原则;B、调和的原则;C、均衡原则。

30、( )是指园林植物配置时把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植,景观显得稳定、顺眼。(C)

A、统一的原则;B、调和的原则;C、均衡原则。

31、( )是指植物配植时有规律变化,产生韵律感。(C)

A、统一的原则;B、调和的原则;C、韵律和节奏的原则。

32、纪念性的园林建筑植物配植常用松柏( )。(C)

A、自然原则;B、自然与对称原则;C、对称规则式。

33、在植物配置时,门和窗是很好的( )。( C)

A、植物材料;B、建筑材料;C、框景材料。

34、城市道路植物配置树种选择原则:( )(A)

A、应以乡土树种为主,从当地自然植被中选择优良树种,但不能排斥经过长期驯化考验的外来树种。;B、应以引入树种为主;C、只要本地植物。

35、城市道路植物配置树种选择的( )原则,是指分别选择适合当地立地条件的树种。(A)

A、适地适树;B、科学;C、因地制宜。

36、道路各种绿带常可配植成复层混交的群落,应选择一批( )小乔木及灌木。(C)

A、喜光的;B、耐寒的;C、耐荫的。

37、园路中平坦笔直的主路两侧植物配植常用( )配植,最好观花乔木,观花灌木为下木。(C)

A、自然式;B、混合式;C、规则式。

38、蜿蜒曲折的园路,不宜成排成行,而以()配植为主,有高有低,有疏有密,有挡有敞,有草坪、花池、灌丛、树丛、孤立树、甚至有水面、山坡、建筑小品等不断变化。(A)

A、自然式;B、混合式;C、规则式。

②()植物配置时种植可灵活多样,有的只需路的一旁种植乔灌木,可达到遮荫和观花效果,有的用拱形枝条形成拱道,有的植成复层混交林群落,曲径通幽。(B)

A、园路;B、次路与小路旁;C、所有道路。

39、人们欣赏植物大多以外部的( )为主,尤以观赏为最多见。(C)

A、树冠;B、树高;C、形态、姿色。

40、( )取裁植物景观的手法有,按诗歌、画理、生长习性和色、香、姿。(C)

A、现代园林; B、英国园林;C、古典园林。

41、古典园林中植物与景观配置的种类有( )。(C)

A、主路与植物; B、水景与植物;C、山体与植物、建筑与植物。

42、我国古典园林是为( )服务的。( A)

A、少数人; B、多数人;C、所有人。

43、园林中的色彩多以( )为基调。(C)

A、红色; B、多种色;C、绿色。

44、植物造景中色彩三原色为( )。(C)

A、红、绿、黄; B、橙、绿、紫; C、红、黄、蓝。

45、植物造景中色彩三补色为( )。(B)

A、红、绿、黄; B、橙、绿、紫; C、红、黄、蓝。

46、植物营养器官中,( )的观赏性主要表现在它的大小、形状、质地和色彩四个方面。(A)

A、叶; B、枝; C、根系。

47、桃、杏、梅、月季、石榴等为( )花系植物。(B)

A、黄色; B、红色; C、蓝色。

48、连翘、黄刺玫、黄蔷薇等为( )花系植物。(A)

A、黄色; B、红色; C、蓝色。

49、紫丁香、木兰、醉鱼草等为( )花系植物。(C)

A、黄色; B、红色; C、蓝色。

50、白丁香、白牡丹、女贞、玉兰等为( )花系植物。(B)

A、黄色; B、白色; C、蓝色。

51、( )是较大面积、多株数成片林状的种植,通常有纯林,混交林结构。(C)

A、孤植; B、丛植; C、林植。

52、园林树木配置的( )表现有丰富感、平衡感、稳定感。(A)

A、艺术效果;B、生态特性; C、科学价值。

三、判断(50题):

1、园林中的植物没有作装饰、庇荫、防护、覆盖地面等用途的木本或草本植物。(×)

2、植物造景主要展示植物的个体美或群体美,经过对植物的利用、整理、修饰、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创造与周围环境相适宜、协调的景观。(∨)

3、凡适合各种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各类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称园林树木。(∨)

4、地被、花灌木和草本植物只具有观赏价值。(×)

5、园林花卉分为乔木类、灌木类,藤本类。(×)

6、花卉只能温室培育。(×)

7、园林植物只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两方面的作用。(×)

8、疏林结构和通风结构的防护距离比紧密结构的较差。(×)

9、园林中没有园林植物就不能称为真正的园林。(∨)

10、园林植物的生产功能是指大多数的园林植物均具有生产物质财富,创造经济价值的作用。(∨)

11、人们欣赏植物大多以内部的器官为主,尤以观赏为最多见。(×)

12、古典园林取裁植物景观的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

13、当代园林中植物与景观配置的种类只有山体与植物。(×)

14、当代园林是为少数人服务的。(×)

15、园林建设的最大收益者是绿化公司。(×)

16、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主要是文化、经济原则。(×)

17、红色是园林中色彩的基调。(×)

18、植物造景中色彩三原色为橙、绿、紫。(×)

19、植物造景中色彩三补色为红、黄、蓝。(×)

20、植物配置时树种选择时最宜选择乡土树种。(∨)

21、杜松的树形是圆柱形。(∨)

22、圆柏的树形是圆锥形。(∨)

23、垂柳、垂榆的树形是垂枝形有。(∨)

24、红色花系的植物有桃、连翘、紫丁香等。(×)

25、工业生产中许多国家常有“芳香园”的设置,它是利用各种香料植物配植而成。(×)

26、园林树木的配置讲究最经济的手段获得最大效果。(∨)

27、园林树木的配置时,应以其自身的特性及生态关系作为基础考虑。(∨)

28、在园林树木的配置时,既要注意生态学特性,又要有创造性。(∨)

29、在园林树木的配置时,要充分考虑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30、在园林树木的配置时,只能应用新技术进行合理配置。(×)

31、应用新技术进行合理配置在园林树木的配置时只是一种补充和完善。(∨)

32、园林植物配置的形式只有对植、丛植两种形式。(×)

33、树木开花繁茂,果实累累不是它的个体美体现。(×)

34、孤植树一般布置在丛林位置。(×)

35、较大面积、多株数成片林状的种植,通常有纯林,混交林结构属于群植。(×)

36、丰富感、平衡感、稳定感不是园林树木配置的艺术效果表现。(×)

35、植物的大小、形状、色彩、质感和季相变化等内容,在进行植物配置设计时,必须首先熟悉。(∨)

36、孤植树多植于视线的焦点处或宽阔的草坪上、水岸旁。(∨)

37、一般来说,庄严、宁静的环境的植物配置宜简洁、规整。(∨)

38、自由活泼的环境的植物配置应富于变化。(∨)

39、空阔环境的植物配置应集中,忌散漫。(∨)

39、植物造景生态性原则与植物相关的生态因子只有温度和水分。(×)

40、植物造景艺术性原则包括的内容是变化统一和均衡的原则。(×)

41、植物造景文化性原则主要包括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思潮。(∨)

42、植物造景美学原则主要包色彩的应用与配色原则。(∨)

43、园林树木的观赏要素只有叶、花、果实。(×)

44、通常不宜单独将季相景色作为园景中的主题。(∨)

45、灌木是设计和造景中的基础和主体,形成景观框架。(×)

46、乔木可作绿篱,并能点缀和装饰景观。(×)

47、要创造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48、植物造景和配置必须“师法自然”。(∨)

49、要创造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首先要有丰富的植物材料。(∨)

50、在设计植物景观时有一个强烈的观点,那就是没有量就没有美。(∨)

四、简答(30题):

1、园林植物。

园林中作观赏、组织、分隔空间、装饰、庇荫、防护、覆盖地面等 用途的木本或草本植物。

2、植物造景。

主要展示植物的个体差或群体差,经过对植物的利用、整理、修饰、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创造与周围环境相适宜、协调的景观。

3、园林树木。

凡适合各种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各类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分为乔木类、灌木类,藤本类。

4、花卉。

指具有观赏价值的地被、花灌木和草本植物,分为露地花卉和温室花卉。

5、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

主题性原则、美学原则、艺术生态、文化、经济原则。

6、植物美化配置的基本因素。分别写出圆柱形、圆锥形、垂枝形和龙枝形树种各一种。

树形是构景的基本因素。圆柱形有杜松,圆锥形有圆柏,垂枝形有垂柳、垂榆,龙枝形有龙爪槐、龙爪柳等。

7、分别写出红色花系、黄色花系的植物各三种。

红色花系有:桃、杏、梅、月季、石榴等;黄色花系的植物有:连翘、黄刺玫、黄蔷薇等。

8、分别写出蓝色花系和白色花系的植物各三种。

9、园林植物配置的形式。

孤植、对植、丛植、群植、林植、散植。

10、树木的个体美体现。

体形巨大,树冠伸展,姿态优美,奇特,开花繁茂,果实累累,芳香馥郁,色彩艳人等方面。

11、孤植树一般布置在实出位置。

①开朗大草坪或广场中心;②开阔水边或可以眺望的山顶、山坡;③桥头或自然园路转弯处;④建筑院落或广场中心。

12、对植、丛植。

对植是在构图轴线两侧所栽植的互相呼应的园林植物。同种类的树种紧密地种植在一起,树冠紧密连接形成一整体轮廓线称为丛植。

13、群植、林植。

乔灌木成群配植时称为群植。林植是较大面积、多株数成片林状的种植,通常有纯林,混交林结构。

14、植物配置按平面形式和植株数量分类。

植物配置按平面形式分为规则的和不规则的两种,按植株数量分为孤植、丛植、群植几种形式。

15、孤植树木特征。

具有高大雄伟的体形、独特的姿态、繁茂的花果等个体特征,如雪松、圆柏、樱花等,多植于视线的焦点处或宽阔的草坪上、水岸旁。

16、植物造景生态性原则与植物相差的生态因子。

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土壤等。

17、植物造景艺术性原则包括的内容。

变化统一,衬托与对比,节奏与韵律,均衡的原则。

18、园林树木的观赏要素。

树表、叶、花、果实、枝、干、树皮、刺毛、根等。

19、乔木在造景中的作用。

乔木是设计和造景中的基础和主体,形成景观框架,大乔木遮荫效果好,落叶乔木冬季可透射阳光,中小乔木也可作背景和风障,用来划分空间、框景,可作主景或起点缀作用。

20、灌木在造景中的作用。

灌木作为低矮的障碍物,防止景观破坏,屏蔽视线,引导入流,作为低视点的平面构图要素,与小乔木能一起形成空间和围合空间,还可作绿篱,并能点缀和装饰景观。

21、藤本在造景中的作用。

可作为墙面绿化、美化材料,可用来限定道路,覆盖地面,形成群体植物景观。

22、植物景观。

主要指由于自然界的植被、 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观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

23、植物景观设计遵循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

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的四大原则。

24、植物景观设计的统一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和统一性,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

25、植物景观设计的调和原则。

即协调和对比的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要注意相互联系配合,体现柔和、平静、舒适美感,用差异和变化的效果产生对比感觉,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包括体量、重、色彩等要素。

26、植物景观设计的均衡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时把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植,景观显得稳定、顺眼。

27、植物景观设计的韵律和节奏原则。

植物配植时有规律变化,产生韵律感。

28、园路中平坦笔直的主路植物配植。

平坦笔直的主路两侧常用规则式配植,最好观花乔木,观花灌木为下本。

29、园路中蜿蜒曲折的园路植物配植。

蜿蜒曲折的园路,不宜成排成行,而以自然式配植为主,有高有低,有疏有密,有挡有敞,有草坪、花池、灌丛、树丛、孤立树、甚至有水面、山坡、建筑小品等不断变化。

30、园路中次路与小路旁植物配置。

次路与小路旁植物配置时种植可灵活多样,有的只需路的一旁种植乔、灌木,可达到遮荫和观花效果,有的用拱形枝条形成拱道,有的植成复层混交林群落,曲径通幽。

五、回答(题):

1、园林树木的配置原则。

要点:①在配置时,应以其自身的特性及生态关系作为基础考虑;②注意生态学特性,要有创造性;③充分发挥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来考虑;④要取得长期稳定的效果;⑤最经济的手段获得最大效果; ⑥应用新技术进行合理配置。

2、孤植树一般布置位置。

要点:①开朗大草坪或广场中心;②开阔水边或可以眺望的山顶、山坡;③桥头或自然园路转弯处;④建筑院落或广场中心。

3、植物配置时考虑的因素。

要点:应综合考虑植物材料间的形态和生长习性,既要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又要保证能创造出较好的视觉效果,与设计主题和环境相一致。一般来说,庄严、宁静的环境的植物配置宜简洁、规整;自由活泼的环境的配置应富于变化;有个性的环境的的配植应以烘托为主,忌喧宾夺主;平淡的环境宜用色彩、形状对比强烈的配置;空阔环境的配置应集中,忌散漫。

4、植物造景艺术性原则包括的内容。

:要点:①统一的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和统一性,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②调和的原则:即协调和对比的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要注意相互联系配合,体现柔和、平静、舒适美感,用差异和变化的效果产生对比感觉,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包括体量、重、色彩等要素;③均衡原则:园林植物配置时把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植,景观显得稳定、顺眼;④韵律和节奏的原则:植物配植时有规律变化,产生韵律感。

5、树木在造景中的作用。

要点:①主景、背景和季相景色:植物材料可作主景,创造出各种主题的植物景观;植物材料也可作背景,使前后景之间既有整体感又有一定的对比和衬托,但一般不宜用花色艳丽、叶色变化大的种类,季相景色是植物材料随季节而产生的暂时性景色,具有周期性,因此,通常不宜单独将季相景色作为园景中的主题;②利用植物材料可创造一定的视线条,增强空间感、提高视觉和产生序列质量。安排视线有引导和遮挡两种。根据视线的

遮挡程度和方式分为全部遮挡、漏景、部人遮挡及框景;③可以形成不同空间、有围合空间、空透空间、过渡空间;④还具有丰富过渡或零碎的空间,增加尺度感、丰富建筑物立面和软化过于生硬建筑物轮廓的作用。

6、树木在造景中的作用。

要点:①乔木是设计和造景中的基础和主体,形成景观框架,大乔木遮荫效果好,落叶乔木冬季可透射阳光,中小乔木也可作背景和风障,用来划分空间、框景,可作主景或起点缀作用;②灌木作为低矮的障碍物,防止景观破坏,屏蔽视线,引导入流,作为低视点的平面构图要素,与小乔木能一起形成空间和围合空间,还可作绿篱,并能点缀和装饰景观;③藤本的作用:可作为墙面绿化,美化材料,可用来限定道路,覆盖地面,形成群体植物景观。

7、对榆林园林植物造景建议。

要点:①增加常绿树种,如白皮松,华山松等,尝试引种栽培一些阔叶常绿树种,扩大绿色种类、范围;②增加花灌木种类,并大量繁殖应用,增加色块。如丰花月季,绣线菊、海棠、珍珠梅、榆叶梅、连翘等,使植物景观显得分外艳丽;③增加地被植物种类,大力发展缀花草地,比如在草地中引入百里香、三叶草、石竹、孔雀草等。④推行垂直绿化设计,增加植物群落,如地锦、五叶地锦、山荞麦,蛇葡萄、十姐妹等。

8、城市道路植物配置树种选择原则。

要点:①应以乡土树种为主,从当地自然植被中选择优良树种,但不能排斥经过长期驯化考验的外来树种;②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分别选择适合当地立地条件的树种;③结

合城市特色,优先选择市花、市树及骨干树种;④结合城市景观要求进行选择;⑤道路各种绿带常可配植成复层混交的群落,应选择一批耐荫的小乔木及灌木;⑥郊区绿带可考虑选用一些具有经济价值的树种。

9、园路植物配植方法。

:要点:①主路:平坦笔直的主路两侧常用规则式配植,最好观花乔木,观花灌木为下本;蜿蜒曲折的园路,不宜成排成行,而以自然式配植为主,有高有低,有疏有密,有挡有敞,有草坪、花池、灌丛、树丛、孤立树、甚至有水面、山坡、建筑小品等不断变化;②次路与小路旁植物配置:种植可灵活多样,有的只需路的一旁种植乔、灌木,可达到遮荫和观花效果,有的用拱形枝条形成拱道,有的植成复层混交林群落,曲径通幽。

10、结合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知识,分析某一广场(如世纪广场、火车站广场等)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优缺点。

要点:从树种选择、配置方式、造景作用、造景艺术、配置原则等方面分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