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喜凤
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8年第31期
【摘要】作文,学生没有生活经历是难以下笔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小事最能写出真情。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教师应引生活之水浇灌学生的思维之花,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亲身实践来开阔视野,通过观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能容易地攫取生活素材,产生写作激情。
【关键词】关注生活;积累素材;激发热情
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观察生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方式。有这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学生才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学生只有勤于练笔,快乐表达,写作能力才能主动得到发展,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所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才能产生丰富多彩的思想和感悟。 以下是我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有效方法。 一、立足校园生活,激发写作热情
1.学校环境清幽、人文丰富,是学生写作的亮点
每逢校园的宣传栏更新了,我会带领学生细细体味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它们成为学生写作的一大亮点。如校园阳光心语墙上的感恩卡,校园焕然一新的文化长廊,我都会带学生去观察,得到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再练笔;学校的新塑胶跑道启用了,我会带学生第一时间去跑一跑,跳一跳,摸一摸,然后以《不一样的塑胶跑道》为题进行写作,学生笔下有不一样的感受,让人耳目一新;遇见生物园四年一遇的“稀客”——千丝兰开花了,我便带领学生走进学校的生物园与千丝兰来个亲密接触。孩子们的笔下描绘道:“走近观察,千丝兰的每一朵花的纹痕、轮廓逐渐清晰了,活像一个个小巧玲珑的铃铛;当一阵微风拂过,我又像看到身穿雪白的纱衣的公主在翩翩起舞,是那么婀娜多姿……我们仿佛走进了童话般的王国。”多么灵动的笔触,多么丰富的想象!他们全身心感悟着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他们用自己的笔尖给我们描绘出一个丰富多姿的世界!我笔写我心,启开了文思,洞开了天地,学生笔下的作文思路就如万物复苏,一个崭新的春天立刻为你展现。 2.开展活动,营造氛围,是学生写作的灵感
为了帮助学生捕捉生活素材,语文课上,我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平台:小导游正描述得绘声绘色;小辩论手正唇枪舌战;课本剧《晏子使楚》正活灵活现地上演,课堂上多热闹啊,孩子们是那么的跃跃欲试,他们的眼里充满了自信和喜悦!活动过后,我引导学生用笔再现精彩的场面,这样,不但把语文课上活了,而且作文也不会无话可写了。除此之外,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还别出心裁地创设情境:《找西瓜》《小小美食节》让学生玩个够,吃个饱,再满怀激情地一吐为快。学生参与活动后再进行即兴作文,他们笔下自然文思泉涌,一挥而就了,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作文的乐趣。
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都是写作的源泉。如六一文艺展演、运动会、跳蚤书市活动等。这些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活动空间,学生的体验也丰富了,积累了不少写作素材。由于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所以感受颇多,印象深刻。 二、参与家庭生活,诱发情感体验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家庭是学生成长中的港湾,也是学生最能真情流露的地方。我会创设情境让学生洞察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在作文中吐露真情。
1.体验生活是假日练笔的好题材
假日,我布置学生通过变废为宝制作小制作,此后以《DIY小制作》为题写出自己的经历;或预先跟家长沟通,让家长给孩子三十元左右的人民币当家一天,从买菜到煮饭全权负责家人当天三餐的饮食,《今天我当家》便又成了周末练笔的好题材了。 2.亲子交流是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我所带的班级中,我鼓励家长利用《亲子交流》的本子动笔给孩子写每月小结,用书面的方式和成长中的孩子交流;孩子也在《亲子交流》中敞开心扉跟家长诉说心事。这样的书面交流能够给孩子更多的反思空间。而且,家长写话时的遣词造句也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是一举多得。
3.亲情活动是学生体验情感的驿站
在家长的支持下,我指导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亲情活动:“我家消暑总动员” “献给母亲的礼物”。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让学生填写一份“母亲的档案”,测试他们对自己的母亲了解有多少,并趁机让他们把刚才的经历写成日记。学生在日记里打算将这十一年遗漏的档案一一填满,给伟大的亲情交上满意的答卷。通过活动,不但让学生做到心中有爱,而且他们的习作总会让你惊喜不已。只要教师有意识,家庭生活中处处有作文的源泉。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一个爱抚、一声问候、一次守候中获取情感的慰藉,体验人间温情。学生在感受父母之爱时学会关爱他人,使习作真情感人。 三、走向社会生活,创造写作激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作文素材,是学生习作的一个“大课堂”。所以,我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课外,丰富课余生活。为学生提供写作材料,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素材,通过这一环节创造写作的激情。
我让学生抓住每一次亲身经历的机会、细心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体验社会生活,从中直接获取反映社会风貌、人情风俗的材料,激起学生写作的激情。如教学写一处美景的文章时,我把学生带到附近的公园,看看树、看看花、看看人们晨运,感受人们在公园里散步、锻炼的情景,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把眼中的风景记录下来。元宵节,让学生观花灯,观看传统狮艺表演,感受有地方色彩的傳统文化;敬老节,我带领亲自走进敬老院,慰问老人,关心他们的生活。把关怀和爱心送给他们。通过参观、访问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引导学生接触社会,丰富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激起热爱生活的情感,从而为习作开拓鲜活的源泉。它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拓宽了学生的生活视野。学生所写文字会富有真情实感,读来清新真实。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本身就是丰富无比的宝藏,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关键在于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关注生活,认识生活,挖掘素材,使学生勤于练笔,写出有时代感、有个性化的习作来;写出真实的生活,写出独特的感受。学生便产生写作热情,用一种快乐而积极的心态写作。 参考文献
[1]小学作文指导方法初探 [2]我的作文教学主张
[3]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