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完整版)摄影教学大纲

来源:知库网
摄 影 教 学 大 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摄影是信息技术系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摄影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掌握传统单反相机和数码相机的使用方法,以及对照片的后期处理技能。讲练结合,以技术为基础,着重与摄影艺术水平的提高。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传统单反相机和数码相机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的使用相机,并能对照片进行后期的处理。

2、掌握摄影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以理论为指导,进行摄影创作。 3、掌握摄影艺术造型法则,提高摄影作品的技术水平。 三、课时分配:

课内总学时72学时,4学分,其中理论课36学时,实验课36学时,分配如下: 序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 摄影艺术概论 (共4学时) 第一节 摄影艺术美学 (2学时) 1、摄影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章 摄影艺术概论 第二章 照相机 第三章 镜头 第四章 胶卷 第五章 摄影构图 第六章 彩色摄影基础理论 第七章 摄影技法 第八章 数码摄影 第九章 数码影像处理 讲授学时 4 6 2 2 4 4 4 2 8 实验学时 0 4 2 2 2 6 8 6 6 2、摄影者的艺术修养和观察、表现力。 3、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及表现。 4、摄影者摄影意识的内涵及培养方法。 教学提示:

1、了解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及表现形式。

2、熟悉摄影者观察、表现力及摄影意识的培养方法。

第二节 摄影发展史 (2学时) 1、中国古代对摄影光学的贡献。 2、西方摄影基础的发展及传入。 3、早期世界流行的几种摄影法。 教学提示:

1、了解摄影的发展历史及摄影法的演变。 第二章 照相机 (共6学时) 第一节 照相机的种类及构造 (2学时) 1、照相机的种类。 2、相机的主要构造。 教学提示:

1、了解照相机的种类,学会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的选择相机。 2、熟练掌握相机的各主要构造,熟悉其功能、原理。 第二节 相机的主要装置 (2学时) 1、镜头的构造与性能。 2、光圈的作用与调节。

3、快门的种类、作用及快门速度的调节。 4、聚焦装置的作用、种类及调节。 5、取景装置的种类与使用差别。 6、滤镜的种类与特点。 教学提示:

1、掌握相关概念,各主要装置的种类与性能。

2、熟练掌握各主要装置的作用及配合使用原理、调节方法。

第三节 照相机的使用知识 (2学时) 1、装卸胶片的方法。

2、选择光圈、快门,检查曝光。 3、手持相机拍摄的方法。 4、取景、测距、拍摄。 5、相机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教学提示:

1、熟练掌握相机使用及拍摄的具体方法。 2、熟悉相机各部分的调节方法。 3、了解相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第三章 镜头 (共2学时) 1、镜头的种类及特点。 2、焦距与成像效果。 3、口径与大口径的优点。 4、镜头的像差。 教学提示:

1、了解镜头的种类、特点及成像效果。 2、掌握焦距与口径的相关知识。

第四章 胶卷 (共2学时) 1、彩色胶卷的种类、性能与选择。 2、黑白胶卷的种类、性能与选择。 3、胶卷的感光度、颗粒度与解像力。 4、胶卷的反差性与宽容度。 5、胶卷的灰雾度与保存性。 6、胶卷的性能的内在规律。

7、胶卷的使用常识。 教学提示:

1、了解各类胶卷的性能,学会根据需要合理选择。 2、掌握胶卷的照相性能与内在规律。 3、熟悉胶卷使用的常识。

第五章 摄影构图 (共4学时) 第一节

摄影构图中的常用要素 (2课时)

1、构图中常用的要素:形状、线条、影调、色调。 2、形状的分类与变形的形式。 3、线条的形态与结构形式。

4、影调的表现方法及画面基调的处理。 5、构图中色彩的运用以及色彩基调的构成 教学提示:

1、了解构图常用的各种要素。

2、掌握各要素的形态分类及表现形式,学会在拍摄中合理的运用。 第二节

摄影画面的构成形式 (2课时)

1、在摄影画面中合理的安排主体的位置,以形成兴趣中心。 2、前景的作用及运用。 3、区分主体与背景的方法。 4、构图的基本法则。

5、圆形构图、三角形构图、S型构图、框式构图等摄影画面的基本构图形式及特点。

6、摄影位置:距离、方位、角度的选择。 教学提示:

1、掌握摄影画面中主体、前景、背景的安排方式。 2、熟悉各种构图的形式及特点。

3、学会根据拍摄需要合理的选择拍摄位置。

第六章 彩色摄影基础理论 (共4学时) 第一节

光、色与彩色摄影的原理 (2学时)

1、光与色的基础知识。 2、彩色摄影中的减色法原理。 3、彩色感光材料的成像结构。 4、彩色摄影中的曝光测定原则。 教学提示:

1、理解光、色及减色法的基础知识。 2、掌握彩色摄影中曝光的测定原则。 第二节

光源色温及感光特性 (2学时)

1、色温的含义及各种光源的色温。 2、彩色胶卷的色温平衡性。 3、色温的校正方法。 教学提示:

1、掌握色温的含义及各种常见光源的色温差别。 2、了解彩色胶卷的色温平衡性及色温的校正方法。

第七章 摄影技法 (共4学时) 第一节 摄影中的造型方法 (2学时) 1、深远空间的表达的目的。

2、如何利用线条透视(形体透视)与影调透视(空气透视)表现空间的深度感。 3、表现被摄对象形体特征的目的。 4、形态特征表现内容的因素。 5、表现被摄对象质感的目的。

6、选择不同的射入角度、光比来表现各种不同质感的物体。 7、摄影用光的基本目的。

8、摄影用光的六大基本因素:光度、光位、光质、光型、光比、光色。

教学提示:

1、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表现空间的深度感、被摄物体的形体特征和质感。 2、熟练掌握摄影用光的六个因素,学会运用光线表现不同的物体质感和画面内涵。

第二章 摄影专题 (2学时) 1、翻拍所需的器材与用光。 2、翻拍的方法与常用技术。 3、翻拍的注意事项。

4、体育摄影中快门速度的选择与聚焦。 5、体育摄影的预见性与提前量的把握。 6、风光摄影中各类不同自然景物的拍摄方法。 7、人像摄影中的用光

8、针对不同脸型的拍摄处理方法。 9、被摄人物的动作安排及性格的表现。 10、新闻摄影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教学提示:

1、与练习结合,针对不同的摄影种类进行练习,熟练掌握不同摄影种类的拍摄要点。

第八章 数码摄影 (共2学时) 1、数码摄影的特点。

2、数码相机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3、数码相机的菜单的调节与预设。 4、数码影像的输入与输出。 教学提示:

1、了解数码摄影的特点与相机的性能。

2、熟练掌握数码相机的菜单调节方式、使用方法及输入与输出方法。

第九章 数码影像处理 (共8课时)

第一节 Photoshop 7.0中文版基础知识 (2学时) 1、Photoshop的基本功能。 2、Photoshop的安装与删除。

3、Photoshop中图像类型、格式、分辨率、色彩理论的基本概念。 4、Photoshop的桌面环境及菜单、工具的作用。 5、Photoshop中文件的操作与辅助工具的使用。 教学提示:

1、了解Photoshop的基本功能以及图像类型、格式、分辨率、色彩理论的基本概念。

2、掌握Photoshop的桌面环境及菜单、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第二节 图像的编辑 (2学时)

1、修改图像尺寸和分辨率,修改画布大小,对图像进行裁切。 2、旋转和自由变换整个及局部图像。 3、选区的划定与编辑。 4、图像色调的控制。 5、图像色彩、亮度的调整。 教学提示:

1、熟练掌握如何对图像的大小位置进行调整。 2、熟练掌握调整数码照片色彩、亮度、对比度的方法。 第三节

Photoshop中的图层、路径及通道 (2学时)

1、图层的功能简述,如何使用、建立和修改图层。 2、路径的功能和特点;如何建立、绘制、编辑、应用路径。 3、通道和蒙版的基本功能,建立、操作与编辑。 教学提示:

1、熟悉图层、路径、通道的功能。

2、熟练掌握对图层、路径及通道的操作方法。

第四节 数码照片修整实例 (2学时) 1、对于曝光过度的修改。 2、人像照片的艺术化处理方法。 3、调整照片的色温平衡。 4、对风景照片做艺术化处理。 5、照片中损失的暗部细节的再现。

6、对照片的色调进行调整仿制老照片效果。 7、对照片中的天空进行调整,仿制明信片效果。 8、仿制反转负充的效果。

9、对多张照片中的图像进行拼接处理。 10、对照片中的瑕疵进行修补。 教学提示:

1、实例演示操作,再学会处理方法的同时回顾前面所学的Photoshop的基本功能及操作。

五、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教育技术学专业摄影基础课程设置的要求制定。

2、本大纲主要包括了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两个大的部分。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由浅入深,专业系统的讲解的摄影的基础知识。

3、使用教材为:(1)复旦大学出版社 颜志刚 著《摄影技艺教程》。 (2)清华大学出版社 应勤 著《Photoshop7.0中文版入门与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