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青春》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四课《欢快的青春节拍》第二课时
《感悟青春》,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框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欢快的青春节拍,珍惜青春,以积极的心态迎接青春的到来。
2、过程与方法: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充分创设有利于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青春畅想,展示青春风采,传递青春的祝福。
3、知识与技能:认识青春的内涵,解读青春的含义,感受青春的幸福,正确理解青春。 (二)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教材第四课《欢快的青春节拍》的第二课时,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在学生对青春的身心变化有所认识的基础上,本课内容在于帮助学生认识青春期存在的一些思想和行为误区,引导学生对青春有更为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关注学生的成长,重视学生的体验,因此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为:畅想青春,解读青春的含义;
难点为:引导学生走出误区,正确地解读青春。 2、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乐于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因此,在教学中,应从贴近他们生活的话题入手,引导他们大胆地倾诉自己的感悟,展示自己的风采;同时,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容易出现一些误区,应组织全体学生出谋献策,帮助同学走出误区,从而真正正确地理解、把握青春的内涵。 二、说教学方法 (一)教学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我采用的教学策略有三种:
1、媒体创境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展示资料,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拨开迷雾,感悟青春”;
2、自主探究法:本课设计了很多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3、小组合作法:针对中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以小组竞赛的形式,鼓励学生勤动脑,勤动口,勤动手,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让学生自己为自己的青春点亮一盏明灯。 (二)学习方法
本课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由发现问题到思考问题到解决问题,并将合作交流方法穿插其中。 三、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按照以下三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通过多媒体欣赏FLASH歌曲:《青春舞曲》(大屏幕展示歌词)然后提出问题: 1、你最喜欢歌中的哪一句歌词?为什么?
2、这首歌曲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生有了直观而生动的感受,创设了优美的情境,直接进入本课学习主题;然后通过适当的提问,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合作学习,互动交流
本环节我设计了两个活动,引领学生解读青春的涵义: 活动一:青春热线
首先通过大屏幕出示同龄人的“真情告白”,通过小羽自我阐述三个情景,来找到青春误读的三个误区。
误区一:彼此互不尊重 误区二:标新立异,故做姿态 误区三:男女交往正常与否
活动二:畅想青春
这一环节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出示问题,给学生直观的印象,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解读青春的内涵。
1、如果用颜色来描绘青春,你会选 因为 ; 2、如果用事物来比拟青春,你会选 因为 ; 3、如果用歌曲来寓意青春,你会选 因为 ; 4、如果用词语来寓意青春,你会选 因为 ;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对于青春的含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有人说:青春是一颗划破天宇的流星,虽然绚烂却很短暂;但也有人说:青春是一棵常青树,永不凋零。那么,你是怎么看的呢?你认为决定青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基础上,我通过多媒体出示一组材料连接链接:分别是图片材料“他们年轻吗?”和文字资料“出售青春”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解决了思想品德教学中空乏说教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对青春的解读以及与对青春的思考得出“青春是什么?”的结论。
(三)交流评价 分享成功
学生自我总结这节课收获到了什么,从而进一步感悟青春。 教学反思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大了课堂信息容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让我的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解决了我在教学中用常规手段无法解决的诸多问题,我的很多构思能够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轻松实现,巧妙突破教学重难点,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使我受益良多。
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