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DNA修复机理的阐明Contents1. 获奖人简介2. 研究背景3. 研究成果4. 影响乔伟伟王慧敏获奖人托马斯·林达尔1938年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1967年获瑞典卡罗琳学院博士学位,挪威科学和文学研究院成员。乔伟伟王慧敏获奖人保罗·莫德里克1946年出生,1973年获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杜克大学詹姆斯·B·杜克生物化学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乔伟伟王慧敏获奖人阿齐兹·桑贾尔1946年出生于土耳其,1977年获伊斯坦布尔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现任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生物化学教授。乔伟伟王慧敏研究背景DNA修复是什么?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由核苷酸重复排列的一类长链生物高分子。两个主链形成双螺旋结构,在细胞核中,组成遗传基因信息的一类重要功能分子。乔伟伟王慧敏研究背景如果就这样一直下去,可以想象,是无法顺利实现遗传信息的准确复制传递的。不过,细胞可以对这样的损伤进行修复,把这一过程称为DNA的修复。DNA的修复现象说起来简单,正如前面提到的,DNA是化学分子,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分子是如何修复的呢?能够阐明这样的机制,也是这次获奖的理由了吧。乔伟伟王慧敏DNA修复机理直接修复指DNA被紫外线照射时的修复机理。紫外线能使DNA中相邻的两个嘧啶通过共价键桥接起来形成损伤。这样的双嘧啶键结的结构和双螺旋结构不匹配,不除去的话则无法完成遗传因子的复制,细胞的直接修复是通过DNA光解酶催化完成的,可将双嘧啶键结分解为两个正常单体,恢复正常的DNA螺旋结构,这一过程被称为直接修復。乔伟伟王慧敏DNA修复机理修复机制:在可见光(300 ~600nm)活化之下,由光复活酶(photo reactivating enzyme,PR)催化胸腺嘧啶二聚体分解为单体。CompanyLogoDNA修复机制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1、核苷酸切除修复这一过程需要细胞内三种酶的参与:第一种,被称为UvrABC 的核酸酶,其中UvrA、UvrB参与辨识和結合DNA损伤部位,UvrC则与切除功能有关。这些被切断的寡核苷酸片段从双螺旋结构上脱落。在原位进入第二种酶(称为DNA聚合酶),开始合成形成新的DNA片段填补缺口,最后是第三种酶,称为DNA接合酶,将合成的新片段与另一条链连接起来。乔伟伟王慧敏DNA修复机理乔伟伟王慧敏DNA修复机理切除修复2、碱基切除修复构成DNA的腺嘌呤和胞嘧啶会发生自然脱氨基化,生成次黄嘌呤和尿嘧啶,产生损伤。这个时候,DNA糖基化酶就会起作用,识别损伤的部位,,将它们与糖苷键切断,呈现脱氧核糖上没有碱基的状态,再用核酸內切酶将碱基被移除后的空位置(AP site),移除磷酸键,形成空缺,最后通过DNA聚合酶、接合酶的作用,完成修复。乔伟伟王慧敏DNA修复机理乔伟伟王慧敏DNA修复机理错配修复现象:复制中的错配;A的甲基化是错配修复系统的识别标记GA*TC沿着新生DNA链,有一个甲基化梯度,靠近复制叉程度最小,亲本链甲基化程度高且均一参与的酶:错配矫正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乔伟伟王慧敏DNA修复机理乔伟伟王慧敏DNA修复的意义DNA修复无法完成的话,会使异常遗传信息继承下去,成为癌症等疾病的原因。生物要想生存下去,DNA修复不可或缺。细胞通过DNA修复途径可以识别和修复特异的DNA损伤,保证生物物种的遗传稳定性。生物拥有的这项神奇机能「DNA修复机制」科学家们从分子水平来阐明,实在是非常伟大的成就。乔伟伟王慧敏乔伟伟王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