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军区史记事(1937)
冀南军区史记事(1937)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
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伟大的,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7月8日发表《中国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正和团结起来,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工农红军全体将领通电全国,请缨杀敌,驱逐日寇出中国。
7月15日将《中国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交给。宣言以团结抗战,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为主旨,提出取消苏维埃政权,停止没受地主土地的,改编红军为国民军等具体建议。之后,我党派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等同志赴庐山,同蒋介石就国共两党合作,团结抗战问题进行谈判。
7月29日日军占领北平。
7月30日日军占领天津。
8月17日直南临时特委程玉琳同志到石家庄向平汉县汇报工作。要求直南地区抓紧恢复,建立各级党组织,组织抗日武装,在群众中广泛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工作。稍
后,直南临时特委根据指示精神,在清河县野庄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尽快恢复各级党组织和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救国等问题。会后,临时特委成立了“发动抗日游击战争指挥部”,由孙卓夫任指挥,在南宫,清河,枣强,冀县一带活动。南宫,清河工委刘铁之,王发武,宁心力等在清河地区组织筹建“民众抗日救国会”,开展抗日宣传工作。
8月22日洛川会议,22日至25日在陕西洛川县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分析了全国的抗战形势,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在会上作了关于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明确了我军的基本任务是创建抗日根据地,钳制与消耗敌人,配合友军作战。确定了我军执行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会议决定成立军事委员会,由十一人组成,为,朱德,周恩来为副。并决定设立前方分会(后称华北军分会),朱德任,彭德怀任副。
8月25日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根据我党与谈判的结果,军事委员会颁布《关于红军改编为国民军第八路军的命令》,任命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任弼时为政治部主任,为副主任。下辖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第115师由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和第15军团及红军第74师等部编成。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十月改称政治委员)罗荣桓,副主任肖华,下辖第343旅,第344旅及团等。第120师由红二方面军所属和陕北红军第27军,第28军级第一,第二师,赤水警卫营等部编成,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参谋长周士第,政训处主人关向英,副主任甘泗淇,下辖地358,359旅及教导团等。第129师由红四方面军的第四,第30军及陕北红军第29,第30军,第一至第四团和第15军团骑兵团等部编成。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下辖第385旅,旅长王宏坤, 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耿飚,政训处主任苏精诚;第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参谋长李菊亏,
政训处主任王新亭。
9月11日八路军改称第18集团军,简称“集总”。原八路军正副总指挥改称正副总司令。
9月21日发出《关于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原则》的指示,强调我军要执行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不是运动战)的方针,要以分散兵力,发动群众,创造根据地为主,而不是以集中打仗为主。
9月22日在中国党的督促和推动下,通讯社正式发表我党于7月15日送交当局的《中国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党宣言的谈话》,承认中国党的合法地位和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从此,以国共两党和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9月24日沿平汉路日本占领保定。沿津浦路占领沧州。
9月25日发出《关于整个华北工作应以游击战为唯一方向》的指示,指出:今后没有别的工作,唯一的工作就是游击战争,一切工作应围绕游击战争,发动华北党,动员群众,收编散兵散,普遍组织游击队。要设想在敌后整个华北,我们能坚持广泛有力的游击战争。北方局根据这一指示精神,确定了“全党搞武装,抓政权,放手发展自己力量”的方针提出每个优秀的,要“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的号召。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歼灭日军板垣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千余人,击毁汽车百余辆,取得了我军抗战以来第一次大胜利。
10月3日日本沿津浦路占领德州。
10月6日第129师派出以张贤约为支队长的先遣支队,先后到沙河,邢台,武安等县一带活动,了解冀西和冀南地区情况,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帮助地方党组织抗日武装。隆平县委派人与先遣支队取得了联系。先遣支队派出熊德如,王金林,冷赤哉三人到隆平(今隆尧县)等县帮助开展抗日工作。
10月10日日军占领石家庄。
10月15日日军相继占领邢台,邯郸等地。日本侵略军自八月中下旬开始沿平汉,津浦两铁路向南进攻。这期间冀南地区的许多县城曾一度被日军占领,后因日军进攻武汉,日军大部南下,仅威县,平乡,临清,关涛,大名等少数县城驻有日军。由于军及其党政机关早已南撤,冀南大部地区陷于无状态,社会秩序极为混乱。土匪,游杂武装,封建会道门打着“抗日”“保家卫国”等旗号乘机而起,以示“土匪遍地,司令如毛”。大者数千人一股,小者二三十人一股,共约一百二十余股之多。如盘踞在隆平,南和,任县等地的刘磨头,邱庆福,时汝南等,各有六百人以上;在威县,邱县,临清一带的赵山峰,王来贤,冯寿朋等,各千余人;在馆陶的吴作修,王金甲有千余人;在冀县一带的民军二路赵云祥,金庆江和景县一带的葛贵斋,各有一两千人左右;在临漳,成安一带的郭青,王自全,杨朝卿等,各有千余人;在故城一带的胡和道也有数百人。在武强一带还有一支有段海洲组织的“青年抗敌义勇军团”,约有四五千人。地方的这些各类武装,各踞一方,不断扩充地盘发展势力,时有火拼发生。尤其是一些土匪武装危害民众,奸淫烧杀无恶不作。此外,各种封建会道门如“六离会”,“白吉会”,“大刀会”,“红会”,“二坎会”等,利用群众报价自卫的心里也迅速发展起来。整个冀南地区社会次序处于极端混乱之中。
10月18日隆平县委建立了冀南第一支群众抗日武装------“冀南抗日游击队”。后来,改为“冀南抗日模范游击支队”,张振邦任支队长,熊德如任政委。
10月29日冀豫晋成立。为适应抗日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北方局决定以平汉县为基础,吸收山西,正太路工委部分干部,建立以太行为依托的冀豫晋,李箐玉委,李雪峰委组织,徐子荣为宣传。原平汉线撤销。
10月?日根据北方局代表朱瑞指示,刘大风负责领导直南地区党组织的恢复工作,刘再南乐留固店组织起一支五六十人的抗日武装。这支抗日武装通过驻直南地区的181师学兵队队长张克威()等关系,取得了181师抗日游击队的番号。不久,181师调离。高树勋部进驻清丰县。我党又通过在高不工作的唐哲明(),取得了河北民军第二路第四支队的番号,唐任支队长,刘大风任副支队长,张西三任参谋长。以次同时,王从吾,平杰三,张增敬,刘汉臣在内黄县井店一带组建了河北濮阳专区民军第队。后来,该大队大部改编入第四支队。1938年六月,第四支队奉命调河北肥乡,改编为八路军东进纵队第七支队。
11月8日日军占领太原。
11月12日第129师骑兵团攻占赞皇县城。不久,又收复临城县城。
11月14日日军占领广平县城,在县城附近村庄群众二千余人。
11月15日日军占领邱县城,亦杀我群众八百余人。
11月16日日军占领威县城。
11月20日日军占领上海。同日,在延安召开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在会上作了《上海太原失守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指出:“在华北,以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
12月5日第129师组建东进纵队。为开辟冀南抗日根基地,遵照党和集团的指示,129师386旅副旅长陈再道奉命组建“东进抗日游击纵队”。是日陈再道离开386旅。东进抗日游击纵队由385旅769团之四溢,第五,第十连和一个集牵连,另一771团,772团,769团三个团的骑兵排组成一个骑兵连,共五个连组成。陈再道任司令员,李箐玉任政治委员。
12月13日八路军挺进支队进入冀南。129师教导团抽调30多名干部组成挺进支队队,孙继先任支队长,胥光义任政治委员。越过平汉路进入冀南地区。是日,到达隆平县魏家庄,与冀南地方党取得联系,了解冀南党组织恢复和开展武装斗争等情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