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紫库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紫库旅游网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英语教学中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很重要的部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本文就在初中阶段怎样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策略及理解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速读的能力进行了探讨。

标签:初中;英语;阅读;问题;策略

一、目前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材料单一。

教师教学中使用的阅读材料除了教材中的阅读内容外,其余的大多来自阅读练习题。绝大部教师没有根据书的内容和学生的个体水平向学生推荐优秀的阅读材料,所以很少有学生去涉猎那些时事性强的学生英文报,去了解最近发行的英语刊物和书籍。再者,即使有些学生想读,也没有人导读。绝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内容主要是阅读类试题。

2.课本阅读资源处理不合理。

(1)过多强调语言知识传授。不少教师把课文中的所有阅读材料都作“精读”来处理。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等成为其教学的主线,把阅读材料作为传授语言知识的一种形式。

(2)采用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常见的授课模式为:首先“Vocabulary learning”,然后“Read quickly and answer”,接着“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after it”,最

后“Read again and do some exercises or retellthe text”。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阅读的速度有快有慢,对文本的理解各不相同,而这种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3)忽视了培养根据上下文线索猜测词义的能力。有的教师常常把新的词汇和语法点从篇中分离出来孤立地进行教学,那样会使学生变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种做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猜测词义的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过分重视细节,而忽视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课篇分析能力得不到训练。学生在处理阅读材料过程中,只注重文中的人物、事件或情节,而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结构及作者的写作意图不求甚解。

(5)缺乏对阅读策略的引导。在阅读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致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阅读策略去捕捉有效信息,阻碍了他们作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

3.阅读时间不够充裕,阅读量不足。

根据新《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七年级学生每天课外至少要阅读100~150词,八年级学生每天课外至少要阅读400~500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因忙于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作业,根本没有时间看课外书,繁重的作业并没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做的练习册一本又一本,试题集一套又一套,做得头昏眼花,兴趣全无,可英语水平并没有实质性提高”

二、针对在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解决对策。

1.重视课外阅读材料的补充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知识结构、认知能力,不同年龄的阅读速度、阅读量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中西方文化差异等因素,收集和编辑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具有时代特点、内容丰富的阅读材料,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教学。《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初中阶段阅读的生词率不超过3%。常见的《英语辅导报》《学英语》《21世英语报》《学生双语报》等就比较适合学生,这些报纸有一些时事新闻、小故事、人物专访、每日一星等栏目,难度也较适中,便于学生阅读和培养英语阅读习惯。此外,还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英语学习网站的资源,分主题或类别整理、印发,指导学生阅读。

2.合理利用课本阅读资源,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现行教材每个单元都安排了适当的、有一定代表意义的阅读材料,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材料,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1)传授语言知识与培养技能相结合,“精读”和“泛读”相结合。例如,在八年级下Goforit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两篇或以上的语言阅读材料,一般各有侧重,目的各有差异。每个单元中的第一篇阅读材料应具有核心地位,该文的教学可接近“精读”,其意义如酵母。通过对它的深入学习,掌握有关语言知识,培养相关技能和能力;其他阅读材料可作有所侧重的“泛读”处理,其意义是在精读的基础上扩大阅读实践、增加语言感悟、内化语言知识、提高阅读技能、体验阅读乐趣等。

(2)构建“教师启动,学生主动,师生互动”的阅读新模式。这个新模式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发展师生之间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阅读过程,把阅读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

(3)加强语篇的教学。目前初中英语教材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语篇角度出发,了解不同体裁的结构特征,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英语文章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篇首段、主体段和结尾段。篇首段往往起着统领全文、揭示主题的作用;主体段用来阐述文章主题;结尾段概括全文。整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围绕中心展开,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教师可以运用以下方法训练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①将段落与段落大意配对;

②将因果关系配对;

③将段落或事件发生顺序打乱,重新编排顺序;

④填表补充信息。

(4)加强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和培养。阅读策略是指对学习者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的策略。Mackey曾列出扫读、预测、猜词、利用语篇标志等19种阅读技巧和策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教材中不同体裁的阅读材料,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有效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阅读训练,比如略读、跳读、精读、研读,而不是一成不变地先听录音朗读,后回答问题。初中的阅读材料以叙事文章为主,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略读、跳读,辅以适当的小组合作学习,理清文章中的时间、空间、事件发生的顺序与关系,再配以一些思考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其抓住主题。

3.保证阅读时间,培养阅读习惯

从七年级开始,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资料,

还为其安排课外阅读时间。比如每节课留出几分钟让学生读英语课外书,布置英语作业时有意识地少布置笔头作业,而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等,使学生有时间读,有东西读。同时,每周安排1~2节自由阅读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条件。

总之,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我们既要合理利用课本阅读资料,也要重视课外阅读材料的补充教学;既要重视对学生阅读策略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学生对阅读习惯、技巧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