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爬天都峰 导学案设计
课题 爬天都峰 课型 新授课 1.认识“级、链”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会写“哩、级”等10个字,会写“假日、抬头”教学目标 等14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体会课文是如何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课时安排 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体会课文是如何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学生)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课题对比,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教师指导 1.出示课题,启发学生质疑:能不能把“爬天都峰”改成“登天都峰”。 2.出示天都峰图片。 学生活动 1.对比“爬天都峰”与“登天都峰”的不同效果。“爬天都峰”比“登天都峰”更显出艰难。 教学提示 观看图片后,引导学生说一说天都峰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再一次体会2.观看图片,直观感受天都峰的高、陡。 “爬”字使用的效果。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学生字。 1.组织学生自由读文,自学生字。 2.检测生字学习效果。 二、自学字词,3.课件出示词语,检测词语的理清顺序(用时:10分钟) 掌握情况。 石级 铁链 攀登 一张相 辫子 笑呵呵 4.指名分自然段读文。 5.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 2.同桌互相检测生字读音,口头给生字组词。 3.指名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4.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分别写了哪些事?(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先写了爬天都峰之前的畏惧,再写爬天都峰中“我”和老爷爷的互相鼓励,最后写爬上天都峰峰顶之后的喜悦。) 1.检测生字词语读音时,重点强调:“颤”在本课读chàn,“鲫”读jì。 2.理清课文顺序时,引导学生按照课文内容的顺序进行概括,体会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1.学习第2自然段,体会课文是怎样把天都峰的“高”与三、读画结合,体会高险(用时:12分钟) “陡”写具体的。 2.请两个同学画天都峰的简笔画。然后结合第2自然段的内容,交流、评价学生画的天都峰简笔画。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默读第2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天都峰的特点。 2.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画简笔画。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学习第2自然段时,抓住“抬头望”“这么高”“云彩上面”“我爬得上去吗?”体会天都峰的高;抓住“笔陡”“从天上挂下来”“发颤”体会天都峰的陡。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四、观察示范,字,指导学生观察。 指导书写(用时:15分钟) 2.教师示范,重点指导“颤”“攀”。 3.学生书写、评议。 1.认读要求会写的生字,观察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2.观察教师示范,掌握书写要领。 3.练习书写生字,同桌互相评议。 第二课时 “颤”和“攀”的笔画较多,引导学生在掌握笔顺的基础上将其写正确、美观。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用自己的话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齐读课题。 教学提示 关注学生能否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指导学生加动作,一边表演一边读。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来理解爸爸的话的含义:爬上天都峰对老人和小朋友来说,都是很难的事情,但是他们做到了。原因有两个,一是他们个人的奋斗和努力,二是他们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 一、复习回顾,1.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2.导入新课。 1.出示自学提示,指导学生自学。 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画出“我”是如何爬天都峰的,批注自己的感受。 (2)思考:课文是怎么把“我”二、合作探究,爬天都峰的过程写清楚的? 品析课文(用时:18分钟) 2.体会“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1)体会爬天都峰时遇到的困难。 (2)体会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3)体会克服困难后的喜悦和感悟。 3.归纳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把事件写清楚。 1.小练笔。 写一写自己爬山经历中记忆最深刻的部分,把事情写清楚。 2.交流点评。 1.根据自学提示自学,结合自学成果,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2.(1)结合爬天都峰时的动作描写来体会爬山的艰难。重点关注“攀”“手脚并用”“像小猴子一样”。 (2)找出“我”和老爷爷的对话,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两个人互相鼓励,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特点。 (3)想象两个人爬上天都峰时的心情。重点读爸爸说的话,体会爸爸说的这句话的含义。 3.结合刚才的学习过程可以体会到,作者运用了动作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来展现“我”爬山的过程,把爬山的过程写得很清楚。 1.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山的险峻,可以向大家讲讲自己的爬山过程,也可以向大家谈谈自己爬上山顶后的感受…… 2.读一读自己所写的内容,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然后进行修改。 1.可以从内容方面谈收获,也可以从写作方法上来谈收获。 2.明确如何把一件事的过程写清楚。 三、练笔拓展,交流点评(用时:15分钟) 交流评议中,引导学生运用习得的写作方法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抓住细节把事件写清楚。 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单元要素,掌握把一件事写清楚的方法。 四、总结全文,1.回顾自己的学习收获。 畅谈收获(用时:4分钟) 2.总结全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