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我国政府职能转变
答: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本实现政企分开,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减少审批事项,推行公开审批规则,简化审批程序,实行“一站式”审批。三是调整政府机构,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改革突出了三个重点: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2、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3、是按照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要求,对一些职能相近的部门进行整合,实行综合设置,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四是推进公共服务改革,经历了政府垄断(1949-1978)_市场化(1978-2002)_政府负责,社会与市场参与(2002-今)三个阶段;2006年“十一五”规划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1 “十二五”规划要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善、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2002年以来,严格控制经济建设和行政管理支出(在30%和20%左右);2002-2010,全国财政支出从02年的2.21万亿增至10年的8.96万亿,年均增长19.1%,其中用于教育、卫生、社保、就业支出从0.47万亿增至2.6万亿,年均增长24.1%。五是下放权力,包括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企业放权。六是实行依法行政,15大提出依法治国,1999年国务院作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决定,2004年国务院颁布《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实行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执罚分离、执法公开,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绩效评估,十二五建立了法治政府。七是推行政务公开,1988__1996年试点,1997__2002年;在乡镇_县(市)实行;2002年以来,成为各级政府施政原则,中央和大城市政府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2006年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 2007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开不危及安全、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八是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提出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化,健全重大决策的调研和论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听证和公示制度、集体决策制度、决策责任制度等。九是建立民主参与制度,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管理、监督与决策,如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公开评议政府制;并在十二五中制定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
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十是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我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三网一库初步形成,政府网站普及率显著提高,网上办事成为热点,在线行政审批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十一是加强廉政建设,严禁政府部门经商办企业,实行收支两条线改革,建立招投标制度,建立政府采购制;国家工商总局、质监总局、安监总局升格为正部级,银监会、电监会的设立,审计工作的加强,表明行政监督职能的强化以及建设廉洁高效政府的决心;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严格管理,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收入、房产、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十二是建设服务型政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进行了多方面改革,适应并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是,改革的任务并没有完成,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加快建立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