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国培二班第四组群文教学设计(谢遥)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感受本组诗中事物的相似性;
3、尝试用生活中一对相似的事物写几句诗。 选文:《花和蝴蝶》、《蓝天和海》、《眼睛和镜子》、《萤火虫》、 《小鸟》、《日出》 重难点:感受本组诗中事物的相似性,尝试用生活中一对相似的事物写几句诗。 教学过程:
一、 回顾诗歌,初识“两友”。 1、 课件出示《小小的船》,全班齐朗诵。 2、 让学生找出诗中的一对相似的事物。(月亮、小船) 二、 走近诗歌,相识“两友”。
(一) 首先学习第一首儿童诗《眼睛和镜子》。
1、 由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争取读通;与同桌对读,看谁读得好。 2、 教师提出疑问:诗中写了哪两位“好友”呢? 3、 抽生交流,教师板书。 (二) 继续学习《花和蝴蝶》、《蓝天和海》 1、 抽生读诗,并找出诗中“两友”。
2、 教师质疑:为什么他们在一起成为好“友”呢?
3、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再全班汇报,教师点拨小结。 (让学生明白诗中的一对事物具有相似性) 4、 全班齐读三首小诗。
三、走进诗歌,品味“诗友”。
(一)出示阅读要求,让学生自主阅读后面三首儿童诗。 阅读要求:
1、 自主读通小诗,弄清诗中“两友”作勾画。 2、 品味诗中“两友”的相似之处。 3、 合作完成阅读记录卡。
项目 诗中“两友” 相似之处 篇目 (二)学生根据阅读要求朗读诗歌,并在组内交流,完成阅读记录卡。(教师巡查指导)
(三)抽小组代表交流收获,完善阅读记录卡。 (四)各小组选择最喜欢的一首儿童赛读。 四、创编小诗,与诗为“友”。 出示诗歌创编提示:
1、 看图编写,趣味突显。 2、 发挥想象,用心创作。 3、 勇敢展示,大家分享。
(教师在课件上适时相机编写几句或作提示与订正) 五、好诗推荐,遨游诗海。 板书设计: 一诗“两友” // \\\\ 诗‘友’ 相似 教学反思:
亮点:1、题目响亮简洁。
2、过程清楚明了,可直接使用。 3、围绕目标层层深入,分层次突破。 需改进:
1、过程设计过于粗略,细节与环节过度考虑不够。
2、集体建构时学生主动性体现不够;达成共识上反馈空间不够,老师指挥较多;学生自读自悟时,老师放手不名够。
3、激励学生学诗的兴致的手段比较单一,激励形式有待多样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