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日汉互译》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知库网


《日汉互译》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师或教学团队信息

教师姓名 郭勇 职称 教授 办公室 电话 电子信箱

二、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日汉互译

课程名称(英文):Japanese Chinese Translation

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 □专业拓展课□实践性环节

课程性质*:□学术知识性方法技能性□研究探索性□实践体验性 课程代码:

周学时:2 总学时:32 学分:2 先修课程:基础日语、日语语法、高级日语 授课对象:日语专业4年级学生

三、课程简介

日汉互译课程在日语专业培养目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针对日语专业

四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质的课程,属于专业知识体系中最高阶段的学习课程,可以综合地检验、强化学生在此前所学的词汇、语法以及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日汉互译技能和翻译意识,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日汉互译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日译汉、汉译日的基本技能,具体涉及日汉之间语言翻译传递过程中对词汇、句子、文体、篇章等的翻译技巧,对同源译文的优劣进行甄别、比较;所处理的翻译文章涉及文学、商贸、科技、食品、卫生、新闻等诸多领域,并注意凸显各种文体翻译的特色。该课程牵涉的知识面宽泛,知识结构繁杂,对学生的母语及日语的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同时要求学生有敏感的文字的意识和丰富的跨学科知识。

四、课程目标

本课程教学主要讲授的核心知识点包括:词汇的翻译、段落的翻译、翻译中的文体问题、修辞与翻译;要训练的关键技能是在日汉互译中的顺译、倒译、分译与合译、加译、意译、变译、反译等。

本课程的教学最终要达成的综合素养目标是学习者能够熟练地、正确而流畅地翻译不同类别、体裁的中日文文本。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满足对应课程标准的第2条)

第一章 顺译——普通词语的翻译

1. 课时数:8

2. 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重点、难点

“顺译”的概念;顺译的特征;顺译的长处;顺译的注意事项;教授内容的重点在于通过大量的实际例子来印证理论,让学习者能理解透彻;教授内容的难点在于要让学生明白:一个句子,一个句群、一个句段如果在原文和译文之间不存在妨碍顺译的因素,是否一定要顺译,还要看场合、内容而定,同时还要考虑许多其他因素,诸如修辞色彩、文体等等,切不可不顾原文信息内容的准确转达,

为顺译而顺译,追求片面的形式主义。

3. 学生学习任务

透彻理解“顺译”的概念和基本翻译方法,正确理解老师所提出的各个例句,并能举一反三。

4. 教学方法

主要是采取教师主讲的方式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用具体的例文来印证何谓“顺译”。

5. 课外学习要求

布置与“顺译”相关的课外作业,督促学生完成并在相关阅读文章中寻找与“顺译”相关的翻译例句。 第二章 倒译——特殊词语的翻译

1. 课时数:8

2. 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重点、难点

“倒译”的概念;倒译的特征;倒译的长处;倒译的注意事项;教授内容的重点在于通过大量的实际例子来印证理论,让学习者能理解透彻;教授内容的难点在于要让学生明白:倒译的起因大致有三类:一是句法上的原因;二是修辞上的原因;三是习惯上的原因。此外,要让学习者明白,倒译变序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理由:第一是词语的变序,二是局内的变序,第三是句外变序。

3. 学生学习任务

透彻理解“倒译”的概念和基本翻译方法,正确理解老师所提出的各个例句,并能举一反三。

4. 教学方法

主要是采取教师主讲的方式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用具体的例文来印证何谓“倒译”。

5. 课外学习要求

布置与“倒译”相关的课外作业,督促学生完成并在相关阅读文章中寻找与“倒译”相关的翻译例句。 第三章 分译与合译——特殊词语的翻译

1. 课时数:8

2. 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重点、难点

“分译合译”的概念;分译合译的特征;分译倒译的长处;分译倒译的注意事项;教授内容的重点在于通过大量的实际例子来印证理论,让学习者能理解透彻;教授内容的难点在于要让学生明白:学生在明白了分译合译的理论之后,还需要明白,原文能不能进行分、合译处理毕竟是两回事。关键是看译者对两种语言的认识与把握程度。不同的译者,对同一原文,可能处理得极其不同。此外,中国人和日本人对句子认识的不同除了表现在句法之外,还体现在对事物的认识上。日本人认为分开为好,不宜放在一句中说的事物,中国人可能却认为非放在一起不可,否则就有一句话说一半的感觉。这也是造成句号分、合译技巧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学生学习任务

透彻理解“分译合译”的概念和基本翻译方法,正确理解老师所提出的各个例句,并能举一反三。

4. 教学方法

主要是采取教师主讲的方式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用具体的例文来印证何谓“分译合译”。

5. 课外学习要求

布置与“倒译”相关的课外作业,督促学生完成并在相关阅读文章中寻找与“分译合译”相关的翻译例句。

第四章 意译——普通词语的翻译

1. 课时数:8

2. 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重点、难点

“意译”的概念;意译的特征;意译的长处;意译的注意事项;教授内容的重点在于通过大量的实际例子来印证理论,让学习者能理解透彻;教授内容的难点在于要让学生明白:意译的特征为“重神似而不是重形似”。意译有高低两个层次,即达意与传神。传神是意译的最高目标,达意则是意译的最低要求。两者既独立又统一。达意是传神的基础,传神则是达意的飞跃。传神则一定达意,达意时却未必传神。两者的有机结合无疑是意译问题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3. 学生学习任务

透彻理解“意译”的概念和基本翻译方法,正确理解老师所提出的各个例句,并能举一反三。

4. 教学方法

主要是采取教师主讲的方式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用具体的例文来印证何谓“意译”。

5. 课外学习要求

布置与“意译”相关的课外作业,督促学生完成并在相关阅读文章中寻找与“意译”相关的翻译例句。 第五章 简译——拟声拟态词的翻译

1. 课时数:4

2. 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重点、难点

“简译”的概念;简单译的特征;简译的长处;简译的注意事项;教授内容的重点在于通过大量的实际例子来印证理论,让学习者能理解透彻;教授内容的难点在于要让学生明白:简译的起因大致有三类:一是句法上的原因;二是修辞

上的原因;三是习惯上的原因。此外,要让学习者明白,剪裁与提炼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翻译技巧。所谓剪裁法就是通常所说的减译或减词,它是指在翻译过程中直接略去原文中不影响译文准确、全面表达原文信息内容的词、语、句等。提炼法不直接删除原文词语,而是通过提炼译文文字,来概括原文的信息内容,用简洁的文字来表达原文“冗长”文字的意思。

3. 学生学习任务

透彻理解“简译”的概念和基本翻译方法,正确理解老师所提出的各个例句,并能举一反三。

4. 教学方法

主要是采取教师主讲的方式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用具体的例文来印证何谓“简译”。

5. 课外学习要求

布置与“简译”相关的课外作业,督促学生完成并在相关阅读文章中寻找与“简译”相关的翻译例句。

六、修读要求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应按照老师的提示,大量阅读日译汉或汉译日的名著、科技文章、贸易函电文章,对同源译文进行类比并指出各自的优劣,最终能够培养出浓厚的翻译意识,全面提升日语的词汇、文法、阅读理解的能力,并能在很大程度上独立高质量地完成各种文体的中日互译工作。

七、学习评价方案(满足对应课程标准的第4、5、6条)

对学生学习效果、能力的评价是平常的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相结合。尤其

注重平常表现,比如学生的课堂纪律、出席率、课堂提问及解答问题的能力。当然,更要注重学生循序渐进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课程资源

(教材;补充材料和扩展阅读;专业资源网站;课件;作业交流、学习讨论、思考题等。)

使用具有权威性的日汉互译教程,同时也不要拘泥于教材,教师应积极独立寻找、编撰有代表性的翻译实例并从中抽象出具体的翻译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诸如“人民网”的日文版、《人民中国》杂志日文版、《朝日新闻》以及中日翻译名著,以扩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其对翻译的直观感悟;积极与国内其他高校的同行教师进行交流,以获得最新的信息。还发动广大同学寻找相关的、有特色的译文例句,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事宜

日汉互译课程不仅仅限于课堂学习,毕竟课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重要的

要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日汉互译的技能,切实地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热爱翻译,引领一部分有志于翻译工作的学习者走上专业的翻译道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