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业项目厂房主体结构工程的招标公告中规定,投标人必须为国有一级总承包企业,且近3年内至少获得过1项该项目所在省优质工程奖;若采用联合体形式投标,必须在投标文件中明确牵头人并提交联合投标协议,若某联合体中标,招标人将与该联合体牵头人订立合同。该项目的招标文件中规定,开标前投标人可修改或撤回投标文件,但开标后投标人不得撤回投标文件;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每月工程款在下月末支付:工期不得超过12个月,提前竣工奖为50万元/月,在竣工结算时支付。承包商C准备参与该工程的投标。经造价工程师估算,总成本为3000万元,其中材料费占60%。预计在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涨价10%的概率为0.3,涨价5%的概率为0.5,不涨价的概率为0.2.假定每月完成的工程量相等,月利率按1%计算。
问题:
1.该项目的招标活动中有哪些不妥之处?逐一说明理由。
2.按预计发生的总成本计算,若希望中标后能实现5%的期望利润,不含税报价应为多少?该报价按承包商原估算总成本计算的利润率为多少?
问题1:该项目的招标活动中有下列不妥之处:
(1)要求投标人为国有企业不妥,因为这不符合《招标投标法》规定的公平、公正的原则(或限制了民营企业参与公平竞争);
(2)要求投标人获得过项目所在省优质工程奖不妥,因为这不符合《招标投标法》规定的公平、公正的原则(或限制了外省市企业参与公平竞争);
(3)规定开标后不得撤回投标文件不妥,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后到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有效期终止之前不得撤回;
(4)规定若联合体中标,招标人与牵头人订立合同不妥,因为联合体各方应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
问题2:(6分)
材料费为:3000*60%=1800(万元)
因为预计在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涨价10%的概率为0.3,涨价5%的概率为0.5,不涨价的概率为0.2.
所以:期望值=1800*((1+10%)*0.3+(1+5%)*0.5+1*0.2))=1899(万元)
成本期望值=1899+3000*(1-60%)=3099(万元)
利润期望值=3099*5%=154.95(万元)
不含税报价=3099+154.95=3253.95(万元)
原估算总成本计算的利润率=(3253.95-3000)/3000=8.465%
某企业拟兴建一项工业生产项目。同行业同规模的已建类似项目工程造价结算资料,见
表1-1 已建类似项目工程造价结算资料
表1.1中,A生产车间的进口设备购置费为16430万元人民币,其余为国内配套设备费;在进口设备购置费中,设备货价(离岸价)为1200万美元(1美元=8.3元人民币),其余为其他从属费用和国内运杂费。
问题:
1.类似项目建筑工程费用所含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综合税费占建筑工程造价的比例分别为13.5%、61.7%、9.3%、15.5%,因建设时间、地点、标准等不同,相应的价格调整系数分别为1.36、1.28、1.23、1.18;拟建项目建筑工程中的附属工程工程量与类似项目附属工程工程量相比减少了20%,其余工程内容不变。 试计算建筑工程造价综合差异系数和拟建项目建筑工程总费用。
2.试计算进口设备其他从属费用和国内运杂费占进口设备购置费的比例。
3.拟建项目A生产车间的主要生产设备仍为进1:2设备,但设备货价(离岸价)为1100万美元(1美元=7.2元人民币);进1:2设备其他从属费用和国内运杂费按已建类似项目相
应比例不变;国内配套采购的设备购置费综合上调25%。A生产车间以外的其他主要生产项目、辅助生产项目和附属工程的设备购置费均上调10%。 算拟建项目A生产车间的设备购置费、主要生产项目设备购置费和拟建项目设备购置总费用。
4.假设拟建项目的建筑工程总费用为30000万元,设备购置总费用为40000万元;安装工程总费用按表1.1中数据综合上调15%;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工程费用的200/6,基本预备费费率为5%,拟建项目的建设期涨价预备费为静态投资的3%。
试确定拟建项目全部建设投资。(问题1~4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问题1:(1)建筑工程造价综合差异系数:
13.5%×1.36+61.7%×1.28+9.3%×1.23+15.5%×1.18=1.27
(2)拟建项目建筑工程总费用:(21734.00-4470.00×20%)×1.27=26466.80(万元)
问题2:口设备其他从属费用和国内运杂费占设备购置费百分比:(16430-1200×8.3)/16430=39.38%
问题3:
(1)计算拟建项目A生产车间的设备购置费
①拟建项目A生产车间进口设备购置费:1100×7.2/(1-39.38%)=13065.00(万元)
②拟建项目A生产车间国内配套采购的设备购置费:
(17500.00-16430.00)×(1+25%)=1337.50(万元)
③拟建项目A生产车间设备购置费:13065.00+1337.50=14402.50(万元)
(2)主要生产项目设备购置费:14402.50+(4800+3750)×(1+10%)=23807.50(万元)
(3)拟建项目设备购置总费用23807.50+(5680.00+600.00)×(1+10%)=30715.50(万元)
问题4:拟建项目全部建设投资:(1)拟建项目安装工程费:7916.00×(1+15%)=9103.40(万元)
(2)拟建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9103.40×20%=15820.68(万元)
(3)拟建项目基本预备费:(79103.40+15820.68)×5%=4746.20(万元)
(4)拟建项目涨价预备费:79103.40+15820.68+4746.20)×3%=2990.11(万元)
(5)拟建项目全部建设投资:
79103.40+15820.68+4746.20+2990.11=102660.39(万元)
某省重点工程项目计划于2004年12月28日开工,由于工程复杂,技术难度高,一般施工队伍难以胜任,业主自行决定采取邀请招标方式。于2004年9月8日向通过资格预的A、B、C、D、E五家施工承包企业发出了投标邀请书。该五家企业均接受了邀请,并于规定时间9月20~22日购买了招标文件。招标文件中规定, 10月18日下午4时是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11月10日发出中标通知书。
在投标截止时间前,A、B、D、E四家企业提交了投标文件,但C企业于10月18日
下午5日才送达,原因是路途堵车。10月21日下午由当地招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主持进行了公开开标。
评标委员会成员由7人组成,其中当地招标监督管理办公室1人、公证处1人、招标人1人、技术经济方面专家4人。评标时发现E企业技术标文件虽无法定代表人签字和委托人授权书,但投标文件均已有项目经理签字并加盖了单位公章。评标委员会于10月28日提出了书面评标报告。B、A企业分列综合得分第一、第二名。由于B企业投标报价高于A企业,11月10日招标人向A企业发出了中标通知书,并于12月12日签订了合同。
【问题】
1.业主自行决定采取邀请招标方式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2. C企业和E企业的投标文件是否有效?分别说明理由。
3.请指出开标工作的不妥之外,说明理由。
4.请指出评标委员会成员组成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5.招标人确定A企业为中标人是否违规?说明理由。
6.合同签订的日期是否违规?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业主自行决定采取邀请招标方式招标的做法不妥当。因为该项工程属省重点工程项
目,依据有关规定应该进行公开招标。如果采取邀请招标方式招标,应当取得当地招标投标监督管理机构的同意。
2. 根据《招标投标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后送达的投标文件,招标人应当拒收。C企业的投标文件是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后才送达,故C企业的投标文件应属无效标书,招标人应当拒收。E企业的投标文件也应属无效标书。因为E企业的投标文件没有法人代表签字和委托人的授权书。
3.该项目的开标工作存在以下不妥之处。
(1)在10月21日开标不妥,招标投标法中规定开标应当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的同一时间公开进行开标,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10月18日下午4点开标。
(2)开标由当地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主持开标的做法不妥当,按照有关规定开标应由招标人主持。
4.-评标委员会成员的组成存在如下问题. .
(1)评标委员会成员中有当地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人员,则不妥,因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人员不可参加评标委员会;
(2)评标委员会成员中有公证处人员不妥,因为公证处人员不可参加评标委员会;
(3)评标委员会成员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只有4人,则不妥,因为按照规定评标委员会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2/3,由7人组成的评标委员会中技术、经济方面的专家必须要有5人或5人以上。
5.招标人确定A企业为中标人是违规的,在按照综合评分法评标时,因投标报价已经作为评价内容考虑在得分中,再重新单列投标报价作为中标依据显然不合理,招标人应按综合得分先后顺序选择中标人。
6.合同签订的日期违规。按有关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 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即招标人必须在12月10日前与中标单位签订书面合同。
某工程项目业主采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的计价方法,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中标人。招投标文件中有关资料如下:
(1)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含有甲、乙两个分项,工程量分别为4500m3和3200m3.清单报价中甲项综合单价为1240元/m3,乙项综合单价为985元/m3.
(2)措施项目清单中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安全施工、临时设施等四项费用以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为基数,费率为3.8%。
(3)其他项目清单中包含零星工作费一项,暂定费用为3万元。
(4)规费以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合计和其他项目清单计价合计之和为基数,规费费率为4%。税金率为3.41%。
在中标通知书发出以后,招投标双方按规定及时签订了合同,有关条款如下:
1.施工工期自2006年3月1日开始,工期4个月。
2.材料预付款按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的20%计,于开工前7天支付,在最后两个月平均扣回。
3.措施费(含规费和税金)在开工前7天支付50%,其余部分在各月工程款支付时平均支付。
4.零星工作费于最后一个月按实结算。
5.当某一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比清单工程量增加10%以上时,超出部分的工程量单价调价系数为0.9;当实际工程量比清单工程量减少10%以上时,全部工程量的单价调价系数为1.08.
6.质量保证金从承包商每月的工程款中按5%比例扣留。
承包商各月实际完成(经业主确认)的工程量,见表5.1 月实际完成工程量表 单位:m3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金额单位为万元;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1)5月份由于不可抗力影响,现场材料(乙方供应)损失1万元;施工机械被损坏,损失1.5万元。
(2)实际发生零星工作费用3.5万元。
问题: 1.计算材料预付款。 2.计算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合计和预付措施费金额。
3.列式计算5月份应支付承包商的工程款。 4.列式计算6月份承包商实际完成工程的工程款。
5.承包商在6月份结算前致函发包方,指出施工期间水泥、砂石价格持续上涨,要求调整。经双方协商同意,按调值公式法调整结算价。假定3、4、5三个月承包商应得工程款(舍索赔费用)为750万元;固定要素为0.3,水泥、砂石占可调值部分的比重为10%,调整系数为1.15,其余不变。则6月份工程结算价为多少?
问题1:分部分项清单项目合价:4500×0.124+3200×0.0985=873.20(万元)
材料预付款:873.20×20%=174.64(万元)
问题2:措施项目清单合价:873.2×3.8%=33.18(万元)
预付措施费:33.18×50%×(1+4%)×(1+3.41%)=17.84(万元)(2分)
问题3:5月份应付工程款:(1100×0.124+1100×0.0985+33.18×50%/4+1.0 (1+4%)(1+3.41%)×(1-5%)-174.64/2
=249.90×1.04×1.0341×0.95-87.32=168.00 (万元)
问题4: 6月份承包商完成工程的工程款:
甲分项工程(4050-4500)/4500=-10%<10%,故结算价不需要调整。 则甲分项工程6月份清单合价:850×0.124=105.40(万元)
乙分项工程(3800-3200)/3200=18.75%>10%,故结算价需调整。
调价部分清单合价:(3800-3200×1.1)×0.0985×0.9=-280×0.08865=24.82(万元)
不调价部分清单合价:(1000-280)×0.0985=70.92(万元)
则乙分项工程6月份清单合价:24.82+70.92=95.74(万元)
6月份承包商完成工程的工程款:
(105.4+95.74+33.18×50%×1/4+3.5)×1.04×1.0341=224.55
问题5:原合同总价:(873.2+33.18+3.0)×1.04×1.0341=978.01(万元)
调值公式动态结算:(750+224.55)(0.5
分)×(0.3+0.7×10%×1.15+0.7×90%×1.0=974.55×1.0105=984.78 (万元)
6月份工程结算价:
(224.55+984.78-978.01)×0.95-174.64×0.5=231.32×0.95-87.32=132.43(万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