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事业单位科研课题的项目管理模式初探

来源:知库网
总第17卷190期 2015年6月 大众科技 Popular Science&Technology V0I_17 NO.6 June 2015 事业单位科研课题的项目管理模式初探 黎宁秦旭芝梁柳玲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广西南宁530028) 【摘要】文章阐述了事业单位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弊端,分析了项目管理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 要性,根据事业单位工作特点,探索设计了一套科学合理,有具体流程和方法,针对性强的科研课题项目管理模式。经过对比 显示,该管理模式目标性强、内容具体化、易于操作和掌控,可行性强,是一个有效的科研课题管理模式。 【关键词】事业单位;科研课题;项目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Q813.1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151(2015)06.0198-03 Study on proj ect management mod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public institutions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in the process of scientiic research ifn public institutions,analyzes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 scientiifc research,according to characteirsitcs of public institutions,attempts to design a reasonable project management mode for scientiifc research,wih stpeciifc procedures nd metahods. heT comparison shows that hits is a practicable mode orf scientiifc research project management,whith characteristics of clear goals, speciic contfent,easy operation and contro1. Key words:Public institutions;scientiifc research project;project management mode 1 引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一定时间内高效完成某个军 2事业单位科研管理系统性不足 2.1科研工作处于从属地位 大多数事业单位通常可为政府各部门的行政管理提供必 要的技术支撑和依据,行政性管理工作为其主要日常事务, 完成上级下达的各种常规性、临时性工作是工作的主要内容。 工产品的研发生产,产生了“项目”的概念。所谓项目即是 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为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所作的 一次性努力,项目管理即在项目活动中运用知识、技能、工 具和技术,以便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 项目的各项工作。二战后,与之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逐步 科研作为解决一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一种手段,被看作中 心工作的有效补充,处于从属地位,不是主业。科研在一些 地方被当做单位形象来看待,属于一种装门面的事物,或者 当做形象工程或政绩工程。在无职称晋升需求比如参照公务 员管理的事业单位里,开展科研工作的需求更进一步降低。 建立和完善,并得以广泛应用,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20世纪50年代至8O年代期间,项目管理主要应用于军事和 建筑领域。80年代以后,项目管理的应用逐渐扩展到其他领 域,如电信业、软件开发业、制药业、金融业等等。目前, 项目管理我国科研项目管理有很好的应用前 ,在很多科 2.2科研的环境条件薄弱 事业单位的主要工作并非科研,科研工作实际上又处于 从属地位,对科研发展的定位一般不高,通常缺乏长远的规 划,事业单位的人员组成、资源配置、实验室装备等对科研 的支撑力较弱,表现为科研人员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缺 研机构事业单位和大学中,不少人也做了一些实际应用的探 索和思考[3_7】,尽管如此,由于科研课题组临时性、非稳定性、 成员思想认识等原因,科研课题的实施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为了使课题实施顺利进行和开展,项目管理的理念在科研工 作中还需要进一步贯彻和加强。 少领军人物,团队凝聚力弱,没有科研配套的设施和实验设 备,没有相应的制度支持,整个科研环境条件薄弱,专业性 不强。科研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是否取得丰硕成果,通常与 某届领导是否重视有关,如果没有领导的重视,一般科研工 【收稿日期】2015.04.10 【基金项目】广西自然基金资助项目(2010GXNSFE013003)。 【作者简介】黎宁(1972--),男(壮族),广西横县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研究方向为土壤与生态环境监测。 198— 作难以开展,更说不上丰硕成果的取得。即便开展科研工作, 很多情况下也是为了职称申报的需要,或者是上级部门下达 的临时性任务,事业单位普遍缺少科研的意识、需求和主动 性。 2-3科研工作的驱动力不足 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对行政性工作执行力是较强的。 在开展科研工作时也存在行政命令色彩较浓的现象,科研计 划的实施借助行政命令式地推进,形式上高效快捷,实际上 参与者主动性并不强,往往仅满足于完成任务。但是科研课 题具有非营利性和公益性的特点,这需要科研成员无私奉献 和积极主动,但从当前情况看,激励事业单位人员参与科研 的驱动因素不多,用于激发参与人员积极性的措施较少,主 要因为事业单位人员薪酬封顶,科研课题缺少绩效奖励,也 极少和职位晋升挂钩,多数人员参与科研的原因是基于职称 晋升的需要,真正热爱科研工作志存高远的科研工作者很少。 2.4科研课题的管理模式落后 事业单位的科研管理模式以单位为中心,科研项目责任 人的法律地位不明确,责任和权利模糊不清,造成科研人员 自主性较弱,主动性不强。同时,科研工作由于属于从属地 位,能够获得的资源支持有限,课题执行力往往不强,但课 题最终考核指标必须满足申报书要求,导致科研工作存在重 成果轻过程、重两头(项目、成果的申报)轻中间(科研项 目开展)的现象,即申请科研项目时积极主动,立项后拖沓 缓慢,临近末期匆忙赶工,课题结题拖延现象普遍。此外, 行政事业单位对科研课题的管理受到本身业务工作习惯的影 响,表现为人员松散,按部就班,节奏慢,团队协调性较差。 3科研课题管理的普遍问题 项目批准立项后,对课题研究顺利开展、落实计划,实 行有效管理是事业单位对科研项目管理的职责,从目前看, 科研课题管理普遍存在4个方面问题。 3.1阶段性目标没有细化 课题申报书一般只列出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在立项后, 应及时编制实施方案时。实施方案如果没有对目标进行细化 处理,对考核指标没有分解,没有列出具体可行性的阶段目 标和考核指标,或者列出后,不能量化,可操作性差,无法 进行考核。 3.2成员分工不明确 在阶段性目标没有量化情况下,直接造成任务分解不够 明确,成员分工不明晰,或者即使阶段性目标和任务具体和 量化后,没有安排适合的成员去承担,科研团队知识机构存 在缺陷,无法承担一些关键性工作和任务,这个情况下,需 要借助外部科研力量,比如寻求外部科研团队的合作。 一199 3.3计划不够周密,缺乏过程管理 对科研工作的规律没有完全把握,对课题计划安排不够 科学合理和周密,或者在情况变化时没有及时调整计划,对 阶段性工作没有明确的时间节点要求,也造成督促不到位或 者负责人无法督促开展工作,对课题开展缺乏过程管理。后 果则是课题各阶段和组成部分相互衔接不上,经常造成时间 的拖延或关键任务无法按时完成。 3.4激励手段较少 很多事业单位由于是全额财政拨款,实行收支两条线, 纵向科研课题经费实行专款专用,横向课题经费纳入统一管 理,项目责任人对经费的使用受到严格管理。相应的绩效奖 励和激励机制和相关制度不完善或者激励作用较弱,对科研 工作者充分发挥积极性有一定影响。目前,科研负责人只能 以职称晋升、能力提升、取得荣誉、实现个人价值等作为鼓 励成员积极参与科研工作的手段。由于商品经济规律已在社 会各行业中发挥着作用,对社会个体有着不容忽视和现实的 影响,科研工作者也无法置身其外,因此,事业单位科研工 作存在精神激励多,经济激励少的普遍现象有一定消极影响。 4项目管理模式设计 针对事业单位系统性不足和科研管理工作的普遍问题, 本文引用现代项目管理理念,设计一个适合事业单位科研课 题管理的项目管理模式,主要从目标细化、全过程控制、沟 通管理、资源配备、课题收尾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设计。 4.1 目标细化和任务分解 课题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按照层次结构分解到更细化, 下层的目标完成后自动使上层目标得以完成,最下层目标应 该是能够在一定时间(短期)完成的项目细胞,每个细化后 的小目标对应相应的小任务和考核指标,有具体的且有相应 能力的执行人,有具体时间要求和质量要求。质量要求即最 下层目标完成后需要提交相应的业绩材料,如采样记录、分 析结果、进度情况汇报、相应的报表、论文或文章等,即对 各层目标和相应的考核指标予以量化。如果下层目标完成后, 上层目标没有完成,说明上层目标往下分解不完全,如果最 下层目标和任务不可行,没有操作性,说明该目标设置错误 或资源缺乏,需要引入和增加相对应的人财物智等资源。 4.2全过程控制及风险管理 将项目目标任务按照关联关系、完成时间和先后顺序组 织成为树枝型结构,以最长时间的任务链作为关键路线,该 关键路线上每个任务作为关键节点,关键路线也作为关键路 径,即可直接影响项目完成时间的项目过程。对可能发生风 险的环节和关键节点进行分析和识别,分析出现威胁项目完 成或者导致项目延误的风险,对风险的管理采用概率影响矩 阵,分析各个风险管控的优先性和重要性,采取规避、转移、 减轻和应急等方法方式进行应对。 4.3有效激励和提高成员积极性 项目开展由具体的科研人员进行实施,人员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是完成项目的关键因素,项目负责人有必要发掘成员 的需求和挑选合适成员,激励项目成员保持高昂斗志和坚韧 务、考核指标、成果均能够量化,项目成员实施起来感觉目 标性和指向性强。项目内容被层次分解后显得更具体化,完 成难度减轻,容易发现阻碍项目完成的不利因素,使项目负 责人能够尽早采取解决措施。各个风险清楚明了便于掌控, 项目延误风险降低。 精神,以高效完成项目任务。对一些无法避免的、难以改变 的系统性难点和条件,负贵人应坦诚相告,并基于现有条件, 6结论 本文探讨建立的科研课题项目管理模式在较大程度上克 服了当前事业单位科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该管理方法 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化、易于操作和掌控,可行性强,是一 个很好的科研课题管理方法。 尽最大程度挖掘和利用有利于成员提高积极性的客观条件和 因素。此外,人文关怀、团队协作精神、实现个人价值、职 称晋升需求、能力提升需求、丰富经历要求、阅历积累要求 等等均可以作为激励团队成员的方法。对非合作成员需要尽 早发现、避免或更换,清除风险隐患。 4.4资源的配备和引进 项目立项后,可能人员、资源条件已经改变,这需要项 目负责人组织好人员、经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整合以 便有效开展科研工作,对本单位或者原有团队尚未具备的资 源,采取引进、购买、合作、委托等方式,引才引智。在项 致谢 本文得到广西土壤污染与生态修复人才小高地科研平台 资助。 【参考文献】 [1】 张海娟,陶树人.项目管理的最新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 策,2002,(5):1 1 0. [2]安永锋,任智强.项目管理在科研课题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科学管理研 2003,(6):91. [3]滕晖,王勇,蒋松.浅谈从科研项目管理出发提高企业科研 能力fJ]_钢铁技术,2010,(4):1.4. 目开展过程中需注意培养项目经理人和技术骨干,让团队在 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4.5实行考核化验收和资料归档 在把课题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按照层次结构分解到可实 现的具体目标和可完成的单个任务后,考核指标的完成是体 现相应目标实现的具体形式,包括采样记录、分析结果、进 度情况汇报、相应的数据报表、论文或文章撰写和发表,专 利申报、工作简报、阶段总结等形式予以确认。达成的考核 目标所对应的成果资料和档案作为科研工作任务完成的证明 [4】胡建斌.将项目管理体制引入科研管理的探索[J].齐鲁石 油化工,2003,31(2):170—171. [5】孙丽娟.项目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J】.铁道劳动安全 卫生与环保,2004,31(1):44-45. [6 周真.6]论项目管理法应用于转制科研院所课题管理[J].甘 肃冶金,2010,32(2):144.145. 材料和基础资料,应当进行归档并在一定时期内保存。 【7】郑爱萍.把好“三关”抓实地质科研项目管理全过程[J].新 疆石油科技,20l1,3(21):70.72. 5项目管理前后的对照和评价 根据与传统管理模式进行对比,项目管理模式目标、任  ̄JlllJllllllllJIlJlJllJllllJlillllJlllllJllililJllllllllJII (上接第178页) 学生融入其中,印象深刻,调动学生使用图书馆的信心,使 学生主动爱上图书馆。第五,完善入馆教育的后续工作,有 些学生不满足于图书馆的一两堂课的培训,想丰富文献信息 教育工作做好准备。为了使新生入馆教育开展得更完善更富 有成效,图书馆应该在每年新生入馆教育结束后,都应该采 取纸质调查问卷形式对读者的需求情况和新生入馆教育有哪 知识;还有的学生想实地操作检索系统,提高自己检索能力, 但没有地方上机。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开学的 一些方面需要改进进行调查,找出新生入馆教育活动中存在的 问题,做出更适合新生入馆教育的科学判断和决策,推出符 个月内,图书馆应该安排新生上机专场,专人指导,给新 合读者需要的入馆教育,使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更加求真务实。 生提供多次学习的机会,使学生更加熟悉文献资源检索知识, 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的技能。 【参考文献】 [1】 郑春汛.高校图书馆立体式入馆教育探索——以上海大 学图书馆为例[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3,(4):69.72. [2】 刘晶卫.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谈【J].黑龙江史志,2012, (9):53—54. 4做好新生入馆教育调查和意见收集 工作 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新生对入馆教育的看法、学生的 [3】郑芳梅.地方高校新生入馆教育探析[J】_学理论,2013,(7): 147.148 接受度和使用图书馆的效果,是为了更好地开展下一次入馆 ——2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