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包的制作》教学设计(优质课比赛教案)
香包的制作
教学目的:培养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会简单香包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制造美。
教学重点:香包的制作。
导入:由端午节的习俗开始。同学们回顾端午节有哪些传统的习俗。
引出端午节挂香包。
小时候奶奶都会给我们做香包,搓彩绳,现在都没有人会做。也没有卖的地方。
引出课题------香包的制作。
教学过程:
1.讲讲香包的来历。(如果有同学知道可以叫同学讲。)古时人们在端午节这天早晨出去踏青,脖子、手上和脚上挂上穿好的五彩线,胸前还要挂着香包。它的形状除了传统的粽子形状还有蝴蝶、元宝、葫芦、孔雀等各种各样。
2(香包种类,图片展示。
第 1 页 共 11 页
第 2 页 共 11 页
3(最简单的香包制作——只需要一些耐心即可。
原材料和工具:
(1)薄卡纸一张,最好是彩色的;
(2)各色绣线若干把,若无绣线,可以以较粗且有光泽的缝纫线代之;
(3)针一枚、剪刀一把;
(4)尺子和笔。
工序:
(1)将卡纸裁下一条,以短边为边长划出6个连续正方形,再依左图划出对角
线,沿第6个对角线剪下,并向同侧折出折痕;
第 3 页 共 11 页
(2)从直角端(即上图卡纸条的左端)开始沿折痕将三角形依次拼接;
(3)将最后一个角小心塞入拼接缝隙,完成粽子形状的纸模,看上去像两个三棱金字塔叠在一起;
(4)找到一个直角顶端,用针(或其他细薄工具)将一根绣线的一头藏入纸模缝隙,尽量靠近顶点;
第 4 页 共 11 页
(5)一手持纸模(注意压住线头),另一手持绣线,以图示方法使绕线依次绕过三个尖角,线应尽量接近各个尖角;
(6)继续均匀绕线,使各圈绣线依次包裹在纸膜上,线应松紧适度,太紧易于使纸模变形,太松则易于脱线;
(7)绣线绕几圈之后即可剪断,将线头塞入步骤(5)起始的那个纸模缝隙,此时的效果如图所示;
第 5 页 共 11 页
(8)用同样颜色的绣线从另一个直角顶点开始绕线,绕同样圈数后结束;
(9)换一种颜色的绣线,将一头塞入步骤(7)结束之处的纸模缝隙,继续绕线;
(10)绕线数圈后,将剪断线头塞入起始的纸模缝隙,得到图所示效果;
(11)以步骤(9)的绣线自步骤(8)结束处起如法绕线,绕行与步骤(10)相同圈数后结束.
从直角顶点看的效果;
第 6 页 共 11 页
(12)用不同颜色绣线依次从两端对称绕线,直至中心,注意保持绣线排列均匀;
(13)将绕至中心的线尾穿在针上,以针带线自绕好的线下穿过,小心剪去线头,结束绕线;
(14)准备一束绣线,长度、粗细、色彩可以凭个人喜好来定,单色、双色、混色均可;
第 7 页 共 11 页
(15)用同色或另色线将线束一端绕数圈扎紧;
(16)将线束反翻,将方才扎紧的一端裹住,再用线绕数圈扎紧成为穗子;
第 8 页 共 11 页
(17)将流苏系在绕线完毕的粽子的一个直角顶点(可以用针穿也可以粘上去),在另一
顶点系上彩线以便悬挂;
(18)将穗子底端剪齐并梳理整齐(可以用小梳子帮忙),——彩色粽子大功告成~
第 9 页 共 11 页
4(总结选用色彩艳丽的绣线;用传统的强对比配色;多用几种颜色组合;系穗子时还可以加上小装饰,比如珠子之类;绕线过程中要不断查看对称性,随时用指甲或针尖拨动绕紧的线进行微调。
在这种棕形香包里还可以塞入各种功效的中药。以下是找来的几款方子:
川芎闻鼻散
功用:预防感冒
药物:川芎、白芷,荆芥,薄荷,羌活,霍香,防风各9克,细辛,辛夷花,冰片各3
克,雄黄1.5克。
用法:上花共研细末,从早起每3小时闻一次直至睡前,或作成布包闻吸,共用1至3天
出处:《内病外治精要》
三香散
第 10 页 共 11 页
功用:防治四时流感
药物:霍香,丁香,木香,羌活,白芷,柴胡,菖蒲,苍术,细辛各3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绛色布缝制小药袋,装入药末,佩戴胸前,时时嗅闻。 出处:《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
讲授完毕,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释疑解惑。
第 11 页 共 1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