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素材部分:
一定要将自己放在一个“居高临下式“的位置,对材料进行通读,找出关键的新闻点,例如我们在对“拼多多”那篇素材所做的一样,有时候几段话在讲的都是一个问题或者事实,那么就可以1进行概括。一定要把自己放在一个“选者”“的角色。你是在写作,放在你面前的素材就是你的“采访资料”,从素材中找出你自己认为重要的新闻点(读者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要素),然后去建构你自己的报道。
2. 标题写作:
标题中不用逗号,用空格隔开。能用单行题说清楚,不用双行题;能用双行题说得详细且清晰简练,不用三行题;注意:最好不使用三行题。标题写作时若使用了两行题及以上,请标注主题、副题、引题,不要给老师找不痛快,标题一定是最核心的事实要素的呈现,读者最应该知道的部分,你的整篇文章最核心的要素都应该在标题中体现。如果你确定了你的标题,那么就是确定了你的报道的核心主旨,你的导语主体都应该跟随着你的标题走。
3. 导语写作:
关于电头:如果题目中没有给你明确的媒体和时间、地点,就用【本报讯】材料当中出现的记者和媒体跟你们没有任何关系
请不要摘抄!【本报讯】后一定要(记者xx)。导语的作用请反复回想三遍。它是消息中除标题之外最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段落。你所找到的新间点可以都在导语中概括性地呈现(注意:概括不是让你说的不清不楚),也可以你按照重要性排列你的新闻点,将次要的放在主体中去说,去扩写,导语就是重要的新闻点的呈现,是标题的扩写,也是你主体的提纲率领式的概述或提纲或开启你的主体的“先导”。承上启下,是导语的一个重要作用。
4. 主体写作:
主体是导语的展开,是你新闻点的全部呈现的地方。你的标题和导语告诉了你的读者最核心的事实点以及最简要的事实点概述,你的主体就是把这些事实点展开,进一步地去说明。(这里请注意:导语和主体中的内容应该是概述与详述的关系,请不要重复赘述。)主体一般是你选好了你的新闻点,然后去构建起你的前后逻辑,不一定要按照主体框架(例如倒金字塔/板块/焦点展开等结构、除非题目特别要求),只要保证前后逻辑贯通,段落直接承接顺畅就可以。
5. 结尾:
结尾一般会增补事实背景信息以及专家话语
最后一点:忌讳直接copy材料,你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或行文结构!也不要直接大段复制或摘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