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
一、基础练习(40分)
1. 根据拼音写词语
shuǐ jiào chǔ cánɡ qīnɡ zhù xī ɡài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tiào yuè yào shi qīnɡ huī fán xīnɡ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 看拼音写词语。
pán shān wǔ mèi piē jiàn sì nüè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chén xī jiǎo xiá jǐng tì miǎo shì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 词语接龙
跋山涉水——______——______ 异口同声——______——______
4. 表示“说”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评价任何人和事,都不能______,而是要实事求是。
5. 《七步诗》的作者是______时期的诗人______。在这首诗中,诗人把自己比喻成______,把他的哥哥______比喻成______,用以指责______,表达了______。 6. 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 (1)一鼓作气,______,______。(《左传》) 2. (2)种树者必______,种德者必______。(《传习录》) 3. (3)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元日》) 4. (4)甘瓜苦蒂,天下物______。(《墨子》)
5. (5)操千曲而后______,______。(《文心雕龙》)
7. 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估计李明一定知道这件事的起因。 B .听了福楼拜的一席话,对莫泊桑的启发很大。 C .受到别人的嘲笑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看轻自己。 D .六年级二班的语文成绩是六年级最好的一个班。
8. 按要求写句子。
①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
②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缩句) ______ ③那一摞碗在少年的头上不停地晃动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 ④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
⑤她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用划线词造句) ______
9. 对对子:稻草捆秧父抱子 ______
1 / 4
10. 补充句子
①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陆游《示儿》)
②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______.(王充《论衡·量知篇》) ③______,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④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1. 补充课文
1. (1)我国古代有句名言“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
告诉我们要听得进别人的建议或意见;而“______,______。”则让我们明白______。
2. (2)在______里,在______里,在______里,看不出______的时候,也看不出______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这句话写出了______。
3. (3)优秀的古诗词是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我们要用心品味。诵读于谦《石灰吟》中的“______,______。”能感受到诗人的高尚情操;读着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______,______。”又让我感受到她强烈的爱情之情。
4. (4)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很多人物,有被日本人称为“______”和“______”的聂荣臻将军,有______的天游峰的扫路人,有______的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个个都令我敬佩。我们还在作者的带领下神游了浙江金华的______,欣赏了______的三亚落日……收获真的不小啊!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阅读下在的语段,回忆所学过的课文,然后按要求答题。 说实在的,田螺很好看。整个身子,圆乎乎的,被包裹在那个深
绿色的硬壳里面。硬壳上,有一道向右施转的沟纹,从头转到尾,越来越密。头部,有个圆锥形的硬壳口,上面覆盖着一层角质的硬片,像道结实而又严密的门户,时刻保护着田螺内部的各种器官。
1. (1)这段的构段方式是______,主要介绍了______。 2.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田螺“奇妙”的外表
其一______; 其二______; 其三______。
3. (3)“像道结实而又严密的门户,时刻保护着田螺内部
的各种器官”是______句,形象地说明了______。
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从小就喜欢钻研问题,做那些需要动脑筋、花气力才能做好的事情。 爱因斯坦5岁的时候,有一天,爸爸从兜里掏出个指南针给他玩。他拿着摇来摇去,发现里面的小针总是指着一个方向。他想看看是什么东西吸着小针,打开一看,什么也没有发现。难道是小针在作怪吗?他开始对科学产生了(兴趣 爱好)。
爱因斯坦上了小学,因为他很少说话,有的同学笑他笨,老师也不大喜欢他。
有一天上手工课,大家都把自己的作业交给了老师,老师在一大堆泥鸭子、布娃娃、蜡水果等作业中,拿出一个很不像样的小板凳,生气地问:“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孩子们都笑了起来,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后来他站起来小声地说:“有的。”
同学们(惊奇 奇怪)地看着爱因斯坦,只见他从书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小板凳,摆在桌子上,说□老师□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交给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老师看他这样认真,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2 / 4
1. (1)选择括号中合适的词语。 产生了______ (兴趣 爱好) (惊奇 奇怪) ______地看着 2.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讨厌——______ 渺小——______ 3. (3)开始老师不大喜欢爱因斯坦,因为______,后来老师改变了对他的态度,因为______。 4. (4)“孩子们都笑了起来,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5. (5)在文中最后一段中没有标点的加上标点。 同学们(惊奇 奇怪)地看着爱因斯坦,只见他从书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小板凳,摆在桌子上,说______老师______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______交给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______老师看他这样认真,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迎着风走 ①一群探险者听说某地新发现一个岩洞,立即就赶去探险。当他们爬上山坡时,兴奋的心情难以形容。一进洞,他们便被洞中天然形成的钟乳岩所吸引,一路观赏:不知不觉越走越深。虽然岔路很多,他们却并不害怕,每到一个岔路口,他们都会留下一个标记。 ②不知过了多久,手电筒的光暗下去时,他们还没有走到岩洞的尽头。于是。他们决定往回走,走来走去,才发现迷路了。每一个岔路口都有标记,每一条通道都似曾相识,他们有些惊慌,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命运等待着他们。 ⑧终于,他们的手电筒全熄灭了,周围一片黑暗。一开始,他们还想寻觅洞口微弱的光亮,可是走到哪里都是无尽的漆黑,他们相互牵着的手已沁出汗水。夜光手表显示已是下午六点,外 3 / 4面应该暗下来了,靠光源找洞口的希望破灭了。而且,他们被饥饿包围着,原以为洞不会很深,所以,他们没有准备食物。绝望渐渐爬上他们的心头。 ④沉默了—会儿,领队忽然问谁有打火机,有人将打火机递给他。他点燃打火机,屏住呼吸,一动不动地看着那簇火苗,忽然,火苗稍微地倾斜了一下。领队看了一下.熄灭打火机,带着大家向与火苗倾斜相反的方向走去。就这样每到一个岔路口,他都用打火机微弱的火苗捕捉那一丝微风。大家仿佛看到了希望,可是,打火机里的汽油很快便用完了。人们的心再度沉了下去。 ⑤领队忽然脱光上身,站在岔路口,静静地感觉那极微弱的风,其他人纷纷效仿。就这样,他们又走了许久。风渐渐大了起来,终于,他们找到了出口,人们纷纷赞叹领队的智慧与冷静。 ⑥生活中,我们常常在挫折与磨难中陷入困境,不知何去何从。更多的时候,我们总是选择逃避,可是那样会让路越走越艰难。人生际遇就像故事中黑暗的岩洞,我们只有迎向生活的风雨,才会在没有光亮的情况下,找到光明的出路。 1. (1)选择划线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兴奋______(xīng xìng) 似曾相识______(shì sì) 屏住呼吸______(bǐng píng) 磨难______(nàn nán) 2. (2)“一群探险者听说某地新发现一个岩洞,立即就赶去探险”这句话表现了探险者们______的心情,其中“______和______”这两个词是关键词。 3. (3)认真阅读第③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探险者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②哪句话最能表现探险者们的害怕? 4. (4)探险队员们是怎样找到出口的? 5.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三、写作(30分)
15. 生活中时时有欢乐,一场温暖的亲人聚会,一次欢快的课外活动,一个快乐的童年游戏,甚至一次助人为乐之举……这些都可能成为我们心中最快乐的元素。本次习作就请以“快乐”为主题写一篇习作。要求内容具体,语意新颖,语句通顺,条理清晰,
富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