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探基于创新型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知库网
卫生管理张 亮 黄丽平

医药界 2019年3月第5期初探基于创新型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天津科伦药物研究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7 2.天津市化学工业学校 天津 300131 )

【摘要】传统制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学生理论知识不足、操作能力低下等多种问题。因此创新型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培养模式现状,提出课程建设和创新活动的新探索,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关键词】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创新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9)05-152-01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就业市场对于就业者的综合素质能力不断攀升。制药工程专业也不例外,制药企业不但要求就业者有着雄厚的理论知识基础,更强调准员工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经历。为了满足生物医药产业对制药工程专业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探索创新型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格外重要。

1.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制药工程专业是一门基于化学、材料学、生命科学、药物学、工程学、工艺学及管理科学等多种基础学科上发展而来的具有较强实践性性、综合性的专业。由于学科所处领域的特殊性,制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训必须本着严格至上、质量至上的培养要求。

制药工程专业作为现代医药的支柱专业,其具有人才需求较大、涉及面广的特点。所以造成我国许多高校均开办制药工程专业:工科类院校占45%—50%占比最大,其次为医学类高校约占30%-35%,其余文科类院校和技术类高校占比8%-15%。这种模式造成了教学侧重不一、教学质量不一、办学特色不明显、课程设置不可理且实践性不高等诸多问题,最终导致办学水平不高、专业人才的创造性低下。

2.拓宽课程体系,特出课程特色2.1 拓宽课程,扩充内容

制药工程专业由于其学科特殊性决定了其人才必须有着强大的理论基础和知识结构且能够运用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现阶段需扩宽制药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体系,进一步增大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增加生物学基础理论和技术操作的课程内容;在制药工艺学、药理学和制药设备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生物细胞学、计算机与软件辅助药物设计等新课程。

新增选修专业课模块,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主选择基础理论、专业技能、专业扩展三个类别中的单独模块进行选修课的学习。一方面,学生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为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打好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增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热情。

现代化学技术和仪器的发展,国内外的信息交流广泛,行业的最新理论和技术大多以文献的形式进行传播,由此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尤为重要。公共课英语教师需侧重词根、词汇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名词的构成如:hydro- 的词根代表氢,构成词组有carbohydrate碳水化合物、hydroxide氢氧化等。专业的辅导员还需定期组织文献阅读情况的汇报和评比活动,监督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专业课理论教室,需根据最新国内外的文献材料定期更新课件,将专业英语词汇运用到课堂之中,促进学生英语词汇的掌握。

2.2 增强时间,突出特色

现代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针对于此可以增加科学实验、实地生产实习、课程设计、计算机模拟等方面的实践内容。组建诸如生物制药专业、化学制药专业、中药制药专业的联合实训和操作,增强不同专业学生间的知识交流和创新。让学生从原料质检到过程的控制,最后产品质量评估等环节进行完整的操作实验,使其了解整个制药工程的全貌。实验课程应该成为制药

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可以通过实践掌握实验

方法和技术。学校方面不光应该做好校内实践,也应该积极联系制药企业,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产相结合,了解岗位工作规范,熟悉就业场景,观察制药细节,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3.营造多元科技创新活动3.1 建立校内、校外导师制度校内、校外导师不光可以使得学校内的学习积极性增加,更可以赋予学生积极实习的动力。“双导师”的模式可以大大增强师资力量的利用率,也间接解决了学生从学生身份变为员工身份的转化问题。在校期间就能度过实习期,了解企业工厂化的管理模式,增强自己的职业素质。校外导师可以手把手的对学生进行长久的技术指导,一对一的进行制药技术工艺和不足的探讨。校内导师专职负责理论知识的框架搭建和学习质量的监督。这样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模式,使得学生活用理论知识且可以用实践检验相关知识的正确性,让知识在操作中升华与改进。随着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加大,应用型创新人才得到了市场的热捧,此类校企联盟的形式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企业也愿意从大学就开始培养员工。

3.2 搭建创新平台

有了企业和课程的改进仅仅解决了一部分问题,构建班级、学院、学校的创新平台在制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上也显得格外重要。学校通过软件、硬件的支持,使得班级与班级之间进行定期“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等比武比赛,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学院之间评选优胜队伍参加学校的竞赛,校级优胜队伍可以参加诸如全国性的“挑战杯”大学生竞赛。通过此类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激发创新潜能,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3.3 鼓励教师科研古人云“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由此可见教师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想要培养创新型制药工程人才第一步就需要树立教师的榜样效应。我国制药工程专业相比国外成熟大学还存在成立时间短、科研力量弱、师资不足等多种情况。在这种背景下更需要学校鼓励教师进行科研,通过课题组的课题申报、实验操作,成果的发布一定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如果将科研和教学分开,会造成教学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会逐年下降,最终被淘汰。

4.结束语

随着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的逐步实施,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一定能够获得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操作能力,最终为企业、国家献计献策,为我国医药事业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 蔡丽华,杨文婷,朱文婷.基于赛创融合的生物制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4):95-96.

[2] 王晓梅,赵立芳,白梓静,陈琦.制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探索[J].化工时

刊,2019,33(03):61-62.

[3] 张昕欣.基于高职院校制药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J].西

部素质教育,2017,3(24):195-196.

基于风险分析的医院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策略探讨李 冰 董 浩 于敬春

(桓台县妇幼保健院 山东 桓台 256400)

【摘要】由于医院会出现医疗设备故障,这会对患者的医治产生极大的隐患。所以本文基于风险分析的方法,希望可以在医院的医疗设备维护中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对医疗设备进行安全性检测,从而减低医疗设备因故障出现的风险性,最终可以确保医院的医疗设备可以安全使用,使得患者在医治方面能得到极大的保障。

【关键词】风险分析;医疗设备管理;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9)05-152-02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现在医疗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为医院的医学需求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了能够确保患者在医院可以安全就医,医院就要对其所有的医疗设备进行一定程度的风险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还要确保医院自身在使用医疗设备时避免一定的风险,这对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服务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1.案例分析

医疗设备的复杂化和智能化是把双刃剑,它为医院带来积极的影响的同时也使得医院在使用医疗设备时产生了一定的风险性。据调查,有部分医院因为医疗设备管理不当而出现不良影响。在某医院的手术室在进行术前演练时,发现进入手术室的设备带氧气、空气的管路被接反了,随后立即通知综合管理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带人到场维修。综合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立即通知设备管理科主任这件事情,但是设备管理科主任却只是安排技术人员到手术室进行相应的维修。医疗设备维修技术人员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医院对设备进行检测,确认设备带氧气、空气管路接反并立即整改。但从该事件的发生

到医疗设备维修结束的整个过程,设备管理科主任都没有亲自到现场进行观

察和解释。本案例仅仅是发生在手术室的术前演习。试想,如果该医疗设备的氧气、空气的管路被接反时发生在真正的手术过程中,那么将会引起多么可怕的不良后果,对患者的影响是多么的恶劣。由此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基于风险分析对医院医疗设备维护管理对于医院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2.医疗设备的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可以帮助医院对医疗设备发生事故的概率进行详细分析,进一步保证医院在使用医疗设备时可以有效地降低出现医疗事故的风险,从而避免患者的生命安全因医疗设备问题出现风险。因此,对于医院来说,对医疗设备进行风险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设备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首先是分析设备风险。因为现在的医疗设备日新月异、种类繁多,而且受到科技的限制,很多医疗设备都不是特别的完善,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而医院的人员也是没有办法确定是否会出现相应的问题。比如工作人员们没有办法保证医院里

(下转第153页)面的医疗设备系统是否持续稳定、是否会出现故障等问题。

—1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