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环境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智能电网已经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方向。而在智能电网环境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则是确保电网的可靠运行,达到配网调度与监控一体化管理的可行模式。本文就智能电网环境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原则和配网调度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并对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实现做相关介绍。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网调控;一体化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科技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为了有效推动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必然是一条必经之路。在电力系统中,国家电网不断加大对配网的投入,现有配网管理模式也面临着改革,配网调控一体化也应运而生,它能够将配网调度和监控合并在一起,以提高配网运行管理的水平,保证对配网系统的高效运转和有效管理。
一、目前配网调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一)技术层面存在问题及对策
(1)配电网信息深层管理应用需求与系统间交互模式有待明确
配网自动化系统应在图形、模型、数据等方面与上级调控自动化系统、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形成纵向或横向的共享关系。而在现实运营中,配网自动化系统在信息与数据的集成共享方面仍存在很大的拓展空间,还能更加充分的应用配电网动态数据与静态信息。配电网生产、运营、调度、运行各环节应对对数据与应用上的深层需求进行充分发掘,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使用,提高配电管理的整体水平。
(2)配网自动化信息展示方式需要进一步优化
在目前的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站端所对上送信息的处理方式存在着分类不明,主次不分等问题。这就使得在事故情况下,关键信息与次要信息一同大批量上送,干扰了调度运行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准确及时地判断电网故障,影响事故的及时处理。因此,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展示方式应该做适当优化,使其对站端上送信息进行分类、分级显示,对检修传动设备做相应的信息屏蔽处理。同时,系统要分窗口显示事故信息、异常信息等,以使调度运行人员既能减轻日常工作量又能在事故情况下迅速判断信息。
(二)管理层面存在问题及对策
(1)建立系统应用评价体系,全面促进应用水平的提升
配电网系统在应用水平和相关管理方面仍存在这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可在应用评价标准与应用管理办法方面对配网自动化系统制定相关内容,以促进配网自动化系统整体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达到提高供电水平、改善供电质量的目标。
(2)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作
随着配网自动化系统与生产管理等系统间的信息交互需求日益提升,很多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依靠公司的信息平台。同时,现阶段客户提出配网站点新建、改造项目由营销部门负责组织初步设计需要公司各个部门同步掌握此相关情况。为此,电网公司的生产部门与调度部门应在规划、设计、建设各环节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并将科技信息与营销相关部门一并纳入该机制当中,避免造成交流和管理上的空白。
二、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实现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力公司对配网管理也越来越重视,不仅在部门设置上有所调整,还在相关投资上有所倾斜。同时,为了解决我国配网薄弱的问题,自2010年以来,国家电网也做出相关指示,确定了加强智能电网建设,还要求对配网系统进行统一规划,以解决相关问题,推动电网智能化。
(一)配网自动化建设
配网自动化是智能配电网实现的基础,智能配电网为配网自动化建设指明了方向,配网调控一体化是智能配电网实现的必需手段,智能配电网整体建设思路,在建设坚强配电网网架的基础上,通过一次设备自动化、终端智能化,和分布式储能、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实现配电网络智能化,同时实现对配电网的数字化描述,包括基于拓扑的配电网络、配电设备(参数、状态、特性等)、分布式电源、分布式储能等静态数字化描述,以及基于配电网的监测、运行与控制动态数字化描述实现配网自动化功能。
(二)信息系统的集成
在现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设并统筹实现PMS、GIS、OMS、ERP之间的集成,各系统之间通过数据中心实现信息共享。不断扩充PMS等系统的应用功能,实现信息化对生产管理的强劲支撑,健全了电网精益化管理的信息平台。同时,加强PMS、GIS等系统在配网中的应用,统一设备图形与台帐、以及设备运行、检修管理等工作流程,使配电设备管理、运行管理等实现统一的信息化管理,规范了业务人员生产作业过程,提升了生产管理的标准化和精益化水平。
(三)完善配电网网架结构
坚持“主网稳定、配网可靠”的原则,对配电网进行分区分层梳理,重点从优化电网结构出发,实行配网多联络网架结构,提高用户的用电可靠性。在配网系
统中,为了减少线路中的分段情况和接线模式对供电和用电的影响,实施科学合理的接线是不二选择。它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供电质量,还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实施科学合理的接线不仅是要增加电源点的布局,还要对网架结构进行分段或互联的合理性调整,这样才能保证配网系统供电的可靠性。
(四)分布式电源/储能的接入
国家清洁能源发展战略要求,如何将各类分布式电源接入现有的电力系统,已成为电力企业下需要重点关注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分布式电源接入技术,是对节能减排的一种行动上的支持,为下阶段该类电站的并网运行、监测、调度提供一个系统、完善的技术储备,培养对分布式电站的监测、调度能力,为智能电网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有助于探讨一种具有推广意义的技术方案与管理模式。
三、结语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网系统智能化得到了长足发展。智能化的电网系统为我国电力的输送和管理带来了很多便利。为了能够解决电网智能化系统中调度与监控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智能电网环境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也得以确立和逐步形成。这一系统的建立,使得配网系统的调度与监控相互配合,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员操作,使智能化电网系统的优越性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李继东.在调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电源技术应用.2013(2):93-94
[2]郭莹,周捷.浅谈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J].科技创业家,2012(11):1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