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 纺织行业授信情况的调研报告
纺织行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包括棉、化纤及印染、毛纺和染整精加工、麻纺织、丝绢纺织及精加工、纺织制成品制造及服装、鞋、帽等多个子行业。按照2005年的统计数据,纺织行业呈现两位数的增长,纺织行业工业总产值为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占全国工业总产值万亿元的%,2005年的货物出口总额为7620亿美元,纺织品出口额为1150亿美元,同比增长%。占货物出口总额的%,是我国重要的出口支柱产业。
在纺织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我行对纺织行业的授信资产质量状况却不甚理想。截止2006年03月31日,我行对纺织行业授信基本情况如下:贷款96户,余额为134,万元,占我行贷款总余额的%,按照五级分类口径,正常类57户,贷款余额为38,万元,关注类15户,贷款余额为60,万元,不良合计为24户,贷款余额36,万元,不良率为%,占我行总体不良资产的%,其中,次级类7户,贷款余额为21,万元,可疑类14户,贷款13,万元,损失类3户,贷款余额为1,万元。纺织行业授信不良率高出我行目前整体授信资产不良率13%一倍有余。另外,关注类贷款比例高达%,而且尚存在部分资产向下迁徙的可能性。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行纺织行业授信金额占比不高,但不良率偏高。 本文拟对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予以分析,并探询我行纺织行业不良成因,以期为后期纺织行业授信的准入以及存量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第一部分 纺织行业发展现状
1
-
一、 2005年全国纺织行业回顾及2006年一季度行业数据
(一) 2005年全国纺织行业回顾
1、全国纺织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保持25%以上的增长
尽管受到美欧贸易摩擦、出口征税、人民币升值政策等不利因素影响,但依靠产业进步,特别是深加工企业竞争力提升,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和服装企业工业总产值和产品销售收入均保持了25%以上的增长速度。2005年累计,纺织行业工业总产值和产品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分别为%和%,服装业产品工业总产值和产品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分别为%和%,增幅分别比2004年同期提高了5个多百分点,服装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需求增长开始加速。
2、 行业利润情况有较大改善
纺织业和服装业的利润完成情况显著改善。其中,纺织业还挤入了全国工业行业中利润增速的前列。全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个百分点。子行业中,利润增速最高的是棉、化纤纺织及印染精加工,其次是纺织制成品制造。
3、 产品结构有所调整
纺织业、服装业产量的增加支持着中国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增长。2005年纱产量万吨,同比增长%;棉布产量亿米,同比增长24%;呢绒产量32960
2
-
万米,同比增长%。这几类产品的产量增幅都比2004年同期有所上升。而布、混纺交织布、纯化纤布、印染布等产品的产量增幅则比上年有所下降。05年全国服装产量亿件;同比增长%,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个百分点。其中,羽绒服装和梭织服装增长较快,而衬衫、西服的增长较慢。从产成品方面看,服装业的库存积压相比纺织要严重一些。全年纺织业产成品资金占用亿元,同比增长12%,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产成品同比增长%,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个百分点。
4、 投资增长过快
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投资增速有所回升,新开工项目增多,发展势头较猛。国家发改委曾专门警示,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值得关注。2005年,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597亿元(城镇500万元以上),同比增长%,增幅提高个百分点。棉纺织行业投资完成额达520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提高个百分点,纺机行业完成投资额39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提高个百分点;服装制造业投资完成额达到339亿元,增长%,增速提高了个百分点。化纤行业投资同比仅增长%,增幅下降了个百分点。
5、 产需矛盾加大
尽管目前企业开工率、产销率较为正常,但投资和产能的继续较快增长,潜伏着较大的市场风险。一是加剧国内棉花供求矛盾。国内棉花缺口将进一步加大,棉花价格上涨较快,部分企业难以承受。二是加剧市场过度竞争。由于欧美重新对我棉制品出口实行数量限制,棉制品需求将明显放缓,棉纺投资和产能的持续增长,市场产需矛盾和企业经营风险都将加大。
3
-
(二)2006年一季度数据支持纺织行业继续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速度。
在2005年末,国家发改委预计由于贸易摩擦加剧2006年纺织品出口增速将下降到15%左右,在2006年2月,纺织品出口下滑至67亿美元,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但2006年三月出口显著回升,出口增速依旧达到了%的较高水平,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统计:
1、 纺织生产增速稍有回调,增加值和利润水平增势良好。一季度规模以上企业主要产品产量除化纤外,纱、布、印染布等产品产量均有两位数增长,但受出口、原料等因素影响,增幅回调二到七个百分点。同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百分之二十一点七,实现利润同比增长百分之二十九点四。
2、 出口保持稳步增长,市场结构有所调整。一季度纺织品服装出口约二百七十九点九亿美元,同比约增长百分之二十二点二,增幅同比提高三点一七个百分点。在出口方向上有所调整:向欧美出口有一定的回落,部分输欧配额因价格高启而浪费,但对非设限国家及地区出口(如香港、俄罗斯、韩国、日本)增加迅猛,有利的推动了纺织品工业产值以及出口的强劲增长;在出口品种方面:服装成交趋淡,而面料成交非常活跃,国产纺织品原料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扬。
3、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呈现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良好态势。行业一到二月份完成固定
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百分之三十七,其中,投资增幅较快的分别是盈利状况良好的服装业、纺织设备制造业、丝绢纺织业。
4
-
4、
在出口企业类型方面,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处于领跑位置,私营企业增长迅猛,国有企
业缓慢。
5、
出口地区趋向集中, 2006年一季度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创汇超过十亿美元的有六省
市,包括浙粤苏沪鲁闽六省市,而广东增幅远超浙苏沪,这六省市出口创汇就占整个纺织服装出口创汇的83%。
总结:关于全国的纺织行业发展而言,虽然美欧土耳其等国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设限,并因国内配额价格过高,而导致部分配额的浪费,但该限制依旧允许每年有一定比例的增长,形成了可预见的有序的市场环境,同时,我国对非设限国家及地区出口(如香港、俄罗斯、韩国、日本)增加迅猛,有利的推动了纺织品工业产值以及出口的强劲增长,扭转了出口趋缓的势头。整体而言,纺织行业通过对自身产品结构以及出口方向的调整,走出了欧美设限的困境,纺织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依旧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和发展能力。
二、湖北省纺织行业的发展状况
1、 2005年湖北行业数据:
2005年,湖北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858户,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占全国纺织工业总产值的%,与2004年同期相比增长%,但低于全国增长速度约8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低于全国增长速度约4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为亿元,
5
-
占全国出口份额的% 。从工业产值和销售收入来看,湖北纺织工业在全国所占比重较小,而同时,湖北纺织外向度指标即:出口交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例为%,远低于全国%的外向度指标。
2、 湖北企业在全国的地位:
湖北省的女装、针织内衣、西服、高档面料等在全国有一席之地,粘胶纤维、苎麻和亚麻纱布发展势头较好;汽车装饰布、无纺布及其制品、医用纺织品等国家支持发展的产业用纺织品发展势头迅猛,这些新产品的出现逐步改变了湖北省纺织工业以两纱两布为主的行业结构。同时,湖北纱、布等传统大宗产品的品质和档次大幅提升,用于高档家用和服装面料,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但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及各专业协会发布2005-2006年度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出口100强企业名单中,湖北省仅湖北美尔雅集团有限公司在主营业务收入排名中列第96位,在出口排名中列第30位,湖北裕波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出口排名中列第76位。其余企业在前100强企业中,均榜上无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及各专业协会发布2005-2006年度中国纺织服装各行业竞争力企业名单中,襄樊三五四二纺织总厂进入棉纺(色)织行业前二十名,湖北银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进入麻纺行业前十名,武汉猫人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进入针织行业前十名,而在印染行业、毛纺、毛针织、丝绸、服装行业、化纤行业前十名中,均无湖北省公司入围。相比而言,浙粤苏沪鲁闽等省均同时有数家企业入围前十名。
将同类型的企业进行比较:武汉市最大的纺织企业一棉集团拥有棉纺锭15万枚,年销售收入亿元,而同属棉纺企业的山东魏桥年销售收入则高达114亿元;武汉市最
6
-
大的服装企业爱帝年销售收入亿元,宁波雅戈尔年销售收入110亿元。而浙江省作为纺织行业的生产大省和市场大省,有43家企业进入行业“双百强”,支撑着中国印染业的“半壁江山”;化纤产量占全国26%,印染布占全国50%,生丝及丝织品分别占46%、53%,针织品占20%,服装占15%。比较之下,湖北省的差距比较明显。
3、 产业链条:
在十五期间,湖北省逐渐形成了一批企业集中、专业化生产特点突出的产业群体,如仙桃彭场镇的无纺制品、汉川马口镇的缝纫线、襄樊樊城区和谷城石花镇的织布、团风回龙山镇的色织布、随州厉山镇的细帆布、黄冈龙感湖针织品,呈现集群发展的良好势头。仙桃市彭场镇、汉川马口镇分别被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非织造布制品名镇、中国制线名镇;襄樊市樊城区已经集聚有50万纱锭、近万台布机,纺、织、染产业链较为完整,并拥有3542、银河、新襄棉等一批龙头企业,一个大的棉纺织工业密集区正在形成之中。但每个群体规模尚小,在全国的知名品牌不多。
同时,产业链延伸发展不够,纺织与服装的关联度低。在计划经济时期,武汉市纺织服装行业的产业链较完整,随着一大批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退出市场后,产业链发生了严重的断裂。作为产业链源头的棉纺织主要是纱布等前工序初加工产品,附加值不高;而原有的针织、色织、棉织等深加工产品基本上停止生产。
4、 投资情况
湖北省具备一定的投资优势,作为内陆中心省区,湖北省在投资梯次中易作为投资的重点,同时,作为有传统纺织资源优势的大省,拥有大量熟悉纺织行业,具有相关从业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湖北省某些地区,气候适宜,而南方气候较为潮湿,不适
7
-
宜单纺行业,因此,沿海对内地的纺纱有较大需求,相比较而言,劳动力、电费便宜,非常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各地政府对纺织行业予以积极支持,出台各类优惠政策,吸引来了香港、浙江、广东等地企业,来湖北投资,稳健、奥美、大诚、洁丽雅、精工、经纬等一批企业落户湖北,参与了湖北纺织的国企改革重组,并在各自的领域里形成了优势。据不完全统计,04、05年沿海和香港等地来湖北发展纺织服装业投资额在15亿元以上,占到全省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总投资额的近1/3。
总结:比较而言,湖北省纺织工业的生产总值、销售收入在全国比重较低,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产业链条不完整,由于外向度比较低,对沿海市场的倚赖较为严重。在综合实力以及各单项排名中,缺乏龙头企业,无法有效带动全省纺织行业发展,但,由于湖北纺织行业的资源以及地理优势,并结合地方政府的支持,纺织行业有望逐步形成投资热点,并促进纺织行业逐渐走强。
第二部分 影响授信资产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测试
截止2006年3月31日,我行对纺织行业贷款余额为134,万元,不良余额为36,万元,不良率为%,针对较高的不良率,拟从以下方面对影响纺织行业授信资产质量相关因素作一分析:
一、 我行授信与湖北省的纺织行业分布
下表是按全省各地区工业产值排名,(2006年一季度)
全省合计 企业户数 亏损户数 亏损比例
929 246 产值 授信金额 授信/产值 不良金额 不良率
981866 8
-
武 汉 市 襄 樊 市 孝 感 市 仙 桃 市 咸 宁 市 荆 州 市 潜 江 市 宜 昌 市 黄 冈 市 荆 门 市 随 州 市 黄 石 市 天 门 市 鄂 州 市 十 堰 市 恩 施 市 123 102 90 86 81 96 49 51 99 37 36 24 23 20 8 4 37 40 12 13 13 40 3 28 26 12 2 11 1 1 6 1 5 75 25 138921 131164 5609 0 0 800 461 0 9699 0 3068 0 6840 950 4850 0 0 0 0 0 0 0 0 108938 14202 91638 48324 84910 508 76200 10019 63337 56937 56810 46387 38840 34791 20358 19309 9661 3666 1380 6368 0 2950 8230 40 300
根据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我行授信与行业分布的如下特点:
1、 授信分布与行业产值分布并不完全匹配(由于授信金额按2006年3月31日的清分台帐数据,因此,此处行业产值等数据均采用2006年一季度数据)
为便于对照说明各地区授信投放是否符合当地纺织行业发展状况,我们将各地授信金额与06年一季度纺织工业产值的比值作为参照指标以便比较分析。
从2006年一季度行业产值来看,武汉、襄樊、孝感、仙桃、咸宁依次为行业产值前五位,武汉市行业产值最高,我行对武汉市纺织行业授信金额为亿元,为我行授信金额第二位,基本符合地区发展情况;仙桃是我行对纺织行业授信投入最多的地区,相比较而言,仙桃地区2006年一季度纺织工业产值为:亿元,尚不足10亿,较襄樊地区工业产值低4亿,但授信金额是襄樊的倍。在仙桃地区我行投入的授信金额与纺织工业产值的比例高达%,即使考虑存在其他银行对当地纺织企业的授信,我行对该地区的授信也明显存在集中度过高的问题,另一方面,从如此高的比例来看,我行授信资金未有
9
-
效推动当地纺织工业产值的增长,在这种产值与授信金额不匹配的情况下,我行授信资产质量存在不稳定的因素。该地区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也与该数据的推断相符合。
同时,从上表可以看出,授信金额与纺织工业产值比例高于10%的地区,均呈现较高的不良率,不良率最高的接近100%,最低的不良率也达到了32%,例如:武汉、鄂州、天门、黄石、宜昌、黄冈、荆州等。如该比例低于10%,如襄樊、荆门、咸宁、潜江等地,则不良率下降较为明显。
通过对授信金额与纺织工业产值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该指标较小,说明,当地的市场容量相对于我行授信金额来说较大,经办行在可供选择的目标客户的数量较多,或者说,我行市场份额相对较小或有上升空间且授信资产相对安全。 反之,授信与当地工业产值比例越高,则说明当地市场容量相对于我行授信金额而言一般,可供选择的目标客户较少,或者说,经办行未对客户进行有效筛选,我行授信资产质量存在不稳定因素,或直接表现为不良比例趋向高位。
由于以上采集的工业产值为1季度数值,如果折算成全年数据,则我行对某地区的纺织行业授信金额不宜超过当地全年纺织工业产值的%。
2、 地区亏损比例较高对我行授信资产有一定的影响
我行对纺织行业不良率为%。而我省亏损面为%,虽然,一个是金额比例,一个是亏损企业户数比例,但两者数据非常接近,说明在一个亏损面比较高的行业投放授信,其成功概率相对较小。武汉市、荆州、黄冈、宜昌四地亏损面高于20%,我行对上述四地的纺织行业授信不良率均高于30%,有的接近100%,例外的两个地方是:襄樊与荆门,襄樊亏损面为39%,荆门为32%,而两地不良率为0和%,非常接近上述两行的全口径不良率(%和%),说明在较差的市场环境中,如果仔细选择客户,精细管理,
10
-
严把准入关口,也可有效的控制授信资产质量,另外,结合授信金额与当地工业产值/资产的比例来看,襄樊与荆门两行在此比例上也维持在较低水平,说明上述两行对纺织客户进行了有效选择,并通过积极的贷后管理,有效的控制了不良的产生。
而另外一方面, 仙桃、潜江、孝感三地工业产值均较高,而亏损面低于20%,三地的纺织行业目前的授信资产质量也尚可(当然,在仙桃地区由于授信与产值比例较高,有集中性的风险已经在前文提及)。
在市场规模或容量方面,在企业较少而亏损面较高的如黄石、天门、鄂州地区,由于可供选择发展授信往来的企业较少,在此行业投入授信发生不良的比例也相对较高。从上表可以看出,如果我行授信金额与当地全年纺织工业产值的比例在%以上时,不良的发生概率较高,特别是当地的亏损面较高时,不良率呈现放大效应。
3、 纺织业中的服装子行业不良率高于其他行业产品
我行对纺织子行业中的服装行业贷款余额为万元,授信占比为: %,服装子行业占纺织业产值比例为:22%,我行对服装行业的授信占比与市场的产值比例基本符合。
但对服装行业授信的不良余额为:万元,服装业不良率为:%,占纺织业不良授信比例为:%,高于授信金额占比。而纺织业中棉、化纤纺织及印染精加工等子行业的贷款余额为:万元,不良余额为:万元,不良率为:%,小于服装行业不良比例。服装行业作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终端,对资金、技术、人才的要求要高于传统纺织业,其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更为激烈,目前,湖北的服装市场还是处于抄袭、模仿阶段,停留在原汉派服装基础上,全国知名品牌较少。造成我行对服装行业的授信不良率较高。
总结:我行有部分授信资产与纺织行业发展地区不完全相匹配,造成
11
-
在部分地区授信资产相对集中,部分资产的质量有向下迁徙的可能。同时,在亏损面较高的地区或市场容量有限的地区开展的授信不良率较高,纺织业中服装子行业的不良率高于其他子行业。
对纺织行业授信应与当地的市场容量保持适当的比例,并考虑当地的亏损面,对棉纺子行业的授信安全性相对高于服装子行业。
二、 湖北省纺织行业授信的资产质量状况与企业性质因素分析:
按照企业性质分类不良分布情况如下:
企业性质 不良金额 授信金额 该性质下的不良授信比例 股份合作制 股份制 国有 集体 联营 三资 私营 乡镇企业 一般企业 公共企业 8640 7848 6065 283 0 5558 6896 461 0 324 8650 56384 21611 403 2000 22431 22343 461 315 324 % % % % 0% % % 100% 0% 100% 占纺织的授信比例 % % % % % % % % % %
如从上表数据分析,则不良授信资产在纺织行业各类不同性质企业中均有呈现,在仅考虑一千万元以上授信项下各企业性质的不良率时,私营与股份合作制的不良率分别为:%和%,远高于其他所有制形式,但通过对分支行的问卷调查,较多的分支行表述
12
-
了如下观点:纺织行业授信应支持民营企业,与上述数据存在较大差异。为进一步了解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下的不良情况,现将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下的个案不良作一分析并探询影响体制改革成功的相关因素:
改制与私营企业表现出一定活力,但受改制的程度以及债务剥离因素影响较大。 1) 股份合作制:目前,荆州市奥达纺织有限公司以及湖北贤成纺织有限公司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授信余额分别为7690万元以及950万元,均为不良,这两家企业的授信即基本构成了该体制下的授信余额。股份合作制从其性质而言,即为国有企业改革初期所出现的一种所有制模型,即:所有原国有企业的员工均以安置费的形式转化为股份,即全体员工均为股东。荆州市奥达纺织有限公司改制时间为2001年,是由荆州市荆沙棉纺织有限公司改制成立的大型民营企业。通过对经办行的调查,该企业在改制时,即对人员进行了剥离,由原来的万人大厂瘦身为5000人左右的规模,其管理层持有占主导权的股份,应该说,其从国有向民营改革的过程中,基本上是转型成功的。
但普华永道在对其五级分类过程中认为:从企业偿还长期借款的还款能力衡量,其实际经营活动现金不能满足偿还到期贷款的要求。从负债水平看,公司资产负债比较高,近三年维持在65%-70%的区间,而公司短期偿债指标较差,流动比在左右,而速动比在左右,反映公司的快速变现资产严重不足。因此,普华永道根据该企业现金流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的理由,将其划入次级类。
从该企业在改制后的业绩表现来看,其销售收入有了一定的增长,资产负债率从2001年改制时的75%下降为67%,财务状况有一定的改善,较改制前有了较大的发展,对我行存量资产质量有改善作用。但由于在改制时,承接了一定的债务(含工行的8400万元以及我行的1600万元),造成其面对市场波动时,抗风险能力较差。而且在
13
-
加速发展时,对银行授信的依赖较为严重。从目前襄樊地区企业改制成功的经验以及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来看,转型是必须的,但所承接的债务是否合理,是否在企业承受的范围之内,是否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也是我行在追加授信时应着重考虑的因素。
2) 私营企业:目前,在私营企业中,主要不良户为黄石康达纺织有限公司,不良余额为6840万元。2000年,康达公司脱离了黄石康赛集团,并就我行债务与我行签订了债务承担协议,承担了原黄石康赛集团的老债务,且在债务结构上不对称,即固定资产多,固定资产借款少;流动资产小,流动资金贷款多;且在银行贷款与其对应足值抵押上也不对称,同时也形成我行贷款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不可或缺的部分。2004年普华永道认为康达公司“①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现金流量并不充足(流动资金短缺);②部分新贷款存在抵押物覆盖率不足的情况,且抵押物的评估价值普遍高估,抵押物不足值。担保人由于财务状况较差,也基本丧失了担保能力”的原因,全部被直接认定为次级类。但近几年企业还款能力明显增强。企业连续三年盈利,经营效益明显;现金流明显增强,2005年在我行存款长期保持在1000万元左右;银行借款大幅度下降,企业财务负担减少;改制4年来,企业在固定资产投入2200万元情况下,偿还银行贷款2636万元,企业生产经营仍保持正常,流动资产逐年增加。第二还款来源增强。对原有相同的抵押物降低了评估价,降低了抵押率,二是增加了抵押物。企业还款意愿较强,康达公司能主动及时偿还我行贷款及利息。
对上述两类企业的分析,可以看出,改制之后的企业与银行的配合意愿较强,没有脱离或更改主营业务。对于存量资产或改制企业承接的历史债务,希望通过一次性的清偿银行债务不具有现实操作可能性,如果通过温和的压降措施,有利于企业经过逐步
14
-
的消化历史包袱,有走出困境的可能,也为我行进一步新增授信促进合作,实现银企双赢打下基础。
目前,上述两家企业的资产分类在次级类,不良资产余额为14530万元,占不良余额的40%弱,如果通过重组/盘活升级,将有效的降低我行对纺织行业授信不良率。但另外一方面,如企业不能持续有效的改善其经营状况,在对此类企业追加授信支持时,应持慎重态度,充分考虑其历史负担及长短期偿债能力。
国有控股企业整体表现不佳
3) 国有及控股企业:目前,国有及控股企业授信金额为:万元,不良余额为:6065万元,不良率为28%,划分在可疑类的资产有4509万元,划分在次级类的有1550万元,由于更多的不良体现在可疑类,其资产质量以及可逆转可能性都较上述两家(黄石康达、荆州奥达)民营企业为差,如果考虑某公司的资产状况有可能从关注类向下迁徙,则国有企业授信整体堪忧。
股份制企业的发展受制于控股股东的经营理念
4) 股份制企业:股份制企业是以后改革的方向,但应重点考察其控股股东的性质以及相关经营理念。
在股份制企业中,如果大股东为国家持股,因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其高级管理层所追求的可能是账面利润的好看或者是规模与产值的扩大,在主业的变更与选择上有较大的随意性、盲目性、冲动性,对股东的回报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往往被忽视;如果控股股东为擅长资本运作的企业,则有可能以授信企业作为融资平台,为股东其他的项目提供资产,那么,对银行意味着资金游离于监管视野之外,资产质量转为不良的
15
-
可能性增大。以下对这两种情况以案例说明。
湖北永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湖北多佳股份有限公司不良余额为:1769万元以及4800万元,几乎为股份制类型项下的全部不良,从这两个企业过去以及现在的经营情况来看,都严重偏离主业,湖北永生(集团)有限公司从纺织企业转变为房地产企业,我行2000万元贷款用于“包头光彩国贸大厦”项目的建设,目前主楼与副楼已全部封顶,开始销售,该集团拟打算以该楼的销售款来偿还我行贷款。而多佳股份经过数次主业变更,从纺织行业变更为教育行业,现在又转为珠宝行业,拟通过重组改善经营状况。
在股份制企业中,有偏离主业方向的还有两家公司,虽然,目前两户依旧在关注类,但向下迁徙的可能性较大。
在上市公司方面,情况也不乐观。由于中国股市的特点,上市公司往往变成大
股东的提款机,所谓重组、从母公司或关联方购入所谓优质资产,均变成了现金的流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往往并不关心公司的远期发展前景,同时,由于从原有单一国有持股演变为公众持股的企业,高级管理层并不实际拥有该企业,导致高级管理层对企业的经营、投资随意性较大。
在此类分类中,还有某股份有限公司也曾为其大股东输出大量资金,购买大量不良资产。
虽然,股份制企业是以后改革的方向,但要着重考核其实际控制人是国有企业,还是相关法人,或某些自然人以及这些实际控制人的经营思路,在对实际控制人无法了解或无法有效控制其转移资产时,应慎重介入。
总结:虽然,从目前的五级分类情况来看,私营、民营企业不良率要高于其他类型企业,但此类型企业呈现一定程度的活力,并有改善之可能。
16
-
但对改制或私营、民营企业授信时,要同时注意企业的改制程度、债务负担、主营变更等多方面的因素。对股份制企业的实际控制人的经营理念要严加考察。
三、 授信质量与借款人的财务指标分析
根据相关尽职与评审报告中所能提供的财务数据,基本为资产负债率以及相关销售收入与利润情况,为便于对不同企业进行比较,在此处主要分析资产负债率以及与销售收入相关的总资产周转率这两项指标进行分析对比,而由于企业经营品种的不同,在其他财务指标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此,不作分析。 (一) 资产负债率
由于纺织行业面临的技术改造比较频繁,如果一家企业1-2年不进行技改,则该企业的竞争力将逐步下降,银行在对企业技改予以新增授信时,既要考虑企业的市场竞争需要,同时,又要降低银行授信风险。银行在对企业的投入程度是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对银行投入授信的比例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也可反应企业可供抵押的资产状况,当负债率高过50%时,可供抵押银行的资产可能更多的反应为不易变现的机器设备等抵押物,相反,在纺织行业在扩大产能时,如果依旧保持在50%以下的负债率时,其对市场的变化承受能力也显著提高。
在新增授信时,考核企业资产负债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综合考虑:1)企业资产或增资扩股的真实程度 2)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低程度,3)所进行改造/扩大生产规模是在其原有产业基础上的升级还是一个与原有产品存在较大差异性,4)企业所进行的技改项目的资产负债率。
17
-
1) 了解企业增资扩股的具体形式。
目前,有较多的企业,采取评估增值的方法来扩大、虚增资产规模,或以设备估价的方式进行增资扩股,当然,在部分企业改制之初,有贱卖国有企业资产的可能,但并不意味着评估增值计入财务报表合乎会计制度,如该评估价值与市场价格有较大差异,银行在评估企业资产与负债情况时有被误导的可能。
2)
剔除无效资产后,资产负债率在50%以下的纺织企业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为了解纺织企业与我行不良授信的关系,将通过省分行进行年审的37个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明细及授信余额按资产负债率有低到高排列如下。虽然,不是全部企业,但也可见一斑。
企业名单 湖北洁丽雅 天门市昌丰 潜江晶鹏 华卫纺织 仙桃市通联 湖北雅比 枣阳市万通 湖北裕波 成功制衣 蕲州棉纺 枣阳丝源 银城纺织 钟祥维新 咸宁华欣 宜城雅新 石花纺织 宜城万众 宜昌佳润 襄樊新襄棉 资产负债率 % 16% % % % % 27% % % 35% 35% % 36% 36% 36% % 40% % 42% 五级分类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关注 关注 正常 正常 正常 关注 正常 正常 关注 次级 正常 金额 2000 1380 600 0 0 1790 1000 1200 0 0 2813 110 288 1620 800 2400 500 企业名单 湖北孝棉 湖北多佳 湖北美岛 荆州新联 武汉爱帝 湖北赛尚 黄石康达 荆州市津宏 天化麻业 迈亚 天门时装厂 湖北光富 荆州市奥达 联亮纺织 光益纺织 3506 荆州市天和 资产负债率 45% 46% % 49% 50% 52% % 54% 56% % 59% 61% 69% % 74% 80% % 五级分类 正常 可疑 正常 可疑 关注 正常 次级 可疑 正常 关注 正常 正常 次级 正常 正常 可疑 关注 次级 金额 4800 1500 870 6000 500 6070 283 40 21800 0 3300 7690 2500 2500 1800 300 1960 湖北美春 91%(71%) 从上表可以看出,资产负债率高于50%的企业有14家,有5家企业出现不良,资产负债率低于50%的企业有23家,有3家企业出现不良,这3家企业分别是宜昌佳润纺织有限公司和湖北多佳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佳润的总资产为10213万元,而在资产中,
18
-
有1963万元的预付帐款,账期长达1年多,其主要原因是2003年10月17日汇款2350万元到新疆阿图什阿扎供销贸易有限公司购棉花,因供方履行合同不力,只发了价值350万元的货物。该笔合同交易已被定性为新疆阿图什阿扎供销贸易有限公司诈骗,此案正在审理中;从此可以看出,该笔预付款极有可能形成损失,若扣除该笔资产,则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将上升为52%,另外一家,湖北多佳股份总资产为65098万元,资产负债率为46%,但其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合计为23989万元,为其控股股东西安开元系企业大肆占用、侵吞上市公司资金的结果,若剔除该数值,则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将上升至%,从这一点来看,该企业的授信资产存在较大风险。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剔除无效资产后,如资产负债率低于50%,我行授信资产相对安全,企业也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可以作为我行维持/新增授信的对象。有些企业即使资产负债率低于50%,由于存在一些根本无法参与到生产活动的无效资产,则在授信时,应持谨慎态度。
3)
新建项目的资产负债率
在对企业新建项目提供授信支持时,不仅要求其资产负债率低于50%时,而且同时,应要求其新建项目的出资额也应达到50%的比例,再以湖北多佳股份的项目贷款的不良予以分析:“借款人的项目贷款是2001年该公司实施“远红外多功能针织面料及制品”项目时申请的贷款,该项目原计划总投资13719万元,其中银行贷款9603万元,即固定资金贷款6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3603万元,企业自筹4116万元,鄂州分行于2001年6月29日、2001年12月17日分别为该项目发放国债专项贷款6000万元;后根据对市场的预测,公司将该项目第一期投资规模缩减为2200万元,主要用于购买进口设备,设备均已到位安装调试完毕,鉴于该项目市场需求萎缩,企业自筹资金尚未完全到位,投资规模进行了缩减,企业未能达到预期的效益,目前该项目
19
-
已停建。鄂州分行根据省分行要求,于2002年4月4日和22日将该项目资金贷款收回4000万元,目前该项目贷款余额为2000万元,将于2006年6月29日到期,预计无法按期偿还。 针对该公司的经营现状,鄂州分行在2005年初,对该公司贷款采取了逐步压缩的授信政策,加大了清收的力度, 2005年7月9日已收回200万元保证贷款,在积极督促借款人筹措资金偿还我行贷款本息的同时,要求借款人增加其他抵押资产,从而降低贷款抵押率。”从上述记录可以看出该笔中长期贷款逐步形成的过程,在暂时不谈及对市场的判断,也不谈及该项目是否属于借款人原经营品种之上的升级还是另起炉灶,仅从资产负债率这点来看银行授信有主动转化为被动的过程,在筹备之初,所需的授信比例为69%,而后由于企业自筹资金未到位,我行投入的2200万元用于购买机器设备,而借款人未按计划出资。那么,即使当时多佳的资产负债率低于50%,但该项目的资产负债率高到完全依靠银行授信资金予以建设,对借款人缺乏约束力,在最初对市场的判断和预期收益时,如果借款人出资比例较小,其对市场的预测盲目性和随意性更大。尤其,借款人在以所谓的机器设备或不能支撑该项目的长期发展的资产作为出资部分时,银行被借款人所抛弃,或放在次要地位的可能性趋大。而且,在市场发生变化时,借款人更愿意直接放弃该项目,对企业的约束力降低,项目的成功概率较小。因此,在考察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时,要综合考虑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率以及该项目借款人的出资比例,以及出资形态。对于纺织企业的改扩建项目,由于纺织行业的利润较低,建议应要求借款人出资比例达到50%附近的水平,以控制借款人不合理或不顾自身实力的投资冲动, 并能保证项目按计划顺利进行。
(二) 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通过考察该指标能较为有效的了解目前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目前,在民营企业中,有意隐瞒
20
-
利润、刻意调节经营情况的情况比较普遍,但销售收入的隐藏或放大在操作上一般而言具有较大的难度,也会面临税务部门严厉的惩罚。因此,通过了解企业的销售收入以及总资产周转率,能够切实判断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营运能力、有效资产比例,未来的发展潜力。该指标也是正确判断与修正企业真实资产负债率的有效工具。
还是通过对上表中省分行进行年审的37个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进行分析,7家不良授信户的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 佳润 多佳 3289 新联 康达 津宏 奥达 3506 美春 平均数 销售6578 收入 4004 15000 2834 26761 19027 4200 10211 总资10213 65098 3355 19999 2227 43825 21931 4500 21393 产 周转 率
另30户正常类与关注类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
企业名天门时装厂 成功制衣 湖北雅比 仙桃市通联 天门市昌丰 华卫纺织 企业名湖北洁丽雅 宜城雅新 银城纺织 咸宁华欣 枣阳市万通 联亮纺织 企业名光益纺织 荆州市天和 宜城万众 枣阳丝源 潜江晶鹏 蕲州棉纺 企业名钟祥维新 湖北孝棉 武汉爱帝 石花纺织 湖北赛尚 襄樊新襄棉 平均数 迈亚 企业名天化麻业 湖北光富 湖北美岛 湖北裕波 单 周转率 单 周转率 单 周转率 单 周转率 单 周转率 21
-
从以上两表可以看出,正常类、关注类资产的总资产周转率明显高于不良资产项下的周转率,且在正常类与关注类项下的周转率低于1的企业,其向下迁徙的可能性较大。
通过对以上企业总资产与周转率的比例关系可以看出,当企业的总资产逐步扩大时,其周转率呈变慢趋势,这一点也符合边际效应递减的经济规律,即:企业规模后一次的同质扩展的效果即销售收入的增长将较上一次的效果为差。对比分析:资产规模在1亿元以下的总资产周转率为次,而资产规模在1亿元以上的总资产周转率为:1次。那么,一方面企业总资产的扩大对于企业的地位、竞争能力都有一定的改善,但随着总资产的不断扩大,其销售收入的同比增长将变得困难。但周转次数大于1是非常必要的,从上表中,可以看到当周转次数小于1时,授信资产出现不良的比例较高。即使尚未成为不良,但其各种不利因素有可能促使此类资产向下迁徙。同时,在周转率小于1时,该企业的资产有可能不实之可能或存在较多的无效资产,该部分资产在计算资产负债率时应予以扣除。
因此,在选择纺织类客户进行授信的时候,当其总资产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应着重其总资产周转率要高于同业水平,在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如果一个小企业缺乏快速增长的销售渠道,则其生存概率较低,意味着银行授信资产损失概率偏高。而当该企业的资产规模达到较高水平时,对其新增授信可适当放宽该周转率,但参照目前我行授信客户标准以不低于1为宜。
总结:在对纺织行业授信时,资产负债率应要求低于50%,总资产周转率不低于1。
22
-
四、 担保的风险分析
经核对各类担保项下明细,发现有部分归类不准确,如:质押放款项下有部分信用证打包项下垫款,根据总行的规定,信用证项下打包放款,应视为信用;而在信用放款中,有部分票据贴现应归入质押放款。经调整后的数据为:
担保方式
贷款余额 正常
关注
不良小计 不良率
5157 1155 0
次级 % % %
可疑
损失
0 0 0
保证放款 汇总 抵押放款 汇总 信用放款 汇总 质押放款 汇总 总计
42455 10170 27128 3026 9605
1871 9605
0 0
3490 1667 0 0
79847 16808 33274 29765 % 17813 11953
0
0 1155
134934 38455 60403 36077 % 21303 13619 1155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质押放款主要是办理票据贴现,可暂不列入分析范围。不良率最高的为信用放款%,抵押放款项下为%,保证项下不良率较低为%,主要担保方式为抵押与保证方式,占比分别为:59%和31%,以资产作为押品的抵押放款不良率高于保证放款。这一点也与我行不良资产的整体情况相吻合,即:办理抵押的授信比例高,同时,而不良率也较高。但通过对保证类放款的各案分析,发现:XXXX以及YYYY分类虽然在关注类,但已经有向下迁徙的可能,保证项下的不良率将接近NN%,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在具体考虑对某一项目所要求的担保形式时,应倾向于抵押而非保证,除非担保单位具有较强的实力。
以下对我行目前的担保形式以及变现时可能存在的问题作简要分析: 1、 抵质押物的构成:
我行对纺织行业授信时的抵押资产基本为:土地、房产、机器设备。只有一家授信对象用棉花仓单质押,分类为正常类。该方式主要问题是仓单价值以及库存的真实性。
在以土地、房产、机器设备作为抵押物时,各分支行在上述抵押物的构成比例方面差异较大,具体表现为:我行长期给予支持的客户未将我行授信资金所形成的资产抵押我行,而是以其在其他银行继续融资;有些户头则完全以机器设备作为抵押物,按照
23
-
我行对抵押率的规定,完全无法覆盖授信资产;另外在机器设备的价值计算方面,虽然,各行均以纺织设备作为抵押物,但由于在确认设备系通用还是专用设备以及在新旧判断上掌握的尺度不同,造成抵押率从10%-30%的计算均有发生,极端的个案是有的设备抵押率高达96%。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各分支行在对待抵押资产的态度与标准有较大差异性,与当地的信用环境以及分支行的贷后管理水平相关联。二是在支持业务发展时,有降低授信标准或迁就客户的行为,当然,也有部分因为客户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银行与客户间不平等的地位所造成。三是在历史遗留问题方面,尽管作出了努力,但限于客户的资产状况,改善有限。
2、 抵押物的瑕疵对抵押效力的影响
经对抵押物的分析,发现部分抵押物的法律手续存在瑕疵,如土地抵押我行,而对企业在土地上的上盖物的建设缺乏监督,上盖物未抵押我行。在某些个案中,虽然按照土地评估价并加以折扣后可以覆盖我行授信,但由于土地使用权的年限以及出让金等问题,造成抵押物实际的不足值。
3、 评估价值过高
以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公布的工业用地的地价作为标准来看,大部分的土地评估价格基本与当地的工业用地价格基本相符,但也有部分土地的评估价值高出当地工业一级用地地价的40%-62%。
4、 保证项下的风险构成
从采用保证作为担保主要方式的企业整体来看,担保方的信用评级、资产规模、
24
-
销售收入等方面基本在被担保方以下,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虽然,这些提供担保的单位仅对授信的部分金额予以担保,但由于大部分担保单位由于实力较弱,而且也基本为纺织行业的客户,在市场风险面前,可能先于被担保单位倒下。
在个案中,我行对担保与被担保方均提供授信,从实质上来说集团为子公司提供的保证对我行而言是信用方式,相当于该集团公司以一份资产换取了两份授信。
5、 抵押物的足值对转化不良有促进作用,而不足值对借款人的约束力度不够。
即使以正常类的企业进行同比分析,发现当抵押物不足值或以机器设备作为抵押物时,企业的配合意愿显著降低,即使我行授信占比最大,但企业在存款、结算(特别是有较好收益的国际结算业务)流失程度非常严重。如:我行对某公司从弱小扶持到壮大,该公司承诺抵押我行的土地一直以各种理由予以拖延,在要求该公司将部分出口业务交由我行叙做时,该公司要求我行提供打包放款予以支持,而未考虑我行的授信份额以及对其的支持力度。
五、 授信品种
根据2006年3月31日的清分台帐,对纺织行业的固定资产贷款余额为:万元,不良余额为万元,不良率为:%;流动资金贷款余额为:万元,不良余额为:万元,不良率为:%;贸易融资项下(从清分台帐的数据来看,仅指进出口押汇)余额为:万元,不良余额为0,但如果对贸易融资项下的打包放款803万元授信情况分析,则几乎全军尽墨,且全部集中于一家分行。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对纺织行业的固定资产贷款的不良率要高于流动资金贷款的不良率,对企业固定资产贷款方面的授信需求宜谨慎。
25
-
而关于纺织行业贸易融资项下的授信,宜从两方面给予分析,一方面要考虑目前贸易融资的开展力度不够,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在信用证项下打包放款的风险防范问题。 (一)关于贸易融资的推广与应用
1、 我行在此项业务开展力度不够,在提供授信时,对企业的要求与约束性条件较少,造成客户在国际结算业务方面的流失。同时,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企业认为:在出口业务中,国外信用证的结算周期较长,对货款的账期要求较高,在外销与内销的价格方面,也无明显区别,为考虑资金的周转速度,不如与国内企业以现款现货或以较短的账期来减少对流动资金的压力,从企业的角度考虑也不失为一种思维方式,在另一方面,则说明企业对国际结算的产品了解不是很全面,对于通过办理押汇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方面不甚了然,这与产品的推介力度有一定关系。
2、 由于湖北省纺织企业的外向度相对于沿海地区较低,更多的是将初级产品销往广东、浙江地区,在贸易融资方面的需求并不如沿海地区旺盛,体现的是对流动资金贷款的需求远高于贸易融资的需求,我行提供贸易融资的对象多为单纯出口性企业,在满足企业综合性需求方面,在贸易融资方面更多的考虑是一种收益来源,而未将国际结算作为控制企业资金回流的有效手段。 (二)信用证项下打包放款的风险
对纺织行业办理信用证项下打包放款有别于一般贸易,在收购、生产环节要投入更多的监管精力。从部门职能而言,需要公司部门、国际结算部门、风险部门共同配合,而不能仅仅依靠国际结算部门。由于贸易摩擦以及各种限额措施,应着重考察出口地区的贸易纠纷情况以及国外客商的信用程度。对货权的把握非常重要,对于有软条款以及无法控制货权的结算方式谨慎介入。
26
-
六、 企业规模
在企业规模方面,从清分数据来看,不良率从低到高依次为:大、中、小型企业,分别为%,%,%,大型企业的不良率低于中小型
贷款 不 良
企业规模 余 额 正 常 关 注 小 计 不良率 次级 可疑 损失 大 汇总 中 汇总 小 汇总 总计
16000 4520
96853 27995 41993 26865 17025 9924 2409 4692 134934 38455 60403 36077
21056
0 950 3570
0 18486 8379
1867 1670 1155 21303 13619 1155
但通过对明细核对,发现企业规模填写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出入。从企业规模进行比较,由于分类的不准确而与实际情况有部分差异,因此,无法对企业规模的大小对不良的影响作出准确判断。但通过对企业的抽样调查和对支行的问卷调查,发现由于纺织行业的技术更新较快,即使,同样规模的企业,由于采取设备的不同,其生产率也呈现差异,一个较小的厂家也可能由于技术的进步,而在生产成本具有相对的优势,而对于那些外向型企业,由于销售渠道稳定,即使规模不大,也同样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对大型企业对比分析:虽然仙桃毛纺与湖北孝棉资产规模均在5亿元以上,均为大型企业,仙桃毛纺资产规模还在湖北孝棉之上,但销售收入尚不足湖北孝棉的一半,授信资产分类为关注类。从以上可以判断,企业规模对授信资产质量的影响并不明显。
第三部分 授信不良形成原因分析
通过第二部分对影响纺织行业授信资产质量的因素分析,湖北行纺织行业授信不良形成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7
-
一、 湖北省纺织工业规模较小,我行对部分地区的授信投入过高,有集中
度风险。
目前,湖北省纺织行业与沿海地区相比,工业产值以及企业规模均处于较低发展水平,虽然有部分地区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在某些子行业中部分企业有了一定的竞争力,但由于市场容量小,可供选择的客户有限,我行对湖北部分地区或个别企业的授信比例还是远远超过了当地经济或企业的发展速度。从目前来看,由于集中度产生的风险尚未完全暴露,但这有可能是制约我行提升纺织行业授信质量的最直接的因素。
二、 部分历史原因形成的不良对资产状况有较大影响
在不良贷款中,有14500万元为改制企业承接债务而形成(有部分是改制后为配合原固定资产贷款而逐步新增流动资金贷款所形成。),占不良比例为:%,对这部分应客观看待,一方面,改制企业承接我行老债务有助于我行维护债权,而另一方面,企业的债务负担明显偏重。从企业目前的经营来看,其改制后的效果逐步显现,对待此类企业宜采取温和压降的手段,有利于不良的转化,并降低我行对纺织行业授信的不良率。同时,如企业步入良性发展通道后,对此类企业维持一定的市场份额也是必要的。
纺织类上市公司的授信客户主要为:多佳、迈亚、美尔雅。在过去对上市公司配股与增发管理较为宽松的中国股票市场,上市意味着可能会有更多的资金来源,如贷款无法偿还,上市公司可通过配股、增发圈钱偿还银行贷款,随着证券市场监管的日趋严厉与成熟,在以往指导思想下发放的贷款逐步演化为不良。上述三个公司都曾在主营业务外涉及多种经营,但效果均不理想,同时,他们也都有被大股东抽取资金的经历。在失去融资渠道后,所开展的项目难以为继,其中,多佳4800万元可疑贷款占纺织行业不良的13%,而迈亚与其母公司仙桃毛纺合计约37000万元的关注类贷款占纺织行业
28
-
关注类的63%。以上客户资产质量的变迁对我行纺织行业的资产质量有较大影响。
三、 授信投向与项目选择缺乏方向性
我国纺织工业一直走粗放型增长的发展道路,.区域结构趋同。自80年代以来,我国纺织行业的区域分布明显出现由大中城市向县城乡镇、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纵深地区的转移,从而发展为分散与集中结合的区域分布格局。然而这种转移并非是纺织生产能力的空间位移,而是按照只迭加不减少的反常轨道运行,结果造成低水平生产能力在各类区域均有配置,空间结构趋于雷同,其中以棉纺织尤为突出,规模小的企业偏多。
因此在客户选择方面,应该为市场营销提供了一个客户范围空间以及客户授信的准入标准以及授信条件。在选择客户时,对可以合作的客户予以筛选与分类,分层次、有步骤的推进营销工作,将拟授信客户分为战略合作(长期合作)、临时性合作,确认可以合作的最高限额以及所打算占有的市场份额。而有些分支行在对纺织行业客户选择时,一是未针对当地的市场容量,二是对企业未加甄别,对企业的经营意图以及实际控制方未予以详细了解。三是在对企业提出的具体项目上未考虑企业自身的承载能力以及对该项目的驾驭能力,在市场发生变化时,银行缺乏应对手段。
从纺织行业整个流程与分类来看,各个子行业的细分比较明显,如果一个企业希望扩大自身的规模,试图占有其上下游的利润时,因纺织行业的细分程度较高,则意味着企业在相对陌生的领域将面临较高风险,对银行来说,此时意味着应提高授信标准,并不能以其在纺织某子行业的成功来降低授信标准,当一个企业的产品越接近消费者,或产品档次倾向于满足高消费群体时,其成功的概率偏小。而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更多的倚赖于银行授信来完成其宏大设想,银行的授信往往演变为风险投资。
29
-
四、 贷后管理松懈
贷后管理始终是湖北行的薄弱环节,如未跟踪企业的资金流向,对企业的资金回笼要求不够,游离在其关联企业间,对应予以落实的批复条件未严格执行,如抵押的落实、结算、存款指标的要求。在个案中,由于经办行对企业购销合同条款审核的不细致,同意资金划出,为诈骗提供了可乘之机。
五、 授信品种的选择
我行固定资产贷款正常类余额约为12000万元,不良余额约为13791万元,关注类为16000万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行对纺织行业的固定资产贷款情况不理想,对于纺织行业的技术改造成功率较低。
虽然,在贸易融资的品种中,打包放款相对于其他品种,有较高的收益水平,期限也较其他品种为长,在业绩考核方面,有着诱人的一面,但由于打包放款实际为信用放款,如果将打包放款演变为流动资金贷款用于企业的日常经营周转,则丧失了贸易融资的意义,因此,在授信品种的选择方面,如果企业所需要的是流动资金需求,则不宜以打包放款这种临时性的收购贷款来代替,逃避担保的付出、短贷长用是错用打包放款品种的主要风险。
六、担保的弱化
担保作为第二还款来源,可有效的覆盖授信的风险暴露。目前,我行纺织行业授信中的担保主要问题是:抵押物的构成比例不恰当,不易变现的机器设备较多;部分资产评估价值超出市场价值;抵押物存在瑕疵;保证单位实力偏弱;关联及我行授信客户提供担保,对我行而言实为信用。
30
-
第四部分 对纺织行业新增授信的建议以及对存量管理的看法
一、地区政策
湖北省的纺织行业与沿海发达地区有较大的差距,也是湖北省整体工业在全国的地位缩影,因此,对纺织行业的投入要与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对各地的纺织授信要量力而行。要注意当地的纺织工业发展水平以及其占全省的产值比例。控制并压缩在具有较高授信集中度的地区的授信份额,适当增加工业产值排名靠前的地区授信比重。但建议:授信金额拟不超过当地全年纺织工业产值的%。
二、客户政策
对国有企业以及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应谨慎介入。加强对股份制企业实际控制方的了解。对于改制企业,要重点考察其改制程度与债务负担,对于债务负担较重且资产负债率超过50%的改制企业,不宜新增。应着重考察企业领导人的经营理念、财务管理能力、持续发展与经营的思想等方面。
三、品种政策:
对于纺织企业在固定资产贷款方面的需求宜慎重考虑,应着重满足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对于固定资产贷款需求,应考察企业过去技改的结果,并评估企业是否在原有基础上扩大生产,是否偏离主业。应在满足下列条件时予以考虑:1、整体资产负债率不高于50%,2、总资产周转率大于1,3、新增项目的资产负债率不高于50%。 4、与原主业方向一致。
31
-
在贸易融资方面,可努力开展,但应防止企业假借贸易融资的名义变相用于流动周转。
四、财务指标:
需要对客户的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甄别,对无效资产、虚增资产、无法实现的销售收入在计算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时予以扣除。
对于资产负债率高于50%,总资产周转率低于1的企业以不新增为宜。
五、担保
担保方式宜采取资产抵押方式,同时,抵押物以土地、厂房易于变现的资产为主要构成部分,以达到权利价值的80%至90%为宜。应避免抵押物的瑕疵对我行债权的影响。对于第三者保证,应要求担保方的信用评级、综合实力要高于被担保方。
总结:以上对纺织行业的目前发展状况、影响授信资产质量的因素、不良的成因作了简要分析,以期对纺织行业存量与增量的授信管理提供相关建议。文中不妥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参加人员: 喻隆斌 陈明 魏奇
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