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XX 项目管理表格 技术交底书 Ⅳ 部位名称 钢支撑班组 钢支撑 表格编号 CSCECJQ-TD-B20604 工程名称 交底等级 接受单位 一、工程概况 中国XX股份有限公司YY高铁JQGTSG-UU标段 工序名称 钢支撑的加工、安拆 日期 2016.05.05 新建SS至VV高速铁路站前工程JQGTSG-UU标段EE机场隧道起讫里程DK290+250~DK292+650,长2.4km,其中DK292+175~DK292+235为暗挖段(60m),其余均为明挖(2340m)。 明挖段基坑采用“三道支撑+一道倒撑”的支撑体系,钢支撑间距3.2m。 钢支撑采用φ609mm壁厚12mm的钢管。钢支撑由固定端、标准节、活络端组成,其中固定端长度有0.3m、0.2m两种,中间标准节有0.5m、1m、1.5m、2m、4m、6m六种,活络端长度1.28m。管节之间采用法兰盘+高强螺栓连接,其端部(仅一端)设预加轴力装置,钢支撑构造如图1-1所示: 图1-1钢支撑构造图 二、施工机具准备及材料要求 (1)所用钢支撑、高强螺栓、楔块、托架等钢材必须出具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其它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 (2)钢材进场后需进行报验,待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钢材须分类堆放整齐,做到上盖下垫,下垫300mm。待检钢材与检验合格钢材分开堆放,并用标识牌标明。 (4)钢材不得有裂缝、锈蚀、斑痕、变形,其断面尺寸和机械性能应该符合设计要求。 (5)电焊条必须采用E43系列碳钢结构焊条。焊条严禁露天过夜存放。 (6)钢支撑施工需投入的机具有:25t吊车1台、氧气及乙炔1套、电焊机4台、油压千斤顶1套、轴力计。 三、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1)提供钢支撑的材质证明、试验报告及高强螺栓、楔块、托架的材质证明; 2)检查钢支撑的连接质量,主要检查项目是:螺栓扭力、焊接质量。 3)对油压千斤顶进行标定,吊车进场报审验收。 4)对测量器具进行检查、校正。 5)做好轴力计安装、监测初始数据的收集准备工作。 (2)施工方法 1)工艺流程: 2)施工方法: 1、钢支撑拼装 ①、钢管在现场预先拼装的长度,应根据基坑宽度净距来确定。钢支撑由固定头+若干中间管+活络头拼接而成。 ②、钢支撑通过大六角头M24高强螺栓进行连接,螺栓性能等级8.8级。螺栓连接时一定要加弹簧垫圈并用扭力扳手上紧。 ③、螺栓连接采用一正一反交错连接,这样保证两个法兰盘起到相互主动挤压的作用。 2、钢支撑的架设 ①、钢支撑安装紧随挖土进度进行,基坑开挖和支撑安装紧密配合,严格按照“时空效应”理论,随挖随撑,先撑后挖。 ②、钢支撑安装采用1台25t吊车整体吊装,支撑吊装采用两点起吊,在吊装过程中必须保持支撑平稳、无碰撞、无变形。 ③、钢管支撑吊装到位后,先不松开吊钩,将支撑两端放在钢牛腿上,用人工辅助将支撑调整到设计位置后再将支撑临时固定。对因围护桩施工误差造成支撑的端头不能与钢围檩面紧密接触处,必须在围檩面与支撑端头之间加设钢板垫块,以确保支撑轴向受力。 ④、钢支撑吊装时注意基坑同一侧活络端与固定端交叉间隔布置。 3、施加预应力 ①、钢支撑吊装到位,不要松开吊钩,将活络头子拉出顶住冠梁或钢围檩,再将2台100t液压千斤顶放入活络头子顶压位置,为方便施工并保证千斤顶顶伸力一致,千斤顶采用专用托架固定成一整体,将其骑放在活络头子上,接通油管后即可开泵施加预应力,预应力施加到位后,在活络头子中锲紧垫块,然后回油松开千斤顶,完成该根支撑的安装。施加预应轴力时应设专人旁站监督,作好记录备查。 ②、千斤顶施加预应力时,各道支撑预加轴力值见下表: 钢支撑轴力表(标准值 kN) DK290+250—DK291+600 支撑道数 第一道钢支撑 第二道钢支撑 第三道钢支撑 设计轴力 862 862 862 DK291+600—DK292+096 支撑道数 第一道钢支撑 第二道钢支撑 第三道钢支撑 设计轴力 788 788 788 DK292+096—DK292+650 支撑道数 第一道钢支撑 第二道钢支撑 第三道钢支撑 设计轴力 1008 1008 1008 预加轴力R 504 605 706 预加轴力R 394 473 552 预加轴力R 431 517 603 压力表读数:P=-2.88857+0.07026R ③、施加预压轴力时应注意保持两个千斤顶对称同步进行。 ④、千斤顶的压力应分级施加,分别为预加轴力的50%、80%、100%,每级轴力的施加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使得支撑体系产生的瞬间弹性应变得以充分释放。施加每级压力后应保持压力稳定10min后方可施加下一级压力;预压力加至预加轴力规定值后,应在压力稳定10min后,方可按预加轴力值进行锁定。 ⑤、当预加轴力达到设计预加轴力时,再次检查各连接点的情况,对节点进行加固,待预加压力稳定后锁定,在活络头中锲紧钢楔并焊接牢固,活络头锲入钢楔的空隙不得超过70mm,每级压力施加完毕,在活络头中锲入36mm厚钢楔(钢楔共分三块,锲入时前后两块为三角形,分别从上、下方向锲入,中间一块为平行四边形)。 ⑥、由于轴力施加钢支撑的连接螺栓会产生预拉力损失,因此在轴力施加过后要进行二次复紧螺栓。 4、预应力复加 随着下道支撑预应力的施加,上道支撑的应力可能会减少,所以必须根据设计要求,钢支撑必须有复加预应力的装置,每次下道钢支撑预加力时,根据墙体水平位移监测数据值或支撑轴力严重损失,决定是否适量增加预应力以控制变形。 5、钢支撑拆除 ①、钢支撑拆除条件:仰拱砼强度达到100%后拆除第三道钢支撑,侧墙砼强度达到100%后拆除第二道钢支撑,拱顶砼强度达到100%后拆除第一道钢支撑。 ①、用液压顶在活络端处进行加压,加压的同时注意观察,钢楔处出现缝隙时立即停止加压。 ②、取出钢楔,液压顶进行减压,减压应缓慢进行,同时严格观察支撑和基坑的变化,如没有异常情况出现,减压至可取出液压顶为止。 四、技术要求 (1)对于变形的钢支撑禁止使用。 (2)轴力计按照设计位置进行安装。轴力监测每日一次,并详细记录。 (3)钢管横撑的设置时间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时应分段分层,按基坑开挖深度及开挖时间架设钢支撑。 (4)基坑开挖过程中要防止挖土机械碰撞支撑体系,并注意不得在支撑上加载,以防支撑失稳造成事故。 (5)所有支撑连接处,均应垫紧贴密,防止钢管支撑偏心受压。 四、质量标准 钢支撑的安装允许偏差符合以下规定: ①支撑轴线竖向偏差:±30㎜; ②支撑轴线水平向偏差:±30㎜; ③支撑两端的标高差和水平面偏差:不大于20㎜和支撑长度的1/600; ④支撑的挠曲度:不大于1/1000; 五、质量保证措施 (1)钢支撑进场应对外观质量进行验收。支撑钢管表面应平整、无严重锈蚀;支撑管段平直、无弯曲现象;支撑法兰应平整、垂直,螺孔无损伤;支撑活络端应完整、无损;管壁拼缝焊缝饱满、完整。 (2)钢支撑在安装前,应在坑边地面进行拼接,拼接质量应经监理验收:拼接严密、螺栓无松动、无缺少,支撑偏心方向正确。 (3)钢支撑架设时应根据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并应对千斤顶的油压进行记录。 (4)每道支撑安装后,及时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预应力施加至设计要求加钢楔顶紧后,方可拆除千斤顶。 (5)支撑下方的土在支撑未加预应力前不得开挖。 (6)考虑所加预应力的损失,对施加预应力千斤顶的油泵装置要经常检查,使之运行正常,所量出的预应力准确。 (7)施加预应力时,要及时检查每个接点的连接情况,严禁支撑预应力施加后产生偏心受压。 (8)钢支撑安装必须确保支撑端头与钢围檩均匀接触,并设防止钢支撑端部移动脱落的构造措施。 (9)钢管支撑接头采用法兰与螺栓连接,螺栓必须拧紧,并进行复拧,钢管下半边的螺栓不得遗漏。 (10)所有电焊连接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焊缝饱满,焊缝高度不小于10mm,电焊渣及时敲除。 六、安全保证措施 (1)所有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合格的安全帽,系好下颚带,锁好带扣。 (2)施工现场内不得打赤膊、打赤脚,不准穿拖鞋、高跟鞋。 (3)钢支撑架设时的设备、人员资质必须先报验,合格后才能进场投入使用; (4)钢支撑吊装前必须先检查钢丝绳、吊钩、吊具等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吊装前必须试吊,钢支撑吊装区域内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吊车旋转半径内及吊物下不得站人。 (5)钢支撑安装危险性较大,操作前不得喝酒,严禁酒后作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严禁疲劳作业。 (6)未经施工负责人批准,不得任意拆除架子设施及安全装置。 (7)严禁在冠梁、钢支撑上行走、停留、作业。 (8)吊车施工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看清周围,防止撞到人电线等物体。 (9)型钢、支撑等长构件起吊时必须拉好缆绳、加强指挥,避免因惯性等原因发生碰撞事故。 (10)吊车司机、指挥、电焊工、电工必须持证上岗。 (11)钢支撑安装与挖土同时进行,必须特别注意安全;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挖土机回转半径内,挖土机与吊车停放位置应尽量避免回转半径交错。 (12)经常检查起吊钢丝绳损坏情况,如断丝超出要求应立即更换。 (13)夜间进行钢支撑拼装时,基坑内及地面作业场场上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14)起吊作业安全是重中之重,必须设置专职起吊指挥人员。6级以上大风禁止起吊作业,不得重叠作业,起吊钢支撑过程中,人员设备应撤离至安全区。 (15)氧气乙炔瓶必须分开摆放,最小安全距离不小5米。 (16)坑上人员不得向坑内扔抛物品,避免物体打击事故。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复核 批准 备注:按交底级别确定交底范围及接受交底人(需要时可附签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