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第二课堂的拓展与深化——回归教育本质 构建大学实用第二课堂

来源:知库网
大学第二课堂的拓展与深化 回归教育本质 构建大学实用第二课堂 434100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 湖北 荆州 王 丽 进入新世纪,我国已经迈向了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 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当代大学生无 疑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因而加快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步伐, 提高当代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大 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除了主要依靠第一课堂教学实现 外,第二课堂的锻炼也是重要和必不可少的途径。 第二课堂,作为大学的另一种教育方式,是学校专业知识和 技能的一种延伸,在完善学生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实践能力等方 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大学的第二课堂成为了教师教学的另 一种实用的辅助手段,对推进教学任务,构建学生全面的素质具 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第二课堂题材丰富,具有广泛性、 组织形式多样等特点,大学第二课堂如何有效地开展又成了许多 教师一直研究的课题,怎样才能让这个属于自由与平等的课堂成 为学生提高精神境界,增强其能力的一个良好的平台呢?由于这 是一个教育问题,应该从教育本身出发,从本质上树立育人为本 的思想,从学生的思想、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等人手,加强与社会 联系,积极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互动课堂。 一、精神教育,提高学生的精神品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千年前,儒子 为我们描述了一一个大学的概念,何为大学,大学的道理,在于彰 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 除污染而自新,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 变。因此,作为大学教育,首先在于彰显优秀的品质,教育学生 以社会责任为重,以善良、积极乐观、精益求精的精神作为内心 修炼的境界。因此,第二课堂可以从道德、责任出发,为学生作 提供多种多样的优秀精神鉴赏、优秀品质熏陶、优秀社会责任 教育活动。如举办读书节、书画活动、参观烈士陵园、拜访优秀 的企业家、组织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等等,丰富学生的精神生 活,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品质完善。为学生磨炼意志、完善人格 第一课堂主要是知识能力的培养,其培养主要侧重与理 论知识的构建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学生的其它 方面的品质完善则有所欠缺,因此,大学的第二课堂则肩负着 完善学生人格的重要责任。为此,大学定期举办军训训练,寒 暑假的“j下乡”活动,以及登山、出游等户外活动,以及校内 举办的校运会、体育节等活动,有利于学生不断接受人生磨 练,不断完善自我人格,在挑战自我的同时,体味生活给与的 酸甜苦辣,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感恩教育,让学生体会教育的最终目的,让 感恩和奉献深深植入学生心灵 一直以来,小学、初中、甚至高中教育,虽然秉承着素质教 育的理念,但是主要以知识的培养,以课程的教授为主要责任, 对于学生的感恩和奉献的教育仍然有所欠缺。而大学,是学生 价值观成长成熟的一个重要的阶段,由于自由的大学教育给了 学生更多时间的思考和提高自我,因此,学生感恩教育的可塑 性比较强,在这个阶段,大学注重感恩教育,让学生牢牢树立感 恩社会,感恩他人的理念,学会回赠,学会奉献显得尤为重要和 必要。由此延伸出来的回赠社会的活动,如参与社会公益活 动,参与义工或志愿者,关怀社会弱势群体,关心社会发展方 向,甚至于学校的志愿教育活动等等。通过联系社会,进一步 将感恩教育落实到每一个活动,每一个人的心里。 四、实践教育,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创新是技术的灵魂,作为大学 创新教育12 第二课堂,他除了肩负着精神教育外,更重要的是一种能力的 教育。如今,在大学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拓宽就业 渠道,增强学生面对社会,面对工作的能力迫在眉睫,如何加 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其创新能力,也是大学第二课堂教育 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推出 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旨在利用第二课堂,实现素质拓展, 其中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挑战 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据建模比赛、全 国CCTV英语演讲比赛等比赛给与了学生充足的展现自我的 平台,通过比赛,让竞争深入人心,让合作扎根人心,让创新陪 伴一生,在比赛中体会艰辛,在成败中成就个人的风采,为积 累经验,更进一步地提升自我而不断地超越自我的知识水平。 五、社会教育。这主要就是一种就业观教育。作 为大学生。大学教育是人生阶段一个最美好的转折 点。他与高中有着繁重的学习任务不同,他是自由而 充满思想的 但是他与大学毕业之后的工作不同,他是在一种安静而 充满学术氛围的环境下边学习边观察社会,因此,在人生中, 他扮演着一个过渡的桥。是学习与工作的中间纽带,充实的 大学生活能为毕业就业作好充分的准备。因此,针对这个阶 段的特殊性,大学第二课堂应该是注重学习知识与就业指导, 创业教育相结合,积极为大学生创造条件,完善这种转变过 程。其中,通过大学相关部门,可以成立大学生兼(转下页) (接上页)解法四:应用动能定理求解,设物体质量为m,所受 合力为F,经过A点时速度为 ,经过B点时速度为 ,OA的 距离为L ,由动能定理: 儿=÷m ① F(L+L1)=丁t m ② F( + +t2)=÷mI/c ③ =2G ④即方程解 得 点评该方法用动能定理方主列式,以平均速度公式为桥 ,^ 梁,整体消去 /V, 而得解,n 思路简单明了。结果求出过程较 复杂。其余解法三中方法具有异曲同工之秒。 解法五: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 之差AS=Ⅱ 求解: 2 设OA的距离为 ,则有£= . ,, +,. .2一Ll:at VB= = +0f L= 点评解法五均巧妙地运用了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 用的时间相等的条件,正确利用△s:。 和 =生 ,从而 顺利求OA间距离L,该解法更简单、快捷。 由于本题解法很多,无论从巩固学生对匀变变直线运动 知识的掌握,还是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角度来看,都是一道 不可多得的好题,本题难度较大,已知量较少,而且解题过程 中的题设未知数多,计算量大,需要充分发挥解题技巧,所以 在平时的学习,复习中要充分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数 学解决物理问题。 中学物理电学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311400富阳市教师进修学校汪良富 【摘要】在中学物理电学教学中,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当采取各种优化策略,创设良好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 的物理电学素养。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例,对合作学习、学生主体、电学思想等三种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就如何提高中学物理 电学的有效教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物理有效教学主体性合作性体验性优化策略 所谓有效教学,从评价标准的角度来解释是指教师在社会 资源耗费尽可能节约的前提下通过教学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 和谐、可持续发展。教学效率即教学产出(效果)与教学投入的 比值,或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的比值。如何在有限的 时间内,最大可能地创造教育价值,使公式中的比值量大,让物 理课堂更有效,更实在呢?在此笔者简介一些初步探讨。 1.突出学生主体策略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思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接触、综合 分析、实际参与。”学生要实现主动发展,参与是基本的保证条 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成功的教学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学 习活动才能实现。课堂教学过程要“以学定教”,教学中要为 学生创设自由讨论的场合,创设听取意见的氛围,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勇于、乐 于展现自我,保证自主探究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只有学生 亲自参与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们才成为真正的 学习主人。 例1:甲乙两电路中电源完全相同,内阻不能忽略,电阻 R 大于R:,在两电路中通过相同的电量Q的过程中,下列关 于两电路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电源内部产生的热量较多的是乙电路 B R。上产生的热量比R:上产生的热量多 c电源做功较多的是乙电路 D电源输出功率较大的是乙电路 评析:首先自己先思考几分钟,出现问题后主动询问教师,教 师再来进行引导。得出:A是电源内部的等于I2rt,而It等于电 量,所以电流大的电源内部热量大,A是正确的,因为外电阻小, 电路总电阻小,电流大;B选项是IRQ,因为I=E/(R+r),也就 是ER/(R+r),把R除下去,如果R大,那么r/R就小,分母小, 分子大,那么R大的电路热量高,也就是R1上的热量是大于R2 的;B是正确的;对于C做功等于EIt,也就是EQ,是相等的;对于 D输出功率,就是上面回答的那个,只有当外电阻等于电源内阻 的时候输出功率是最大的,所以D是没法判断的 答案:AB 2.探索合作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是让学生在小组活动 中,通过共同学习、讨论、研究,使每个学生都达到一定目标的 学习活动,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 中,应充分注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自愿组合,自愿分工,自愿 采用讨论方式和汇报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展示、汇报、交 流、比较、评价、反思中,进行私利构建,最终达成共识,最大限 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展示学生思维才华,将所学知识内化, 把学习过程变为一个认知深化过程,使学生逐步培养起自我 调控能力和合作研究能力。 例2:某欧姆表表头电阻刻度值是按内接电池的电动势 为1.5V标度的,电流表的满偏电Ig=lOmA,当电动势下降 到I.2v时,测得某电阻的阻值是3501-/,则这个电阻的实际值 是多少? 评析:首先进行分组,在讨论之前自己先思考几分钟。然 后进行小组交流,得出以下结论: 答案: 首先要调0,电动势为1.5v时,使内阻调至150欧,因为此时 lOmA=1.5v/150f ̄。当电动势下降到1.2v时,仍要调O,但此时 内阻调至120欧,因为此时10mA=1.2v/120ln,所以两次的内阻 是不同的,测得某电阻的阻值是3501 ̄,是指此时指针指在35on 的刻度上,因为是按内接电池的电动势为1.5v标度的,所以此时 的电流应该与电动势为1.5v,连一个350l ̄的电阻的情况下的电 流相同,所以1.5v/(150Q+350n)=1.2v/(1201 ̄+r),解得r: 280f ̄在教学中,学生自主运用理论分析、演绎推理、动手操作、讨 论答辩等多种形式或途径对探究课题做出推导或验证,得出初步 结论或一般规律是这一环节的重要任务。 3.运用电学思想策略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亲 身体验、亲自经历,提出的现象或创设的情景应当是“原汁原 味”的,即所谓开放性问题。教师引导、组织好活动,培养其探 究能力,最后要求学生给出探究的结果即评价。这种教学方 法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一系列探究活动后领悟其中真谛。正如 我国古代庄子的一句名言:“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 理。”这样可使学生对知识的感性和理性进行完美的结合,更 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例3:标有6V3W的灯泡L1和标有9V3W的灯泡【2串联 起来接到电源上要使其中一只灯泡正常发光求(1)电源电 压(2)发光较暗的灯泡的实际功率 评析:灯线的电阻在不同的电压下发生变化;根据亮度的 变化,可以发现功率越大亮度越大,所以又有,小电灯的亮度 随功率的增大而变大。由此可知,这样有规律性的现象,以后 解答其相关问题是可以省下很多时间的。 答案:电源电压为:9V+l/3A{12欧=12V 发光较暗的灯泡的实际功率:I1=P/U=3W/6v=0.5AI2 =P/U=3W/9V=】/3A 所以I上正常发光。电路中的电流为l/3A R1=U2/P=(6V 6V)/3W=12欧 P1=I2}R=(1/3A 1/3A) 12欧=4/3W一1.33W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掌握两边取对数的方法及其重要性, 使其感觉到很多电学现象必须要通过严谨的推理、运算,才能 揭示问题的本质。 参考文献: [1]普通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人民教育出 版社.2006. [2]顾邦正.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文学教育, 2008(12). (接上页)职介绍中心,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中心,大学生专 业技能实习基地,甚至创业基地等,通过联系企业或者政府部 门,鼓励大学生利用空余时间走进企业,走进社会,接受挑战, 积极完善自我,挑战自我。 早在清朝,蔡元培作为北大校长的时候,曾提出大学办学 原则应该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也就是说大学应该广泛 吸收各种人才,容纳不同学派。如果抱残守缺,持一孔之论, 守一家之言,是不可能成为真正高水平的大学。作为教育者, 应授予学生以渔,而非鱼,因此,大学教育应该要以人为本,充 分发挥课堂这块教育阵地,秉承教育精髓,努力为每一个学生 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积极乐观广阔的学习平台,把精神教育, 知识教育、实践教育、社会教育统一于教育这个大课堂,让自 信、感恩,责任、优秀等积极的思想通过丰富多采的教育手段 根植于每一个学生心中,让知识、能力等立足于社会的生存本 领能牢牢地陪伴着学生勇往直前,开拓一片新的世界。 l3创新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