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设计创新作为建筑设计创新的一个分支,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领域。将建筑设计和创新学体系的交叉,形成相得益彰的效应,目前还没有一个客观的、完整的、系统的理论研究体系。而本文将对公共建筑设计的功能创新进行相关的探讨。
1 内部空间功能 1.1“意境”空间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在艺术美的创造上所达到的境界和审美效果,它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建筑意境是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运用一定的建筑手法进行建筑创作,所达到的建筑美学效果。公共建筑中的意境是空间的灵魂,是建筑的精神所在,所以,公共建筑空间是立意引导精神的意境空间,意境功能是空间功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以空间已经作为公共建筑创新出发点的实例更是数不胜数。
日本建筑师安藤宗雄设计的系列教堂,都是由空间意向入手,设计出个性鲜明的建筑令
人耳目一新。其中,光之教堂的设计魅力就不在于外部,而是来自于内部空间。建筑外部使
用坚实厚重的清水混凝土围合,没有任何窗户,在室内创造出一片黑暗的空间,让刚刚走进
的人感到一丝凉意与宁静,在内部的最深处,阳光透过墙体上十字形的开口渗透到室内,给
人以强烈的震撼。“光之教堂”正是通过对光和影的强化,使建筑呈现出明与暗的强烈对比,
营造出宗教仪式场所独特的肃穆、神秘和感动人心的效果,表现出神圣空间的纪念性氛围。
而安腾的另一座教堂建筑“水之教堂”的设计则采用了空间的开放式设计,把流动的水引入
固态的建筑空间中,从而打破了建筑“实”的概念,使空间呈现出一种安宁、祥和、高尚的
感觉。
1.2吸引人流的行为空间
公共建筑的空间功能创新的另一个出发点是从人的行为与空间的关系入手,通过研究使
用者对空间的使用方式进行建筑空间的设计。建筑的空间可以影响人的行为,不同的空间可
以产生不同的行为模式,当建筑空间适合其中发生的行为时,这种行为就会进行的顺利,反
之则会产生阻碍。现代建筑中对于建筑心理学和环境心里学的研究都可以看作是从空间的行
为功能中寻找突破,从而在建筑设计中做出创新。人类很早就认识到了空间对人的行为产生
的作用,欧洲中世纪的哥特教堂就是利用一条条竖直向上的壁柱、高空中交错的尖拱券组成
长长的走道,形成一种神秘压迫的气氛,起到引领信徒思想的功能。现代的很多大型商业中
心的设计很喜欢在中心空间设置采光中庭,这种中庭一方面是为了室内采光,另一方面中庭
中郁郁葱葱的植物,不断喷出的泉水,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周围琳琅满目的商品更起到了活跃
整个商场气氛的作用,不断的吸引着附近的人们前来购物。 1.3转换自如的复合空间
复合空间最早出现在住宅建筑的设计中,是为同一空间赋予多种不同的功能,以便在小
套型的住宅中提供全功能的使用空间。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们对公共建筑
的功能种类需求越来越多,同时,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和个性化使多元的综合空间更受到人们
的欢迎。现代主义建筑初期强调的固定的空间流线和理性的功能布局不再当代社会的选择。
种种因素促成了公共建筑功能的适应性和复合性,公共建筑的功能从原有的封闭状态转变为
一种多层次的动态开放系统。体育建筑和展演建筑由于功能转换的频繁和快速,对复合空间的使用更是青睐有加。相同的空间功能由于其性质的不同,使用时间往往也有所差别。如展览建筑的空间在白天提供展览和会议功能,夜晚可能提供娱乐和休闲的功能。在体育建筑中,同一空间经常在赛时能够容纳大量的观众,在赛后又能去掉部分观众席位,扩大中心空间。如,国家游泳中心的空间设计在 2008 年奥运会期间,其内部可承担游泳、跳水、花样游泳等比赛,容纳观众坐席17000 座,其中永久观众坐席为 6000 座,奥运会期间增设临时性座位 11000 个,这些临时坐席在赛后都将拆除,能够改造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游泳、运动、健身、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中心。
2 外部环境功能 2.1创造效益的经济功能
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不仅包含了技术和艺术的成分,也包括了经济学的内容。
可以说建筑设计离不开经济的支持,但好的建筑设计也不应当完全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中
国有句古语“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可见,有时候完全没有限制的建筑设计不一定能
够设计出好的建筑,而好的建筑设计往往就诞生在受限的环境之中。 在湖南耒阳市毛坪浙商希望小学的设计中,整个建筑的总投资为 50 万元,这里包含了
场地平整、操场设施、课桌黑板、学生服装等一系列费用。总建筑面积 1168 平方米,平均
下来,每平方米的土建费用不到 300 元。这就给建筑设计提出了经济方面的约束条件。建筑师从这一点出发,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在设计中使用当地的土砖作为建筑的主体材料,在施工工艺上也采用了当地建筑的通常做法。使建筑的剖面、材料、色彩都与当地民居基本相同,同时延续了周边建筑的特征。建筑内部通过小天井进行划分并组合采光通风,使建筑体量减小,像是当地的一组民居,而非体量巨大的公共建筑。在建筑的立面上,同样使用了价格便宜但富有乡土气息的木格栅材料,使建筑在降低了成本之后,又因此与众不同,获得了当地人的认可。
2.2综合创新的城市功能
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公共建筑不仅需要满足内部的功能需求,更要承担起城市形象功能的义务。公共建筑的内部设计和外部形态设计都是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筑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与人、人与城市的相互感受。公共建筑提供给人的场地小,空间形态差,人们逗留的实践就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冷漠,人对城市是一种相互排斥的关系。相反,公共建筑设计的合理,给人以亲和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和谐,人与城市的关系就协调。正如《马丘比丘宪章》中所提出的“新的城市化概念追求的是建成环境的连续性”。因此,在公共建筑设计创新中,以城市环境为出发点是公共建筑创新的重要方向。
2.3延续历史的文化功能
文化特色是每个国家和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能够代表一定地区的文化元素,
环境是文化的载体,建筑是环境的组成部分,继承文化特色、活跃文化氛围是建筑在地区环
境中的重要功能之一。公共建筑除了对城市和国家的整体形象有重大影响外,更是一国一族
历史文化形式延续的重要媒介,是城市文脉的有机组成,其位置,尺度和细部都能对城市的
历史文化造成重大影响。 公共建筑设计的创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新材料、新技术等,
这些新的因素往往会成为传统建筑逆向抵触,与原有的文脉向矛盾。如何在创新的过程中,保留原有文化,甚至发展历史文化,是公共建筑设计创新中建筑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3 結语
公共建筑的功能创新是建筑设计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筑师利用系统的专业知识、独特的审视角度和创新的构思手法,设计出新颖而有效的建筑功能空间。
希望本文的相关论述能为相关建筑工作研究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艾英旭,邹广天.建筑功能创新评价的主要视角[J].华中建筑. 2007, (12) [2]郭国勋,杨磊.郭素娟.建筑创作与意境[J].四川建筑.2009, (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