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国内大学生的创业环境与创业现状

来源:知库网
浅谈国内大学生的创业环境与创业现状

摘要:伴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的加剧,大学生创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可否认,大学生创业存在机遇

与挑战,创业现状积极与消极并存,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是经济还是社会方面,都对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大学生的创业环境与创业现状的简要分析,寻找解决大学生创业问题的思路 。

关键字:中国大学生 创业环境 创业现状

引言:如今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自主创业成为越来越多大学

生的选择之一。那么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环境与创业现状具体如何呢?有哪一些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又该如何改变?本文就这些问题做了一些探讨。

自主创业已经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一种新选择,特别是在我大国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然而,自主创业不可盲目进行,大学生必须首先了解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创业环境和创业现状。

一、 大学生的创业现状

创业大学生多,但自主选择创业者少。 当代大学生虽然对创业有着很高的热情,但一部分毕业生由于自主创业需要承担的风险难以预估,所以选择自主创业的人并不多,而且许多大学生自主创业,往往是就业压力下的被动选择。另外,因为专业课程学习与创业在时间上的矛盾,使很多学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因为惧怕创业的艰难,实际进行创业的大学生只占百分之几,而且多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西部地区相对较少。

创业意愿高,实际创业比例低。受近年来《中国合伙人》等励志电影,以及早年马云、俞敏洪等创业者的影响,不少大学生曾有过创业的想法,但当真正面对社会时,又会因为不够深入了解社会、遭遇挫折、受公务员等安稳工作的诱惑等,放弃创业这条路。

创业成功率低,科技含量低。大学生在学校较少接触社会与市场,一旦学生毕业脱离学校后,要凭个人之力创办高科技企业,往往显得势单力薄。而风险投资公司当然不愿意投资到学生创业的公司这样规模小、风险大的企业。因此,大多数毕业生在创业时会遇到资金门槛,也由此,网上创业由于启动资金少而成为了大学生的首选之一,但成功率也不高。

尽管国家和学校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诸多支持和优惠政策,但是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仍令人堪忧。

二、 大学生的创业环境

创业环境是指政府与社会为创业大学生所搭建的一个平台,也就是政府、社会、高等学校、家庭、公共服务机构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支持环境,这一平台的好坏,对创业者能否实现创业目标很重要。 1、 不利环境

首先,鼓励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体系、运营管理机制上存在缺陷。许多地方的大学生创业机会政策不能有效的扶持大学生创业,一些政策门槛高,真正受益的大学生不多;大学生创业技能政策没有形成地区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各试点高校仍在探索,相关研究很少,也无相关的学术期刊;大学生创业服务政策未能形成一个整体有序的创业环境,在对大学生的资金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创业教育与培训、商务环境等还没有构建创业服务网络;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不能很好的维护大学生创业者的权益。

其次,目前大部分高校还没有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一方面,有些高校还没有开设有关于创业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已经开设课程的高校,许多教师在进行相应的教学时,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没有充分意识到学生今后发展的需求,或者是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没有实际参与、实践的机会。总的来说,关于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还不完善。

再次,政府的各项扶持政策还未真正打通和落实,全社会关注创业、鼓励创业的氛围还未形成。有些地方政府特别是经办部门对大学生创业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低,往往一开始响应地方的号召但没有高校、长久地落实下去。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资金政策,虽然国家提供了小额贷款、免税等政策扶持,但由于地方不落实,导致手续多、贷款难、免税政策似有若无,创业融资渠道不通畅等。而社会其他方面对大学生创业甚至存在误读,类似于“刚毕业的大学生,特别是本科生,拿什么去创业?他们有创业的能力和资本吗?”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宽容和鼓励还不够多。 2、 有利环境

政府越来越重视扶持大学生创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点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为重点,通过多方努力,进一步健全促进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并具体要求从三个方面来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一是“破歧视”,二是“减负担”,三是“输动力。从2013年起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政府会组织想要创业的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政府也在努力建立高校的创业管理与服务体系,如比如青岛针对大学生创业最多可得20万贷款;广州市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今年起享受42项收费优惠政策,包括免交2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免交或按最低标准收取16项经营服务性收等。

同时,社会各方面也开始关注大学生创业。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创业基础这样的课程,让学生在校园里的时候就足够了解创业的知识。有些学校还致力于加强校企合作,尽可能的联系企业,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实践机会,让同学有机会真正的接触企业,明白企业运作的道理和流程,学习企业管理的知识和方法。例如我们华东理工大学,也会有院级或校级的创业设计大赛,开设创业知识讲座,来激励大学生的创业兴趣。而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基金和青年创业基金这样的社会公益团体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与技术支持。

在其他方面,当代的大学生拥有更多的使用科技,接触高端科技的机会,大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掌握更好的经济状况和市场行情,为自己的创业提供更多的竞争信息。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来那种“只有公务员才是金饭碗”的想法已经慢慢在改变,越来越多的家长支持孩子选择创业这个方向。

大学生在这样的创业环境与现状下,不免感到迷茫或受挫。为了缓解就业难,国家和社会必须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来扶持大学生创业。而大学生自己也要正确定位,拼搏奋斗,既要避免盲目性又要坚持不懈,才能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书目:[1]《时事报告(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总第72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