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和一个同事谈心,彼此的敞开心扉,交流沟通无限、心得共享无边!我们聊到了毛泽东的词:“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坐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不由得让我记起早些年练习毛笔字的时候临摹的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
网络上流行一句话:“外事问谷歌、内事问百度”。为了更透彻的领悟此副对联之深意,我搜索了“百度知道”,进一步的了解该副对联。原来,此副对联出自明朝隐者陈继儒的《幽窗小记》(又名《小窗幽记》)。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松江华亭人,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其人工诗能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名重一时,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
《幽窗小记》中最为著名的一句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经过三四百年历史长河的洗涤与沉淀,经过无数个文人墨客的演绎与修饰,增减推敲成了“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一幅对联,寥寥数字尽显作者心境平和、淡泊自然、博大情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旷达风流之风采。同时也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能屈能伸、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由此让我顿生感悟:
一是,当今社会上有很多的人觉得活得很累、过的很压抑,甚至不堪重负。为什么随着社会在不断的进步,而人的负荷却更重,精神越发空虚,思想异常浮躁呢?的确,社会在不断前进,也更加文明了。可是人却陷于世俗的泥淖而无法
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礼法与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心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所欲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泡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更有甚者一些极端主义者还会失控,奋身欲海、手持利刃、自我标榜之斩妖除魔。呵呵,可笑之至,殊不知自己就是妖魔!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一个没有背景的、没有得道的、没有神仙亲戚的小妖罢了! 仔细想来,无论是失落、失意、矢志、失控都是一种失衡、倾斜、失败、颓废的心理疾病之表现。而要克服这种心理疾病就万分的需要宠辱不惊和去留无意了。
二是,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我辈俱是凡夫俗子,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我觉得一个人关键是活在当下很重要,无论背后多么艰辛、前景多么美好,唯有三点须要面对: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才能活出真我。前几天看到一篇卢新宁的演讲稿《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一文中:“……有的仍然是一介文人,清贫淡泊;有的已经主政一方,功成名就;有的发了财做了“富二代”的爹,也有的离了婚、生活并不如意……”是呀,人的一生短短几十年,不都是有的轰轰烈烈,有的平平淡淡;有的大起大落,有的小打小闹;有的大器晚成,有的睿智早慧……明确自己生存的价值,就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家庭支撑、社会环境、智力、体力、实力以及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考虑,无论是家人的工作、收入的高低、家庭的富足、自己的职位如何?只要能做到心中无私天地宽,懂得知足、学会满足,又怎么会患得患失呢?
其次,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坚守正确的路。在生活中万事顺意只能是天方夜谭,不顺心之事不可避免。如果成则情况骄妄、得意忘形,败则一蹶不振、沮丧绝望。对得失锱铢必较,对吃亏耿耿于怀,对成败患得患失,这样的人岂能活得轻松。因此,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就要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不要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要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这就是坚守,这就是达观的境界。
最后,正如此副对联所描述的一样是真英雄自洒脱,是真名士自风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干自己愿意干的活,按自己的思路去走,以自己的套路去搏,外界的评说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自己经历过、努力过、奋斗过,那么就不要去追求结果如何,因为过程才会让你体味到苦、辣、酸、甜;因为过程才会让你感知到悲、欢、离、合;因为过程才会让你触觉到真、情、假、义!
心影波光写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家中 二○一二年八月二十一日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