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的性质教案 人教版

来源:知库网


小数的性质

教学内容: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性质。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小数的性质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美育渗透点 ok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下列各小数中各个数位名称、计数单位和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6 3.45 0.105

2.填空。

1分米=( )厘米=( )毫米

1元=( )角=( )分

3米=( )分米=( )厘米

二、新课:

出示画有商品标价的挂图。我们在商店里,常常看到商品的标价。比如这副手套的标价是2.5元,毛巾的标价是3.00元等,为什么可以这样写呢?

1.理解小数的性质。

(1)教学例1。

出示米尺。

问:这段米尺的长度是多少?(1分米)

1分米用米作单位是几分之几米?

—米写成小数是多少?(0.1米)

1分米还可以用哪个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10厘米)

10厘米用作米作单位是几个几分之几米?

10个—米下成小数是多少?(0.10米)

1分米还可以用哪个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10毫米)

10毫米用作米作单位是几个几分之几米?

100个千分之一米写成小数是多少?(0.100米)

让学生在自己的学生尺上分别指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比较它们的长度,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板书: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也就是.0.1米=0.10米=0.100米

请学生观察上面的等式: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 有什么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出结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2)教学例2。教师出示例2。启发提问:

这两个正方形是一样大的。你能说出左图表示的意义吗?右图呢?

0.30和0.3在正方形里所占的面积大小怎样?

面积相等说明两个小数的大小怎样?

谁能说说为什么相等?

板书 0.30=0.3

再让学生观察上面的等式,由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归纳: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引导学生归纳概括。

通过对例1、例2的研究,你能把上面的两个结论用一句话总结出来吗?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出小数的性质。并提醒学生:我们在理解小数的性质时,特别要注意这是在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掉“0”,小数中间的“0”是不能去掉的。如:0.205和0.25,这两个数就不相等。

(4)加深理解。

提问:如果在整数3的后面添上一个“0”或者在30的后面添上一个“0”,原数大小变了吗?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2.小数性质的应用。

(1)教学例3

教师:根据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教师板书例3,然后让学生化简0.70和105.0900,再集体订正。

(2)教学例4。

教师: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例如:2.5元可以写成2.50元;还可以在整数的各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例如:3元可以写成3.00元。

教师出示例4,指名读题。

提问:这道题的要求是什么?

学生理解题意后,请3位学生板演,做完后再集体校对。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 “做一做”。

2.做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四、作业:

练习二十一的第4~6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