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实现“减负增效”初探

来源:知库网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实现“减负增效”初探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直接关系到农村小学生是否可以身心健康发展。文章主要阐述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的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减负增效”的措施。

标签:农村;小学语文;“减负增效”

1.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的现状

当下,大部分农村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仍然是填鸭式,以老师讲为主,这种情况下,课堂的中心依然是老师,而不是学生,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的接受者的角色,这些现状与新课程改革教学中的要求与任务完全相反。与此同时,这种模式的教育只会限制学生的思考能力,久而久之就会限制学生能力的发展[1]。不仅如此,学校中的评价体系也并未修整过来,仍然采用以学生语文课程考试的成绩作为考核中心,为了让学生取得良好的语文成绩,唯有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不断地进行练习、测验,在无形中严重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限制了学生语文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现“减负增效”的措施

(1)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增加教学效果。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是实现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主力军,是否能真正实现上述要求,或者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靠近,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决定着这一切。为了不断提升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师资队伍必须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及业务水平,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2]。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还要合理地依据教学目标进行课程设计,突出重点、难点。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注重语言艺术。语文教学本来就是一门具有熏陶作用的课程,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善用风趣幽默的言辞、形象的肢体语言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积极参与课堂中的思考。但是,教师还应该注意,由于农村小学生处于心理与生理都不成熟的阶段,不能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急于求成的心态,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3]。

(2)作业布置,重视质量,减少数量。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数量合理,质量有保障的作业能够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但是在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对于作业没有正确的把握和认识,仅仅从量上看待作业,使得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明显加重,最终适得其反。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要采取科学方法,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布置科学、合理的作业,针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使小学生能够在校内就完成作业,为学生减压。教师要精心挑选作业内容,涵盖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多变的题型激发学生灵活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起自主学习的习惯[4]。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讲解,来加深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领悟,达到进一步巩固重点难点的效果。

(3) 培养小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寻求更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但是老师在施教的过程中,要针对教学环境和对象的现状,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思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更要使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学习方法。由于小学生通常有较强的好奇心,老师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培养小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小学生自主的进行课本知识的理解、分析和总结,老师在这一基础上不断扩充知识点,使课堂与生活相契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能够让学生从中发现和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激发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最终达到为农村小学生语文减负增效的效果。

3.结语

我国农村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课业负担较重的现象。为了实现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减负增效”,我们应该优化课堂结构,真正提高教学效率;作业布置,重视质量,减少数量;培养小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赵世同.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策略的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5):82.

[2]韩顺增.对小学语文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分析[J].才智,2014(09):173.

[3]张晓伟.“减负增效”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师作深层次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1(13).

[4]支俊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减负增效[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