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4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标准60学时

来源:知库网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 二、适用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三、前言 1、课程的性质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他全面的讲述了机械加工中有关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中的基本知识,简要介绍了测量的理论基础知识及常用计量器具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 2、设计思路

学习本课程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原理和机械制图方面及初步生产实践的知识。本课程具有抽象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性,建议将本课程的学习与专业工艺课程的学习、生产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内容。 四、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国家标准中有关公差、配合等方面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 (2)熟悉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

(3)掌握极限与配合方面的基本计算方法及代号的标注和识读 (4)了解形位公差的基本内容。 (5)理解形位公差代号的含义。

(6)了解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及基本的检测方法。

(7)掌握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的注法

(8)了解普通螺纹公差的特点,理解其标记的组成及其含义 (9)了解有关测量的基本知识,理解常用量具的读数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10)初步了解形位误差的检测原理和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2)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语言表达能力。

(4)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5)养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

五、课程内容及要求

序号 学时分配 单元 教学内容 互换性的概念 互换性的分类 1 绪 论 几何量误差,公差和测量 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基本术语及其定义 教学要求 理论 1、了解本课程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突出本课程与其他专业基础课(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的联系,引发学生学习本课程及其他有关课程的兴趣 2、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了解尺寸的术语和定义 2、掌握公差与偏差的术语和定义 3、掌握偏差与公差的基本计算 4、熟悉公差带图 5、了解三种配合的概念及应用 6、熟悉间隙与过盈的计算 实践 1 2 极限与配合 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 16

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 7、熟悉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系列 8、熟悉另一极限偏差数值的确定方法 9、熟练使用极限偏差表 10、掌握公差带、配合代号的意义 11、熟悉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的规定 12、了解配合制、公差等级和配合的选用 1、理解测量误差的概念 2、熟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3、掌握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4、掌握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5、掌握百分表的使用和读数方法 6.掌握百分表的分度原理 7.了解百分表的特点 8.掌握内径百分表的使用方法及检测原理 9.掌握杠杆百分表的使用方法及检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 测量长度尺寸的常用计量器具 常用机械式量仪 测量角度的常用计量器具 其他计量器具简介 技术测量的基本知3 光滑极限量规 11 4 识及常用计量器具 测原理 10、熟练掌握万能角度尺的测量及读数方法 11.熟悉正弦规的使用方法 12、熟悉水平仪的使用方法 13.掌握量规的功用及分类 14掌握卡规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15掌握赛规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形位公差的作用 几何公差的项目及符号 几何公差的标注 几何公差项目的应用和解1、了解形位公差的作用 2、掌握几何公差的项目及符号 3、了解零件的几何要素 4.了解几何公差带的四要素的概念及涵义 5.掌握几何公差的代号和基准符号 6、掌握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 7..掌握基准要素的标注方法 8. 掌握几何公差的其它标注规定 9、理解掌握形状公差各项目代号的意义 4 几何公差 读 几何误差的检测 10 1

10、了解位置公差各项目代号的意义 11.熟悉几何公差的标注、了解误差检测的一般步骤 12、掌握直线度、平面度及误差检测中数据处理方法,即用图解法和旋转法求误差值 13、了解各种跳动误差检测的基本情况 表面结构要求的基本术语和评定参数。 表面结构要求的标注 轮廓参数(表面粗糙度参1、了解表面结构要求的概念 2.了解表面结构要求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3、了解评定表面结构要求的各参数的含义 4、掌握表面结构要求的符号、代号的含义 5、掌握表面结构的符号及代号在图样上的具体标注 6、了解表面结构要求的选用原则和检测方法 普通螺纹结合的基本要求 1、了解普通螺纹结合的基本要求 普通螺纹主要几何参数的2、理解普通螺纹主要几何参数的术语及其定义 螺纹几何参数误差对螺纹互换性的影响 术语及其定义 3.理解普通螺纹结合的基本要求 4.了解螺纹几何参数误差对螺纹互换性的影响 5.了解普通螺纹公差标准的结构及其公差带的特点 6、理解螺纹标记的含义 7、掌握各种螺纹公差表的查阅方法 8.理解用螺纹工作量规对螺纹进行综合检验的原理 9.掌握三针法测量螺纹中径的方法 表面结构5 数)的选用及检测 5 1 要求 螺纹的公6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 螺纹的检测 4 1 差与检测 本课程两学期机动考试占用6课时 合计60学时 47 7 六、教学建议

1、教材选择建议

使用教材: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 宋文革主编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1)《公差与配合技术手册》方昆凡等编 北京出版社 (2)《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姜明德编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黄云清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教学方法建议

建立现代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使学生在体验中重组自已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3、教学评价

(1)建立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并重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具有严谨的学风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2)改变传统评价方式,将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3)充分肯定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创造性实践活动,并进行正确评价和引导。

4、教学资源配置

(1)使用教材选用国家规划教材。

(2)需要配备既懂机制类专业知识又有实践技能的教师队伍。

(3)多媒体教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