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陶片放逐法”是雅典公民实行民主的一种重要方式。美国考古学家在希腊发现了刻有铁米斯托克里(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政治家,史书记载他曾被陶片放逐)名字的陶片190枚,辨认字迹确定是由14人刻写。由此可以看出“陶片放逐法” 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C.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 斯鸠观点的是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雅典
D.斯巴达
3.古罗马法律缜密,法律体系完备。该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这部法律是
A.《法理概要》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新法典》
4.小明在学了世界古代文明之后,整理了下图所示的笔记。由此可见,他所学的内容是
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最佳方式 D.实际上被少数人所控制
2.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过:“越小的国家越容易实现民主。”下列能够证实孟德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罗马文明
5.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这句话的含义是( )
A.古希腊是一切文明的发源地 C.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
B.古希腊是海洋文明的发源地 D.欧洲文明是海洋文明发源地
6.有个家庭,成员是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男孩、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隶、一名女奴隶,若去参加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可以去几个人?( ) A.1 间接关联 A.伯里克利
B.亚历山大
C.胡夫
D.查理大帝
8.下图是九年级历史组教师集体备课时教师甲准备的一张反映雅典民主政治的图片,教师乙很快认为这幅图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实际,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B.2
C.3
D.4
7.阿富汗境内的巴米扬大佛包含希腊化的造像元素,这应该与下列哪位人物的历史活动有
A.主持人应站立发言 B.窗口有人偷窥 C.开会人员都应摘下头巾 D.与会人员不应有妇女
9.《荷马史诗》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它是 A.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C.古希腊的著名悲剧代表作品
B.阿拉伯帝国民间故事集 D.研究法国城市兴起的史料
10.2019遂宁国际马拉松于2019年10月20日星期日上午8:00在遂宁市体育中心开赛。作为奥运会项目的马拉松赛起源于希波战争中的 A.古埃及 B.古中国 C.古希腊 D.古印度
11.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从独立到现在只有短短200多年的历史。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矛盾激化 C.种族之间矛盾尖锐
D.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2.英国历史学家彼德·弗兰科潘指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速度和广度令人难以置信,影响更深远的一点是:尽管常常被人们忽视他留在身后的巨大遗产以及古希腊文明与波斯、印度、中亚及中国文明的交汇融合。这段话说明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 ) A.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C.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B.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湮灭 D.征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
13.欧洲文明长期以来吸引着世界的眼球。欧洲人强烈的反省精神打造了哲学的深度,不断追寻的精神开创了民主的先河,在与蒙昧和野蛮的交战中,逐渐形成了复杂而独特的“欧洲模式”,在世界其他文化中都可以找到欧洲文明的影子。上述材料中提及的“欧洲文明”的源头是( ) A.古希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埃及文明
D.古印度文明
14.如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④处应填写的是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东罗马帝国
15.“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大汉王朝
16.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这个时间大致位于年代标尺中的
A.A B.B C.C D.D
17.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伯里克利在演说中曾自豪地宣称:“雅典是希腊的学校。”与他自豪的原因无关的是( ) A.经济繁荣 A.大明历
B.帝国庞大 B.儒略历
C.民主政治 C.大衍历
D.文化昌盛 D.太初历
18.公元前46年,罗马统治者凯撒进行历法改革,制定了一套新的历法,被称作 19.“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D.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毁灭
20.古代文明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以下四个古代文明中,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 A.古巴比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D.中华文明
21.阿拉伯帝国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辉煌的阿拉伯文化,其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的作品是 A.《荷马史诗》
B.《神曲》
C.《天方夜谭》
煌。下列关于古罗马的兴衰排序正确的是 ①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②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霸主 ③西罗马帝国灭亡 ④罗马建立共和国
⑤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A.④①②③⑤ B.④②①⑤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④②③⑤
D.《罗密欧与朱丽叶》
22.“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要像罗马人一样行事”等谚语再现了古罗马的辉
23.《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它颁布于 A.罗马共和国时期 B.罗马帝国时期 C.东罗马帝国时期 D.西罗马帝国时期
24.为夺取地中海霸权,罗马迅速扩建海军,并发明了新的海战技术装备——接舷吊桥。在公园前260年的米拉海角战和公元前356年的埃克诺姆斯角海战中,大败迦太基舰队,随后乘胜登陆北非。以上战事发生在( ) A.希波战争期间
B.亚历山大东征期间 C.布匿战争期间
D.罗马帝国时期
25.恩格斯指出: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这里强调了拿破仑( ) A.受到了德国人民的欢迎 C.传播了法国革命的精神
B.损害了德国的利益 D.有利于德国的统一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雅典的14个公民刻写了190枚陶片,说明“陶片放逐法”存在弊端,不能真正保证雅典的民主,C正确;AB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C。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古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雅典经过梭伦改革,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极盛,C正确;AB是大帝国,排除;D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C。
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与罗马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部,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所以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均是6世纪查士丁尼时期颁布的《罗马民法大全》的组成部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从题干中的“意大利的一个城邦”“建立共和国”“建立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内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古罗马的演变历史,故D符合题意。古埃及位于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位于西亚两河流域;古希腊的主体位于希腊半岛。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可知希腊是西方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的渊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在各个领域,包括哲学、文学、数学、美术、雕塑、建筑、戏剧以及科学等方面都非常突出的成就,西方现代文明都与古希腊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甚至是一脉相承,奠定现代西方文明基础。因此英国诗人雪莱这句话,说明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故选C。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在当时,只有全体男性成年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奴隶不是雅典公民,男孩、女孩未成年和妇女不能参加公民大会。只有这家的男主人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因此,若去参加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可以去1人。排除BCD,A符合题意。故选A。
7.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巴米扬大佛包含希腊化的造像元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开始了亚历山大东征。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掠夺性远征,对亚洲文明造成一些毁坏性的破坏,但是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之间文化贸易的联系,经这一途径,希腊和与东方文化获得了直接交流和融合的机会。A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故选B。
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最高峰。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广大的奴隶、妇女、外邦人被排斥在外。图片的场景是讨论国家大事,图片中有妇女在场与雅典民主政治不符,所以这幅图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实际。故D符合题意;主持人发言的站或坐,窗口有人偷窥、开会人员是否摘下头巾都不是题干图片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实际的原因。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广大的奴隶、妇女、外邦人被排斥在外。图片中出现妇女,与雅典民主政治不符。
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成了史诗《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故选A。
10.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5世纪,希波战争爆发,公元前490年,波斯军队在雅典东北的马拉松海湾登陆,雅典军队奋勇应战,在马拉松平原打败波斯军队,史称马拉松之战。为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雅典人,善于长跑的斐迪庇第斯从马拉松跑到雅典中央广场牺牲。为了纪念这场战役的胜利和表彰尽职尽责的英雄斐迪庇第斯,1896年,雅典人在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一个长跑竞赛项目,长度就是从马拉松到雅典的距离,名字叫马拉松,故C符合题意;古埃及、古中国、古印度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D符合题意;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矛盾激化、种族之间矛盾尖锐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1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尽管常常被人们忽视他留在身后的巨大遗产以及古希腊文明与波斯、印度、中亚及中国文明的交汇融合”可知,此内容强调了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湮灭、征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3.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是古希腊。古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古希腊地区的经济生活高度繁荣、科技高度发达,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古希腊人在民主政治、哲学、思想、诗歌、建筑、科学、文学、戏剧、神话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故A符合题意;BC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1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④395—476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
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因此④处应填写的是西罗马帝国。选项C符合题意;A.罗马共和国是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B罗马帝国是公元前27年—395年;D东罗马帝国是395年—1452年。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给出的“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帝国”是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故正确答案为B。ACD与题干“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不符,故选B。
1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后关于世纪的算法是将年份的后两位数去掉,所剩的数字加1即为多少世纪,再有公元前的年份是由大数到小数的先后顺序,所以公元前509年应该是公元前6世纪的晚期,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雅典是古希腊诸城邦中最繁盛的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顶峰,但雅典是一个城邦,不是一个帝国。ACD叙述正确,故选B。
1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B符合题意。ACD项历法与“凯撒”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也将东方文化渗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故选A。
20.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代中国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古希腊属于海洋文明,故选C。
2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C符合题意;《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明,A排除;《神曲》是意大利的但丁的作品,B排除;《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英国莎士比亚的作品,D排除。故选择C。
2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②罗马称霸地中海是在公元前2世纪;③西罗马帝国灭亡于公元476年;④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⑤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所以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④②①⑤③,故选B。
23.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也是第一部可以按律量刑的法,是古罗马固有习惯法的汇编,它总结了前一阶段的习惯法,并为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渊源“。许多世纪以来,《十二表法》被认为是罗马法的主要渊源。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2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战争是古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布匿战争,选项C符合题意;希波战争是古代波斯帝国为了扩张版图而入侵希腊的战争,排除A;亚历山大东征是指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对东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排除B;布匿战争发生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不是罗马帝国时期,排除D。故选C。
25.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拿破仑的相关知识。题文史料主要对拿破仑作了充分的肯定,主要是因为拿破仑在位期间,颁布《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在被征服地区摧毁封建势力,传播法国大革命思想,因此是革命的代表。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