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完整流程
一、基础阶段 (当前-18年4月)
1、确定目标院校及专业
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来选择,不要把目标定得过高,最好是自己努力能做到的目标。可以借助考研院校库,对意向院校、专业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和考量,初步确定目标院校专业。在选择的过程中,不要轻易做决定,务必三思后行。
2、准备复习资料
考生可以根据该院校近三年的招生简章来查找所考专业的参考科目。不过有些学校在招生简章上写的很模糊,这个时候已经考上的师哥师姐的作用就要发挥了。如果没有考相同院校的前辈,也不要太担心,各大论坛社群上都有学长学姐们发的经验贴,可以从中找到许多重要信息。
3、制定规划
做出全面复习计划,具体就是将计划分为月计划,周计划,不需要精确到什么时间点做什么,把大概的任务目标列出即可。
4、一轮复习
公共课(除政治)全部梳理一遍知识点,如果中途看不下去可以换别的科目调节一下,但一定不要停滞。因为有些知识点刚开始看确实很难很复杂,但是看完之后再看之前的难点就会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这个阶段是初级备考阶段,重在打基础,建立基本的知识框架和复习框架,不需要急着做真题。
二、强化阶段(18年5-6月)
1、专业课复习:结合该院校参考书目进行复习,必要时可泛读一些相关的书籍,比如该专业老师的著作等。
2、公共课复习:继续学习英语和数学,政治可放到下一阶段。
3、调整心态情绪:尽量保持紧张有序,平稳推进复习进度。
三、提高巩固(18年7-9月)
这一阶段对应届生来说,是集中时间、精力复习的黄金时期。英语要
开始进行真题阅读文章的精读精练,数学在复习完教材的基础上,强化课后习题、真题的练习;专业课要针对参考书和资料的重点、难点部分做笔记,并开始背诵记忆。
这个时间段还有几个重要的时间点: 1、9月初到中旬,考研大纲发布
2、2018年9月开始,招生简章发布
3、9月下旬,考研网上预报名
考生应了解全国研究生招生最新政策变化和网上预报名流程,做好预报名工作。对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研究生招生计划、考试科目、指定参考教材的变化进行细致分析,全面收集最新复习资料,同时根据最新变化调整专业课复习计划。
四、冲刺阶段(18年10-11月)
这一阶段,考生要进行总结、梳理、查漏补缺,让自己实现由量到质的变化。公共课、专业课复习全面进入综合提升阶段。
1、专业课复习:做真题,理清脉络,将知识点、章节、整本书连成
网络,不断回想,加深记忆。
2、公共课复习:英语作文探索,阅读和单词不断。数学题型归纳,做真题、模拟题。政治热点时事、知识点背诵。
每年的十月,都会有超过15%的考生因为对自己复习状态的不自信而放弃考试;为迅速突破这一心理怀疑期,各位考生一定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状态,为后期的冲刺复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五、迎接初试(18年12月下旬)
在这期间,考生要调整心理波动,不要因为焦虑、恐慌等轻易放弃,要说服自己平稳度过这段瓶颈期,并且在冲刺阶段做好计划,不挑灯夜读,也不放任自流,在短时间内有效提高效率,才能事半功倍。同时,考生要按照考试时间调整作息时间和饮食规律。
六、复试备考阶段(19年1-3月)
初试成绩一般会从2月中旬开始陆续公布。自主划线院校会在3月陆续公布初试成绩基本要求。考生要提前了解招生单位及招生学院发布的复试时间、地点及安排,积极做好复试准备。
同时要提前详细了解往年调剂流程、注意事项等,及时获取各个研招单位的调剂信息,积极主动联系需要调剂的研招单位,争取最有利的结果。
“机会只不过是相对于充分准备而又善于创造机会的人而言的”
从现在开始,努力为自己创造机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