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大附中2021年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学校运动会上,一同学最后一次以“背越式”成功地跳过了 1.80m的高度,成
为高三组跳高冠军。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同学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B.该同学下降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C.该同学下降过程中所受重力较小
D.该同学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于他对地面的压力
2.如图1所示,用细线竖直悬挂一质量为M的杆,质量为m的小环套在杆上,它与杆间有摩擦,环由静止释放后沿杆下滑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a,则环下滑过程中细线对杆的拉力大小为
A. Mg B. Mg + mg C. Mg + mg - ma D. Mg + mg + ma
3.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竖直放置的固定光滑圆环上,轻绳一端固定在圆环的顶点A,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小球静止时位于环上的B点,此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0°,则轻绳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 A. B.mg C.2mg D. mg
4.将一物体竖直上抛,若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其运动速度成正比,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抛
出后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5.—质点从某时刻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2.5s速度减小到零,则该质点开始减速后的第
word版 高中物理
1秒内和第2秒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 2:1 B.7:5 C.3:1 D.5:3
6.如图3所示,一箱子内装有一物块,当箱子做以下各种运动时,箱子与物块均
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哪种运动情况下箱子对物块的作用力最大 A.匀速向上运动 B.斜向右上方做匀速运动 C.减速向上运动 D.水平向右加速运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7.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 B.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
C.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D.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说明如果没有力的作用物体终将停止运动
8.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向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他们的初速度不同而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
A.它们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B.它们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C.它们的位移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它们的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9.水平地面上放着一质量为lkg的物体,前2s内,在一个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下运动,t=2s时撤去拉力,物体在4s内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4所示,则物体
A.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1N B.第1s内受到的拉力大小是3N C.在4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 D.4s内通过的位移为5m
10.如图5所示,车厢内有一固定斜面,车厢左右两壁竖直,一光滑圆球放置在斜面上,最
初整个系统静止,用FN1表示车厢壁对球的支持力,用FN2表示斜面对球的支持力,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系统静止时,小于FN1 B.若车厢向右做加速运动,FN2有可能为零 C.若车厢向左做加速运动,FN1有可能为零 D.若车厢向右加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增大,则FN1、FN2均增大 11.如图6所示,斜面放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物块A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与物块B连接,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对B施加一 水平力F使B缓慢地运动,使绳子偏离竖直方向一个角度,在此 过程中 A.斜面对物块A的摩擦力一直增大 C.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一直增大 D.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保持不变 12.如图7甲所示,用粘性材料粘在一起的A、B两物块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mA=lkg、mB=2kg,当A、B之间产生拉力且大于0. 3N时A、B将会分离。t=0时刻开始对物块A施加一水平推力F1,同时对物块B施加同一方向的拉力F2,使A、B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过程中F1、F2方向保持不变,F1、F2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关于A、B两物块 受力及运动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B.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一直增大 A.t=2.0s时刻A、B之间作用力大小为0.6N B.t=2.0s时刻A、B之间作用力为零 C.t=2. 5s时刻A对B的作用力方向向左 D.从t=0时刻到A、B分离,它们运动的位移为5. 4m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13. (4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次实验记录的纸带如图8所示,纸带上 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得到的连续五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 为 0.02s,测得AB间距离s1=2.08cm, BC间距离 s2 =2. 52cm, word版 高中物理 CD 间距离 =2. 86cm, DE 间距离s4=3.34cm,则打D点时小车速度大小是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 m/s2 (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4. (7分)某同学用如图9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为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以平衡摩擦阻 力,关于平衡摩擦力,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未连接纸带前,放开小车,小车能由静止开始沿 木板下滑 B.未连接纸带前,轻碰小车,小车能匀速稳定下滑 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小车能由静止开始沿木板 下滑 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轻碰小车,小车能匀速稳定下滑 (2)在某次实验中,该同学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钩码个数重复多次实验,最后得到不同拉力作用下小车对应的加速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F/N a/( m • s -2) 0. 20 0. 48 0. 29 0. 73 0. 39 0. 98 0. 49 1.22 0. 59 1.48 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10所示的坐标中作出a - F图象。 (3)由图像可得出的结论是:当质量一定时, ;由图像可得到小车总质量为 kg。 15. (4分)某同学用如图11所示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他进行的部 分操作步骤如下: (1)将直尺竖直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光电门固定在刻度尺的 下端; (2)用游标卡尺测量圆柱形重锤的高度L; (3)接通光电门电源; (4)将重锤从光电门正上方距光电门 h处由静止释放,让重锤下落 并穿过光电门; (5)若重锤通过光电门时,光电门记录下的时间为t,重锤的高度用L表示,且L< word版 高中物理 (用以上字母表示)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3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 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 (8分)如图12甲所示,一物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过A点时物块速度为VQ = 12m/S,同时对其 施加一与运动方向相反、大小为F = 8N的恒力作用,此后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 示,取 g = 10m/s2。求: (1)物块的质量和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从施加恒力F开始,经过多长时间后物块回到A点。 17. (8分)一木板倾斜固定放置,质量为m=5kg物块放置于木板上,对物块施加一平行于木 板向上、 大小为F1 =38N的拉力时,物块恰好能沿木板匀速上滑;对物块施加一平行于木板向上、大小为 F2=22N的拉力时,物块恰好能沿木板匀速下滑;若将木板水平固定放置,求应对物块施加多大的水平拉力F才可以维持物块在木板上匀速滑动。(取g = 10m/s2) 18. (8分)火车在平直铁路上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现需要在一小站临时停靠,火 车减速时加速度大小为0. 5m/s2,速度减为零在该站停车3min后又以0.4m/s2的加速度起动,速度到达 72km/h后又保持匀速运动,求与不停车相比,火车因停靠该站延误的时间。 19. (9分)如图13所示,质量为M=2kg的长方木板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地面之间 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现对长木板施加水平恒力F=5N使其从静止开始运动,当木板速度为lm/s时,让一质量为m = lkg、大小可忽略的金属块以2m/s的速度向左滑上长木板,金属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最终金属块与长木板相对静止,取g = 10m/s2。求: word版 高中物理 (1)经过多长时间,金属块与长木板相对静止; (2)最终m相对于A/滑行的距离。 20. (10分)如图14所示,某人要将质量为m = 100kg的货箱搬到货车上,但他对货箱 能够施加的最大作用力为600N,于是他找来一厚木板,搭成一高1.2m、长2m的斜面,货箱与木板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取g = 10m/s2,若货车始终静止于地面上,问: (1)若他施加水平力使货箱在地面上加速运动一段距离后进人斜面,之后用平行于斜面的 力推货箱,不考虑货箱由水平面转入斜面时的能量损失,货箱在地面上滑动的距离至少是多远才能将货箱推上货车? (2)如果他不让货箱在地面上加速,选择合适的施力角度,请通过相关计算论证他能否将货 箱缓 慢推上货车并求出将货箱缓慢推上货车所需的最小作用力。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题号 答案 1 B 2 C 3 A 4 C 5 A 6 D 【解析】 1.在下降过程,只受重力的作用,有向下的重力加速度,是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B正确,C错误。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也是只受重力的作用,有向下的重力加速度,是处于完全 word版 高中物理 失重状态,故A错误。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等于他对地面的压力,故D错误。 2.对m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对M有MgfT0,联立以上得TMgmgma,mgfma;故C正确。 3.小球静止时,受到重力mg(竖直向下)、绳子拉力F(沿绳子向上)、圆环给的弹力N(垂直圆环向下,弹力作用线延长过环的圆心),合力为0。用正交分解法,将各力分解在过B点处的切线与法线方向,在切线方向有mgsin(2θ)=Fsinθ可得所求的绳子拉力 mgsin(2)mgsin603mg。 sinsin30kvkv4.物体向上运动ag,由于v减小则a减小,故A、B错误。物体向下运动ag, mm大小是:F由于v增大则a减小,故C正确,D错误。 5.把时间分为5段,从最后一段开始,每段位移比为1︰3︰5︰7︰9,则s1︰s2=(7+9)︰(5+3)=2︰1,故A正确。 6.匀速向上运动及斜向右上方做匀速运动时,由物体的平衡条件知F=mg,故A、B错误。水平向右以a的加速度加速运动,F(mg)2(ma)2;减速向上以a的加速度运动,Fmgma,故D正确,C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题号 答案 7 AC 8 AD 9 ABD 10 AC 11 CD 12 AD 【解析】 8.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在运动过程中,v1v01at, v2v02at,(v2v1)(v02v01),故A正确、B错误; word版 高中物理 11,x2v02tat², (x2x1)(v02v01)t,故D正确、C错误。 x1v01tat²229.2~4秒内物体只受摩擦力作用,f=ma=1N,故A正确;第1秒内Ffma, Ffma3N,故B正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故C错误;由图象知s=5m,故D正确。 10.设车厢内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分析小球的受力有FN1FN2sinma①、 FN2cosmg②,当a为零时FN1FN2sin,故A正确;若车厢向左做加速运动,a为负,FN1有可能为零,故C正确;由②式知,B、D错误。 11.取物体B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设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则有Fmgtan,Tmg,在物体B缓慢拉高的过程中,增大,则水平力F随之变大,cos对A、B两物体与斜面体这个整体而言,由于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但是因为整体竖直方向并没有其他力,故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应该没有变;在这个过程中尽管绳子张力变大,但是由于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开始并不知道其方向,故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的情况无法确定。 12.设t时刻AB分离,分离之前AB物体共同运动,加速度为a,则a分离时:F2fm2a,F2fm2a2.7N,tF1F21.2ms2, mAmB412.73s,sat25.4m,则D3.62正确;当t2s时,F21.8N, F2fm2a,fm2aF20.6N,A正确,B错误;当t2.5s时,F22.25N,F2fm2a,fm2aF20,C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13.(4分) 0.310 0.400 CE(2.863.34)102【解析】vDm/s0.310m/s; 2T20.1word版 高中物理 a(s3s4)(s1s2)0.400m/s2。 2(2T)评分标准:本题4分,每空2分。 14.(7分) (1)D (2)见右图 (3)加速度与力成正比 0.40 【解析】(3)根据图象的斜率为质量的倒数可知,0.38~0.42kg范围。 评分标准:本题7分,(1)问1分,(2)问2分,(3)问4分,每空2分。 15.(4分) LL2(5) (6) 2ht2t评分标准:本题4分,每空2分。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3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 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8分) 解:(1)在0~2s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12~4s做反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v6m/s2 ① tv2m/s2 ② t(Fmg)ma1 ③ Fmgma2 ④ 解得:0.2,m2kg ⑤ 22a1x ⑥ (2)在0~2s内:v0设返回到出发点时间为t2,则x12a2t2 ⑦ 2word版 高中物理 从出发到返回的总时间:tt1t2 解得t(223)s5.5s ⑧ 评分标准:本题8分,正确得出①~⑧式各得1分。 17.(8分) 解:设木板倾角为,根据题意 斜向上运动时: F1mgsinmgcos ① 斜向下运动时:F2mgsinmgcos ② 水平运动时: Fmg ③ 解得:F10N ④ 评分标准:本题8分,正确得出①~④式各得2分。 18.(8分) 解:v72km/h20m/s 火车减速到0所对应的时间:t120s40s ① 0.5v2202m400m ② 位移s12a120.5停站时间:t23min180s 再次启动:t320s50s ③ 0.4v2202m500m ④ 位移s32a220.4总时间:tt1t2t3270s ⑤ 若不停车:t400500s45s ⑥ 20延误时间:ttt270s45s225s ⑦ 评分标准:本题8分,正确得出①~⑤、⑦式各得1分,正确得出⑥式得2分。 word版 高中物理 19.(9分) 解:(1)对M,当m滑上后受力 F1(Mm)g2mgMaM ① 对m:2mgmam ② 解得aM0,am2m/s2 ③ 设经时间t相对静止,则 1m/s2m/s+amt ④ 解得t=1.5s ⑤ (2)m相对于地面的位移: 11s1v0ta1t2(2)1.5m21.52m0.75m ⑥ 22M相对于地面的位移: s2vt11.5m1.5m ⑦ m相对于M滑行距离ss1s22.25m ⑧ 评分标准:本题9分,正确得出①~⑦式各得1分,正确得出⑧式得2分。 20.(10分) 解:(1)m在平面上运动时: Fmgma1 ① 设滑行距离为x1,则2a1x1v2 ② 当m滑上斜面,若到顶时速度刚好为0,设斜面长L,与地面夹角为,可知sin0.6, cos0.8 货箱沿斜面向上滑动时: Fmgsinmgcosma2 ③ word版 高中物理 2a2Lv2 ④ 由①、②、③、④式解得:x18m ⑤ FcosmgsinFN(2)设F与斜面夹角为恰好能匀速向上推动货箱 FsinFmgcosN由以上两式解得:F上式可变为:Fmg(sincos) ⑥ cossinmg(sincos)1sin()2,式中tan1 ⑦ 由此时可知,要将货箱缓慢推上货车,所需力的最小值为 Fmg(sincos)12 ⑧ 代入数据解得:F4005N894N600N ⑨ 因此将货箱缓慢推上货车所需的最小作用力为F4005N894N,他不能将该木箱缓慢推上货车。 评分标准:本题10分,正确得出①~⑨式各得1分,正确得出“不能将该木箱缓慢推上货车”得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