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多头小直径
截渗墙工程施工方案
一、 工程设计及要求
本工程设计方案为堤身多头小直径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一序喷灌浆造墙。依据设计要求,水泥土截渗墙施工轴线位于大坝中轴线,墙顶高程在32.50m范围内,截渗墙底高程在18.74m~9.4m范围内,多头小直径搅拌桩水泥土截渗墙轴线长1400m,墙厚为24cm,水泥土截渗墙合同工程量为16445m2。水泥土截渗墙墙体材料主要为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和原土,相邻桩位偏差<50mm;墙体抗压强度>0.5Mpa,渗透系数k≤1×10-6cm/s,渗透破坏比降>50,墙体进入弱透水层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二、施工工艺
本工程设备采用ZCJ型和BJS型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桩一次成墙桩机进行施工。 1、加固机理
深层搅拌工法是运用特制的多头小直径深搅钻机,把水泥浆喷入土体并搅拌形成水泥土墙。水泥浆和土充分拌和后,水泥不但硬化凝固,而且和土体有离子交换和团粒化作用,在多重物理和化学反应下,使土体硬结成具有良好整体性、稳定性、不透水性并具有一定强度的塑性连续墙体。 2、施工方法
(1)、按照拟定水灰比配制水泥浆; (2)、把配制好的水泥浆输送到储浆罐; (3)、桩机就位并调平;
(4)、搅拌下沉同时输浆至设计墙底标高,然后搅拌提升至设计墙顶标高; (5)、关闭搅拌机械,完成一个施工桩序;
(6)、沿轴线前移到下一桩位,重复上述过程进行下一个桩序墙的施工;施工工 序见图2.1。
1
水泵系统
第一搅拌系统 安装水泵 进水 上灰 搅拌 输浆 搅拌 送浆 第二搅拌系统 深层搅拌施工 纵移 定位 调平 下沉提升 图2.1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施工工序图
三、施工机械设备
1、ZCJ型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截渗桩机
ZCJ型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截渗桩机,主要由主机和水泥浆搅拌装置组成。其中主机由以下主要组成部分:(1)主架;(2)钻杆;(3)转盘;(4)水龙头;(5)链条;(6)上底盘;(7)下底盘;(8)滑枕;(9)高压输泵管;(10)轮;(11)鞋盘;(12)钻头;(13)横梁;(14)油缸;(15)扣板;(16)配电箱;(17) 传动系统; (18)操作台。
搅拌装置由以下重要组成部分:(1)高压输浆管;(2)三管浆泵;(3)操作手柄;(4)制浆罐、储水罐;(5)输浆灌;(6)输浆管;(7)操作阀;(8)浆管。
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主机重:42t
主机外形(长×宽×高):5.5m×2.3m×32m 钻进速度:0.3m~1.5m/min 最大用电容量:150kW 输浆泵工作压力:0.3~0.5MPa 钻头直径:380mm 储浆罐容量:1.0m3
钻杆截面尺寸:120mm×120mm×10mm 设备特点:
(1)设备经过多次实践改进,为国内同类先进产品,获得99年中国发明金奖。 (2)机上有多档变速装置、液压步履装置、浆液自动记录及压力自动报警装置。 (3)施工中调平主机,保证垂直误差不大于0.3%。
2
(4)可靠性高。
2、BJS型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截渗桩机
BJS型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截渗桩机,主要由主机和水泥浆搅拌装置组成。其中主机由以下主要组成部分:(1)主架;(2)钻杆;(3)转盘;(4)水龙头;(5)链条;(6)上底盘;(7)下底盘;(8)滑枕;(9)高压输泵管;(10)滚轮;(11)鞋盘;(12)钻头;(13)横梁;(14)油缸;(15)扣板;(16)配电箱;(17)传动系统;(18)操作台。
搅拌装置由以下重要组成部分:(1)高压输浆管;(2)三管浆泵;(3)操作手柄;(4)制浆罐、储水罐;(5)输浆灌; (6)输浆管;(7)操作阀;(8)浆管。
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主机重:19.5t
主机外形(长×宽×高):5.5m×2.3m×21m 钻进速度:0.3m~1.5m/min 最大用电容量:75kW 输浆泵工作压力:0.3~0.5MPa 钻头直径:380mm 储浆罐容量:1.0m3
钻杆截面尺寸:120mm×120mm×10mm 设备特点:
(1)设备经过多次实践改进,为国内同类先进产品,获得99年中国发明金奖。 (2)机上有多档变速装置、液压步履装置、浆液自动记录及压力自动报警装置。 (3)施工中调平主机,保证垂直误差不大于0.3%。 (4)可靠性高。 四、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1)、三通一平
1)、修建进退场及场内道路。 2)、施工用电采用自备发电机供电。 3)、施工用水采用沟塘水或就近打井取水。 4)、平整场地,防止机械失稳。 (2)、设备组装调试。
(3)、正式施工前编写试验方案,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 2、施工要点
(1)、桩径380mm,桩序墙内桩与桩搭接86mm,相邻单元桩之间搭接100mm,(详
3
见附图一水泥土搅拌桩成墙搭接示意图)墙体垂直度误差不大于0.3%,最小墙厚不小于240mm。墙体嵌入弱透水层的深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2)、水泥掺入比10%~15%,固化剂浆液的水灰比拟采用1.7:1,具体的水泥掺入比根据试验确定,水灰比依据实际施工时现场泛浆情况确定。
(3)、两桩序墙体起迄搭接尺寸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 (4)、开工前用经纬仪校正桩机塔架。
(5)、专人记录每桩下沉或提升时间,施工中发生的问题均在记录中注明。 (6)、若堤基存在含水量低、较密实的粘土地层,且桩机下沉喷浆搅拌时均采用慢档供浆,钻削搅拌地层使之呈流态,会造成钻头钻杆带泥严重,可采取加大叶片间距,减小叶片厚度,在堤基密实粘土地层施工时适当调整水灰比,增大灌注浆液流量等措施,解决此类问题。
(7)、施工中如遇特殊情况而影响正常施工,通过监理合理解决。 3、施工技术要求
(1)设计墙厚≥240mm,孔位偏差施工时控制在±50mm,垂直偏差施工时控制在0.3%,墙顶高程大于设计墙顶0.3m,墙底高程小于设计墙底0.1m,桩径偏差不大于4%。墙体嵌入弱透水层的深度达到设计要求。
(2)通过成墙试验确定浆液的配比、输浆量和与之相匹配的钻头下沉和提升速度等参数。水泥搅拌桩浆液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水泥标号不低于32.5。水和外加剂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有关规定。
(3)灰浆搅拌机和集料斗之间设一道过滤网,过滤浆液。
(4)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水泥浆液应随配随用,灰浆搅拌机同时不断搅动。 (5)供浆、供水必须连续。因故停浆时,应及时通知操作人员,记录停浆深度及时间,为防止断桩或缺浆,应将钻头搅拌和下沉至停浆点以下0.5m,待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提升。当因故停机超过半小时时,对泵体和输浆管路进行妥善清洗。
(6)当浆液到达出浆口后,在桩底喷浆30s,以使浆液完全到达桩端。 (7)当喷浆口到达设计桩顶时,停止提升,搅拌30s,以保证桩顶均匀密实。 (8)记录搅拌机每米下沉和提升时间。深度记录误差不得大于100mm,时间记录误差不得大于5s。
(9)在搅拌压浆作业过程中,应及时准确填写施工记录,记录表格式符合项目
4
监理的指示和有关规定。 4、特殊情况处理技术措施
(1)桩间接头处理
1)水泥土截渗墙桩段间的接头处理
对于要求搭接的桩孔,桩与桩的搭接间歇时间不应大于24小时,如因特殊原因超过上述时间,应对最后一根桩先进行空钻留出榫头以待下一批桩搭接;如间歇时间过长(如停电等),与后序桩无法搭接,在项目监理认可后,采用局部补桩措施(见附图二水泥土搅拌桩接桩示意图所示)。
2)水泥土截渗墙与已有的水泥土截渗墙连接处理
按照设计图纸或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方案进行墙桩段间的接头处理。 (2)截渗墙与建筑物的连接
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遇涵洞式水闸时,截渗墙做到洞身两侧。 (3)过堤电力线路的施工处理
1)本合同堤段内有横跨堤顶的高压线、通讯线、电缆、光缆等,线路距坝顶的高度为5~13m。
2)施工机械高于过堤电力线路干扰施工时,需采取如下措施:遇高压线、通讯线、电缆、光缆等线路时,先在线路上游或下游已完成截渗墙施工的堤段架设临时线路,然后拆除原有线路,待墙体施工完成后再恢复原线路。 5、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检验措施
(1)施工技术要求
截渗墙厚度不应小于施工图纸的规定值240mm,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抗压强度:>0.5Mpa; 2)渗透系数k≤1×10cm/s; 3)渗透破坏比降:>50。
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孔位偏差(或变动)超过规定都必须加补搅拌桩,以确保搅拌桩的可靠连接,加补措施的加孔补桩资料均报送项目监理审批。
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出现:搅拌头未到底、提升过快、旋转过快或过慢等任何一种不良情况,完成的搅拌桩应补孔重新搅拌压浆,补浆措施和加孔补桩资料均应报送项目监理审批。
5
-6
(2)、质量检验措施
质量检验包括原材料检验、施工过程检查、最终成墙检验。 1)、原材料检验
水泥按400吨/批抽样送检一次,同一批号不足400吨的也应抽样送检。 2)、施工过程检查
施工过程检验桩位、桩顶(底)高程、垂直度、浆液水灰比(检测方法详见“水泥土截渗墙试验方案”)等施工作业全过程,并随时接受监理及设计人员的检查。
3)、最终成墙检验
在成桩后7天内,采用轻便触探器钻取桩身土样检查桩体均匀情况与完整性,抽检比不低于2%。
水平取样:沿坝段不大于500m设一处探坑进行水平取样检测墙体。探坑深度2m,宽度1.0m,长度3.0m。观测检验墙体的颜色、尺寸、搭接均匀性、连续性、整体性等方面。并对所揭露的土层取芯,进行抗压强度、渗透系数、渗透破坏试验。
6
附图一:
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成墙示意图
86mm 380mm 100mm
869mm
7
附图二:
水泥土搅拌桩桩间接头搭接示意图
正常施工墙体 施工方向 0.26m
1.16m
进行绑桩处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