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与检测

来源:知库网
第12卷 第z1期 2012芷 中 国水运 VoI.12 May No.Z1 2012 5月 Ch i na Warer Transport 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与检测 李源河 (浙江省隧道工程公司,浙江杭州310005) 摘要:文中论述了深层水泥搅拌桩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和施工要求,并系统地评述了搅拌桩的质量检测方法,可 有效地指导施工,确保深层搅拌桩的成桩质量。 关键词:质量检测;钻芯取样;动力触探 中图分类号:TU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2)OZ1-0058-03 一、水泥搅拌桩 程中叶片与周围土体切削摩擦,此时若只搅拌不喷浆或喷出 的水泥浆液较浓(水泥浆采用水灰比0.40-0.55时),则粘 性土很容易粘附于叶片上,造成喷浆孔堵塞,从而引起“堵 管”现象的发生,进而影响搅拌桩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因此, 在实际施工中应将水泥浆液的水灰比调整为0.60-0.70,这 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了粘土层中的“堵管”现象发生,确保施 工顺利进行。 深层搅拌加固软土地基是利用水泥或石灰等材料作为固 化剂,通过特别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土和固 化剂(浆体和粉体)强制搅拌,利用软土和固化剂发生一系 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而形成强度较高、稳定性好的 水泥加固体,使其与天然地基共同组成承载力较高、压缩性 较低的复合地基。 深层搅拌法处理软土地基是较为普通的一种地基处理方 法。在地基加固过程中无振动、无噪音、对环境无污染,施 工工艺简单、机械化程度较高、施工速度快,造价低廉,施 工质量容易保证,处理效果容易检测,即使出现不合格桩, 其补救方法也简单方便等优点。深层搅拌法最适宜加固较深 厚的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含水率较高、塑.『生指数较低、 土性较差丛地基承载力不大于1 20kPa的粘性土地基,对超 软土效果更为显著。 (2)施工前确定搅拌机械的灰浆泵输送量,灰浆输送到 搅拌机喷浆口的时间和提升速度等施工工艺参数,并根据设 计要求,通过试验确定灰浆的配合比。 (3)深层搅拌机的成孔速度控制在0.5m/rain— lm/min,随土质而定, 到达设计桩底标高后,边搅拌、边 喷浆、边提升,提升速度应小于1.5m/min,用同样的方法 重复搅拌,应有专人记录时间。 (4)搅拌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5%,桩位偏差不 得大于50mm。 深层搅拌法是相对于浅层搅拌法而言。根据施工方法不 同,深层水泥搅拌法可分为水泥浆搅拌和粉体喷射搅拌两种。 (1)水泥浆深层搅拌法(湿喷) (5)基坑机械挖土时,桩顶标高上应该留500mm以 上的土层,待搅拌桩施工完毕后,利用人工将桩顶标高上 500mm超高的桩头凿掉。 (6)根据对加固土层的物理力学特性分析来选用适当的 搅拌桩机。由于水泥土桩抗压强度较低,当荷载较小时桩身 发生变形,但仍遵循刚性桩应力传递规律,当承受荷载较大 时桩身上部变形加大往下桩身应力与桩问土摩阻力逐步衰 减。 三、深层搅拌桩的质量检测 将水泥作为固化剂制成浆液状,通过深层搅拌机与土体 均匀拌合成桩,根据经验和土体性质,一般水泥掺入量为 1O%-20%,水灰比为0.4—0.5。 (2)粉体喷射搅拌法(干喷) 通过粉体发送器将干水泥粉喷入被搅拌的软土中,与土 体充分拌合,形成水泥土桩。一般水泥掺入量为10% ̄20%。 干喷法与温喷法相比,由于它采用粉体作为固化剂,不再向 地基中注入附加水分,反而能充分吸收周围软土中的水份, 虽然深层搅拌法加固软弱地基技术的设计机理仍带有半 理论、半经验的色彩,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工艺的成熟性 均勿庸置疑。由于该方法对施工质量的要求很高,稍有不慎 便会影响地基处理的成效,甚至酿成事故。因此,施工质量 的优劣往往成为其适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在深层搅拌桩地基处理中,保证搅拌桩的有效长度和桩 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是保证地基处理质量的关键。在实际工 因此加固后初期强度高,对周围土质改善更有利,对于含水 量高的软土地基加固效果尤为显著。特别是在与后续上部施 工间隔短的情况下更显示了其初凝快的优点。 二、深层搅拌桩的施工控制 1.深层搅拌法的施工程序 桩机就位一预搅下沉一制作水泥浆(水泥粉或石灰粉) 一喷浆(粉)搅拌,提升一重复搅拌下沉一重复搅拌提升直 2.注意事项 作中,这一问题就转化为如何对水泥土搅拌桩桩身质量进行 有效检测。桩身质量包括桩的物理尺寸、连续性和桩身材料 的密实性等三方面,这就构成桩身质量检测的三个基本内容。 至孔口一关闭搅拌机,清洗一移至下一根桩。 (1)在粘性土层中进行搅拌桩施工时,在下搅或上提过 收稿日期:2O12—03—19 对于水泥搅拌桩,则具体包括: 作者简介:李源河(1977一),男,浙江省隧道路工程公司工程师。 第z1期 李源河: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与检测 59 (1)桩身材料的密实度:主要指桩身材料的强度,即水 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2)桩身的连续性:指桩身的搅拌均匀性,即水泥土搅 拌是否均匀。 (3)桩身的物理尺寸:指桩身的截面和桩的有效长度。 桩身水泥土强度是设计的主要依据之一,它与土质条件、 水泥掺入量、添加剂种类、养护时间、覆盖压力、施工工艺 等有关。关于水泥搅拌均匀性,在深层搅拌桩中随施工工艺 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单轴搅拌桩中,桩中心一般均存在 直径约10cm的水泥浆柱,其强度很高,而在桩体外围径向 水泥含量逐渐减少。在双轴搅拌桩中,在喷浆管附近,也存 在水泥浆柱,其强度高,一般认为水泥土的搅拌均匀性要根 据离桩中心2/3半径处的水泥土性状为标准来分析其搅拌的 均匀性,桩长与垂直度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检测。 为了保证搅拌桩的桩身质量,应根据工程重要性和复杂 程度合理选择检验桩身质量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轻型动 力触探试验(N10)、标准贯入试验(N63.5)、静力触探 试验、低应变桩身无损检测、静载荷试验等原位测试方法以 及钻探取芯法。 1.轻型动力触探试验 根据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轻型 动力触探试验的全称应为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它是用一 定质量的重锤(10kg),以一定高度的自由落距50cm), 将标准规格的圆锥形探头贯入土中,根据探头入土一定距离 (30cm)所需的锤击数(即:N10)来判定土的力学性能的 一种原位测试方法。试验时还可利用其附带的钻头,取出桩 体的水泥土,肉眼鉴定其颜色、均匀性及是否存在未被搅匀 的团块等。依据有关技术规范,采用轻型动力触探(N10) 进行检测的桩应占工程桩总数的2%以上。测试应在7d以内 进行。 这种检测方法设备简单,操作易行,经验性强,测试数 量不受限制;缺点为技术含量低,无法进行数据的自动采集 和存储,检测深度一般不超过4m,无法对深部强度与桩身 完整性进行判断。 2.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与轻型动力触探试验类似,也是利用重锤 (63.5kg)的自由落距(76cm),将标淮规格的贯入器贯入 土中,通过贯入器人土30cm所需的锤击数(N)来判定土 的力学性能。通常用此来评价岩土的物理力学性状、地基土 承载力和评价饱和砂土(粉土)的液化特征等。试验中也可 自贯入器取出岩土,肉眼鉴定其颜色、均匀性等。应用标准 准贯入试验检测深层搅拌桩桩身质量的实例尚不多见,但其 原理和方法如同轻型动力触探一样,完全是可行的。鉴于地 基土、水泥土与均质的金属材料相比,强度特性差异很大, 特定场地条件下的规律不尽相同,若要普遍运用此方式,则 依据尚不充分。 这种检测方法施工较简单,经验性强,测试数量及深度 不受限制,可结合取芯钻探同时进行;缺点是技术含量较低, 无法进行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存储;设备较笨重,需动用工程 钻机,因而工效较低;尚无技术规范的依据和成熟的判定标 准。 3.静力触探试验 静力触探试验是一种兼有测试和勘探功效的原位测试方 法,采用静力匀速将一定规格的探头压入土体测定比贯入阻 力、锥尖阻力及侧壁摩擦力。此法适用于粘性土、粉土、粉 砂和含少量碎石的土。一些检测单位将此法应用于深层搅拌 桩桩身检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般可在综合试桩阶段,将静探法结果与其他测试方法 的结果做比较,确定桩身的标准强度,从而得到比贯入阻力 标准值,工程桩检测时便可直接判定实测值是否符合要求。 采用轻便静探时工效较高,操作简单,能连续对桩体进 行检测,可实现测试数据的自动记录和处理,测试深度一般 不受限制。缺点为水泥土强度不能太高,一般应控制在7d 龄期以内;若桩体四周有地表溢浆,探头贯入较困难;尚无 技术规范依据和成熟的判定标准。 4.静载荷试验 静载荷试验可直接获得深层搅拌桩单桩或复合地基的承 载性能。对于新建场地或岩土工程条件复杂的工程,一般均 应通过静载荷试验直接检验工程桩或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复 合地基(或单桩)的试验原理、过程及分析方法基本等同浅 层平板载荷试验或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单桩静载荷试验也 与水泥土的龄期有很大关系,只有在满足一定龄期(一般要 求28d)时,相同或相近龄期的桩体载荷试验才可进行统计 对比分析。 桩的极限荷载用双曲线法确定,根据桩上荷载P和下沉 量S之问的关系推算出破坏荷载,经修正推算出极限荷载, 从而求得桩的承载力标准值。 该法可直接判定单桩或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是否满 足要求。当两者均达到设计要求时,一般即可认为地基处理 获得成功。缺点是试验设备繁重,历时较长,费用较多,测 试数量相对较少,不能大面积检测。 5.钻探取芯 为直接检测深层搅拌桩的桩身完整性,采用钻探取芯法 检测当然是最为直观和最为真实的手段了。通过钻探取芯将 水泥土芯完整地取出,可肉眼鉴定桩身的均匀性、颜色及桩 长是否达到设计值,还可将水泥土芯带到室内进行无侧限抗 压强度试验,直接测试其强度。每一单桩的取样数量并无严 格规定,一般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泥土芯作为试样,间距 以l ̄2m一个试样为宜。如果已经进行了轻便动探检测,则 可在对桩身强度有疑问的部位,钻取芯样。该方法也须考虑 龄期因素影响,若没有一定龄期标准(一般要求为28d), 测得的强度不可作为设计和检测依据。 这种检测方法优点为施工简单,测试数量及深度不受限 制,可取芯进行强度试验。缺点是:技术含量不高;经验性 强,不能自动采集数据;设备较笨重,需动用工程钻机,试 样需用专门的压力机进行室内测试,工效低,大面积测试需 要动用足够设备。 6.反射波法 能否用动测法来检验深层搅拌桩的桩身质量一直是个有 争议的问题。近年来,通过试验研究,认为(下转第61页) 第z1期 王金军:浅析矿山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 61 盖面的缺点,导致设计和建设依据不确定性多,质量保证较 其它建设项目难度大。因此应当通过项目建设各环节的科学 严格执行来保证项目的最后完成,并最终通过质量和工艺方 法来保证项目质量。 协调成本控制和项目质量之间的关系是矿山建设工程项 和生产素质、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的途径解决,通过技 术途径。通过明确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来建立安全保障体 系是现阶段改善我国矿山建设项目中事故频发的有效举措。 安全体系建设是一个不断螺旋循环上升的过程。监督按总平 面图规定修建的各项iN时设施、机械位置等,避免因为任意 增添和拆迁临时设施对其它建设环节产生的不利影响。 五、结束语 目的又一难题。因为矿山建设存在投资大、建设时间长、投 资回收期长等不利因素,矿山建设项目的规模、工艺选择等 关键因素都受到资金的限制。这一方面要求在实际过程中要 合理科学地选择企业生产工艺和规模,采用优化建设方法以 施工过程中采用有效的管理措施,不仅能够加快了工程 的施工进度,使工程得以顺利实施,也可以保证工程如期按 照施工合同要求进行竣工验收和投入使用,为业主提供了良 好的生产和再加工的场所,早日精选出优质精煤,提高经济 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明远.济北矿区建设【M1.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2】袁义才,陈军著.项目管理手册[M】.q'4--a出版社,2001. [3熊广忠.工程建设监理实用手册【3]MJ.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2004. 降低项目预算;另一方面应当严格建设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避免部分子项目的过早开工,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降低 初期投入。 四、施工项目安全控制和现场管理 矿业生产尤其是煤炭生产是高危行业,而矿山建设工程 期间的危险性更高。建设过程中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 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矿山建设过程中面临 的不确定性因素要远远多于企业生产期间。矿山建设中的事 故部分是由生产工艺造成的,因此只能通过技术研发和工艺 改良来减少事故发生。绝大部分由于违章指挥等“三违”作 业造成的事故,可以通过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人安全意识 f4】张伯元.矿山建设工程材料管理[M】.北京:中国建. ̄L2a 业出版社 2002. (上接第59页)水泥土胶基本符合一维波动理论的假设条 件,用反射波法来分析深层搅拌桩的桩身质量具有一定可行 性,动测波形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桩长、桩身的特性。 7.基槽开挖后的检测 的参数所确定的单桩承载力合理选用水泥土强度标准,以防 止过高确定该值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随着搅拌桩应用的日益广泛、经验的不断积累,其 施工工艺也得到不断完善和改进,已经突破了现行规范的适 用范围。 基槽开挖之后,可以检验桩位、桩数与桩顶质量。如不 符合规定要求,应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但这种检验方法主 (4)作为合格的岩土工程师应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合 理确定施工工艺和与之配套的施工参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 达到设计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5)从个别工程搅拌桩芯样强度波动较大现象来看,对 要检测桩身顶部质量,很难反映桩身质量的完整信息。 8.单桩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一般认为静载荷试验是桩的承载力检测中最可靠的手 段。但对由水泥深层搅拌桩所构成的复合地基而言,静载荷 搅拌桩施工的过程控制还需加强。 (6)进一步探索和积累不同地区、不同土质条件的搅拌 桩施工工艺和与之配套的施工参数以及施工管理方法和施工 质量检测方法是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s J .【2】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sI .试验得到的是维持荷载作用下,最薄弱破坏模式相应的桩土 体系丧失承载刚度的外荷,尽管它能全面获得承载刚度的变 化情况,描述桩身的破坏模式,并得到与之相应的承载力, 但它不能提供桩身质量的完整信息,问题严重时可能在P—s 曲线上有所反映,但不能定量定位,静载荷试验影响深度是 52-3倍的压板宽度,并不能反映下部加固土的情况。 实际中,钻芯取样试验是检验桩身质量可靠的和最直观 的方法。 四、结语 f3俞有炜.建筑桩基概念设计与工程案例【3JM1.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熊智彪.建筑基坑支护【MJ.北京:中国建筑_r-,_ik出版社, 2008. (1)选用适当的搅拌桩机械设备,是进行正常施工的先 决条件。 【5】徐至钧.深基坑与边坡支护工程设计施工经验录fM】.上 (2)一般来讲,在搅拌桩设计中应根据桩侧和桩端土体 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