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绪 论 第一章 一、 什么是经济学?(WHAT) 二、为什么要学经济学(WHY) 三、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四、经济决策中应注意犯四种错误 课时安排 3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并掌握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了解经济学要解决三大问题,掌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理解并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几个重要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一、 什么是经济学?(WHAT) 二、为什么要学经济学(WHY) 三、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四、经济决策中应注意避免犯四种错误 五、本课程有关问题说明(教材与作者、授课人简介、考试考核办法说明、学习方法说明) 重点:资源稀缺性原理 、经济学研究核心问题、机会成本、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边际分析方法。 难点: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经济剩余、经济模型、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边际分析方法。 讨论、思考题、作业: 讨论题 见教材P20 复习题的第2、3、4题 作 业:见教材P20 练习题的1、2、6、10题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寓言中的经济学》 梁小民著 2、《应该读点经济学》 常 青著 3、《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李宝元等译 4、《经济学原理》 上下册 作 者:(美)曼昆 出版社:三联书店/北京大学; 梁小民译 5、《微观经济学》,黄亚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7次印刷。 6、[美] 罗伯特·平狄克等,《微观经济学》,张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版。 7、《微观经济学:第四版(经济科学译丛)》,[美]平狄克,[美]鲁宾费尔德 著;张军校,张军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分钟,授新课 110 分钟,安排讨论 20 分钟, 布置作业 5 分钟,其他 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它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1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二章 比较优势:交换的基础 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一、 交换和机会成本 二、比较优势和生产可能性 三、导致生产可能性曲线移动的因素 四、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 课时安排 2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教学,学生应掌握比较优势、绝对优势的概念,学会识别比较优势、绝对优势;掌握生产可能曲线的含义及其隐含经济意义,掌握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一、 交换和机会成本 比较优势原理 比较优势的来源 二、比较优势和生产可能性 生产可能性曲线 个体生产率如何影响PPC的斜率和位置 专门化的益处 多人经济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三、导致生产可能性曲线移动的因素 为什么有些国家专门化速度很慢 专门化程度是否越高越好 四、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 知识点: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原理 机会成本递增原理 生产可能性曲线 重 点:比较优势原理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及其作用 难 点: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识别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及其作用 讨论题:中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是什么?为什么加入WTO对我国既是发展机遇又是严峻挑战 思考题:你的比较优势是什么?你如何培养自己的比较优势? 为什么现代人才暨要有特长专长又要有合作精神? 作业:见教材P51面的第5、6、9题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寓言中的经济学》 梁小民著 2、《应该读点经济学》 常 青著 3、《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李宝元等译 4、《经济学原理》 上下册 作 者:(美)曼昆 出版社:三联书店/北京大学; 梁小民译 5、《微观经济学》,黄亚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7次印刷。 6、[美] 罗伯特·平狄克等,《微观经济学》,张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版。 7、《微观经济学:第四版(经济科学译丛)》,[美]平狄克,[美]鲁宾费尔德 著;张军校,张军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分钟,授新课 70 分钟,安排讨论 15 分钟, 布置作业 2 分钟,其他 (答疑 ) 3 分钟。
2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它□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三章 供给与需求:导论 上 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一、计划与市场 二、市场中的买方和卖方 三、市场均衡 课时安排 授课时间 2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计划和市场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优缺点,着重掌握经济学中市场的定义,了解并掌握需求量和需求的含义,需求量和需求变动的含义及其原因,了解并掌握供给量和供给的含义,供给量和供给变动的含义及其原因,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需求法则和供给法则,市场均衡含义。均衡形成过程及其经济意义等内容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一、计划与市场 二、市场中的买方和卖方 1、需求曲线 2、供给曲线 三、市场均衡 1、租金管制的再思考 2、比萨饼的价格管制 重点:需求量和需求 需求量和需求变动其原因,供给量和供给 供给量和供给变动及其原因,需求法则和供给法则,市场均衡含义其经济意义 难点:需求量和需求变动其原因 供给量和供给变动及其原因市场均衡含义其经济意义 作业:见教材P77-78面的第1、3、15题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寓言中的经济学》 梁小民著 2、《应该读点经济学》 常 青著 3、《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李宝元等译 4、《经济学原理》 上下册 作 者:(美)曼昆 出版社:三联书店/北京大学; 梁小民译 5、《微观经济学》,黄亚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7次印刷。 6、[美] 罗伯特·平狄克等,《微观经济学》,张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版。 7、《微观经济学:第四版(经济科学译丛)》,[美]平狄克,[美]鲁宾费尔德 著;张军校,张军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经济学网站1、中国经济门户网national eco news http://www.egate2china.com/ 2、经济学阶梯教室 优秀的教学交流与学习网站 http://www.gjmy.com/gjmyxz/Index.html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分钟,授新课 70 分钟,安排讨论 15 分钟, 布置作业 2 分钟,其他 (答疑 ) 3 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它□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3
第三章 供给与需求:导论 下 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四、市场均衡的变动 五、市场和社会福利 课时安排 授课时间 2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着重掌握市场均衡含义、均衡形成过程及其经济意义,市场均衡变动的类型及其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具体影响,还要了解政府人为管制价格对经济资源配置的不利影响,教学中拟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变化的历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例来说明利用市场机制的伟大力量。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四、市场均衡的变动 1、需求曲线的移动 2、供给曲线的移动 3、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同时变动 五、市场和社会福利 桌子上的现金 个人最优并非社会最优 知识点: 市场均衡的含义、形成过程及其经济意义 均衡的变动 价格管制及其弊端 重点: 市场均衡的形成过程及其经济意义 均衡的变动 价格管制及其弊端 作业:见教材P77-78面的第1、3、15题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寓言中的经济学》 梁小民著 2、《应该读点经济学》 常 青著 3、《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李宝元等译 4、《经济学原理》 上下册 作 者:(美)曼昆 出版社:三联书店/北京大学; 梁小民译 5、《微观经济学》,黄亚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7次印刷。 6、[美] 罗伯特·平狄克等,《微观经济学》,张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版。 7、《微观经济学:第四版(经济科学译丛)》,[美]平狄克,[美]鲁宾费尔德 著;张军校,张军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8、(美)曼斯菲尔德《应用微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 朱善利著《微观经济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美)N.格里高利.曼昆著:《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版,梁小民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1、(美)保罗·萨缪尔森著: 《经济学》 (Economics)(第17版) 萧琛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经济学网站1、中国经济门户网national eco news http://www.egate2china.com/ 2、经济学阶梯教室 优秀的教学交流与学习网站 http://www.gjmy.com/gjmyxz/Index.html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分钟,授新课 70 分钟,安排讨论 15 分钟, 布置作业 2 分钟,其他 (答疑 ) 3 分钟。
4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它□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四章 弹性 上 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 二、价格弹性的图形化解释 课时安排 授课时间 2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弹性的含义 掌握需求弹性的定义、种类及其各自计算公式、弹性理论在经营决策中的意义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第4章 弹性理论(2课时)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 1、价格弹性的定义 2、需求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 3、一些典型的弹性估计 4、对需求价格弹性的运用 二、价格弹性的图形化解释 直线型需求曲线上价格弹性的变化 两个特例 知识点:弹性 需求弹性的定义、种类(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计算方法及其运用价值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 重点:弹性的种类及其弹性的计算、弹性理论在经营决策中的意义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 难点:弹性的定义及其计算 作业:见教材P107-108面的第2、 3、10题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寓言中的经济学》 梁小民著 2、《应该读点经济学》 常 青著 3、《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李宝元等译 4、《经济学原理》 上下册 作 者:(美)曼昆 出版社:三联书店/北京大学; 梁小民译 5、《微观经济学》,黄亚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7次印刷。 6、[美] 罗伯特·平狄克等,《微观经济学》,张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版。 7、《微观经济学:第四版(经济科学译丛)》,[美]平狄克,[美]鲁宾费尔德 著;张军校,张军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8、(美)曼斯菲尔德《应用微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 朱善利著《微观经济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美)N.格里高利.曼昆著:《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版,梁小民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1、(美)保罗·萨缪尔森著: 《经济学》 (Economics)(第17版)萧琛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分钟,授新课 70 分钟,安排讨论 15 分钟, 布置作业 2 分钟,其他 (答疑 ) 3 分钟。
5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它□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四章 弹性 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四章 弹性 三、弹性和总支出 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四、供给的价格弹性 供给弹性的决定因素 课时安排 2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需求弹性大小与总收益的变化关系,学会用弹性理论解释“谷贱伤农”和薄利多销的经济掌握需求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的含义、计算办法及其经济意义。了解供给弹性的定义、种类、计算公式 掌握影响供给弹性的主要因素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第4章 弹性理论下(2课时) 三、弹性和总支出 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四、供给的价格弹性 供给弹性的决定因素 知识点: 供给的价格弹性 供给弹性的决定因素 重点: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 难点: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及其计算 供给价格弹性的图形表示 作业:见教材P107-108面的第2、 3、10题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寓言中的经济学》 梁小民著 2、《应该读点经济学》 常 青著 3、《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李宝元等译 4、《经济学原理》 上下册 作 者:(美)曼昆 出版社:三联书店/北京大学; 梁小民译 5、《微观经济学》,黄亚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7次印刷。 6、[美] 罗伯特·平狄克等,《微观经济学》,张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版。 7、《微观经济学:第四版(经济科学译丛)》,[美]平狄克,[美]鲁宾费尔德 著;张军校,张军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8、(美)曼斯菲尔德《应用微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 朱善利著《微观经济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美)N.格里高利.曼昆著:《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版,梁小民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1、(美)保罗·萨缪尔森著: 《经济学》 (Economics)(第17版)萧琛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分钟,授新课 70 分钟,安排讨论 15 分钟, 布置作业 2 分钟,其他 (答疑 ) 3 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它□
6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五章 需求:市场的收益 上 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一、需求法则 二、将欲望转换为需求 三、应用理性支出原则 课时安排 授课时间 2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需求法则适用条件、效用的概念、基数效用、序数效用的概念 掌握需求法则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 掌握最优消费(消费者均衡)的内容及其条件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概念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一、需求法则 1、需求的起源 2、需要与欲望 二、将欲望转换为需求 1、效用概念 2、将固定收入分配于两种产品 3、理性支出原则 4、重新分析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三、应用理性支出原则 1、现实中的替代问题 作业:见教材P107-108面的第2、 3、10题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寓言中的经济学》 梁小民著 2、《应该读点经济学》 常 青著 3、《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李宝元等译 4、《经济学原理》 上下册 作 者:(美)曼昆 出版社:三联书店/北京大学; 梁小民译 5、《微观经济学》,黄亚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7次印刷。 6、[美] 罗伯特·平狄克等,《微观经济学》,张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版。 7、《微观经济学:第四版(经济科学译丛)》,[美]平狄克,[美]鲁宾费尔德 著;张军校,张军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8、(美)曼斯菲尔德《应用微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 朱善利著《微观经济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美)N.格里高利.曼昆著:《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版,梁小民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1、(美)保罗·萨缪尔森著: 《经济学》 (Economics)(第17版)萧琛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分钟,授新课 70 分钟,安排讨论 15 分钟, 布置作业 2 分钟,其他 (答疑 ) 3 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它□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7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五章 需求:市场的收益 下 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三、应用理性支出原则 1、现实中的替代问题 2、收入差别的重要性 四、个体和市场需求曲线: 水平相加 五、需求与消费者剩余 课时安排 2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最优消费(消费者均衡)的内容及其条件 需求曲线的推导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概念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联系与区别 消费者剩余的含义及其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三、应用理性支出原则 1、现实中的替代问题 2、收入差别的重要性 四、个体和市场需求曲线: 水平相加 五、需求与消费者剩余 知识点:消费者均衡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个人需求 社会需求 消费者剩余 重点:需求 效用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剩余 个人需求 社会需求 难点: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及其条件 、消费者剩余 作业:见教材P147-148面的练习题:第1、9、10题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寓言中的经济学》 梁小民著 2、《应该读点经济学》 常 青著 3、《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李宝元等译 4、《经济学原理》 上下册 作 者:(美)曼昆 出版社:三联书店/北京大学; 梁小民译 5、《微观经济学》,黄亚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7次印刷。 6、[美] 罗伯特·平狄克等,《微观经济学》,张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版。 7、《微观经济学:第四版(经济科学译丛)》,[美]平狄克,[美]鲁宾费尔德 著;张军校,张军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8、(美)曼斯菲尔德《应用微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 朱善利著《微观经济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美)N.格里高利.曼昆著:《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版,梁小民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1、(美)保罗·萨缪尔森著: 《经济学》 (Economics)(第17版)萧琛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分钟,授新课 70 分钟,安排讨论 15 分钟, 布置作业 2 分钟,其他 (答疑 ) 3 分钟。
8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它□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6章 完全竞争的供给:市场的成本方 上 课程教案
课时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6章 完全竞争的供给:市场的成本方 第一节 考虑供给:机会成本的重要性 第二节 个体和市场的供给曲线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一)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利润最大化的数学推导过程、个体供给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之间的关系。 熟悉本次课涉及到的基本知识点。 掌握机会成本概念,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利润最大化的含义及其条件。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 第一节 考虑供给:机会成本的重要性:机会成本概念 第二节 个体和市场的供给曲线:个体供给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数学推导、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完全竞争企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长短期、边际收益递减法则、可变成本、总成本和边际成本、利润最大化的产出量的数学推导。 重点:机会成本概念的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利润最大化的含义及其条件 难点:机会成本、长短期的理解、利润最大化的含义及其条件 讨论、思考题、作业: 1.如何理解边际收益递减法则? 2.预习掌握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图形推导。 3.如何理解保留价格?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黄亚钧主编.《微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2.[美] 罗伯特•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张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版。 3.[美]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四版(经济科学译丛),张军校,张军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4.(美)保罗.A.萨缪尔逊,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 5.(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6.(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7.(美)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8.(美)曼斯菲尔德.《应用微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美)N.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版,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0.(美)保罗•萨缪尔森.济学》 (Economics)(第17版),萧琛译,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5 分钟,授新课 75 分钟,安排讨论 10 分钟, 布置作业 分钟,其他 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它□
9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
第6章 完全竞争的供给:市场的成本方 下 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二) 第四节 应用供给理论 第五节 供给和生产者剩余 课时安排 授课时间 2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各种成本概念之间的关系,并用图形表示出来。 熟悉本次课涉及的基本概念 掌握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图形推导,供给曲线的推导。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二):企业停工条件、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总成本、各种成本的图形表示、利润最大化的图形解法、供给“法则”、供给的决定因素。 第四节 应用供给理论 第五节 供给和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的计算 重点: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生产者剩余、供给曲线 难点: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图形推导,供给曲线的确定。 讨论、思考题、作业: 1.推导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2.如何理解企业停工条件?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黄亚钧主编.《微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2.[美] 罗伯特•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张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版。 3.[美]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四版(经济科学译丛),张军校,张军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4.(美)保罗.A.萨缪尔逊,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 5.(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6.(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7.(美)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8.(美)曼斯菲尔德.《应用微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美)N.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版,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0.(美)保罗•萨缪尔森.济学》 (Economics)(第17版),萧琛译,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5 分钟,授新课 75 分钟,安排讨论 10 分钟, 布置作业 分钟,其他 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它□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10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
7章 效率和交易 课程教案
课时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7章 效率和交易 第一节 市场均衡和效率 第二节 限制价格调整的成本 第三节 公共服务的边际成本定价法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各种成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熟悉价格上限、价格补贴、先到先得政策。 掌握市场均衡与效率关系、帕雷托最优、边际成本定价法。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 第一节 市场均衡和效率:市场均衡和效率、帕累托效率、效率不是惟一的目标、为什么应当把效率设定为首要目标。 第二节 限制价格调整的成本:价格上限、价格补贴、先到先得政策。 第三节 公共服务的边际成本定价法 重点:市场均衡与效率关系、帕雷托最优、边际成本定价法。 难点:帕雷托最优、市场均衡与效率关系、边际成本定价法 讨论、思考题、作业: 1.讨论帕累托效率标准的局限性。 2.联系实际谈谈价格上限、价格补贴的经济影响。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黄亚钧主编.《微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2.[美] 罗伯特•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张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版。 3.[美]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四版(经济科学译丛),张军校,张军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4.(美)保罗.A.萨缪尔逊,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 5.(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6.(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7.(美)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8.(美)曼斯菲尔德.《应用微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美)N.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版,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0.(美)保罗•萨缪尔森.济学》 (Economics)(第17版),萧琛译,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5 分钟,授新课 75 分钟,安排讨论 10 分钟, 布置作业 分钟,其他 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它□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他□
11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
8章 追逐利润与“看不见的手” 上 课程教案
课时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四节 税收与效率 第8章 追逐利润与“看不见的手” 第一节 经济利润的核心作用 第二节 看不见的手的理论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税、弹性和效率;税、外部成本和效率;会计利润 熟悉对产品的卖主征税时,实际税负的分配;正常利润 掌握经济利润。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 第四节 税收与效率:对产品的卖主征税时,实际税负的分配;对产品的卖主征税时,对经济总剩余的影响;税、弹性和效率;税、外部成本和效率 第一节 经济利润的核心作用:会计利润、经济利润、正常利润 第二节 看不见的手的理论:价格的配给功能和分配功能、企业对利润和损失的反应、自由进入和退出的重要性。 重点:税收对效率的影响、经济利润、经济利润的核心作用、价格机制 难点:经济利润、正常利润之间的关系;正常回报、亏损概念区别 讨论、思考题、作业: 1.比较分析经济利润、正常利润、会计利润? 2.如何看待税收对效率的影响?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黄亚钧主编.《微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2.[美] 罗伯特•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张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版。 3.[美]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四版(经济科学译丛),张军校,张军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4.(美)保罗.A.萨缪尔逊,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 5.(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6.(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7.(美)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8.(美)曼斯菲尔德.《应用微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美)N.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版,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0.(美)保罗•萨缪尔森.济学》 (Economics)(第17版),萧琛译,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5 分钟,授新课 75 分钟,安排讨论 10 分钟, 布置作业 分钟,其他 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它□
12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
8章 追逐利润与“看不见的手” 下 课程教案
课时安排 授课时间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三节 经济租金与经济利润 第四节 现实中的“看不见的手” 第五节 均衡和社会最优之间的区别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各种成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熟悉本次课涉及的基本概念 掌握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图形推导,供给曲线的推导。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 第三节 经济租金与经济利润 第四节 现实中的“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与节约成本创新、受管制市场、反贫穷计划、股市。 第五节 均衡和社会最优之间的区别 重点:现实中的“看不见的手” 难点:现实中的“看不见的手”、均衡与社会最优之间的区别 讨论、思考题、作业: 1.如何认识现实中的“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黄亚钧主编.《微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2.[美] 罗伯特•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张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版。 3.[美]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四版(经济科学译丛),张军校,张军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4.(美)保罗.A.萨缪尔逊,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 5.(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6.(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7.(美)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8.(美)曼斯菲尔德.《应用微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美)N.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版,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0.(美)保罗•萨缪尔森.济学》 (Economics)(第17版),萧琛译,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5 分钟,授新课 75 分钟,安排讨论 10 分钟, 布置作业 分钟,其他 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它□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13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九 章 国际贸易和贸易政策 课程教案
课时安排 授课时间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九 章 国际贸易和贸易政策 第一节 比较优势是贸易的基础 第二节 生产和消费的可能性以及贸易的好处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各种理论提出的背景。 熟悉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掌握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H-O理论、允许和不允许国际贸易时的消费可能。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 第一节 比较优势是贸易的基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H-O理论 第二节 生产和消费的可能性以及贸易的好处:允许和不允许国际贸易时的消费可能。 重点: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H-O理论、允许和不允许国际贸易时的消费可能。 难点:允许和不允许国际贸易时的消费可能。 讨论、思考题、作业: 1.用实例分析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 2.用图形分析贸易给双方带来的利益。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黄亚钧主编.《微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2.[美] 罗伯特•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张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版。 3.[美]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四版(经济科学译丛),张军校,张军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4.(美)保罗.A.萨缪尔逊,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 5.(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6.(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7.(美)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8.(美)曼斯菲尔德.《应用微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美)N.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版,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0.(美)保罗•萨缪尔森.济学》 (Economics)(第17版),萧琛译,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5 分钟,授新课 75 分钟,安排讨论 10 分钟, 布置作业 分钟,其他 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它□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14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十章 垄断与其他不完全竞争形式 上 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三节 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分析贸易 第四节 外包 第十章 垄断与其他不完全竞争形式 第一节 不完全竞争 第二节 市场力量的五个来源 课时安排 2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外包的相关知识 熟悉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不同形式和各自的特征、垄断产生的根源。 掌握护贸易对福利的影响、完全竞争企业与不完全竞争企业的本质区别。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 第三节 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分析贸易:贸易中的赢家和输家;保护贸易政策关税和限额、保护主义的无效率。 第四节 外包 第一节 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不同形式和各自的特征、完全竞争企业与不完全竞争企业的本质区别。 第二节 市场力量的五个来源:对重要投入的排外性控制、专利与版权、政府许可与特权、规模经济(自然垄断)、网络经济。 重点:保护贸易对福利的影响、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不同形式和各自的特征。 难点:保护贸易对福利的影响、完全竞争企业与不完全竞争企业的本质区别 讨论、思考题、作业: 1.用图形分析保护贸易对福利的影响。 2.如何理解企业市场力量产生的五个来源?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黄亚钧主编.《微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2.[美] 罗伯特•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张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版。 3.[美]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四版(经济科学译丛),张军校,张军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4.(美)保罗.A.萨缪尔逊,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 5.(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6.(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7.(美)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8.(美)曼斯菲尔德.《应用微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美)N.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版,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0.(美)保罗•萨缪尔森.济学》 (Economics)(第17版),萧琛译,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5 分钟,授新课 75 分钟,安排讨论 10 分钟, 布置作业 分钟,其他 分钟。
15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它□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可合二为一 第十章
垄断与其他不完全竞争形式 下 课程教案
课时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三节 规模经济与固定成本的重要性 第四节 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 第五节 为什么在垄断市场中看不见的手失效了 第六节 利用折扣来扩大市场 第七节 针对自然垄断的公共政策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政府针对自然垄断所制定的相关措施 熟悉本次课涉及的基本概念 掌握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市场失灵、价格歧视。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第三节 规模经济与固定成本的重要性:规模经济与固定成本。 第四节 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垄断者的边际收益、垄断者利润最大化的决策准则、垄断者并不一定能获得经济利润。 第五节 为什么在垄断市场中看不见的手失效了:市场失灵。 第六节 利用折扣来扩大市场:价格歧视、价格歧视如何影响产出、设障法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是不好的现象吗。 第七节 针对自然垄断的公共政策:政府所有与政府经营、政府对私人垄断者的管制、自然垄断的排他性合同、反托拉斯法的有力实施。 重点: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市场失灵、价格歧视。 难点:价格歧视 讨论、思考题、作业: 1.如何理解市场失灵? 2.如何理解价格歧视?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黄亚钧主编.《微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2.[美] 罗伯特•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张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版。 3.[美]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四版(经济科学译丛),张军校,张军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4.(美)保罗.A.萨缪尔逊,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 5.(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6.(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7.(美)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8.(美)曼斯菲尔德.《应用微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美)N.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版,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0.(美)保罗•萨缪尔森.济学》 (Economics)(第17版),萧琛译,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5 分钟,授新课 75 分钟,安排讨论 10 分钟, 布置作业 分钟,其他 分钟。
16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它□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可合二为一。
第11章 寡头、垄断竞争及日常生活中的策略选择 下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11章 寡头、垄断竞争及日常生活中的策略选择 课时安排 授课时间 2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本章的学习,利用博弈理论,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寡头、垄断竞争者的行为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策略选择。要求学生了解博弈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博弈论的历史渊源,掌握博弈理论的一个经典模型——“囚徒困境”,并能利用它来解释生活中的事情,了解如何走出囚徒困境,及时机选择至关重要的博弈。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四、一个经典的模型:囚徒困境博弈 1、囚徒困境博弈模型的简介 2、占优策略( Dominant strategy) 、不利策略(Dominated strategy)、纳什均衡( Nash Equilibrium ) 3、日常生活中的“囚徒困境”例子 1)待宰的猴群& “见义勇为” 2)聚会中人们为什么大喊大叫? 3)双寡头削价竞争模型 4)卡特尔经济 (Cartels ) 五、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1、国会是如何在无意之中解决香烟厂商面临的电视广告困境? 2、“以牙还牙”-走出囚徒困境 六、时机选择至关重要的博弈 案例分析:道奇应该制造混合动力型Viper吗? 可信威胁与可信承诺 信用问题 位置选择至关重要的博弈:价格战博弈、污染博弈、贸易自由与壁垒 重点:囚徒困境博弈模型 难点: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时机选择至关重要的博弈 讨论、思考题、作业: 讨论主题:举例列出日常生活中的“囚徒困境”例子 课后作业:P319-P320第3、5题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教材: 《微观经济学原理》(第3版),美国Robert H.Frank Ben S.Bernanke 著,李明志编译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次印刷。 2、参考书: A、《微观经济学》,黄亚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7次印刷。 B、[美] 罗伯特·平狄克等,《微观经济学》,张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版。 C、《微观经济学:第四版(经济科学译丛)》,[美]平狄克,[美]鲁宾费尔德 著;张军校,张军 等
17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D、(美)保罗,A.萨缪尔逊,威廉; D诺德豪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 E、(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F、(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G、(美)范里安著《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5 分钟,授新课 75 分钟,安排讨论 5 分钟, 布置作业 2 分钟,其他 3 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它□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
一。
18
第12章 外部性与产权 上 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12章 外部性与产权 课时安排 授课时间 2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外部性为何导致市场失灵,是如何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的,同时掌握如何解决外部性途径——产权、法律手段、征税、补贴等等。特别地熟悉私人所有权的作用,并掌握一个有关产权的一个经典模型:公地(共有地)悲剧和一个著名的定理——科斯定理。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讨论 白色污染 为什么在公共场所要禁烟? 二、外部成本与外部效益 1、外部成本;外部收益 2、外部性如何影响资源配置 3、外部性的图形表示 4、科斯定理 5、解决外部性的法律手段 6、外部性的最优数量 负外部性的最优数量并不是零 7、外部性政策 对负外部性行为征税 对正外部性的行为提供补贴 重点:外部经济效应和市场效率;解决外部性的手段 难点:无 讨论、思考题、作业: 讨论主题:举出一些外部性的例子?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教材: 《微观经济学原理》(第3版),美国Robert H.Frank Ben S.Bernanke 著,李明志编译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次印刷。 2、参考书: A、《微观经济学》,黄亚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7次印刷。 B、[美] 罗伯特·平狄克等,《微观经济学》,张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版。 C、《微观经济学:第四版(经济科学译丛)》,[美]平狄克,[美]鲁宾费尔德 著;张军校,张军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D、(美)保罗,A.萨缪尔逊,威廉; D诺德豪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 E、(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F、(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9
中文版。 G、(美)范里安著《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5 分钟,授新课 75 分钟,安排讨论 5 分钟, 布置作业 2 分钟,其他 3 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它□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20
第12章 外部性与产权 下 课程教案
课时安排 授课时间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12章 外部性与产权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外部性为何导致市场失灵,是如何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的,同时掌握如何解决外部性途径——产权、法律手段、征税、补贴等等。特别地熟悉私人所有权的作用,并掌握一个有关产权的一个经典模型:公地(共有地)悲剧和一个著名的定理——科斯定理。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三、产权与共有地悲剧 1、未定价资源问题:公地(共有地)悲剧 ( Tragedy of the commons ) 2、私人所有权的作用: 将共有财产归私人所有是解决公地(共有地) 悲剧的一种方法 3、私人所有不可行的情况: 难以解决的公地(共有地 )悲剧问题 在偏远的公有土地上的伐木行为 在公海上的捕鲸行为 对涉及多国的环境污染的控制 4、反公地悲剧 四、地位外部性 Positional Externality 取决于相对表现的回报 重点: 产权;科斯定理 难点:产权;科斯定理 讨论、思考题、作业: 讨论主题: 限速规定与其他交通法规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大部分社区都有建设分区法规? 课后作业:P349-350第3、4、8题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教材: 《微观经济学原理》(第3版),美国Robert H.Frank Ben S.Bernanke 著,李明志编译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次印刷。 2、参考书: A、《微观经济学》,黄亚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7次印刷。 B、[美] 罗伯特·平狄克等,《微观经济学》,张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版。 C、《微观经济学:第四版(经济科学译丛)》,[美]平狄克,[美]鲁宾费尔德 著;张军校,张军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D、(美)保罗,A.萨缪尔逊,威廉; D诺德豪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 E、(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21
F、(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G、(美)范里安著《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5 分钟,授新课 75 分钟,安排讨论 5 分钟, 布置作业 2 分钟,其他 3 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它□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22
第13章 信息经济学 上 课程教案
课时安排 授课时间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13章 信息经济学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信息不对称、不完全将影响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学生必须掌握通过成本收益法确定最优信息量,熟悉生活中的搭便车问题,并掌握理性搜寻的两个准则,同时掌握信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模型——柠檬模型并熟悉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理论,会利用他们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一、故事--喂猫的破碟子 二、中间商如何增加价值 三、最优的信息量 1、成本一收益检验 2、搭便车问题Free-rider problem 为什么新泽西州兰伯特维列市的最后一家书店--江门 书店,最近也停业倒闭了? 3、理性搜寻的两个准则 4、搜寻过程所蕴含的赌博 5、存在搜寻成本情况下的信用问题 重点:最优信息量的确定;搜寻信息的收益与成本;搭便车问题;理性搜寻的两个准则代理理论; 难点:搜寻信息的收益与成本;最优信息量的确定; 讨论主题:举出日常生活中“搭便车”的例子?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教材: 《微观经济学原理》(第3版),美国Robert H.Frank Ben S.Bernanke 著,李明志编译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次印刷。 2、参考书: A、《微观经济学》,黄亚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7次印刷。 B、[美] 罗伯特·平狄克等,《微观经济学》,张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版。 C、《微观经济学:第四版(经济科学译丛)》,[美]平狄克,[美]鲁宾费尔德 著;张军校,张军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D、(美)保罗,A.萨缪尔逊,威廉; D诺德豪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 E、(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F、(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G、(美)范里安著《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5 分钟,授新课 75 分钟,安排讨论 5 分钟, 布置作业 2 分钟,其他 3 分钟。
23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它□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可合二为一。
第13章 信息经济学 下 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13章 信息经济学 课时安排 授课时间 2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信息不对称、不完全将影响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学生必须掌握通过成本收益法确定最优信息量,熟悉生活中的搭便车问题,并掌握理性搜寻的两个准则,同时掌握信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模型——柠檬模型( Lemons model),并熟悉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理论,会利用他们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四、不对称信息 1、柠檬模型 ( Lemons model):次品模型 一个天真的买主会为一辆二手车支付多高 的价格? 2、交易中的信用问题 沃泊根湖效应 (Lake Wobegon effect) 3、难以伪造原理 为什么许多公司十分看重精英的学历证书? 4、作为能力信号的炫耀性消费 5、统计歧视:女大学生就业难 6、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案例1-为什么现实生活中靓妹帅哥配很少? 逆向选择案例2-昂贵有理(化妆品现象) 7、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案例-- 汽车保险市场-汽车乱冲撞、乱停放 贷款市场-企业乱贷款 医疗市场-医生乱开药、乱用医保 劳动力市场-员工不作为 重 点:不对称信息;柠檬市场;沃泊根湖效应;统计歧视;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精神祸害、代理理论 不完全信息与经济激励 讨论、思考题、作业: 讨论主题:为什么许多公司十分看重精英的学历证书? 课后作业:P376-377第1、2、5题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教材: 《微观经济学原理》(第3版),美国Robert H.Frank Ben S.Bernanke 著,李明志编译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次印刷。 2、参考书: A、《微观经济学》,黄亚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7次印刷。
24
B、[美] 罗伯特·平狄克等,《微观经济学》,张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版。 C、《微观经济学:第四版(经济科学译丛)》,[美]平狄克,[美]鲁宾费尔德 著;张军校,张军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D、(美)保罗,A.萨缪尔逊,威廉; D诺德豪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 E、(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F、(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G、(美)范里安著《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5 分钟,授新课 75 分钟,安排讨论 5 分钟, 布置作业 2 分钟,其他 3 分钟。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它□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