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音乐书法的社会审美心理学研究
审美心理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在审美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所谓审美主要是指美感的产生和体验,而心理活动则指人的知、情、意(即感知、感情和意志)。因此审美心理学也可以说是一门研究和阐释人们美感的产生和体验中的知、情、意的活动过程以及个性倾向的规律的学科。审美心理学也是美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有人把审美心理学作广义的理解,使它等同于心理美学、文艺心理学等。按照这种广义的理解,审美心理学还要研究和说明人类从事各种文学艺术活动时的心理活动和特征。而李斌权先生的音乐书法从自身的创作审美心理到观众的欣赏审美心理,既有以往对音乐和书法单独创作和先生的惯常性,亦有二者合二为一之后的多变性。
自从音乐书法现象出现以来,不仅在娱乐圈引起了轩然大波,而且在包括学术界在内的更大的社会范围内引发了一场热议。无论他们对音乐书法持有何种态度,仅从这种规模宏大的热议本身来看,音乐书法的受关注程度之高,也是一般书法现象所难以企及的。一个能够引发广泛社会争议的文化现象,是值得人们对此加以探讨研究的。通过这种探讨和研究,可以尽可能地揭示出不同的社会阶层的不同文化心理。也十分有助于我们从社会审美心理学的角度对当代书坛出现的各类特殊现象进行一种综合思考。同时也对音乐书法的特殊价值作出更为正确的判断。
从国际社会对音乐书法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来看,外国人显然比较倾向于从现场表演的真实过程中来直观地欣赏中国书法。由于民族文化审美心理结构的不同,外国人除了日本、朝鲜、韩国这些深受汉唐文化影响的国家之外,其他国家的人对中国书法一般都是比较隔膜的。一方面对中国书法充满着不解,一方面又存在着一种好奇和敬畏。他们面对中国传统的书法经典碑帖,在啧啧赞叹的同时,却很难理解一支柔软的毛笔是如何在宣纸上写出如此变化万端、意象诡奇的点画结构的?这些点画结构究竟表达了中国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而中国人对书法的痴迷和狂热程度又预示着书法里边包含着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精神内涵?
从来不接触汉字和涉足中国民族文化研究而天天和英文字母为伍的外国人,
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完全知晓和理解中国人对汉字和书法的深厚感情的。但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面对卷轶浩繁的中国文化经典,面对中国书法变幻莫测的点画线条,他们是无法做到无动于衷的!他们只是还没有找到更为便捷更为直观地契入中国书法,感受中国文化的那个“点”。相比之下,西方人对音乐则较为敏感,这是因为,音乐具有世界普世性。尽管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具有很大不同,在乐器、演奏和风格意境上都有各自的民族特色,但它并不存在太多欣赏方面的心理障碍。而在文字方面却存在极大的差异,无论是英文、日文还是韩文,其丰富性均无法和汉字相提并论。尽管也有以外国文字为书写载体的所谓“书法”,但这种书法无论从意象还是内涵上都和中国书法完全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何况日本和韩国的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书法,也还是在深受汉唐文化影响的基础之上,经过了一番改造,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它始终没有完全脱离中国书法的影子。
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而中国书法作为民族精英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上它本身的优势,理所当然地成为这种文化交流当中的重要内容。而华人的遍布世界各地和孔子学院在国外的频繁建立以及书法研究交流组织机构在各国的成立,进一步为外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接触中国书法提供了便利。很多外国人都对中国书法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纷纷加入到了中国书法爱好者的行列。
而像曾来德、王冬龄等人在国外举办的一些书法活动,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是书法在国外的传播方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是李斌权的音乐书法表演,就更是把这种交流和传播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世界各国不断接受和邀请李斌权前往举办音乐书法表演会,无疑表明,这种视听并行的艺术行为是深受国外观众欢迎和认可的。虽说,从本质上而言,书法还是那个书法,音乐还是那个音乐,但就是借助于这么一个巧妙的结合,立即产生了不一样的感觉。甚至使人产生了“书法已经不再是那个书法,音乐也已经不再是那个音乐”的感觉。李斌权和演奏家、歌唱家们精彩的表演,默契的合作,把中国书法的文化内涵和神奇魅力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倾情投入的现场创作和观众群情高昂的欣赏表现融为一体,东方的汉字书写艺术搭乘音乐的快车,一路驶进西方人的内心深处,使其发出由衷的赞叹!进而更加
对中国书法充满亲近和敬畏,对神奇的东方文化充满热爱之情。从这个特殊的意义而言,李斌权及其音乐书法就已经跨越了民族的界限,成为东方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符号之一,深深地留在了西方人的印象之中。因此,李斌权的艺术行为,就超越了个人行为本身,而成为一种具有广泛文化意义的社会行为。从各种媒体的相关报道来看,西方观众对音乐书法的喜欢是显而易见的,认可程度则丝毫不亚于国内普通观众。
如果说,国内有一些人对音乐书法存有异议,那么这种异议则大多来自于书法圈中的一些涉足未深者。这个原因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素来就有的“文人相轻”心理之作用;二是传统观念中固有的对“书法表演”持反对意见者在当下的具体反映;三是对音乐书法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本质上的认识。而事实上,在主流话语当中,一大批活跃于当今书坛的理论批评家们经过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音乐书法的诸多问题进行论述探讨,对音乐书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这说明,我们的理论批评家们对书坛新生事物的诞生,既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也有精准到位的分析辨识能力,更有一种艺术观念的包容气度。这是非常难得的。
艺术需要艺术家大胆探索,艺术探索也允许出现各种偏差,但艺术更需要面对批评和接受批评。只有这样,才可能及时纠正那些偏差,尽可能向好的方面发展。而李斌权先生恰恰就是一个很谦虚的人,他一方面会积极听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另一方面,也绝不会怀疑自己的判断,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他既从人们对他的充分认可当中进一步看到了希望,也从人们的不同意见当中获取信息,及时调整,酝酿着新的探索方向和艺术高度。
目录
序
………………………………………………………赵长青
前言………………………………………………………傅德锋
第一部分音乐书法之理论阐释
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
音乐书法的历史起源与本体演进音乐书法理论的提出音乐与书法的内在审美关联书法表演的历史表征与当下呈现李斌权音乐书法的本体评述音乐书法文化生态学分析音乐书法的社会审美心理学研究
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
音乐书法的艺术美学、文化学与社会学特征音乐书法的观赏性音乐书法的普世性音乐书法的传播性音乐书法的社会公共性音乐书法的民族性与全球性音乐书法的社会价值定位音乐书法发展前景展望音乐书法引发的相关问题分析
音乐书法的群众性、普及性与文化产业功能音乐书法对娱乐文化的引导与提升音乐书法对传统书法生存空间的现代拓展音乐书法的文化传承
音乐书法的表现形式创新与未来预测
第二部分
探寻李斌权的艺术世界
访谈对话
——中央数字书画频道《书画人生》栏目访谈
日常书写与现场书写
——关于音乐书法与传统书法接受搜狐网文化频道访谈
娱己悦人弘扬书法
——傅德锋对话李斌权
第三部分社会专家名流对音乐书法之评价
刘艺评音乐书法…………………………………………刘艺
书法名家聚首畅谈书法和音乐的关系………………王熊宪等我举双手欢迎
——看李斌权音乐书法表演感怀……………………何西来
墨乐结合新意纷呈……………………………………任书法音乐文学
——从李斌权的成功融合谈起………………………李廷华
音乐书法与当代书法观念的创新
——关于李斌权音乐书法引起的思考……………………西中文“阳春白雪”需要更多的“粉丝”
——由李斌权“音乐书法”引起的思考……………斯舜威
李斌权的音乐书法………………………………………姜寿田
平
从行为艺术看“音乐书法”……………………………毛万宝浅说书法与音乐的艺术通感
——兼谈李斌权的音乐书法…………………………秋
子
时间与空间的文化律动
——我看李斌权的书法音乐会…………………………朱中原
略论书法表演
——致李斌权先生……………………………………黄君
博大沉雄,宏阔幽远的生命乐章
——李斌权“音乐书法”探索刍议……………………傅德锋
美美与共
——李斌权的“音乐书法”解读……………………薛元明
类型书法的时间与空间
——李斌权音乐书法的本质……………………………张瑞田
从文化角度审视李斌权的音乐书法………………………邱世鸿表现性与情境性的探索与回归
——李斌权书法音乐会的另一种解读………………朱中原
音乐·行为·大众
——简论李斌权先生“音乐书法”的探索与创作……韩少轩
齐天乐
——谈李斌权的音乐书法………………………李金豹
我看音乐书法……………………………………………陈书与乐会,是谓氤氲
——李斌权“音乐书法”论……………………………薛帅杰
高山流水视听间
——为李斌权先生的“音乐书法”感动………………傅爱国
智
第四部分网友对音乐书法之评论
艺术创作中的场效应与催化剂
——兼论李斌权之音乐书法……………………………张全义
阔步大笔时代强音
——我看李斌权和他的音乐书法………………………李志宏
书乐同台
视听并行
——中国音乐书法家第一人李斌权书法艺术解读…………江智猛墨随乐舞,书法艺术的全新理解与阅读………………………王炳学书法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寿建刚当书法遇到音乐…………………………………………………彭双龙李斌权先生音乐书法之管窥……………………………………孔祥宇墨之舞墨之舞
乐之容——管窥李斌权先生音乐书法………………李启明乐之韵——李斌权先生音乐书法赏读………………谢天勇
浅谈李斌权老师音乐书法………………………………………谢吉昌书法与音乐的成功嫁接…………………………………………冯春宝
第五部分附录
(英译部分专家评论)
AboutLiBinquanAboutMusic-Calligraphy
WonderfulparagraphsinreviewarticlesonMusic-Calligraphy
后记………………………………………………………………朱中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