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的探析
齐思奇 崔发强
(辽宁东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在道路桥梁路基施工过程中,由于不同季节受到自然因素变化的影响,施工进度难以控制。道路桥梁的稳定性和强度受到路基原料的质量和压实水平的影响,应在现有条件下出发,使用经济、有效的方式改善压实条件和填土要求。只有坚实可靠的路基才能保证车辆的畅通和交通事故的减少,给人们带来安全感。本文对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施工技术
为确保道路桥梁路基的施工质量,必须要按照桥梁结构的施工顺序,在现场进行实际安排,认真的对图纸进行研究,做到准确到位。同时,水也会对道路桥梁的稳定性和强度造成影响,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应避免水的侵蚀,贯彻环境保护的思想,在施工的过程中着重考虑水利设施,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与地区排水设施协调发展。修建路基对底层的平衡水平造成影响,路基暴露于空气中,受到多重自然因素的侵害,因此,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护。
一、路基压实和填土
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路基填料的性质及其压实的程度。路基填料应按规范条件选用。路堤填筑必须根据设计断面,严格控制填料的粒径、压实度和均匀性,采用簿层轮加法分层摊铺填筑,分层均匀碾压,分层厚度一般为20cm~25cm,分层填土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30cm,填砂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5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分层碾压应达到相应的压实度,加载速度由路堤沉降和稳定控制,避免产生路堤滑移或其它破坏。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规定量化标准,采用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人路床概念。对上路床的填料,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下。0-30cm的路床填料CBR值应大于8;对下路床及其下面的填土,也有相应的规定值。当填料达不到规定强度时,应采取掺合粗粒料、或换填、或用石灰等稳定材料处理。路基压实目前普遍采用大吨位压路机,碾压效果明显改善。对提高压实度很有作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的上路堤的压实度标准应不小于95%;对其它压实度不宜小于93%。
二、软土地基处理
近几年中,随着我国一级公路、大型桥梁和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软土地基应重视失稳问题,对沉降水平进行观测,使用多种方式进行控制,如果软土层的含水量较高或较小,应使用灰土挤密桩,含水量较大,应该在孔内添置石灰粉和干土粉,吸干内部水分,如果含水率较小,应该首先对加固范围内的土层进行浸湿,之后进行间隔,已经成孔之后,应避免受到水的浸湿,及时进行回填夯实的工作,根据实验得出的密实度需求,进行及时的夯实,对夯实的次数和下料的速度进行控制,夯锤应保持在100kg左右,有助于对边缘土进行夯实,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应该首先降低水位之后再进行回填夯实工作,如果产生夹层、断裂和疏松的现象,应该使用洛阳铲去除,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回填,满足设计的要求。此外,黄土陷穴是黄土地区路基施工常见的病害,在黄土地区施工,道路桥梁路基会产生黄土陷穴的危害。黄土陷穴处理范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宜在路基填方或挖方边坡外,上侧50m;下侧1020m。若陷穴倾向路基,虽在50m以外,仍应作适当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应该针对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在直、小的黄土陷穴中,使用干砂灌实洞穴,在较深、较大的洞穴中使用竖井和导洞,针对形状不同的陷穴,对黄土进行分层夯实。
三、路基防护
路基在施工的过程中,转变了天然地层的状态,将路基暴露在室
外空间中,受到复杂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应该进行多种类型的防护。防护坡面的主要目的是避免道路桥梁受到地面水流的冲刷,减少岩石剥落风化的现象,与施工现场的环境相协调,防护沿河路基边坡免受冲刷仍多采用直接防护。传统的砌石、抛石、铁丝石拢、挡土墙等有所改进;用高强土工格栅代替铁丝做石笼,用聚脂或聚胺脂类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模袋做成的护面板防护受水冲浪击的边坡,很能适应土体不均匀沉降。因此,应该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推广能够改善、美化环境的种草防护措施。
四、路基路面排水
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水,因此必须做好路基排水系统,并与地区排水规划相协调。在路基施工中,应重视排水,防止各种水患,避免路基路面施工的不必要损失。
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会受到水的影响,很多路基危害都由于受到水的寝室,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环境的保护,避免对施工地区水利设施的损伤,重视路基排水工作,建设完善的排水系统,与施工地区自身的排水规划相适应,在路基施工的过程中,应重视排水工作,避免因多种原因而导致的水患灾害,为路面施工和路基施工造成严重的损失。路基地下排水多使用渗井、深沟、盲沟和暗沟等,使用渗透方式进行排水,如果水流较大,应使用具有渗水管的深沟,近几年研制的合成纤维、滤布和钢圈能够组成软式透水管,直径为10cm至40cm,在地面排水中有广泛的使用。路面排水的目的是在最短时间内排除降水,避免雨水从路面渗入,减少对路基边坡的冲刷,保证路拱横坡大于等于百分之二,雨水在路面中排除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首先:集中排水,指的是在硬路肩的外侧设置拦水带,每隔40m至60m设置泄水口,将雨水引致排水沟中,在圆形雨水井和开口排水沟对高路段的雨水进行排除。地面排水多使用排水管、急流槽、跌水、截水沟和边沟等设施,一级公路、大型桥梁和高速公路的排水沟渠,应使用铺砌防护的措施,一般采用水泥混凝土进行加固,改善了以往沟渠的布置,对路线双侧的灌溉沟渠进行系统规划,避免排灌涵洞穿越路线的现象,最终使路基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水平得到提高。
五、结束语
道路桥梁的路基施工应重视路基的压实和填土、路基排水、路基防护、路基软土处理和黄土陷穴处理等技术的处理。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不断提高道路桥梁的稳定性和强度,根据施工的实际条件,使用有效和经济的方式对填土需求和压实水平进行满足,避免因自然灾害对道路桥梁产生的侵蚀,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防护。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大型桥梁不断增多,必将道路桥梁的路基施工进一步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欣,李丹明,曾兵.对于道路桥梁的路基施工技术的分析[J].门窗,2015(01):92+95.
[3]戴大军.道路桥梁路基施工分析[J].民营科技,2015(01):285.
1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