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
【摘 要】在当前供电量日益增长的形势下,必须确保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这才能够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配电线路运行中,常会出现一些故障,直接影响了正常的供电,影响了供电的可靠性,必须要加以预防。本文就根据配电线路存在的故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配电线路;故障;原因;预防措施
1 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故障原因分析
1.1 跳闸故障
跳闸故障是配电线路运行中最常见的故障,其诱发因素较为复杂,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1)设备老化、质量不高等引发的跳闸故障。配电设备年代久远,设备质量普遍不高。在配电设备的使用周期内,部分配电设备会发生老化,会诱发跳闸故障。如避雷器或者隔离开关等开关质量差,造成使用中的设备断路,继而诱发跳闸故障。
(2)灾害天气诱发的跳闸故障。配电线路架设在露天条件下,因此线路在运行中会遭遇到各种灾害天气的袭击。如冰冻、雪灾、暴雨、狂风等天气都会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冰冻雪灾等会造成电杆折断,会使得电杆倒塌,而狂风天气会吹折线路沿线的树木,树木倒塌则会造成线路折断,会造成跳闸故障。当然,如果线路附近有高大建筑物,那么线路运行中还有可能遭受雷击事故,会造成配电线路的绝缘破裂,会烧坏变压器,继而诱发跳闸故障。
(3)意外的外力因素造成的跳闸故障。为了便于维修,配电线路多布置在城乡的公路边,而路边的交通比较繁忙,这就给配电线路的安全产生了影响。一旦有车辆违章行驶,撞上路边的电杆等,就会造成电杆倒塌或者折断,当然也存在部分运货车标高过高挂断配电线的情况,从而造成跳闸事故。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旧城改造项目也开始增多,基建施工也络绎不绝。在施工中难免会毁坏配网,造成跳闸。
(4)人为因素造成的跳闸故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以人为的窃电造成的跳闸故障。一些犯罪分子往往不顾安全盲目窃电,使得配电变压器损坏,从而造成一些重大事故。另一方面管理使得跳闸故障很难被提早发现,也就无法做到预防。当前很多地区都不重视对10kV配网的运行管理。没有安排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进行配网的维护工作,这些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强,不能够切实的做好配网的检查工作,导致一些导线已经磨损的配电线路也不能被及时发现并更换,埋下了跳闸隐患。同时,很多地区都不重视对配网的定期检查工作,导致配网处于无序或无人检修状态,导致即使设备出现故障,也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维修,
从而诱发跳闸故障的发生。
1.2 短路故障
短路故障是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造成短路故障有以下原因:
(1)导线短接是造成短路故障存在的主要原因。导线短接故障的存在可能是人为操作原因造成的,或在导线输电过程中,由于电力线路过于松弛,使得在风里作用下相碰,造成短路等原因。对于雨天,导线可能因为树枝与雨水作用,形成电线短路。在维修线路时,线路管理人员为了防止误送电而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在进行断电之后,进行挂上短接线,而在维修之后,由于线路管理人员忘记将短接线去除,致使造成严重短路现象。
(2)动物原因造成短路的故障。具体表现如以下所述,如某段高压电力线路经过森林时,鸟类长在电线上面栖息,而在栖息过程中,鸟类伸展翅膀,触及导线,造成导线短接,进而形成短路故障。此外,当一只老鼠爬上变电所的开关时,由于老鼠的身体两端分别触到电路开关的两极,造成短路故障,使得开关跳闸,致使停电的发生。
1.3 雷击故障
配网线路的雷电过电压(也称为大气过电压)分为直击雷过电压(也称为传导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两种。如果雷电压超出避雷线与导线间的空气间隙所能承受的最大范围时,就会发生短路。引发其他事故。
2 配电线路故障预防对策
(1)更新配电设备。针对当前配电线路配电设备老化等造成的跳闸或短路
故障问题,要对配电设备进行更新,对一些质量不高的配电设备,包括避雷器和隔离开关等要进行更换,避免这些设备年久失效,避免其作用无法发挥。还要对其他的配电设备进行更换。另外,应该给配电线路安装保护设备。保护设备的作用在于能够有效的避免跳闸和短路可以配置SF6开关等,并指导操作人员正确安装,提高配电设备的可靠性,减少跳闸故障的发生。为了保证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可以制定设备更新的短、中、长期计划。
(2)加强对配电网设备的检查和整改。首先,对配电线路设备的检查。因检查不到位,导致设备故障不能及时被发现,才诱发了跳闸故障。因此,必须要做好配电线路设备巡检工作。按照我国配电网运行的相关规定,定期对配电网进行检查和测量,比如对接地装置的的接地电阻进行测量,如果不合格,则要及时的进行整改,保证接地电阻控制在合理值。其次,对配电线路进行全面的预防性检查。组织人员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配电线路的所有配电设备,包括杆塔、杆根、导线等进行检查,对变压器、断路器及电容器等进行检查,确保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再次,加强配电线路建设。要想减少配电线路故
障,就要提高其本身的防故障水平。如可以提高配电线路的绝缘水平,特别是要加大对配网绝缘设备的检查力度,确保事故零发生。
(3)采用各种技术措施预防和减少跳闸及短路故障。应加强用电负荷管理。当配网用电负荷过大时,就会出现跌落式保险熔丝和保护定值过小,从而造成线路跳闸。为了避免这一情况,要及时动态掌握用户的用电负荷情况,并能够灵活地根据负荷值进行负荷管理。同时,通过合理配置变压器的跌落式熔丝也能达到这一效果。合理配置的跌落式熔丝能够起到切除故障线路的作用,这样就能够缩小停电范围,可以减少断路器的跳闸次数。
(4)减少外力因素诱发的跳闸或短路故障。针对线路位于道路两旁容易受交通工具撞击的现状,可以在线路的电杆附近进行加固处理,如在电杆处加设具有防撞效果的地桩,或者刷上防撞反光漆等,避免撞击事故造成的跳闸或短路故障。
(5)架设避雷线路,预防雷击故障。这是最基本和最有效的防护措施。当雷直击导线时,可能导致线路绝缘发生闪络。因此,此项的防护重点就是尽量避免雷直击导线,减少杆塔的雷电流,可以采取架设避雷线的方法,将地线架设在杆塔顶部,遮住导线,并将雷电流导入大地,从而减少配网线路的电能感应损耗,延长线路的使用寿命。在架设避雷线时,应把握好导线的角度,特别是雷电多发区的山区,应取较小的保护角。还要综合考虑导线的材质、形体等因素。其次,可以结合使用避雷针等避雷装置,如装设避雷器,避雷器主要有管型和阀型两种,可以根据需要使用。管型避雷器可以有效解决因放电间隙不能熄灭工频续流而导致的供电障碍,多用在线路。由于管型避雷器在喷气时会引起较大震动,因此要固定牢固,一般在闭口断加以固定。另外,还应尽量避免喷气相互影响而造成短路。在使用阀型避雷器时,应控制好额定电压、灭弧电压、工频放电电压、冲击放电电压等各个事项,可根据需要选择FZ型、FS型和FCD型。3 小结
综上所述,跳闸、短路和雷击故障是配电线路最常见的故障,当配电线路发生以上故障时,会造成停电,给用户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会引发用户的不满情绪。同时,严重时还会损坏正在运行中的电力设备,会引起意想不到的电气火灾等。既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无法给用户提供优质可靠的供电服务。在这种形势下,必须要强加强故障的预防,尽可能地减少故障次数。
参考文献:
[1]秦建昌,张黎明.电网配电线路故障分析与对策[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9(10).
[2]李昌金.浅谈如何预防配电线路的故障[J].科技风,2010(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