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2)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3)《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逢入京使》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一文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王飞同学对“网络交友”的感受。请你按照要求,完成问题。(4分)
网络交友为我们的生活开辟了新的空间:可以开阔视野,可以加强对外交流,可以促进个性化发展,(A)文化成绩得到提高。它让我们超越了现实中交友的局限,网友间不会有什么利益冲突,更不必担心袒露心灵会带来不良的后果。(B)通过网友间的互相倾诉,使我们的心理得到调节。 (1)画线句(A)句式与前面不一致,可修改为“________”。 (2)画线句(B)成分残缺,应把________删去。 3.下列表达方式依次判断全对的一项是( )(2分)
(1)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2)闻先生的书桌,凌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之内。” (3)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4)1971年,我第一次访问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见到阔别22年的稼先。 A.记叙 描写 议论 说明 C.议论 描写 抒情 记叙
B.议论 记叙 抒情 描写 D.抒情 描写 议论 记叙
4.请参照例句,在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4分)
奋斗在抗疫一线的最美“白衣天使”,你们是一缕春风,给陷入困境的人带来温暖;你们是一盏明灯,给身处黑暗的人带来慰藉;你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针对《骆驼祥子》中“人把自己从野兽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中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你怎么看?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4分)
甲:祥子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乙:你怎么这么说呢?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6.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6分)
庚子伊始,人们还没来得及迎接新春的到来,新冠病毒疫情骤然来袭。面对疫情,面对这个“加长版”的寒假,建安区教体局迅速吹响疫情防控的“集结号”,充分发挥网络阵地的优势,举行“网聚正能量,协力抗疫情”为主题的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中学生虽没能上一线战疫,但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祖国有难,我们不能添乱”,那我们究竟如何做才不添乱呢?请你谈谈你的具体做法。(不少于30字)(2分)
(2)你所在的校团委在线上举办“封城不封爱,一起过难关”活动,要求你写一段话,向战斗在疫情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表达你的心声,传递你的祝福。(不少于50字)(2分)
(3)在钉钉群与同学分享一个看到或听到的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鼓励大家增强信心,战胜疫情。(2分)
二、阅读(42分)
(一)古诗阅读。(11分) 阅读《木兰诗》,完成下列小题。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2分) A.东市买骏马 愿为市鞍马 ..
B.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但微颔之 ..
C.昨夜见军帖 对镜帖花黄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安能辨我是雄雌 尔安敢轻吾射 ..
9.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个句子。(3分)
10.诗歌中木兰出于亲情考虑而被迫做出两次角色转换,请总结出这两次角色的转换。(4分)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4分)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斗”运用的修辞方法,并简析其妙处。(2分12.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漫天作雪飞”的情景。(2分)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小题。(15分)
羞涩的两元钱
①夏天,傍晚的街头,热气理直气壮地肆虐着,如白天一样逼人。
②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人,瘦弱的身子静静地蜷缩在一棵柳树下,一头乱蓬蓬的白发散乱在脸上,看不清楚她的面容,成群的蚊蝇嗡嗡嘤嘤地围着她上下飞舞鸣唱。一位老大爷在她身边摩挲着,拿出一件大概是被汗水浸透的上衣,蹒跚着到路中央的绿化带上晾晒。一辆被棚子遮盖得严严实实的架子车,停在街边路口,那就是他们可以移动的“家”。
③又是一对漂泊流浪的老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风烛残年的他们还背井离乡、风餐露宿、浪迹天涯?
④“妈妈,我想给他个钱,好么?”宝宝摇着我的胳膊,仰起小脸,瞪着明亮的眼睛征求着我的意见。 ⑤“好啊。”只是我们出来散步,没带什么钱,也就两个硬币,以备在孩子口渴时买冰淇淋的。 ⑥“那样你就吃不成冰淇淋了。”
⑦“我不吃了,我一会儿回家喝茶,说不定老爷爷和老奶奶还在挨饿呢。”女儿又在适时地发挥着她的“换位思考”的想象。我赞赏地抚摸着她光滑的头发,“那好吧,你去给老爷爷拿去吧。”
⑧兴致勃勃的她刚跨出去两步,却又折回来了。
)
⑨“妈妈,我——”宝宝羞怯怯地靠向我,“人家会笑话我的,你和我一起去吧。”
⑩我抬眼看去,路上行人来来往往地从老人和他的车旁匆匆经过,也有人漫不经心地瞟上一眼,但没有人在他们身边停留。
⑾我理解了孩子的担心,因为我有着和她一样的尴尬感觉。一种说不清的原因让我没有勇气和她一起去。这是怎样一种不正常的心理啊,真心地想给人以关注,怎么还这样羞涩呢?让我更不安的是幼小纯真的孩子,她怎么也有了这样的心态,这会阻止她在今后成长过程中对他人同情心的释放。一个没有怜悯心的孩子,绝对不是我所期望的健康成长的孩子啊!所以我怕她此刻看出我的怯懦后也这样畏缩不前,我违心但又是发自肺腑地鼓励她:“宝宝,你是在关心人做好事啊,管别人干吗?只要你认为是对的,就去做吧。”她听话地点点头去了,但是她走得很慢,还转着脑袋四下里张望着,脸上表情稍显局促,好像她在伺机做贼似的,我知道她还心存担忧。
⑿我很自然地想起了我和她一样大的时候,从没有这样的顾虑,那时正是人人争着“学雷锋”做好事的时代,作文本里经常出现“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的句子,极其准确地概述了那时的社会风貌。的确,人人以做好事为荣,以少做和不做为耻,以至于《刘文学》这本书,小英雄刘文学在海椒地里勇斗地主王云学的故事,使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于是我迅速给自己确定了目标,机敏的眼睛瞄上了村子里那个“地主”,悄悄地捕捉着他的动向,准备随时和他的不良行为做斗争,以便做第二个“刘文学”,可是在我跟踪了好多天后,发现他总是安分守己、从无过错。我最终失望地放弃了这个“英雄壮举”,听老师的话,从小事做起,可是小事被我做成好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我挖空心思、费尽心机,最后只好从家里偷偷地拿了二分钱作为“拾金”,乐滋滋地高举着交给了老师,在老师欣慰的目光中和同学们羡慕的眼神里,像宝宝眼下一样,喜气洋洋、如释重负地走回来。
⒀我向宝宝伸出大拇指夸奖着她,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但更多的是舒心而满足的笑。
⒁“妈妈,我太高兴了,这两元钱可以给可怜的老爷爷和老奶奶买好几个烧饼呢,就是我给他的钱太少了,等我长大会挣钱时,我会多给他钱的。”宝宝目光望着远处,无限神往地说。而此时的我在想:孩子,但愿你长大后,还记得你今日的愿望。
⒂不知从何时起,雷锋尴尬了,爱心羞涩了,我们的善良打盹了,其实“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应该是坦然的,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本来是快乐的,复杂的问题可以简单化,我们也不应该让单纯的爱心复杂化。
13.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2分) 事件发展过程 看见流浪老人 走出两步又回来 鼓励孩子去 孩子给完钱 舒心而满足地女儿内心变化 想给老人钱 A B 笑
14.请分析选文第①段的作用。(3分) 15.联系全文,品味下列句子。(3分)
但是她走得很慢,还转着脑袋四下里张望着,脸上表情稍显局促,好像她在伺机做贼似的。(从人物描写角度)
16.选文第⑿段采用哪种顺序?有何作用?(3分)
17.请写出本文题目“羞涩的两元钱”的两层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4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12分)
心有暖梅开
①婉霏和小芸有点不一样,甚至和别的孩子也不大一样。十岁的娃儿,如初阳,如春雨,活脱的,跳动的,可以毫无顾忌地释放着自己童稚的天性。可是婉霏看起来婉约极了:一头过肩的黑发,齐刘海下是张如笋尖儿的小脸,精致,娴静。是的,她看起来就是一个安静的女孩,甚至安静得有点冷,那是我初见她的印象。如果把别的孩子比作向日葵,那婉霏应当可以比作一枝寒梅了。我觉得,这个年纪的女娃,就应当像她的伙伴小芸一样:明朗,童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稚气,而婉霏,却像是隐于深山寒岭的梅,寒冷而不外显。
②在课堂上的表现印证了我的判断:她成绩优,各方面都很出色,可不喜发言。如此出色的娃儿却不爱发言,这怎么行?于是有几次,我主动让她作答。她回答的质量挺好,只是声音并不太大。我认定她是一个冷冷的娃,那气息能让身边的人感觉到寒气。可是,观察一阵子,我发现事实并不如我想象的那样。她的同桌小芸也是一个挺出色的孩子,只是学习和做事的速度不及她。为此,婉霏总是不失时机地照顾和帮助她。比如,作文写到一半,有不会写的字,小芸会向婉霏请教。而正在一旁专心致志地写作的婉霏,.......却总是很乐意停下笔来,朝着她暖暖一笑,然后把字写给她看。最后,还不忘提醒她:你得加快速度哦。 ....
③是的,得加快速度,不然,完不成作文是要被留下来的。几次写作文,婉霏都很快完成,然后在门外等着小芸。小芸回家迟了,妈妈自然要做小芸的批评教育工作,而在一旁的婉霏总是替小芸解释,安抚
小芸的妈妈,同时安慰失落的小芸。
④就这样,婉霏同时抚慰了两个人的心。我没想到,这个年龄的娃儿,竟然能够试着去关爱,去温暖别人,这对于享受无尽的爱而不知回报与付出的同龄孩子,是一个多么鲜明的对比。
⑤她的确与别的孩子不一样。不过,并不是我当初想象的那样“冷”。
⑥一天已到放学时间,一部分孩子仍旧没完成习作,如往常,婉霏早早地完成了,在门外等候小芸。突然,电话声起,是家长打来的。我知道,是婉霏和芸儿的妈妈来接她们了。我隐隐听到婉霏与家长的通话:“小芸还没写完呢……我也没写完……不过,放心吧,我们很快就写完了……”我稍稍感到奇怪:这孩子不是已经写完作文了吗?她为什么要说这个对自己不利的谎?不过,稍稍一想,我立即明白了她的用意:她是为了不让小芸的妈妈责怪她才撒了一个谎。婉霏明显在保护小芸不受责备,同时也兼顾芸儿妈妈的情绪,而自己却面临着要接受来自家长“写得如此慢”的批评教育。我没想到,一个十岁的孩子,心灵竟能温润善良至如此地步。
⑦蓦地,一颗苍老的心被孩子的善意暖暖地濡湿。
⑧我不记得上一次自己的心弦被拨动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只是记得,我们大人们的内心正日渐寒凉。名利场来名利场去,向外求了所欲,却没有向内求得心宁,满嘴荒唐言,换得金满箱,银满箱,却不知,人心这个屋子却是陋室空堂,蛛丝满雕梁。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日渐寒凉的日子里,我遇见了一位美丽的天使,觅得一枝生长于寒岭却并不寒冷的梅。于是,心随之变得温暖与芬芳起来。是那个孩子让我明白,周遭的环境愈是寒冷逼仄,心的花瓣愈是不能凋零——一如婉霏,这朵惊艳而温暖的梅。 18.结合内容说说第①段怎样表现了婉霏的“冷”?(4分)
19.请简要概括文章是用哪些具体的事例表现婉霏的“暖”的?(3分) 20.自选角度赏析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3分)
21.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第⑧段画线句子的含义。(2分)
三、写作(50分)
22.在你的成长中,总有那么一些往事,一段经历,一种情感,他们或许让你高兴,或许让你痛苦,或许让你迷惘,或许让你释怀,或许让你惭愧、尴尬,甚至难堪……但不管何种感受,都值得你去记忆。请以“总有 值得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加上适当的词或短语,补足题目。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正文中如需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代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