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档案事业概论(第二章档案事业)整理材料

来源:知库网
时间20世纪30年代1949年10月25日1949年12月1950年3月1951年2月文件、指示内容与意义国民政府把“文书档案改革”作为“行政效形成近代档案学理论,档案事业开始萌率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芽负责统筹指导与处理有关国民党政府中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政务院指导接收工作委员央各机关人员、档案等接收事宜,开始会接管、集中国民党中央政府机关的档案中央军委发布关于征集革命历史文件及其他史料的通令政务院指导接收工作委员会华东区工作团驻整理留在南京的国民党政府机关档案宁办事处设立档案组收藏明清档案的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改称为档收集管理清明两朝及以前各朝中央机构案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档案馆,1963年12形成的档案月定名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原则决定党、政、军三大系统保管文件中央办公厅秘书处召开中央一级党、政、军的分工和建立集中保管档案的档案室,各机关和群众团体第一次档案工作座谈会以及制定统一的档案管理方法。《关于加强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工作的决定加强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问题》创办《材料工作通讯》1953年5月改刊名为《档案工作》,1957年1月改由国家档案局主办,并由内部发行改为公开发行。将档案单列一章,对机关档案管理制度、目的、原则和归档整理鉴定等业务问题做了具体的规定。文书档案工作初步在中央、大区、省、市级机关建立起来。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宣传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档案专修班正式开学,1953年7月扩大为档案专修科,1955年进一步扩大为历史档案系备注接管旧政权遗留下来的档案,征集革命历史档案接管旧政权遗留下来的档案,征集革命历史档案接管旧政权遗留下来的档案,征集革命历史档案接管旧政权遗留下来的档案,征集革命历史档案;档案馆网初步建立制定档案工作方针、政策、制度和法规,建立起机关档案工作,集中管理大行政区撤销机关的档案制定档案工作方针、政策、制度和法规,建立起机关档案工作,集中管理大行政区撤销机关的档案成立国家档案局,开展对档案学理论研究,创办档案高等教育1951年3月1951年4月1951年5月1951年9月29日《公文处理暂行办法》颁布制定档案工作方针、政策、制度和法规,建立起机关档案工作,集中管理大行政区撤销机关的档案1952年11月15日成立国家档案局,开展对档案学理论研究,创办档案高等教育1

时间1952年1954年6月文件、指示第一个保存国家地质档案资料的专门档案馆---地质资料档案馆成立内容与意义备注1954年11月8日中央办公厅召开党的第一次全国档案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和省(市)级机关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工作暂行条例》中共中央决定撤销6个行政大区的中央局,中央人民政府也决定撤销大区一级的行政机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批准设立国家档案局。制定档案工作方针、政策、制度和法规,建立起机关档案工作,集中管理大行政区撤销机关的档案成立国家档案局,开展对档案学理论研究,创办档案高等教育制定档案工作方针、政策、制度和法规,建立起机关档案工作,集中管理大行政区撤销机关的档案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建立(主要标志性事件);制定档案工作方针、政策、制度和法规,建立起机关档案工作,集中管理大行政区撤销机关的档案接管旧政权遗留下来的档案,征集革命历史档案1954年12月1日1955年1月27日我国对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第一次表中共中央批准《中国共产党中央和省(市)述,也是机关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级机关文书处理和档案工作暂行条例》第一次表述。妥善的保存和严格清查敌人遗留下来的毛主席亲自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妥善保存和各项档案材料,对于肃清反革命分子和严格清查敌人遗留下来的各项档案材料的通审查干部的工作,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知。全部敌伪档案“经过初步分类登记以《中共中央关于迅速清理敌伪政治档案资料后,应妥善的保管起来,片纸只字也不的通知》得再有损毁或遗失”。《中央批转上海市委关于清理敌伪政治档案即使真正无用的,也要经过认真鉴定,资料的指示》报告中央批准后,才准许销毁。国务院批准《国家档案局组织简则》中央办公厅召开党的第二次全国档案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中国共产党县级机关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工作暂行办法》“国家档案局是国务院领导下,掌管国家档案事务”的机构1955年8月19日1955年8月24日接管旧政权遗留下来的档案,征集革命历史档案1955年11月3日1955年11月19日1956年4月5日接管旧政权遗留下来的档案,征集革命历史档案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建立(主要标志性事件)制定档案工作方针、政策、制度和法规,建立起机关档案工作,集中管理大行政区撤销机关的档案2

时间1956年4月16日文件、指示国务院《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内容与意义确立了国家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国家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第一次表述,也是新中国档案事业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备注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建立(主要标志性事件);制定档案工作方针、政策、制度和法规,建立起机关档案工作,集中管理大行政区撤销机关的档案1956年12月国家档案局召开全国政府机关第一次档案工《关于国家机关一般档案材料保管期限制定档案工作方针、政策、制度和法作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家机关文书立卷工的暂行规定》国务院于1957年2月28日批规,建立起机关档案工作,集中管理作和档案工作暂行通则》、《关于国家机关大行政区撤销机关的档案准公布施行一般档案材料保管期限的暂行规定》全国县以上机关普遍建立起档案室,成为国家档案事业的重要基础。我国逐步建立国家规模的档案事业要求国家技术委员会、国家建委、地质部、农业部和国家统计局在工业、交通、地质、农业、经济等方面建立统一的科技档案、资料管理工作标志着我国档案事业集中统一管理体制的正式建立1959年10月8日正式开馆,收集管理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等其他所属机构形成的档案该会议召开和《技术档案室工作暂行通则》的颁布实施,使我国原来处于分散、不统一的科技档案工作,开始有了基本的、统一的做法和制度制定档案工作方针、政策、制度和法规,建立起机关档案工作,集中管理大行政区撤销机关的档案1956年底1957年1957年国务院《关于改进档案资料工作的方案》中共中央《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通知》中央档案馆正式成立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全面建设阶段)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建立(主要标志性事件)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全面建设阶段195-1966)1959年1月7日1959年6月24日国家档案局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了华北、东北协作区技术档案工作扩大会议(“大连会1959年12月1日至9日议”),讨论了《技术档案室工作暂行通则》广东兴宁和上海召开全国县档案馆工作和省1959年12月、1960年档案工作现场会,讨论通过《县档案馆工作1960年3月18日正式颁布这两个通则1月暂行通则》和《省档案馆工作暂行通则》《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1961年7月19日对科技档案工作做了明确的规定意见(草案)》1961年9月16日《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全面建设阶段1958-1966)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全面建设阶段1958-1966)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全面建设阶段1958-1966)3

时间1962年文件、指示1962年12月17日至26国家档案局召开了全国档案工作会议日1964年4月内容与意义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大都建立了统一管理党、政档案的档案室,或配备了统一管理党、政档案的工作人员。总结1958-1962年全国档案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总结经验,巩固成绩,改进作风,提高水平”的要求备注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全面建设阶段1958-1966)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全面建设阶段1958-1966)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全面建设阶段1958-1966)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全面建设阶段1958-1966)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严重挫折阶段1966-1976)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恢复提高阶段1976-1987)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恢复提高阶段1976-1987),标志性事件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恢复提高阶段1976-1987),标志性事件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恢复提高阶段1976-1987),标志性事件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主要标志性事件)1965年底1966-1976年1978年12月1979年2月1979年5月1979年8月1980年2月14日1980年5月1980年12月1980年南京史料处的基础上成立中国第二历史档案收集管理民国时期中央机构形成的档案馆全国省、地、县三级档案馆普遍建立,共建立档案馆2483个,其中省一级全部建立档案馆,地、县级档案馆达到2000多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档案事业严重受到挫折档案事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恢复国家档案局和中央档案馆恢复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为“档案工作中反党全国各级档案部门解放思想,摆脱了“反社会主义黑线”等错案彻底平反的通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思想束缚全国档案会议召开并提出“加速档案工作的恢复、整顿、总结与提高”的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家档案局关于全国重申档案工作原则、管理体制和工作方档案工作会议的报告针中央书记处正式批准开发历史档案,第一次出台了开放档案的政策国务院批准《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恢复提高阶段1976-1987),标志性事件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主要科技档案工作必须按专业实行统一管理标志性事件)我国正式加入国际档案理事会,开始派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恢复提高阶段代表参加每4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档案大会1976-1987)4

时间文件、指示1982年12月“文革”后第二次全国档案工作会议内容与意义备注宣布全国档案工作恢复整顿任务基本完成,提出今后8年全国档案工作的奋斗目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恢复提高阶段标之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起一1976-1987),标志性事件个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管理科学、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事业体系。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主要标志性事件)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主要标志性事件)1983年4月26日1983年4月28日1987年9月5日国家档案局发布《档案馆工作通则》对专业和技术档案实行“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此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法于1988年1月1日正式施行。从此我国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档案事业走上了依法治理的轨道。国家档案局由中央办公厅领导,改归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批转〈关于调整我务院领导,列入政府编制序列,统一掌国档案工作领导体制的请示〉的通知》管全国档案事务。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央档案馆中央档案馆与国家档案局合并,一个机国家档案局“三定”方案构挂两个牌子,履行两种职能我国成功地在北京主办了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并成为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国广东省深圳市档案馆试办了全国首家文件档案资料服务中心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机关档案工作条例》1985年2月8日1993年10月17日1996年9月2000年4月档案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后经历两次大的变革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