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浦江城规划设计优劣分析

来源:知库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HOUSING SCIENCE j}{} 规划设计优劣分析 Aria鎏y of A ̄vamages and Disadvanrages of Design of New Pujiang City 【摘 要】 文章通过对上海“新浦江城”首期项目的介绍,分析了意大利 设计在该项目应用中的独特之处,同时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国外设 计应结合中国国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卢纯Lu Churl 【关键词】 意大t0;规划;设计;新浦江城 AbStract目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introduction of the first.phase project of New Pujiang City,analyzes the unique application of Italian design and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author stresses the viewpoint that design frOm abroad should be adapted to the Chinese situation and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Keywords目 Italy;planning;design;New Pujiang City 2007.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斜 Ho UslNGSCIENCE 0 前言 上海一城九镇之浦江镇规划定位 为意大利风格的低密度城镇。中心城 区2 6km 由意大利格里高蒂建筑设计 事务所担当整体规划设计。上海天祥 华侨城投资有限公司在其中的1 8 km 土地上建设“新浦江城”商品房项 目,其建筑设计仍然由格里高蒂事务 所承担,目前建筑面积26万m 的首 期项目已基本建成。已建成的“新浦 江城”无论从整体布局、建筑形态还 是景观设计都有其独特之处,体现了 中国传统城镇规划与意大利现代设计 的融合。走在城区,视野开阔,色 彩明快,总体感觉与平常的住宅区大 不相同。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发现了 些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 1 优点 1.1整体布局 “新浦江城”采用了中国古代城 市规划的典型格局:规整的方格路网 及中轴线对称格局(图1、2)。 “新浦江城”的道路采用约 300m×300m的河道与道路紧密结 合的方格网布局,尽管这是一种最传 统的道路布局,但是仍体现了现代城 市的交通特点。在整个城区道路中均 匀布置了交通性道路如江桦路、浦申 路及生活性道路如江柳路、浦泉路。 300m×300m的网格避免了非直线 系数过大。交通性道路两侧设置了 20m宽的绿化带,将汽车的负面影响隔 离在外,生活性道路为人行道及自行 车道服务,使道路网具备应有的可达 性。同时,道路规划还强调城市公共 空间,区内道路的各个交叉处是形态 各不相同的广场或/J、型商店,将传统 城市的步行特点和欧洲城市的公共空 问紧密结合起来。 “新浦江城”首期规划中,沿南 北向道路两侧建筑对称布置。如浦申 落小组团或3~4层的联排别墅。围合 路两侧对称布置了北区广场商业建筑 式院落小组团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坊里 和住宅底层的商业街,沿浦锦路对称 制,每个组团约1 5~20户相连成/J、 布置了“Z”字形住宅。对称布置的 院落,四周设置围墙,犹如老上海的 建筑结合道路围合成一个个如商业文 里弄式建筑。内部道路呈“U”字 化广场、水景广场等的开放空间,使 形,共同通向街坊中心绿地的出口, 得大城区内每一个街坊附近都有集中 同时组团内部也有/J、型的公共绿地空 图1 “新浦江城”首期平面布置 的公共活动 区。 方格网道 路划分的街坊 形状整齐,有 利于建筑的布 置。每一个小 街坊内部建筑 同样采取中轴 线对称布局。 沿南北向中轴 线两端各设计 2幢1 1层小高 层建筑,幢距 近200m,中 间形成巨大的 中心绿地,两 侧则对称布置 二层围合式院 图2 “新浦江城”俯瞰图 2 .8I豳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间(图3)。 心城区除少量建筑为1 1层外,大部分 1.2建筑形态 建筑为2~4层,该绿坡足以抵挡噪音 尽管“新浦江城”布局充满中国 及灰尘对城区的污染,尽管浪费了一 古代都城和老上海特色,但其建筑形 些土地,但是也避免了道路旁边的土 态却是现代简约的。意式设计并没有 地因环境污染而贬值,在土地利用的 体现在厚重的外形或繁 复的线条等纯西式的建 筑风格上。每一幢单体 外立面都如火柴盒般简 ;。4.-,而其内部却各不相 同。或高或低的架空构 架,或左或右的阳台及 窗户布置使得同一平面 的线条丰富多彩。现代 意大利风格的建筑元素 加以整合和变化组合, 图3 “新浦江城”院墅组团内部空间 创造简洁、流畅的建筑 形象,突出建筑成组的 韵律感。建筑材料上充 分运用石材、金属、玻 璃等冷静材质,色彩上 大胆运用红色、黄色、 兰色、白色、棕色等强 烈色彩,给人极大的视 觉;中击力(图4)。 1.3景观设计 图4 “新浦江城”院邸建筑 “新浦江城”的景 观设计层次分明,内容 丰富。步行景观道、绿化广场、组 经济价值上取得了平衡。同时绿坡还 团中心绿地、小河、景观水池、建 保证了城区内足够的私密性与独立 筑内部庭院等,既突出重点,又强调 性,令新浦江城与周边环境完全隔离 均好性。其中景观设计的最大特色是 开,成为了新浦江城的标志之一(图 沿浦星公路的绿坡设计。浦星公路是 5)。 浦江中心城区东侧一条贯穿全镇的南 绿坡沿道路一侧的设计注重景观 北向过境交通性干道,是一级公路, 效果,种植花草树木,也有水景小 规划上作为机动车专用道路,交通流 品,力求丰富而不单调雷同,避免驾 量相当大,其噪音及灰尘对中心城区 车人的视觉疲劳。靠城区一侧,则注 的环境有一定影Ⅱ向。 重其使用功能,如在坡内建造贮藏 浦星公路除道路两边各规划20m 室、娱乐室,在坡底建设网球场、篮 绿化外,沿浦星路西侧另留出7Om建 球场或停车场等公共设施,进一步提 设一条别具风格的绿色林带,设计树 升其使用价值。 高7m左右,三角形的绿坡使浦星公 路更加宽畅。由于“新浦江城”中 2 不足之处 J2。。7.8 HOUSING SClEt 尽管“新浦江城 建筑风貌上有创新和 大利与中国国情差 后,回顾该项目,仍 处需进一步改进。 2.1建筑规划中未考 《上海市城市规 定》(土地使用建筑{ 定:沿城市道路两 筑,除经批准的详 外,其后退道路规划 小于规定值。一般,: 距离不小于3m。 而在“新浦江城 中,所有建筑边界 线。虽然该详细规划i 不违反国内规范,但 者碰到了管线排放的I 计师认为,道路两侧 等的绿化带,可以用 事实上,由于土地使 如市政道路使用权属j 发商只对其取得的建 权,建设用地内建筑£ 排放在道路绿地下。J 线建设的建筑物的管{ 排放,特别是用地北i 于厨房、卫生问等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斜 HouSINGSCIENCE 北部,其管线要穿过整个建筑物底部 敷设到房屋南面的小区道路下再汇入 总管。 方面,管线穿越建筑物底部甚 至基础在工程建设中往往是不得已而 为之,但由于规划特殊性,成了不得 不为之。另一方面,这种排放方式违 反了“就近“原则,不但有维护隐 患,而且从成本上考虑也不经济。 2.2追求立面效果。忽略了房屋使 用功能 “新浦江域”建筑设计注重立面 效果,线条简洁,但却忽略了房屋使 用功能。如在所有的建筑上没有设置 图5浦星公路西侧绿坡 图6 “新浦江城”中意文化广场 空调板,基本上考虑家庭式中央空 调,空调外机放置在阳台或院落里。 即便如此,也没有设计统一的空调冷 凝水收集管。而且,屋顶落水管也设 置在建筑内部,有的甚至从卧室穿 过。事实上,上述做法并不符合上海 市住宅验收要求,也遭到了使用者的 反对。后经设置冷凝水管、将雨水管 移至室外才得以将住宅交付使用。整 改后建筑立面形象有一定破坏,如果 在设计初期就考虑到这些,应该是完 全可以保证使用功能,又能使立面效 果趋于完美,并且避免投资浪费的。 2.3景观设计过于硬朗。缺乏自然 之美 “新浦江城”整体景观设计尽管 考虑了大小结合,富有层次性及均好 性,但是单一景观设计却具有强烈的 意大利风格,广场占地较大,喷水池 也是主要绿化景观之一,且所有的景 观小品都为直线条,同建筑风格一 样,很难看到弧线。给人感觉人工痕 迹明显,设计硬朗,缺乏自然之美。 小区绿化用地较多,而绿植较少,人 行其中,尽管很有气势,却少了一种 宁静清凉感(图6、7)。 图7 “新浦江城”水景 2.4规划及建筑设计中对节能问题考 虑不够 上海属于冬冷夏热地区,建筑保 温节能问题不容忽视。而“新浦江 域”建筑重维护结构轻遮阳,因此, 屋顶、外墙、门窗等均未进行遮阳处 理,建筑全部为平屋顶,未考虑屋顶 绿化,实际节能效率不高。其次建筑 外围采用大面积落地窗,而在建筑维 护结构中,门窗的能耗约为墙体的4 倍,约占建筑维护结构总能耗的 40%~50%。尽管具有外墙保温设 计,但无法从根本上起到节能效果。 再者,建筑设计追求”新”、 “奇”、“特”,处处可见毫无实际 用处的架空钢筋混凝土框架,使建筑 成为能源杀手。大量景观水池的建设 也浪费了水资源,并增加了日后的维 护能耗。 在当前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同时, 建筑节能除了要考虑施工、材料及设 备等因素外,更应从规划设计的源头 上加以考虑。 3 结语 任何一个新事物都会有成功之 处,也会留有遗憾,“新浦江域”也 不例外。作为上海首个应用意大利设 计的大型项目,“新浦江域”已经取 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房地产开发 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时也具有强烈的 地域性,既非单一的建筑设计,也不 能照搬国外的模式,而应从国情出 发,从使用者的需求、社会发展的需 要及建设效益出发,综合考虑,在后 续的项目中进一步完善。 (收稿日期:2007—07—1 1) 卢纯。同济大学硕士毕业,上海 天祥华侨城投资有限公司工程部副经 理。 2。。7.8 I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