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本课“纵、刹、痛、辨、镶”5个生字,掌握“一刹那、发痛、分辨、镶金边”等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3.边读边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学习难点:
边读边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 知识链接: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优秀翻译家,是二十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在国际上也具有广泛的影响。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翻译了大量的外国作品,其小说的代表作是《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海上日出》是巴金1927年1月从上海乘船去法国留学,在旅途中记下的见闻。文中所写的不是某一天的日出景色,而是集中概括了他几次在船上看海上日出所得的总的印象,具体的观感。 预习案
1.看拼音,写词语。
fàn wéi kuòdà fēn biàn ( )( )( ) xiāng jīn biān yí chà nà ( ) ( ) qí guān mùbùzhuǎnjīng ( ) ( ) 2.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刹( )车 荷( )花 ..刹( )那 负荷( ) ..
重( )要 转( )动 ..重( )围 转( )身 ..3.解释下列词语。 一刹那: 镶: 奇观: 天水相接:
4.按要求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表示颜色的:
(2)表示时间短暂的: 探究案 一、初读感知
1.请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第一部分(第 自然段):
第一部分(第 自然段):
第一部分(第 自然段):
2.根据文章第一自然段,提炼下列内容: 时间: 地点: 环境: 事件: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一句中的“常常”说明了 。
3.课文是按照 的顺序,描写了 和 两种不同自然条件下的海上日出的奇观。
3.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标出来。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二、精读感悟
1. 体会“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1)自由读2~3自然段,体会晴天时的日出景象。
①作者在描述日出过程景象时,在色彩、亮度、形状方面的变化是怎样的? 色彩: 亮度: 形状:
②这两个自然段中,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哪些句子你没有理解?
③重点语句品读。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目不转睛”的意思是:
。通过这个词可以看出作者 的心情。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观看日出时的 。 这句话描写了什么情景?
你认为哪些字、词在句子中用得好? 为什么用得好?
(2)自由朗读4~5自然段,体会有云时的日出景象。 ①两个“有时候”各指什么样的情况下的海上日出?
天空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请用“——”划出来。
②重点语段品读。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躲”和“透”字写出了太阳的什么特点?
朗读时要注意突出哪几个词?
“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景象?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抓住“放射”“镶”体会,为什么会出现黑云镶着金边的罕见景象?
太阳透出重围,想象天空、海面、船上所有景物的变化。
此时此刻作者观赏到这样的壮丽场面时心情怎样?
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按顺序研读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天空景象的变化,想象文字描述的画面,感受“奇观”。]
2.读第六自然段,体会作者情感。
(1)比较下边两句话,哪句更能表达作者此时的心情?“奇观”是什么意思?
这是伟大的奇观。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2)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读最后一自然段,读出作者由衷的和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和热爱。
总结提升
1.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2.学完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相关课外读物推荐:《海上生明月》《登山观日出》《船上航记:日落》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