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专题02 直线运动-2021年高考物理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

来源:知库网
专题02 直线运动

1.(2021·广东高考真题)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下列vt和st图像描述了五条相同的龙舟从同一起点线同时出发、沿长直河道划向同一终点线的运动全过程,其中能反映龙舟甲与其它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的有( )

A.

B.

C.

D.

【答案】BD

【解析】A.此图是速度图像,由图可知,甲的速度一直大于乙的速度,所以中途不可能出现甲乙船头并齐,故A错误;B.此图是速度图像,由图可知,开始丙的速度大,后来甲的速度大,速度图像中图像与横轴围C.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以判断在中途甲、丙位移会相同,所以在中途甲丙船头会并齐,故B正确;此图是位移图像,由图可知,丁一直运动在甲的前面,所以中途不可能出现甲丁船头并齐,故C错误;D.此图是位移图像,交点表示相遇,所以甲戊在中途船头会齐,故D正确。故选BD。

2.(2021·湖南高考真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用位置x和动量p描述,称为相,对应px图像中的一个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可用px图像中的一条曲线来描述,称为相轨迹。假如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初速度

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对应的相轨迹可能是( )

A. B.C.

D.

【答案】D

【解析】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v22ax,而动量为pmv,联立可得

ppm2axm2ax,动量关于x为幂函数,且x0,故正确的相轨迹图像为D。故选D。

3.(2021·河北高考真题)铯原子钟是精确的计时仪器,图1中铯原子从O点以100m/s的初速度在真空中做平抛运动,到达竖直平面MN所用时间为t1;图2中铯原子在真空中从P点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Q再返回P点,整个过程所用时间为t2,O点到竖直平面MN、P点到Q点的距离均为0.2m,重力加

2速度取g10m/s,则t1:t2为( )

12

A.100∶1 【答案】C

B.1∶100 C.1∶200 D.200∶1

【解析】铯原子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即xvt1,解得t1xv0.2s,铯原子做竖直100上抛运动,抛至最高点用时

1t2t28x80.20.4s,,逆过程可视为自由落体,即xg(2),解得t2222g100.2则t11001,故选C。 t20.4200

1.(2021·安徽淮北市·高三一模)图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则物体( )

A.加速度一直不变 B.2s末和6s末速度相同 C.0~ 8s内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0~ 8s内,8s末离出发点最远 【答案】A

【解析】A.0~ 8s内图线的斜率不变,即加速度一直不变,故A正确;B.2s末速度方向为正,6s末速度方向为负,速度不相同,故B错误;CD.0~ 4s内做正方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4~ 8s内做负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4s末离出发点最远,故CD错误。故选A。

2.(2021·全国高二)在某次检测国产某品牌汽车的刹车性能时,通过传感器发现踩下刹车后,汽车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满足x30t5t2,则关于该次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4s内的位移是40m B.汽车的加速度是﹣5m/s2 C.汽车的初速度是20m/s D.汽车刹车2s后的速度是10m/s 【答案】D 【解析】

A.根据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与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xv0t12at,对比x30t5t2,可得v030m/s,2v02t3s, ,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汽车速度变为零所需时间为则3s末汽车已经停止,a10m/s1a2v0所以t=4s时汽车位移为x145m,A错误;BC. 根据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与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

2a1xv0tat2,对比x30t5t2,可得v030m/s,a10m/s2,由分析得v030m/s,a10m/s2,

2BC错误;D.汽车刹车2s后的速度为v1v0at210m/s,D正确。故选D。

3.(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哈尔滨三中高三其他模拟)公路上行驶的甲乙两辆汽车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中直线a和曲线b所示,t时刻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乙车做曲线运动

C.t时刻,甲乙两车速度相等 D.前t秒内,甲乙两车的位移相等 【答案】C

【解析】AB.位移-时间图像中,斜率代表速度,由图可知直线a的斜率不变,则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b的斜率一直在减小,且速度方向不变,则乙车做减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C.t时刻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所以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故C正确;D.前t秒内,甲乙两车的初位置不同,末位置相同,所以位移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C。

4.(2021·江西抚州市·临川一中高三三模)高速公路的ETC电子收费系统如图所示,ETC通道的长度是识别区起点到自动栏杆的水平距离,总长为9.6m。某汽车以6m/s的速度匀速进入识别区,ETC天线用了0.3s的时间识别车载电子标签,识别完成后发出“滴”的一声,司机发现自动栏杆没有抬起,于是紧急刹车,汽车恰好没有撞杆。已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则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A.5m/s2 【答案】C

【解析】汽车速度为v06m/s,依题意,知汽车先匀速,后减速。根据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可得

2v0sv0(0.30.5)9.6m,解得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3.75m/s2,故选C。

2aB.4m/s2 C.3.75m/s2 D.3.25m/s2

5.(2021·江西抚州市·临川一中高三三模)自由落体实验是物理学史上著名的实验之一,某同学在课余时间重现自由落体实验,他让小球从一近似光滑的斜面上的最高点由静止滚下,利用滴水计时的方法记录小球运动的时间。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依次增大斜面倾角,共做了五次实验(每变一次倾角记为一次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五次实验滴水计时的时间可能越来越长 B.这五次实验小球运动的平均速率可能相等

C.伽得略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进行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运动

D.伽得略通过对研究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进行合理外推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D

【解析】A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依次增大斜面倾角,则小球的加速度不断增大,下滑位移大小不变,则这五次实验滴水计时的时间越来越短,平均速率越来越大,故AB错误;CD.伽得略通过对研究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进行合理外推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6.(2021·吉林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高三其他模拟)伽利略在研究变速运动问题时,坚信自然界的规律是简洁明了的。他从这个信念出发,猜想自由落体也一定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而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它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但是,速度的变化怎样才算“均匀”呢?他考虑了两种可能:第一种是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等,第二种是在相等位移内速度的增量相等。下列哪个是第二种匀变速运动的v—t图像(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若是在相等位移内速度的增量相等,则相同的位移内速度一直增加,所需要的的时间越来越少,而速度变化量一样,因此加速度越来越大,斜率越来越大。故选C。

7.(2021·四川雅安市·高三三模)如图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 )

A.在t=2s时该质点的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0~2s内该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 C.在2~4s内该质点的位移大小为24m D.在4~6s内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 【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第2s末前后速度都为负值,所以在t=2s时,该质点的速度方向没有改变,选项A错误;B.在速度图像中,面积表示位移,在0~2s内横轴上方三角形面积与横轴下方三角形面积相等,所以在0~2s内该质点的位移是0,平均速度为0,选项B错误;C.在速度图像中,面积表示位移,在2~4s内该质点的位移大小是x(42)6m12m,选项C错误;D.在速度图像中,斜率表示加速度,在4~6s内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av0(6)m/s23m/s2,选项D正确。故选D。 t648.(2021·内蒙古赤峰市)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t1为乙图线最低点的横坐标,t2为甲图线与乙图线交点的横坐标。关于两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乙物体的速度方向改变 B.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C.0~t2时间内,甲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 D.0~t1时间内,乙物体的加速度始终大于甲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C

【解析】A.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整个过程乙物体的速度方向始终为正,方向未改变,A错误;B.两物t2时刻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B错误;C.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故甲在前、乙在后,两物体未相遇,由vs,t0~t2时间内,C正确;D.v-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0~可知,甲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t1时间内,有一个时刻乙图线的切线与甲平行,此刻甲、乙物体的加速度相等,故乙物体的加速度先大于甲物体的加速度,后小于甲物体的加速度,D错误。故选C。

9.(2021·湖南衡阳市八中高三其他模拟)某电动汽车沿平直公路启动、匀速和制动三个过程的速度变化情况,若汽车启动和制动的过程可以看成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s 0 2 4 6 8 10 12 14 16 速度m/s 0 12 24 27 27 27 27 20 0 A.汽车加速到6s开始匀速运动 B.加速阶段位移的大小为108米 C.5秒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一定为27m/s D.制动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10m/s2 【答案】C

v6m/s2,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加速的末速度为27m/s,根据公tv式有vat,解得t4.5s,故A错误;B.加速阶段位移的大小为xt60.75m,故B错误;C.汽

2【解析】A.汽车加速时的加速度为a车加速到4.5s开始匀速运动,5秒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一定为27m/s。故C正确;D.制动过程的末速度为零,速度为零的时刻不一定是16s末,则速度从20m/s减至零所需时间不一定是2s,所以加速度不一定为10m/s2。故D错误。故选C。

10.(2021·广东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高三三模)甲乙两汽车在路上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A.甲乙两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B.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汽车乙大 C.汽车甲加速运动,汽车乙减速运动 D.甲乙两汽车做曲线运动 【答案】A 【解析】AB.在0t1时间内甲、乙的位移大小相等,由vs,可知,甲乙两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tA正确,B错误;C.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故甲、乙均做减速运动,C错误;D.由图可知甲朝S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乙朝S轴负方向做直线运动,D错误。故选A。

11.(2021·广东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高三三模)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 ) A.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置变化相等 B.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 C.速度大小不断改变,方向一定不变 D.加速度只改变速度大小,不改变速度方向 【答案】B

【解析】A.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xv0t12at,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的初速度不同,则位移不同,即位2△t,故应该是在相等时间内的速度改变始终相等,故B置变化不相同,故A错误;B.速度该变量△v=a·

正确;C.若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速度的方向可能发生变化,如竖直上抛运动,故C错误;D.加速度既可以改变速度的大小,又可以改变 的方向,故D错误;故选B。

12.(2021·广西南宁市·南宁二中高三二模)近期特斯拉电动车刹车问题成为媒体热点,为检测某新能源动力车的刹车性能,如图所示是一次在平直公路上实验时,某新能源动力车整个刹车过程中位移与速度平方之间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刹车过程经过6s时新能源动力车的位移为30m B.刹车过程新能源动力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C.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10s D.新能源动力车的初速度为40m/s 【答案】B

2v0400【解析】A.刹车过程中6 s内的位移等于4 s内的位移,则xm40m,故A错误;B.根据

2a10v2v022ax,得图线斜率k140x1,可知,解得刹车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a5m/s2,2v2a2a400v020s4s,故C错误;D.由题图可知,新能源动力车的初速a5故B正确;C.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t2度的平方v0400,则v020m/s,D错误;故选B。

13.(2021·山西太原市·高三二模)如图,平板车在拖拉机的牵引下沿水平道路匀速前进。某段时间内甲在水平蹦床上跳跃且上升的最大高度越来越大,而坐在车上的乙观察到甲始终沿竖直方向运动。将甲视为质点,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观察到甲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甲与蹦床间的作用力始终沿竖直方向

C.每次与蹦床作用的过程中,蹦床对甲的冲量均为零 D.甲每次从离开到落回蹦床的时间均相同

【答案】B

【解析】A.由于甲和乙在水平方向上是相对静止的,并且题中说明坐在车上的乙观察到甲始终沿竖直方向运动,但是甲每次与蹦床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蹦床对甲的弹力为变力,故在此过程中甲受到的合力为变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乙观察到甲不是做匀变速运动,故A错误;B.由于甲与床之间的作用力为弹力,垂直作用于接触面,坐在车上的乙观察到甲始终沿竖直方向运动,所以甲与蹦床间的作用力始终沿竖直方向,故B正确;C.蹦床对甲的冲量为IFt,由于每次与蹦床作用的过程中相互作用力F不为零,时间t不为零;故蹦床对甲的冲量不为零,故C错误;D.由题意有甲上升的高度越来越大,说明每次甲离开蹦床时的速度越来越大,根据vgt1,可知上升时间变大,下降时间也变大;故甲从离开蹦床至落灰蹦床的时间变长,故D错误。故选B。

14.(2021·江苏泰州市·泰州中学高三其他模拟)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图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图像,其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B.

C. .

【答案】C

【解析】ABD三个选项均是一个时刻对应一个瞬时速度,而C项一个时刻对应两个瞬时速度,则时间不可倒流,所以C是不可能发生的,故选C。

15.(2021·贵溪市实验中学高二期末)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同向直线运动,运动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如图所示,运动中两车恰好没有发生碰撞,最终两车均停止,则( )

A.t=0时,甲车在乙车前方9 处

B.t=0时,甲车在乙车后方8.4 处

C.当甲车刚停下时,乙车运动速度大小为1.2 /s D.当两车均停止时相距0.4 【答案】C

【解析】AB.由题意可知,辆车恰好未碰撞故在交点处,甲乙的距离为0,则在3秒时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只差为t=0时乙车在甲车前方的距离,有速度时间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可得x181239m,故2AB错误;C.由图可得k甲318312v185,k乙3,当甲停下时,时间为t3.6s,3.6s33a5此时乙的速度为v1233.61.2m/s,故C正确;D.当t=3s时辆车距离为0,故均停止的距离为图线相交后,图像与x 轴围成的面积为x11343.60.6m,故D错误。故选C。 216.(2021·西藏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一模)一步行者以匀速运动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交车,在跑到距汽车36 m处时,绿灯亮了,汽车匀加速启动前进,其后两者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人、车最近距离为4 m B.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2 m C.汽车开动16 s时人能追上公共汽车

D.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越来越远 【答案】A

【解析】ABC.由图可知,汽车的加速度a=1 m/s2,经过时间t=8 s两者速度相等,此时步行者的位移

x1vt64m,汽车的位移x212at32m,因为x1x232m<36m,故人不能追上汽车,人车最2近距离x(x2x0)x14m,A正确,BC错误;D.开始阶段,人的速度大于汽车的速度,人和车的距离在减小,当人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时,人和车的距离增大,D错误;故选A。

17.(2021·湖南益阳市箴言中学高三其他模拟)无人驾驶汽车作为汽车的前沿科技,目前尚在完善中,它车头装有一个激光雷达,就像车辆的“鼻子”,随时“嗅”着前方88m范围内车辆和行人的“气息”,制动反应时间为0.2s,比有人驾驶汽车平均快1秒。下图为在某次测试场地进行制动测试时获得的一部分图像(v为汽车的速度,x为位置坐标)。关于该无人驾驶汽车在该路段的制动测试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动加速度大小为10m/s2

B.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嗅”到前方行人“气息”到停止需要3s C.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嗅”到前方行人“气息”到停止的距离为51m D.最大安全速度是40m/s 【答案】ACD

v2【解析】A.根据位移速度公式得x,结合图像斜率得a10m/s2,A正确;B.以30m/s的速度

2a匀速行驶时,制动时间为tvB错误;C.3s,所以从“嗅”到前方行人“气息”到停止需要tt0t3.2s,以

av2C正确;从“嗅”到前方行人“气息”到停止的距离为svt0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64551m,

2av2D.以4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嗅”到前方行人“气息”到停止的距离为svt088088m,D

2a正确。故选ACD。

18.(2021·新疆乌鲁木齐市·高三二模)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的不同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当两车司机发现前方限速指示牌时,同时开始减速,在整个减速过程中两车的加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a-t图像如图所示。t=4s时两车速度相等且并排行驶,则t=0时( )

A.两车速度相等 B.两车速度不等 C.甲车在前,乙车在后 D.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答案】AD

【解析】AB.at图像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由图可知,两车的速度变化大小均为8m/s,两车末速度相同,故两车的初速度也相同,故A正确,B错误;CD.甲车做匀减速运动,乙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两车的初速度和末速度相同,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因此甲车在后,乙车在前,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