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知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分子热运动》教案 (高效课堂)2022年人教版2 (新版)新人教版

《分子热运动》教案 (高效课堂)2022年人教版2 (新版)新人教版

来源:知库网


分子热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 .

2能识别扩散现象 ,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 ,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

2从宏观现象推论分子特征 ,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并培养学生想象力 .

三、德育目标

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 ,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 ,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

教学重点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 ,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知识 .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从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 ,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

教学方法

演示法:通过演示实验 ,让学生有直观感觉 ,再进行分析、归纳 ,得出结论 .

教具准备

香水;盛有二氧化氮的广口瓶、空广口瓶、硫酸铜溶液、试管、铅柱、投影、录像 .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中 ,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物质 .在远古时代 ,人们就猜想物质是由很多很小的微粒组成的 .现代的科学技术已证实古人的猜想 ,请看投影 .

外表上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水 ,其实是由一个具的水分子组成 .

[生]我们肉眼看不到 ,分子体积很小 .

[师]那我们怎么能知道分子是否运动?

[生]我们用显微镜 .

[师]这个方法可取 ,有没有其他方法呢 ,我们翻开桌子上放的那瓶香水或翻开那盒香皂 ,有什么感觉?

[生]闻到香味 .

[师]为什么能闻到香水或香皂的香味?

[生]是因为香水和香皂的气味跑到鼻子里 .

二、新课教学

[师]不是气味 ,是一些带有香味的分子 ,从香水或香皂中跑出来 ,进入空气中 ,向各个方向散布开来 .

当它们到达我们的鼻子里时 ,我们就会闻到香味 ,我们再来通过实验证实分子是运动的 .

1扩散现象

[生甲]我们组是往盛有水的烧杯中 ,滴入红墨水 ,过一会儿 ,观察到烧杯中水变红 .

[生乙]我们组是将一个空瓶子 ,倒扣在一个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 ,抽掉盖在二氧化氮瓶上的玻璃板 ,过一会儿 ,发现上面空瓶有红色 .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 ,我们看录像 .

[录像]

在量简里装一半清水 ,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溶液的密度比水大 ,沉在量筒下部 ,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 .一天天过去 ,发现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 .

[师]我们上面做的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 .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叫做扩散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扩散现象很常见 .举出几个例子 .

[生甲]到医院闻到消毒液味 .

[生乙]在花园里闻到花香 .

[生丙]……

[师]从这些可以看出气体和液体都有扩散现象 .固体有没有扩散现象?看投影 .

[投影]

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 ,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 ,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 .

[生]从投影看出固体也有扩散现象 .

[师]固、液、气体都有扩散现象 ,想想对同样的一个扩散实验 ,能否改变一个因素 ,从而改变扩散进行的快慢呢?

[生]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 ,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 .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蓝墨水 ,发现装热水的烧杯很快变蓝了 .说明热水扩散得快 ,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 .

[师]请看投影 ,通过议论答复以下问题 .

[投影]

想想议议

[生甲]从前面的几个实验能说明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 .

[生乙]分子的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 .扩散进行得快 ,是由于分子运动得快;扩散进行得慢 ,是由于分子运动得慢 .

[师]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 ,所以这种无规那么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请看录像 .

[录像]

展示扩散现象发生的过程中两种物质的分子是如何进行扩散的 .蓝色小球代表一种分子 ,粉色小球代表另外一种分子 .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的热运动 ,由图可以看到分子的运动方向是杂乱无章的 ,有时两个分子会撞到一起 .正是分子的无序运动的宏观效果 ,一种分子混入另一种分子中去 ,宏观上就是扩散现象 .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师]这是一个铅块 ,我们知道它是由铅分子组成的 ,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那么为什么铅块

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呢?

[生]分子之间有引力 .

[师]请看演示实验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演示]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 ,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 ,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 ,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分开 .

[生]这个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

[师]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 ,那么 ,我想把粉笔压缩得短一些 ,容易做到吗?为什么?

[生]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

[师]是由于斥力的存在 ,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请看投影 .

[投影]

课本图15 .1 -6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这就好似被弹簧连着的小球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 ,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 ,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相距很远 ,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 ,可以忽略 .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扩散现象 .

2分子间的作用力 .测量平均速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 ,并求出平均速度 .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

二、过程与方法

- -停表和刻度尺的根本技能 .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 ,正确、实事求是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良好作风 .

2.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

教学重点: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

教学难点:记时 ,绘制表格 .

课前准备:秒表、小红旗、口哨、长卷尺 .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找一些跑步等裁判计时的照片或者描述一些比赛时计时的情况 .同学们 ,想知道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 ,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需要什么工具来帮助我们 ?

根据公式我们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物体运动过程中走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路程可以用尺子

测量 ,时间可以用表来测量 .今天我们就用表和尺子来亲自动手测量平均速度 .

二、新课学习

〔一〕钟表

在物理实验中 ,我们一般用停表、光电计时器来计时 .机械停表可以读到0.1s ,而更高级|的×10 -6S或更小 .

观察停表 ,各指针在转动时 ,每个刻度代表多少分钟 ?多少秒 ?设想一下 ,测量你正常行走的平均速度 ,需要测量哪些量 ?只要测量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然后利用公式

计算出即可

〔二〕分组实验

本次实验是学生在操场上以小组合作的行驶完成的 ,所以要提高效率 ,之前需要老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 ,使学生了解实验过程 ,明确实验目的 ,正确操作仪器 ,注意实验纪律 ,上好本节课 .

1.明确实验内容和目的 ,知道自己的责任 .

教师安排的程序进行实验 .

3.实验中要严肃认真 ,操作仪器要准确 ,记录数据要讲究实事求是 .

4.要认真遵守实验纪律 ,注意保护仪器 .

5.每组安排好先后顺序 ,有条理地进行 ,防止挣抢.动手能力强、细心、态度积极的学生和愿意被动接受的学生互相组合成组 ,合理搭配 .

实验步骤:

1.分组:每组至|少6人或根据实际人数调整 ,不少于6人 .

2.测距离:指导学生量出30m的路程 ,每隔 10m做一记号 ,并站上一位记时员 .

3.指导每组选出一名发令员 ,一名被测选手 ,一人负责记录 .

4.一人测量完毕 ,按顺序轮换角色 ,被测同学也可竞走或跑步 .

5.指导学生设计数据表格 ,计算出平均速度 .

6.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实际测量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 ,记录相应数据 ,老师进行指导 .测量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距离可以远一点 ,老师可以根据操场的大小或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

〔三〕小结

我们今天测量了人行走或跑步或者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 ,主要是把路程和时间测量出来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要测量其他物体如火车、汽车……的平均速度 ,你会设计实验方案吗 ?其实是一样的 ,只要能够测量出路程和运动时间就可以利用公事了

.

在实验过程中 ,每个小组成员的合作与协调也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原因 ,只有好的实验方案配合默契的协调 ,客观的记录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实验结果 .

老师点评一些同学或小组的表现 ,指出高效和低效的原因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