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路桥梁施工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交通依赖越来越大,良好的交通不仅方便了人们出行,更为货物的运输提供了便捷,当前,我国交通负荷量越来越大,不协调的交通环境与快速经展的经济速度已经产生了不协调,交通运输直接影响的是经济发展,路橋的建设成为当前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各级政府不断投入精力与资金,强化交通基础性设施建设,以达到推动交通发展,促进经济进步的根本目标。良好的道路桥梁建设,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只有不断强化技术能力,加强质量控制,才能建设合格的工程。但就目前国内道路桥梁施工分析得出的情况看,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方面还有问题。文章主要针对道路桥梁施工技术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以求改进当前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确保整体施工质量。
标签:道路施工;桥梁施工;技术问题
引言
道路桥梁施工关系到整体公路建设质量,其采取的技术优劣也是建设的核心要点,不同的施工技术,会产生不同的问题,更对整体效果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技术关系到质量。当前,我国各地交通负荷不断增加,社会各界对道路桥梁设计、施工、使用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对施工提出了全新的理解。为了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道路施工相差单位不断创新技术能力,应用最新技术成果,以期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在引进技术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特别是技术应用方面,不能良好地发挥技术特点,无法满足施工整体要求。
1 地基问题及解决措施
1.1 路基的填土、压实
路基是公路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其施工质量关系到后期施工进度与质量,在对路基施工中,填料的选择非常重要,是道路桥梁施工起步与开始,如果在操作中,不能按设计要求进行,就会违背标准要求,达不到理想效果。路基分层结构主要是由上下路床构成,上路床主要是指路面以下0~30cm之间,这部分是路基的上部,直接接触到路面决定硬度实度。一般情况下,上路床填料CBR需大于8,倘若填料达不到规定的强度,就需要采取填料内掺粗粒料或石灰石等来解决,这类问题不解决,则会影响到下部施工。路基压实要按工序进行,在施工时,通过使用大吨位压路基做好压实施工,保证路基硬度强度,提高承载能力。高速公路以及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的压实标准必须大于等于95%,其他级别公路可以适当降低标准,一般情况下可以保持到93%左右。一些硬度强度较好的区域,可以适当放宽标准,压实标准能够降低2~3个百分点,但不可过多,否则强度不够。倘若地基属性是天然稠度小于1.1、塑性指数大干18、液限大于40的粘质土,则能够采用轻型压实标准,不需要大型设备介入,既节省了施工时间,又保证了建设质量。
1.2 路基路面排水
道路桥梁在施工中,一定要对排水问题提前设计,提前考虑周到,有效解决路基路面排水问题,排水系统的好坏,影响的是路基稳定性。地面排水一般利用截水沟、急流槽、边沟、跌水、地表的排水管进行有效控制。路面排水一般会选择集中排水以及分散排水两种方式。采用前者排水的时候,要每隔20~50m处配置一个泄水口或急流槽,使超高路段排水能够及时排尽。使用后者进行排水,可以设置排水沟,路拱横坡控制到大于等于2%为最佳。
地下排水一般情况下采用盲沟、暗沟、渗井等手段,倘若排水量较大,亦可以选用渗水管,达到良好的排水效果。
1.3 软土地基处理
软土地基处理起来较为麻烦,一般使用到的方法是灰土挤密桩,但也不能千篇一律,还要看实际现场情况,运用这种方法时,要看软土层含水量多少。软土含水层含水量较大时,可以向孔内填石灰粉或干土粉,也可以选择快速成孔浇灌,或者是一边成孔一边下套管。如果确定软土含水层含水量少时,必须进行事先控制,使周围加固,保证土层适度浸湿,然后再由外到内间隔实现成孔,成孔后不能隔夜,要做到及时回填,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如果进行打孔填孔,还能避免出现缩颈塞的情况。填料前一定要事先夯打孔底3~4锤,查看密度,控制下料,夯锤重量小于等于100kg,锤形以梨形或者枣核型为宜,落距低于2m。路基填筑选择轻质材料有利于提高地基的承载力,粉煤灰填筑是一个良好的材料,能够在普通施工自重基础上减少25%左右的自重。粉煤灰填筑路堤边坡表层1.2m时,则需要用粘质土进行包覆,利于日后稳定边坡、利于草坪铺设。
1.4 施工中技术问题及对策
一般情况会出现水泥深层搅拌问题,合理控制能够避免隐患的发生。桩位出现偏差、漏桩的问题,就需要在开工时,核对好桩位数量,做到每打一个桩都要重新检查下一个桩位,同时还要在设计图纸上进行标注,做好现场记录。使用桩机施工的时候,需要对平整度进行控制,如果地面不平,就要调整枕木,然后再调动机架,保证垂直度在0.1内误差。搅拌遇到停泵或者送泵,一定要停止运行,及时将搅拌头提出地面,确定已经喷浆之后再进行重新喷搅,软硬土层交接处需要经过多次搅拌,避免断桩。搅拌机里存在硬土下沉速度会缓慢,可以进行地下冲水,喷浆提升前,将输浆管存水全部排除,保证搅拌头翼片宽度、枚数以及与搅拌轴的垂直度、提升速度等相互配合协调,确保时间和次数。
成桩试验确定最终施工参数以及施工工艺,对注浆泵、搅拌机,正式使用前,也在进行试运转,确保在实际作业时不出现问题,保证搅拌头下沉至停浆点0.5m以下,对输浆管道进行定期清洗,减少杂物的进入。
2 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及问题
2.1 孔壁坍塌
道路桥梁的施工不但要控制质量,更要注意安全,孔壁坍塌是最为常见的施工问题,导致问题的成因较多,一般情况下泥浆浓度偏小、护筒埋的深度过低、孔内泥浆水位较低等都能产生此类现象。面对松散砂土地质,一定要采取合理控制措施,严格把控进尺速度,不能太快,避免出现事故,影响周围施工进度,泥浆选择要尽量采用高粘度且不易分散的优质泥浆,保证材料的稳定性非常关键,在进行钻进时,要及时填充,确保孔内水头稳定可靠。
2.2 斜孔
斜孔现象也存在于各类施工建设中,这种问题是桥梁桩基施工中最容易出现的,只有合理控制,才能有效避免出现。这类问题的成因较多,岩面倾斜、探头石或者土层软硬不均匀时,均能导致这种问题的出现,这就需要现场工作人员时刻警惕,不能大意,做好施工进程的观察,严格控制好各道施工工序,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切实保证施工进度与质量。土层软硬不均匀,一般先向孔内填充低标号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到一定时间后,再使用锤子慢慢打进,确保孔型与深度。
2.3 卡锤
道路桥梁施工,会遇到各类问题,钻进速度太快或者对地质情况不清楚,就会在施工时,出现锤子被卡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是被孤石、溶洞或者塌孔落下的石块卡住,这就要在施工中,做好进度调整,需要事先对作业地区地质做好了解,掌握当地情况,特别是岩石倾斜度和溶洞情况,要进一步明确位置,设计好施工顺序,按程序进行钻孔施工,保证一次成型。
2.4 沉渣过厚
泥浆不达标、含沙量过大、下放钢筋笼时间过长均会导致孔内沉渣过厚的问题,一定要严格清孔时间和次序,保证泥浆指标降到最低,确保清孔指标符合标准要求,根据施工进程,适当缩短下放钢筋笼时间,做好速度控制,如果沉渣超标,则要再次清理。
2.5 灌注混凝土的时候钢筋笼上浮
管子埋放过深或混凝土供应慢,混凝土凝结时间不一,就会抱死钢筋笼,要不断提动导管,避免混凝土初凝,埋管深度在2.6m之内最佳。
3 结束语
道路桥梁对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道路桥梁施工中,一定要认识到技术问题,并做好针对性改进,避免出现安全隐患,从而确保道路桥
梁施工质量,使道路桥梁充分发挥作用,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汤继银.道路桥梁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2010(9).
[2]杨云彪.浅谈道路桥梁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