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 术 交 底 书
编号:
工程名称 路基工程 施工单位 中铁七局瓦五铁路项目部 分项工程名称 防护栅栏预制及安装 施工部位 DK34+800-DK53+000线路两侧 交底内容:防护栅栏、预制构件技术要求 一、区间防护栅栏采用钢筋混凝土立柱金属网片防护栅栏 钢筋混凝土立柱金属网片防护栅栏由立柱、网片及连接部件组成,高度1.8m。 1.立柱 立柱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预制,截面尺寸分120mm*120mm,高度2.2m。预制立柱时,于顶部中间位置预留42mm*42mm方孔,深度150mm,现场安装时插入带连接板并封口的HPB235方管,并用封水材料填充缝隙。方管规格40mm*40mm,厚度2.5mm矩管插入端长度150mm,外露部分向外折角30°,垂直高度300mm。在立柱相应位置预留三个Φ10mm圆孔,安装时通过螺杆固定两侧连接板。 2.网片 金属网片采用HBP235矩管边框,规格30mm*50mm,矩管厚度2.0mm;内部网丝采用HPB235Φ6.5mm高线钢丝冷拔加工,规格75*150mm(Φ4.0mm),上部向外折角30°,垂直高度300mm。 3.连接板于螺栓 立柱连接板、网片连接板采用90°折角钢板,厚度4.0mm。螺栓采用防盗设计,由螺杆、螺帽、防盗垫圈组成,安装及拆卸需有专门工具,根据不
1
同连接点的厚度,选用图集中不同尺寸的防盗螺栓。连接板与螺栓均采用HPB235钢,并镀锌处理,镀锌量270g/㎡。 4.基础 1.8m高防护栅栏基础采用600mm*600mm*700mm(根据地质条件,在保证防护栅栏稳定的前提下合理加大或者减小)。为保证防护栅栏牢固、稳定,防护栅栏立柱每隔4根第5根灌注混凝土基础,高0.5m,壁厚0.15m,并高出地面0.05m。埋入立柱时,应严格控制好位置,定位后,用C20混凝土浇注,并保证立柱横向不移位,竖向要垂直,待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方可撤去支撑。 5.栅栏门 根据工务、电务等设备检查和维修施工作业的需要,设置栅栏门,可采用单开门及双开门两种形式。单开宽度1.5m,双开宽度3m,其网片形式与防护栅栏保持一致,门柱基础、截面尺寸及高度同钢筋混凝土立柱金属网片防护栅栏形式,并通过销轴、销轴套与门柱连接。门柱上预制设置“禁止入内”的警示标志。门上应设锁,并应防水。 二、施工工艺 本标段的小型预制构件主要包括:防护栅栏立柱
2
模型安装 清理、验收 备料 养护 砼拌制 砼运输 砼浇筑 制作试块 脱模 转场养护 堆放 出厂验收 小型预制构件施工工艺流程图 三、施工技术要求 1、模板整理与安装 模具由厂家统一定做,有塑模和钢模两种,进场时严格验收、试拼,检查其几何尺寸、接缝情况,保证接缝严密,严禁出现漏浆情况。 每次浇筑混凝土前,将模具表面混凝土残渣、灰尘打磨干净,涂刷脱模剂,涂刷均匀,严禁采用废机油代替脱模剂;对于组合模具,模具接缝严密,采用密封条封堵,防止漏浆。当模具出现变形时严禁采用。模具使用完成,统一存放,便于现场控制。 2、钢筋加工及安装 (1)外观要求: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应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曲。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2)尺寸要求: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亦可用点焊焊牢。
3
(3)钢筋绑扎:预制构件所用钢筋较小,为保证安装质量和加快施工进度,采用提前预制成钢筋骨架片或钢筋网片,为防止在安装过程中变形,就位后骨架部分宜点焊,其余部分绑扎成型。拼装时应按设计图纸放大样,放样时应考虑焊接变形和预留拱度。加工机安装时不同直径钢筋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上。 (4)保护层控制:为保证保护层厚度,应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半球形混凝土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相互错开。非焊接钢筋骨架的多层钢筋之间,应用短钢筋支垫,以保证位置准确。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 (1)混凝土生产及运输:C30混凝土采用强制搅拌机集中拌合,拌制时间不宜小于2min,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施工,项目部试验人员除了对预制施工现场下发配料单外,还应履行“开盘鉴定”职责。保证水泥、砂、石、拌合用水与配料单中的品种规格一致;检查每盘掺配的材料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凝土应随拌随用,一般适宜在3~4h内使用完毕,气温超过30℃时,宜在2h内使用完毕。严禁发生离析、泌水现象,严禁私自加水处理。 (2)预制块施工:混凝土预制构件采用振动台振捣,注意振动台水平。振捣标准为表面出现浮浆,不再有气泡出现为止,泛光为原则,振捣完成初步收光采用叉车运至存放平台,注意水平控制,模具倾斜影响几何尺寸,待混凝土初凝时进行第二道收光,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防止表面开裂。 (3)拆模及存放养护:混凝土强度上升至50%即可进行拆模。为了便于拆模,建议在当日气温最高时脱模。拆模过程中应小心,可用橡胶锤适量敲打,确保不出现啃边、掉角及磕碰现象。拆模后,模板上不可避免会粘上部分混凝土残渣,应将塑模在低浓度盐酸中浸泡2~3分钟,再用棉布包着竹刀刮除混凝土残渣,然后再用清水涮洗。经过以上程序,塑模光亮如新。 预制板脱模时,先敲击模板边缘,起吊高度控制在50mm~120mm,用橡胶锤或木锤轻轻向下敲打模型四周。模型脱落后,把预制板吊入产品存放区进行后期养护。
4
(4)养生:后期养生是保证混凝土预制块质量的关键措施,由于预制块的脱模强度较低,只有设计强度的50%左右,因此预制块的后期养护显得尤为重要。预制块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采取土工布覆盖和洒水养护等保温保湿措施,它是提高混凝土整体性能,减少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纹的关键工序。混凝土养护用水的条件和拌合用水相同。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d,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 (5)码垛:混凝土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等荷载。达到设计强度80%后,方可码垛堆放。成品存放形式及成品保护应根据现场场地情况、预制块的种类等确定,采用分层存放的堆码高度不宜超过2米。 四、施工注意事项及检验方法 1、所有的水泥、砂、石和水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规范要求。拌制的混凝土要色泽均匀,和易性好。 2、宜在混凝土中按水泥重量的2%~3%掺加亮光剂,有效增加混凝土表面光泽。 3、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投料,并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搅拌时间,随气候变化随时抽验砂子、碎石的含水率,以及时调整用水量。 4、预制用的塑钢定型模板要满足设计要求的几何尺寸;混凝土添加至模具中时,应一次填足,不得出现断续添加现象,以避免后添加部分混凝土振动时间不足出现气泡,振动密实的标准以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再冒气泡为准。 5、混凝土在初凝前将底面平整收面,混凝土初凝后及时覆盖洒水养生,避免出现干缩裂纹。脱模后,仍采用无纺土工布洒水覆盖,养护时间不低于7d。 6、路基混凝土预制块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如下表
5
表1-混凝土预制块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检验项目 边 长 对角线长 厚 度 允许偏差 ±5mm ±5mm +4mm, -2mm 施工单位检验检验方法 数量 抽样检验2% 尺 量 检查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C30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1:1.71:3.15:0.49=380:648:1198:185
6
防护栏杆数量计划表 规格 序号 里程 防护长度 立柱数量 高*边宽 网片数量 1 DK34+920-DK38+700 7560 2521 2.2*0.12*0.12 2520 2 DK40+900-DK53+000 20779.86 6928 2.2*0.12*0.12 6927 共计: 9449 9447 注:网片数量暂加工2/3的标准网片(6298片),立柱均为标准立柱。由于本工程路堑地段需设置斜向网片,斜向网片数量暂不确定,后期补充。 补充说明:本立柱及网片采用标准图集《铁路线路防护栅栏(通线(2008)8001)》加工制作,本交底中未说明部分参考标准图集制作,如有疑问请电话咨询。 五、防护栅栏安装技术标准 防护栅栏必须按照“安全、坚固、耐久、美观”的原则进行设置。防护栅栏立柱基础开挖前必须先放线;防护栅栏设置应沿线路方向顺直,两侧防护栅栏宜与线路平行,曲线地段应与铁路线路平行并保持圆顺;防护栅栏与铁路线路水平间距变化应严格控制,水平间距发生变化时,应采用直角形式过渡;防护栅栏通道上的地面应提前大致进行平整、夯实,无较大起伏或突高、突低现象;立柱基础应按预放点开挖,基础开挖应注意地下光缆等设施,防止造成事故,对挖出的石块、旧轨枕等应及时处理,不能过夜;网片安装要控制两端网片与立柱间距,地形变化位置需定制异型网片。 注意事项:
7
1、对于填方地段的防护栅栏安装在坡脚外1m(无水沟),有水沟的地段安装在水沟外侧1m;地面不平整地段要进行平整,平台尽可能延长,长度不小于100m(特殊情况除外);使防护栅栏达到平直的要求。 2、低路堑地段,路肩及侧沟采用浆砌处所,防护栅栏设在侧沟外平台上;高路堑地段安装在路堑开口外侧1m(无水沟),有水沟地段安装在水沟外侧1m。 3、防护栅栏与桥梁衔接时从坡脚封闭至桥梁栏杆外侧并延伸两片网片。两侧及桥中间应衔接紧密,不留缺口;桥头封闭应从桥台下包围锥体封闭线路。 4、防护栅栏以地面为基准,地面以上高度1.8m,网片底部距地面高度不得大于0.1m,且不得小于0.05m;防护栅栏顶线应平直,因地形起伏坡度变化大时,可设置成与地形起伏坡度相等的斜坡。 5、排水沟出口处要根据情况采取异型网片进行封闭。 6、防护栅栏上每隔30m设置警示标识。需设置警示标志的立柱上预制内凹的“禁止攀爬”字样,采用黑体字形,字高80mm,内部涂黑色油漆。 交底人
8
审核人 接底人 日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