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练习(精选10篇)
一、 读课内选段,回答问题。
猎人海力布(节选)
海力布有了这颗宝石,打猎方便极了。他把宝石含在嘴里,能听懂飞禽走兽的语言,能知道哪座山上有哪些动物。从此以后,他每次打猎回来,分给大家的猎物更多了。这样过了几年。有一天,他正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见一群鸟在议论着什么。仔细一听,那只带头的鸟说:“咱们赶快飞到别处去吧!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水淹没,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地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得说清楚哇。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
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1.文中哪句话写出“有了宝石,海力布打猎方便极了”?用“﹏﹏”画出来。 2.从带头的鸟的话中找出表现灾难非常严重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力布向乡亲们说出搬家的原因,当时他( ) A.心里想都没想就做出了决定 C.经历了非常痛苦的思想斗争。
B.实在经不起乡亲们的催促。 D.心中犹像不决以致延误了时间 1 / 11
4.画横线的句子是对海力布的什么描写?你从中看出海力布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课内阅读。
白鹭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 ),减之一分则嫌( ),素之一忽则嫌( ),黛之一忽则嫌( )。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睛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的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依次填入文中四个括号里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A.黑 白 长 短
B.长 白 短 黑
C.长 短 白 黑
D.黑 短 白 长
2.本文重点是赞美白鹭,为何要在文中插入对白鹤、朱鹭、苍鹭的描述?(不超过2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11
3.用“ ”画出文中第6自然段的比喻句,用“﹏﹏﹏”画出文中的反问句。
4.从全文看,白鹭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每个方面用两个字概括,不少6个字,不超过10个字,包括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公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选文第二自然段的结构是( )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2.本篇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强不但摧毁我们的建筑、毁灭我们的文物,更是霸占我们的土地,闻一多在《七子之歌》中提到的被列强霸占的土地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四、 阅读《四季之美》(节选),完成练习。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
3 / 11
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 (慕 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 (旷 矿)神 (怡 移)。
1.选择( )里的字,依次填在文中“ ”上。 2.在文中的□里填上正确的标点。
3.把画“ ”句子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季之美》这篇文章是按照( )来描述四季景物的。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事情发生发展顺序
5.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其中的动态描写。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1)给“着实”换个词语,意思基本不变,应该是______。 (2)“这情景”在文中指的是(______)
A.明亮的月夜。 B.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C.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 (3)根据第(2)小题的选择,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说说为什么在作者眼里“这情景着实迷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课内选文片段,完成问题。
慈母情深(节选)
①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钱的那个地方。
②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
4 / 11
到犹如身在蒸笼。
③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 ④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⑤“你找谁?”一个老头对我大声嚷。 ⑥“找我妈!” ⑦“你妈是谁?”
⑧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⑨“那儿!”
⑩老头朝最里边的一个角落一指。
⑪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⑫“妈——” ⑬“妈——”
⑭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1.用不超过8个宇概括这段选文所写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波浪线画出对母亲的外貌和神态描写的细节,结合⑪自然段中画直线的句子,说说你从文中体会到“我”怎样的内心和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到第③自然段中画“______”的句子,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在意思和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A.却没有发现我的母亲 B.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出选文②—④自然段中反复出现的词语,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课内阅读。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
5 / 11
得受不了,就找-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五百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用“ ”画出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
2.这几段话写了太阳的三个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自然段中的“其实”与第2自然段的“_______”相近。 4.把“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课内阅读。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文段出自下面哪个故事( ) A.完璧归赵
B.渑池之会
C.负荆请罪
2.用“____”画出表现秦王喜欢和氏璧的句子。
3.下面对蔺相如提出要举行隆重的典礼才肯交出和氏璧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
6 / 11
是( )
A.和氏璧是无价之宝,只有举行隆重的典礼才能显示出秦国换取和氏璧的诚意。
B.蔺相如已经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所以他假装提出这个合情合理的要求,让秦王无法拒绝,从而赢得把和氏璧送回赵国的时间。
C.和氏璧涉及两国的外交,举行隆重的典礼才能让天下百姓明白秦赵两国的友好关系。
4.对文段中蔺相如的性格分析正确的是(_____)(多选) A.勇敢无畏 B.随机应变 C.顾大局,识大体 D.耿直诚实
八、 课内阅读。
太阳(节选)
①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②太阳( )离我们很远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没有太阳,地球上( )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 )蔬菜( )水果( )肉类( )穿的棉( )麻( )毛( )丝( )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 )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③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水蒸气。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关联词。
2.在第②自然段的( )内加上标点符号。 3.选文第①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11
4.请结合实际说说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课内阅读。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儿年岁的人,( )怎样急着赶路,( )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 )肯离去。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这段话主要写了( ) A.行人走搭石
B.老人走搭石
C.人们摆搭石
3.最后一句话是对老人________的描写,体现在_______________这几个词上,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遇见这样的老人,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阅读理解。
落花生(节选)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 )不好看,( )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 )做有用的人,( )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8 / 11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在文中“(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文中父亲拿花生同____、____和____相比,说明花生的可贵之处是______。 3.父亲对“我们”的希望是:_____________。
4.选文中,花生的“不好看”是指___________,“很有用”指的是__________,“体面”指的是__________。
5.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我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1.他把宝石含在嘴里,能听懂飞禽走兽的语言,能知道哪座山上有哪些动物。 2.崩塌 淹没 淹死 3.C
4.心理描写。表现了海力布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 二、 1.C
2.通过比较,说明白鹭形体“适宜“及其自然美的特点。 3.整个的田变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 但是白鹭本身不是一首优美的歌吗? 4.自然、宁静、悠然、匀称、和谐。 三、 1.B
2.将昔日的辉煌与被毁后的情景进行对比,反衬英法联军的残暴与野蛮,表达作者对圆明园毁灭的痛惜之情,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澳门 香港 台湾
9 / 11
四、
1.幕 旷 怡 2., , 、 ,
3.难道秋天最美的不是黄昏吗? 4.A
5.实在 C 在蒙蒙细雨的夜晚,萤火虫虽然不多,但萤火虫的光亮给雨雾带来朦胧之美,所以作者说“这情景着实迷人”。 五、
1.母亲工作环境恶劣
2.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对母亲的外貌和神态描写,写出了母亲的瘦弱和工作的疲惫及辛苦,第⑪段中的画线句,通过“我”的感受,突出了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从中可以体会到“我”的震惊、怜惜及心疼。
3.“发现不了”比“没有发现”意思更进一步,突出表现了环境的恶劣。 4.词语:七八十
作用:第②—④自然段中“七八十”反复出现,起强调作用,突出环境的恶劣及母亲工作的不易。 六、
1.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2. 距离远 体积大 温度高 3.实际上
4.这么远,箭射不到。 七、 1.A
2.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 3.B 4.AB 八、
10 / 11
1.虽然 但是 如果 就 2.、 、 、 , 、 、 、 , 。
3.采用了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这段话先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太阳会发光,发热的特点表现出来,再用具体的数字说明太阳温度高,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太阳“热”的特点。
4.①有了太阳,生长在地球上的植物才能生长、开花、结果;②有了太阳,生长在地球上的动物才能生存、繁殖;③人类的吃穿住行都跟太阳有密切的关系。 九、
1.如果 无论 只要 才 2.C
3.动作 发现 放 找 踏 离去 老人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4.老爷爷,谢谢你,是你的默默付出带给了人们方便,你助人为乐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十、
1.虽然 但是 要 不要
2. 桃子 石榴 苹果 朴实无华、默默奉献 3.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 花生外表朴实无华 花生的作用大,价值高 相貌、样子或穿着好看,有气派
5.人要做一个好人,对社会,对自己负责任的人,不做对社会,对自己有害的事情,面对别人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学会尊重别人。
11 /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